第 300 章(1 / 1)

深空之流浪舰队 最终永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与星球相比较,它还是那么地渺小。可是,它又是那么地伟大,凝聚了大量科研工作者的心血。

人类比一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可不止强大了十倍、百倍,而是……一千倍,一万倍!

这艘母舰的设计模型改了又改,设计的时间甚至远远高于建造的时间,最终定格在圆筒式的设计理念上,其额定吨位为十亿吨。十亿吨级别的飞船啊,承载人口达到了一千两百万!

甚至在7年以前,因为黄金时代号的一些科技信息,又稍稍改动了一番,将整个吨位设计地更大了。

当全部的细节设计完后,13台万能工厂全力开动,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就已经建设完毕,目前正处于最终的调试阶段。

王俊鹏情不自禁和周边的一位同事讨论起来:“我们应该会在五年内正式启程。”

“是啊,不知道会前往哪里。”

“应该是沿着宇宙弦前进吧……有了昆仑山号以及万能工厂带来的物质循环能力,我们能够在星空中航行万年以上的时间。”

飞船内部突然发出了一声电子音,“滴——飞船对接将在五分钟后开始,请各位旅客系好安全带,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各机组成员检查飞船运行情况,做好对接工作。”

……

此时此刻,张远正在“昆仑山”的尾部位置,检查最新的引擎系统。

一艘飞船的引擎,可谓重中之重,特别是这种十亿吨当量的母舰,想要将其推动,需要及其强大的动力系统。

就目前为止,人类的最强能源依旧只是核聚变,距离批量生产反物质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要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引擎的比冲,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研究难点。

“昆仑山”抛弃了原先那种单个巨大引擎室的粗暴推进手段,采用的反而是一个个小型核聚变装置的分布式推进。

单个引擎的推进,带来的推动力量实在太过集中,容易造成龙骨的金属疲劳以及弹性形变,但多个引擎,推动力更加分散,基本上杜绝了这一类现象。

求助一件事

地球文明一共发射了两艘深空殖民舰,地球时代号前进的方向是格利泽581,黄金太阳号前进的方向是巴纳德星。

有人会质疑为什么两艘深空殖民前往两个不同的方向,两艘飞船前往同一个星球不是更好吗?

问出这样问题的书友肯定跳过了一些章节,深空殖民并不是为了简单地扩大地盘,也不是太阳系人口爆炸住不下了等等原因,而是一次属于全人类的社会实验。

有人说这种实验理想性质太高,在未来一定不会发生。但仅仅只是,不是现实,不加一点浪漫主义的色彩又有什么好看的呢,我从来没说过这是硬科幻软科幻之类没什么意义的话,大家当太空歌剧看也就是了。

每天只更新两章是因为真的挺难写的。否则我也想每天写一万字啊,可是写得多了就头晕脑胀啦!

这本书的成绩一直相当一般吧,在有粉丝基础的情况下,收藏到现在还没有四万,长期徘徊在科幻畅销榜六七十名(而且刚刚还上了个畅销精选,别人都能够涨八九千收藏,我就只有五千多……)一方面的水平不够,另一方面还是题材问题,希望各位喜欢这本书的朋友有钱的捧个钱场,尽量订阅正版,没钱的能够帮我安利一下,多几个读者也是好的……

最后要求助的一件事是,格利泽581以巴纳德星,及这两颗恒星都是现实中有的恒星,当初我还是查了一些资料的,但是现在神秘失踪了。

问题是,到现在我还不知道这两颗星球到底相距了几光年,百度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结果,很是令人头疼啊!

我在想,以后的恒星还是随便虚构一个算了,省的麻烦,这方面的资料真的很少!

希望知道这个答案的(傻屌)书友能够告知一下:格利泽581以巴纳德星到底相差了几光年。

要是没有人告知我就随便写一个数字了()

或者有星路图的也可以直接发在书友圈里边……

第两百九十六章 昆仑山试航

这样的小型核聚变引擎,在“昆仑山”当中,总共有21400个,它们分布在昆仑山四面八方的各个位置。这样的设计不仅带来了力学构造上的优越性,还带来了另外的好处——承受风险的能力非常强。

就算被昆仑山的小型引擎受损了一部分,只要其余的部分能够启动,飞船还是能够正常航行,不至于丧失行动力。

这些小型核聚变装置是地球文明的现成科技,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它比起以往的大引擎,对核燃料的利用率更高,能够将更多的质量转换成能量。

核反应生成的巨大能量,一部转换将通过引擎室中的特殊装置形成高能微博,对飞船进行推进,另一部分则是传统的离子引擎方式,将高温灼热的等离子流喷射出去。

只有微波推进以及等离子推进的双重方式,才让这艘十亿吨级别的母舰有足够的前进动力。

“最后一批人回来了吗?”仔细地检查了一下每一个关键部位的参数后,张远对着身边的助手问道。

这位秘书办公室的年轻助手名叫李成,43岁,精通物理学以及数学,43岁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是年轻人的标准,但却已经是昆仑山号副舰长的候选人之一了。不得不说,整个文明这么多年的时间,也是人才辈出,精英荟萃,诞生了好多天才。

“报告舰长,都回来了。”

既然格利泽人所有的事宜都告一段落,张远也松了一口气,“那么,六个小时后,昆仑山号,第一次试飞正式开始!”

舰长命令很快就传达了下去,飞船上的各种工作人员全都忙碌了起来。

当然了,这一次的航行只不过是试飞,母舰上并没有装载大量的人员以及货物。而第一次试飞,航程中必然会暴露大量的缺陷,到时候还需要统一改进。

六个小时很快就过去,电视台上的漂亮女记者正乘坐着小型飞船,进行一场声情并茂的直播。

“流浪计划,指引着我们去触碰各式各样的文明……即便这一路可能会异常坎坷,可能会充满激荆棘,可能会遇到强大的敌人,让我们遭受全灭的风险……”

“但我们不会因此而后悔……”

约莫有一千多万人,正在地表目睹这一艘母舰的第一次试航。热闹的讨论声和电视台的声音交织成一片。

随着最后一秒钟的过去,突然间,天空中绽放出了乳白色的光芒,把所有的喧闹声都掩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