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3 章(1 / 1)

武神无限 我是唐僧我不骑白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以上的县设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不满万户的设县长。令、长为一县之首,掌全县政务,受郡守节制。令、长下设尉、丞。尉,掌全县军事和治安;丞,为县令或县长的助手,掌全县司法。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乡和里是行政机构,亭为治安组织。乡设三老、啬夫和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税收,游徼掌治安。乡以下为里,是政体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设里正或里典,选里中强有力者任职,其职能除与乡政权职能大体相同外,还有组织生产的任务。

此外,还有司治安、禁盗贼的专门机构亭。郡县制沿袭乾国旧例,规定两亭之间相隔十里,设亭长。亭遍布于城乡各要地,除了主要管理治安,还负责接待往来的官吏,掌管为政府输送、采购、传递文书等事。

中央、郡、县、乡、里四级管理机构,与后世中央、省、市、县、乡、村的管理模式职能上一般无二,可以说,后世的那一套政治体系就是由郡县制细化和调整后的产物。放在两千年前的古老时代里,郡县制的先进性毫无疑问是无与伦比。

大乾王朝从上而下都非常注重效率,既然始皇帝已经确定了要推行郡县制,那么,大臣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确定各地郡守的人选。至于郡尉、监御史以及更下级的官员,从原来的那套政治体系中拉人来用就行,反正职务内容没有变化,就是名称改了一些而已。

对于许多贵族和大臣而言,做不成一方诸侯,改做一方封疆大吏也是可以的,毕竟外放出去,天高皇帝远,既不用怕哪一天遭到始皇帝的清算,也有极高的自治权,可以放手在一郡之地大展宏图。因此,接下来的廷议中,大臣们指着始皇帝让人悬挂的郡县制地图,纷纷提出担任郡守的人选,甚至为了抢占人口稠密、资源丰富的几个郡,刚刚还一道坚持反对郡县制的大臣彼此之间争的脸红脖子粗,恨不能撸起袖子几巴掌扇死对方。

就在朝堂上吵成一团,彼此纷争不休的时候,一直坚持不参与政事的通武侯王贲突然走出来,对始皇帝拱手说道:“陛下,我也想推荐一人担任一地郡守。”

一句话,顿时吸引了大殿武百官的注意。

“通武侯也有人选推荐,那好,说来听听。”王座上,始皇帝不动声色道。

“关于齐鲁之地若干郡的郡守人选,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我强烈推荐小武安国公素凌轩,出任薛郡的郡守!”

通武侯王贲不疾不徐,一脸郑重道。

“轰”

就像一块巨大的天外陨石坠落在咸阳宫中,王贲的话,顿时在群臣之中引发了一阵轩然大波。

“荒唐!”

其他文武百官还没有说话,儒家一脉的淳于越第一个跳了出来,一点情面也不留的大声嚷道:“通武侯失智耶?那个素凌轩只不过是个半大的小子,你居然推荐他做薛郡的郡守!在座的大臣推荐的郡守人选,哪一位不是兢兢业业为官一二十年,资历与人望深厚,有能力、威望治理一郡之地。如果他一个黄口小儿都能做薛郡的郡守,岂不是人人都可以?那么一个乳臭为干的小子,如何服众!又将置我朝上下臣子于何地!”

141.尘埃落定

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

不仅是淳于越的神情非常激动,儒家一脉的大臣,或者利益与儒家息息相关的许多大臣,也都如被通武侯王贲捅到了痛脚般反应激烈,先后出面驳斥王贲的提议。

“通武侯,怒末将斗胆。虽然末将对于通武侯一向非常敬重,但是通武侯此次的提议实在是太冒失了一点!素凌轩无爵无职,亦没有半分军功,十五岁担任薛郡郡守,掌握一郡之地的所有政务,掌握数万兵马,实在是闻所未闻之事。”

通武侯王贲的提议,不仅是文臣无法接受,就是同为兵家的将军也理解不了,一位将军忍不住站出来反对。

“通武侯,此议大谬!我知道通武侯和素家两代较好,老将军与已故武安公是忘年至交,通武侯身为长辈,招抚后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郡守之位至关重要,可说是数十万人的生死因其一念而决。让一个十五岁,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没任何处理政务经验的小孩子担任这么重要的位置,岂不是太过儿戏?陛下,臣绝不赞同此议。”

政堂上,最近一直被儒家攻击而少于插足朝堂政事的右丞相范雎也忍不住走了出来。

前郎中令赵连凯的死亡,让一手谋划攫取儒家机密的他麻烦缠身,最终不得不借助一向为所有人看不起的阉人赵高来保命,在各方势力眼中,他范氏领导的杂家可谓是颜面尽失,损失惨重。虽然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面赵连凯的死是素凌轩做的,可除了他,范雎实在想不到其他势力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对他动手的理由,所以,这笔账还是要落在素凌轩的头上。

因此,王贲在这个时候提议让素凌轩出任薛郡的郡守,对于范雎和杂家的人来说,这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

“素凌轩这次虽然抓捕墨家巨子有功,可到底年纪幼小,不谙世事,如果让他出任薛郡郡守,岂不是令他少年得志,得不到丝毫的锻炼,这样对他未来的成长不好,恐又将是一个赵括啊!”另一名朝堂里的官员也出列反对道。

“不错,通武侯此议不妥。我看不如让他从底层做起,先到一个人数不满万的县里做一任县长,或是县尉,再视他处理政务的能力高低来做具体决定。”

“常言道:老子英雄儿好汉。武安公乃是一代英豪,纵横沙场无敌手的战神,素凌轩身为他的独子,也必定继承了这方面的才华天赋。所以相较于担任处理政务的文职人员,我倒以为军职或者尉职更适合他,不如任命他为一县县尉如何?”

一个又一个大臣或直接或间接的否定王贲的提议,儒家、法家、杂家、兵家,几乎大半个朝堂的文武大臣都纷纷站了出来反对。不过,支持王贲提议的人也有不少,都是军中王氏的亲信或者依附过来的军中将领。

在朝堂上闹哄哄的时候,左丞相李斯,军方另一股中坚力量领头人之一的蒙毅,两个人却选择了保持沉默,静观事态的发展。

作为始皇帝最信赖的左膀右臂,左丞相李斯掌法家,蒙氏兄弟和王氏一族掌军权,他们共同构成始皇帝统治天下最坚固的基石。一直以来,除了法家与兵家的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