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2 章(1 / 1)

武神无限 我是唐僧我不骑白马 2000 汉字|17 英文 字 1个月前

过我个人觉得其实还好,起码我写的时候写的挺爽的,那些被性急的书友看做是“毒点”、“不合理”的剧情,我也觉得能够拿出较为合理的解释说明,不会圆不了场。

所以,尽管书的成绩并不理想,我也从来没打算切掉,而是下定了决心要把她写完。

另外说明一下,这几天的更新不理想,并没有特别的原因,也不是什么太监的征兆,只是单纯的太忙了,需要存些稿子储备罢了。

想来在农村或者城里的许多书友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旦到了年底,亲戚朋友的事情就络绎不绝,就好像是一年的喜事和白事都挤到了这几天,让你根本轻松不下来。就比如我,进入腊月,喜事一桩接着一桩,都是亲戚,不能不去帮忙,也不能去了这一家不去另一家,忙得我是团团转,就这还有好几家排队等着,一直排到了除夕夜。

更令人无语的是,受寒流影响,我们这里的天气冷的让人受不了。本来许多人都在家里安装了空调等大功率供电器,现在温度骤降,用电量瞬间大增,到了晚上,电力供应不足,十点以前经常性的没电。我白天忙,晚上没电,没时间存稿,只能一天一更,尽量用这种不是法子的法子存住稿子,免得上架了拿不到全勤奖

乱七八糟的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中心思想努力征求更多收藏本书的书友看正版,订阅本书!

反正一个月也要不了几个钱,恳求各位大老爷订阅正版,就当赏口饭吃!

最后,感谢签约编辑壹壹和责任编辑远征,没有他们的关照,这本书也没办法和喜欢的书友见面,谢谢你们的关照。

感谢夜无月,书友20170131091615628,g尘埃落定,假面舞天,free小缘,书友20170110012456311,半神半仙素还真,这风那雨新中心,极极封封,纪野,谭霖鑫,大淼鑫,天天向上书痴20年,前进者3,先生说余一楼,一页倦书狼,xh》jjahkm,巃竹,尘封y,雨落松树,烽火牧歌,太易道尊,行走在日光,铁长空等书友的打赏,有你们的支持,我才有动力继续写下去!

谢谢你们!

好了,不废话,趁着今天罕见的没停电,我赶紧码字去了。

vip开通之后,我会先上传两章,明天继续有更,晚上天气寒冷,各位书友大老爷可以明天订阅观看。

我只有一个希望,就是望诸位书友大老爷不会让我的首订太过难看!

拜托!

拜托了!

140.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

“墨家巨子的身份已经由他手中持有的墨眉确认无误,参与袭杀特使的那些高手的头颅,都已经在寄来咸阳城的路上!列位大臣,头颅到来之时,你们不妨与朕一起前去辨认,说不定这些来历不明的头颅之中,就有相识之人呢。”

始皇帝随便翻了几下奏折,眼睛一扫,便一脸微妙的笑意,望着朝堂上的文武诸臣说道。

“嗡”

政堂之上又是一片嗡然,这下所有人都差不多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朝堂里的众多大臣都知道,墨眉乃是墨家巨子的身份象征,持有墨眉才是真正的墨家巨子,否则无论你身份再如何正当,再如何受到墨家弟子拥护,也不可能担任墨家巨子。

只要素凌轩的胆子还没大到欺骗君王的地步,那墨家巨子的身份基本上就已经确定无疑了。

“想不到,墨家巨子竟然败在了那小子的手中!”

朝堂上的许多大臣都感觉到了深深的惊讶,在大乾国土上来去自如,令国人束手无策的墨家巨子,居然真的败了,还被素凌轩活捉。这个堪称是大乾王朝最大、最狡猾的对手,以这样一种令人错愕加始料未及的方式落幕了。

而把他逮住的人,仅仅只是一个不满十六岁的少年。更可笑的是,对方还挂着鼎鼎有名地“废物”称号,那墨家巨子且还是在人数占优,高手众多的情况下败的一塌涂地的!

想起这其中的种种,大臣们只能感慨的叹息一声。

“素凌轩,果然不愧是素祁的儿子!”

“虎父无犬子啊!”

就在这些“无知”的大臣感慨连连之时,那些深知其中内情的人,却一个个大汗淋漓,心惊胆战。

旁人不知道那些高手的身份,他们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如果他们的头颅被人送回咸阳城,真正的身份被廷尉府的官员查出来,那么,除非儒家铁了心要动武造反,否则他们就将置身于始皇帝准备好的雪亮的屠刀之下!

这下所有有异心的大臣都从始皇帝的言行中看出了点东西,内心细细一想,心思灵敏如他们,哪一个不是浑身冷汗直流,一股寒气从脚底板升起,直冲脊梁骨。

始皇帝明显是早就得知了素凌轩那边的情况,也已经知道了那些人的真正身份,之所以不直接说出来,估计是并未想把他们逼到绝路,只是想以此为筹码,逼迫儒家以及各方牵扯进去的势力让步,让郡县制为代表的的一系列主张能在大乾王朝上下顺利实施。

始皇帝很可能早就识破了他们的用心,只是还没到彻底撕破脸皮的必要罢了。换而言之,只要那时机一到,始皇帝就会毫不犹豫的把他们这些人处理掉!

饶是自以为有所依仗,一旦想到他们是被雄才大略的始皇帝盯上了,这些人就不禁头皮发麻,两股战战。

“好!朕这边刚刚决定要在天下实行郡县制,凌轩那孩子就把墨家巨子捉到了,看来是历代祖宗的神灵庇佑,他们也赞同我实行郡县制治国。”始皇帝适时地露出喜悦的表情,决断道,“既然如此,那朕便做出决断,自今日起,我大乾上下以郡县制治理天下。”

“陛下圣明!”

朝堂上的大臣,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的,此时都只有弯腰恭贺,默认了这项法令的合法性。

早在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初,就已经提出郡县制的概念,经过近些年来不间断的细致雕琢,这一套理论已经非常成熟。只需始皇帝确定推行,就可立刻步入正轨。

郡县制的具体政策,与科技发达的后世政治体系相似,或者说,后世的政治体系还在沿用两千多年前的古政体。

简单来讲,郡县制规定大乾共设有三十六郡,每一郡各有一名郡守相当于高官、郡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郡监相当于监察专员,郡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掌管全军政务,直接受中央政府节制,郡尉辅佐郡守,掌管全郡军事;郡监掌管监察工作。

郡以下设下级行政机构,内地为县,边地少数民族地区设道,满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