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亲征(1 / 1)

捡到一只小殿下 谢知乐 318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50章 亲征

  -

  从长春宫出来后, 虽说小凌柏准备的宫中御轿就在不远处候着,但梁婉清一时竟想不出她该去往何处。

  若说事关西戎战事,她自当最为忧心小凌柏那方, 更遑论如今兄长又恰巧在宫中, 她的心早已飞去那干清宫议事了。只可惜她终究是位女子,朝廷政事,还轮不到她来多嘴。

  “小姐,咱们……”早在一旁恭守多时的长缨,见小姐改换了行进方向, 便出声询问道。

  梁婉清一路贴着高大的香樟走,借着树荫躲避秋日的艳阳, 哀叹道:“我虽忧心西戎大事,但无奈不能越矩。现在料想兄长也当去了干清宫,咱们就别去添乱子了, 直接回府吧。”

  长缨点头会意,抬手招来了远处一直候着的公公们,只是刚准备扶自家小姐上轿, 就见这不知躲在何处的孙公公突然走了出来,带着身后一长串宫中侍卫, 拦住了她们。

  “公公所为何事?”梁婉清停下来步子,微微福身行礼。

  孙公公也自知此举欠妥, 可谁让这是那位吩咐的呢,只能腆着脸道:“诶, 郡主殿下莫要折煞老奴。老奴见殿下是要上这御轿,例行询问一番, 这殿下是要去往何处呢?”

  长缨听罢陡然变了神色, 连梁婉清也换了副面孔。

  不过, 长缨是在奇怪御前的公公为何要来问话,梁婉清却是在奇怪,为何方才她来长春宫的时候,公公不来询问,偏偏这时候来。

  她蹙眉思索,复又想起之前未见面而主动避让的太皇太后,立即明白了其后的真相。

  呵!想必自方才她离开干清宫起,这每步都被某人盯着呢。

  “方才拜见完了姑母,现在午时已过,我们正预备出宫回府呢。”

  “诶,出宫啊,”孙公公复述着,做出为难的神色,“这宫中一言一行,老奴都是要报给陛下的。殿下要不就在此等着老奴,老奴这就往干清宫跑一趟。”

  知道要求甚为不妥,孙公公更是把那老腰快弯入地底。

  梁婉清对某人怀有怨气,某人不在,但也可借他的公公发作一二:“靖安也并非毫不通情达理之人。只是这艳阳实在晒得人难耐,还望公公快去快回,靖安也十分害怕这暑气。”

  “这……这万万可不能叫殿下热坏了身子。”

  孙公公赶紧直起腰,招来两位小黄门,悄声细语了片刻,也不知二人得了什么指令,竟快步跑出了长春宫,独留下一遛人马跟着孙公公。

  这办事效率的确不错,梁婉清满意地点头:“公公这是已经遣人往干清宫去了?”

  “诶诶,并不是,”孙公公笑眯了眼,阿谀道,“老奴命他们带人去通报翊坤宫了。这翊坤宫本就是陛下为郡主收拾出来专供休息的地方。殿下既觉暑气难耐,那便不妨往翊坤宫去,老奴禀报陛下后,便去翊坤宫见郡主。”

  弄半天什么都还没开始做?

  梁婉清自觉一口气出在了棉花上,心里耿得不上不下,没什么好脸色地放他离开,自己也跟着几位领路的宫女往翊坤宫去了。

  -

  一路上虽是坐着御轿,迎着凉风,但梁婉清的心就是不那么美妙。即使长缨讲出再多京城这些日子的趣事,她也提不起嘴角。

  明明还未入宫,却已经被困在这深宫里,只让她觉着闷得慌。

  翊坤宫虽比不得历代皇后居住的景仁宫,但同样是内廷东六宫之一,规制规格也都是上上等的。更重要的是,这翊坤宫是六宫里离皇帝住所干清宫最近的宫殿,历朝历代都有许多宠妃仗着皇帝的偏爱,想要搬入此宫。

  虽然这翊坤宫自武宁帝继位起,便没再启用过,但梁婉清下轿后远远一望,却不见任何衰败冷清之景,想必小凌柏修葺此宫也是下了狠功夫的。

  “陛下是不愿小姐搬入景仁宫么?可不入主中宫,哪里能说是皇后呢。”长缨扶着小姐站在宫门前,望着晋安帝亲自题写的“翊坤宫”三个大字,微啖道。

  梁婉清的心情自听说了西戎政事后便一直不怎么地,听了长缨的话后更是恼怒到了极致,捏紧了丝帕,但还是沉声道:“长缨,慎言。”

  见姑娘神色肃穆,长缨讪讪闭嘴。

  但这翊坤宫里候着的宫女们还是知晓礼数的,从梁婉清迈进宫门起,便是此起彼伏的“奴婢恭迎郡主殿下”声。

  梁婉清一心往殿里走,长缨却是掰着指头一个个的数数,清点完正殿里洒扫的宫女后,她心中一喜,但又害怕是因为修葺产生的意外,又接着数殿里候着的嬷嬷,再次得到心中想要的答案,长缨雀跃地同自家小姐分享喜悦。

  “小姐小姐!”

  梁婉清将将坐在软垫上,奇怪地看着面前宛若得了天大的喜事儿般的长缨,问道:“怎么了?一副中了大彩的样子。”

  长缨抬手挥退了送上茶点的宫女们,小声道:“小姐,这翊坤宫的宫人,是按照皇后的规制来的呢。您看,这瓷器、金饰品、檀木桌和长架,真的都是比照的皇后呀。”

  “这又如何?”梁婉清自她手中接过茶盏,微微拨弄茶盖,“许是为了修葺,多些人手也好办事儿吧。”

  长缨摇摇头,不打赞同:“可也不能好几处的人数都恰巧一致吧,要奴婢看,这皇后的位置可能真就是……”

  先前她在宫外有怨愤之言,不过是担心自家小姐不得帝王看重,害怕小姐将来以妃位入宫,虽说能进帝王宫苑都不算辱没,但若是将来再出了皇后娘娘,自家小姐以后过的日子可不必皇太妃当年舒心。

  现如今看来,陛下心中是有自家小姐的位置的。能比照皇后规制,小姐今日来翊坤宫可能也的确是无奈之举。

  “帝王心思,非你我二人可以揣度。我既心悦与他,便不再在意这些虚名。”

  梁婉清浅品一口清茶,润了润嗓子,也定了定心神。

  她愿意答应小凌柏的心意,便是做好了准备面对后宫的惨痛。无论将来是否能得偿所愿,但这此后的苦头,她都必须甘之如饴地吞下。

  “可……可小姐难道不害怕,陛下当着把这皇后之位给了别人么?”长缨颤声询问。

  梁婉清将手里的茶盏搁向了一旁,眼眸里的光彩涣散了许多:“他贵为九五之尊,若是他加封给了他人,那也合该是我……”

  “朕的皇后之位,永远只会给你一人。”

  却见殿外,晋安帝凌柏一脚踹开了殿门,未见其人,便以为他的呵责声。

  虽然心中有气,但梁婉清还是依礼起身准备对他行礼,一旁的长缨却是已然吓得跪趴在地,害怕因为非议圣人得到什么罪名。

  凌柏却是看也没看她一眼,扔了手里不知从何处顺来的佛串,微微仰首指了指殿外:“滚出去。”

  长缨立行三拜之礼,重重叩首后,跑出殿外。

  “那是我的贴身侍女。”梁婉清不悦地提醒道。

  凌柏却未置可否地捡开一旁遮挡的靠枕,顾自地坐下:“那又如何?胆敢在朕的背后嚼舌根,朕没治她死罪,便已是看了姐姐的面子。”

  眼前的帝王一身戾气,不像方才温存的小凌柏,更像广阳宫那日同她争吵的晋安帝。

  纵是梁婉清已然接受了眼前人的两副面孔,但心中还是有些发怵。

  “行,那你待如何?”她冷冷道。

  凌柏原本捧起茶盏的右手一顿,敏感地觉出什么,复将茶盏放回原位,紧张地眨了眨眼:“姐姐,生气了?”

  “没生气。”

  “姐姐不要生气嘛,”凌柏牵过她的双手,稳稳地扶着她在一旁坐下,宛若忠诚的小狗般,摇着尾巴,恭敬地重新倒出一碗茶,就着一旁的点心,送向她跟前,“姐姐喝点茶,吃点心,不要为这些琐事闹心啦。”

  梁婉清现在琢磨出了一套“调/教”小凌柏的思路,没接茶,还是冷着脸:“她本就所言非虚,你既心里有鬼,又为何不让人来说。”

  “她怎么就所言非虚!”凌柏烦闷地将手里的茶盏放在一边,“朕的皇后本就只有你一人,她为何要说那些有的没的。现在朕前放战事吃紧,刚准备御驾亲征,人还没走呢,这后院就起火了?我还没生气呢,姐姐就开始生气了。”

  “御驾亲征?”梁婉清一下就抓住了重点,不可置信道,“你,你要出兵西戎?”

  凌柏却像是不介意她参与政务一般,很坦率地透露:“大漠外,西戎大军已然集结。今日没有朝事,但我和几位兵部侍郎,以及镇京将军,还有你兄长商议过。这仗是一定要打的。只不过他们不大愿意我亲征,这只能等明天上朝再细说了。”

  梁婉清听罢赞同地颔首。

  凌柏愿意出兵,就已比前世好上许多,只要朝廷愿意一战,四方将领前往,北朝未必没有一战之力。不论其他,她的父兄就久经沙场,先前离京城,她便发现江南一郡的战马已经难耐。新一辈的长剑出鞘,直至西戎大都。

  “这真是极好,不过你亲征一事,的确需要再多加考量一番。”

  “为何?”凌柏歪头不解问,“我既决意出兵,便理应同四方将士同在。朕的大军在前阵杀敌,朕在后方享乐。这算什么事儿?”

  “可你刚即位不久,根基不稳。若是……若是出了什么变故,那可就……”

  梁婉清知晓帝王心中自有考量,但能出兵已是完成了她的夙愿,她是万万不愿小凌柏有任何闪失的。

  “正是因为我即位不久,才更需要此战扬我威名,”凌柏振声道,摆了摆手就此揭过,却是问起了另一件事,“姐姐也知晓我此去凶险万分,可否告知我那件一直困扰着你的事情?”

  “什么事?”梁婉清亦有些迷糊。

  “就是先前在锦江楼、在长春宫,姐姐说的那件大事,我现在能做到了吗?我此去也不知何时能归,亦不知能归与否。便想在亲征前,为姐姐了却这桩心愿。”

  终于领会过来小凌柏所谓何事,梁婉清无奈地笑了笑,答复道:“不必要了,你已经快做到了。”

  “我已经快做到了?”凌柏整个人都振奋起来,但心中还有一丝担忧,“姐姐莫不是怕我误了战事,故意哄我的吧。”

  “怎么会?”梁婉清微微起身揉了揉他的脑袋,含笑道,“你远比我以为的强大,是真的已经快做到啦。只待你凯旋,我就将一切都告知于你。”

  凌柏顺势抓住梁婉清的右手,带着些力道微微一扯,环住了她,雀跃道:“那敢情好,只等我回京,便带着礼部来接姐姐进宫,一定!一定送姐姐一场,载入史册的封后大典。”

  梁婉清抬首蹭了蹭他的肩膀,感受着少年独有的气息包裹自己。她对于后者没有那么大的希冀,反而对前者充满喜悦,合上眼眸,任由自己醉溺在这短暂的温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