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挂念(1 / 1)

捡到一只小殿下 谢知乐 316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3章 挂念

  -

  “保护?”梁婉清笑着重复了一遍, 悠悠抬手挥退了两道侍奉的歌女,“这江南百姓安居乐业,又非四面临敌。我一介普通女辈, 哪里需要一位帝王的保护。”

  江南地处北朝腹地, 四面皆有重兵把守的军府。比起东面临海的京城,西部虎视眈眈的大漠,若说江南有危险,那只怕北朝全境再难有一块安稳的地儿。

  “非也非也。陛下想要增强四方部队,自然会有反驳之声。”仁/悟大师指了指酒楼外, 看似平静实则暗波汹涌的湖水解释道,“朝廷之上, 群臣越是团结一心,往往越有蹊跷。”

  梁婉清顺着大师的指引,看向了窗外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 微微颔首:“不臣之心四境皆有,但唯西戎最盛。不过陛下既已有收复之心,又为何要分神来护我?那我可不就是祸国妖姬么。”

  仁/悟大师摇了摇头:“陛下依然专注政事。”

  “但他依旧执着于儿女情长。”

  “可是——齐家与治国平天下, 并非冲突对立之事。”仁/悟大师停下拨弄佛珠的右手,盘坐感慨道, “郡主殿下能躲过一时,但终究是要面对婚事。戒备之心实乃常事, 但若是太过,恐伤二人情分。”

  梁婉清不耐烦地蹙起秀丽的柳叶眉, 纤纤玉手端起酒壶,重新斟满一杯, 豪放地一饮而尽。因为微醺, 她借着酒劲肆意摇晃。江南特色的蜀锦设计, 让她露出了白皙的香肩,宛若凝脂,又带着玉光。

  只可惜对面坐着位不解风情的秃和尚,但身旁的侍女们却是红了脸。

  “我知晓这么做欠妥,但我有我不得不这么做的道理。”

  仁/悟大师没有任何意外地神情,平淡地询问:“殿下有何苦衷?”

  “我不知道在你们佛家的缘法里,这个怎么解释。但——你相信转世,或者说你相信重生吗?”梁婉清抿唇纠结了一番,但还是决意说了出来。

  这些天一直困扰着她的,便是这个问题。无论是转世也好,重生也罢,她都对这个世界做出了改变。这些改变或大或小,但绝对重塑了北朝未来的走向。可这究竟是真实的吗?亦或者说,她现在做的,究竟是对的吗?

  梁婉清只觉得自己宛若窗外那只孤舟,纵然身边环绕着绚烂烟火,但依旧因为悲凉而毫无依托。

  仁/悟大师却并没有梁婉清臆想中的那般惊讶,相反是更加平静,未置可否道:“无论何事,既然出现,那定是天意,也自有其道理。”

  “也许……我不应该在这里。”梁婉清垂眸,抖了抖衣袖,重新坐回了闺秀的坐姿。

  仁/悟大师点头,故意曲解道:“贫僧亦认为如此,当下,郡主应在京城才好。”

  秃和尚那副一本正经的模样,彻底逗乐了梁婉清:“大师,这小凌柏究竟许诺了您多少好处,才让您愿意放下身价,不远万里来给他做说客。”

  仁/悟大师没有丝毫地遮掩之意,坦然道:“八所官建的庙宇。”

  梁婉清抑制不住地鄙夷蹙眉,完全没料到对方如此坦诚的回答,尴尬过后却又失笑。的确,这才是大师最真实的样子。

  “好吧,那大师不远万里敢来,就为了给小凌柏带话?并不全然吧。”

  这是她的猜测。仁/悟大师有一己私欲并不难猜,但以他之心,也并不一定会为帝王做到这般地步。带话?多半是顺手一举吧。

  “贫僧来去自如,随心随性。不忠于任何一方,也不对立于任何势力。”仁/悟大师又端回了高僧的架子,把方才那股子尘世气息抖得干干净净。

  “唔……那我也以八座庙宇,来向大师讨个消息,可以吗?”梁婉清手托香腮,眉眼带光,柔声询问道。

  仁/悟大师四处化缘,修行高深,在京城贵族里也颇有盛名。只可惜游历四方,难寻其人。纵然梁婉清与他相熟,这几年也难见他一面。

  也不知小凌柏用了什么法子,找到了这位高僧,梁婉清也必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仁/悟大师也并不意外,从布袋里拿出一罐签文,推向梁婉清面前。梁婉清也不是第一次做,轻车熟路的摇晃出一支,先自顾看了一眼,得不出个所以然,遂作罢交还给大师。

  “是吉是凶?”

  “郡主所求何事?”仁/悟大师未置可否,平淡地扫了一眼签文,便将这支同剩下的一起收回了布袋。

  “我求……”梁婉清皱眉想了许久,从京城想到江南,敛眸失笑道,“对不住,我好像现在没有什么急求的。”

  仁/悟大师顿了顿,摇头道:“小事,那郡主想知道些什么。”

  “算算气运吧。唔……算算小凌柏的,可以吗?”梁婉清提了提嘴角。

  仁/悟大师没有回应,却是从长袖里掏出几枚小石子,似乎是按照特定的规律摆弄起来,石子与石子之间也产生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许久过后,他常常哀叹一声,停了手。

  “如何?”梁婉清紧张地问。

  “郡主与陛下当真是缘分不浅啊。”仁/悟大师收回了小石子,哀叹道。

  “我没问你这个。”

  “郡主可知,陛下见我第一面,找我算的,可是你的气运。”仁/悟大师重新拾起佛珠,意味深长道。

  小凌柏算自己的气运,自己现在又来算他的气运。

  梁婉清亦自觉好笑,却突然想起自己“重生”那档子玄幻之事,不免紧张起来,轻捋碎发,咳了声:“呃,那结果如何?”

  “郡主殿下的气运,殿下自己不清楚么?”仁/悟大师并未正面回应。

  若说这天下何人的嘴最严,仁/悟大师认第二,那便无人敢认第一。纵然是南阳钱庄的大庄主薛畅,对上仁/悟,也只有吃瘪的份。

  梁婉清无奈地摆手:“好吧,那先不谈我了,说说他最近的气运。

  “有所急求,但有阻碍,柳暗花明,终得所长。”

  轻轻叩着桌面,梁婉清被自己的心跳声震得发麻,害怕听到答案,却又不得不开口:“那所求,是……我吗?”

  “不是。”仁/悟大师答得斩钉截铁。

  她长叹一口,明明应该释然,但心口又传来些许不满足与刺痛。唇齿颤抖着,梁婉清想回应什么,不知从何说起。

  “但又关乎你。”仁/悟大师补充道。

  “咱说话能别大喘气吗!”梁婉清愤懑的捶桌,又拿起一杯果酒饮尽,“一句话拆开来,真的会诱出不同的结果。”

  仁/悟大师倏然一笑,笑眯了眼:“郡主殿下既然心存希冀,为何不愿向前再走一步呢。”

  “你觉得,我应当试试么?”

  “贫僧不知郡主一试后,他日是否不顺。可若是郡主不愿一试,余生定会后悔。”

  仁/悟大师虽没有明确答复,但话语里的态度已经不言而喻。梁婉清也自觉心中那块一直堵着的石头终于碎裂开来,带着春光,又带着少女的兴奋。

  “多谢大师,婉清心中有答案了。”梁婉清叹出心口那股郁气,悠悠拾起团扇。

  仁/悟大师并不急于得到对方的答案,仿若料定一般,颔首道:“那便恭喜郡主了。”

  天色不早,仁/悟大师还要赶回敬元寺。梁婉清抬手招来梁三,特意拨了一支小队一路护送大师。但自己仍旧没走,一旁侍候多久的长缨有些担心,上前帮小姐收起已然饮尽的酒壶。

  “小姐,咱们是要启程回京吗?”长缨大着胆子询问。

  “不去。我这才从来江南一个月呢,就哼哧哼哧地又跑回去,这不明白予人看笑话。”梁婉清皱着眉头嘟哝着。

  主要是江南离京城又远,一去一回又得半个月。明面上她是外出了两个多月,实际上只闲游了将将一个月。

  “那您……”

  梁婉清转动团花扇,眸眼灵光一现:“明儿往南阳钱庄在这儿的分庄去一趟,绑只信鸽,我得找薛畅再买点消息。”

  既然小凌柏有所求,那京城里必有有些风声。她现在困于江南,虽有郡守府的帮助,但某些消息到底还是不太灵通。眼下她既已决定主动出击,那便必须从薛畅那儿套点消息。

  长缨拿不准自家小主的心思,但依旧陪着人前人后的跑了几日。梁婉清信息要得急,照理说这等消息三日之内必有结果。也不知薛畅在忙些什么大事,等到她终于收到回信时,已是七日之后了。

  “就南阳钱庄这处理消息的速度,小凌柏还想把它收为私用,莫不是边疆打仗了,朝廷都还收不到消息吧。”梁婉清一边拆信,一边笑骂道。

  不过这也是气话,南阳钱庄消息再慢,也比朝廷的消息传得快,毕竟走的是私人渠道,加价多,自然有人争着抢着要接单。凌柏若是真想吸纳这钱庄,与北朝军马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长缨听罢笑着点头,招呼郡守府送来的小丫鬟们帮忙打扫庭院。

  “又是天坛……”梁婉清呢喃道,秀眉不自觉地又蹙起来,“今年是命里犯冲么,咱们这回事彻底跟天坛杠上了是吧。”

  长缨也跟着疑惑,放下手里的毛掸,碎步走到小姐身边:“陛下又计划天坛祈福了?”

  “说得过去,但太过冒险了。”梁婉清放下信件,犹豫了一番,没有烧尽。

  回信里,薛畅先是表明“几日不见、甚是想念之意”,随后委婉询问了一番来年成婚梁婉清是否还能出席。家事谈尽,才悠悠讲起京城要事。

  因着上次天坛地动,祈福之事其实并未完整走下来。毕竟是告诫先祖、祈福来年的要事,凌柏便将它重新提上了日程,百官也皆很支持。

  但坏就坏在,上次天坛虽捉拿了许多西戎暗探,但到底没有一窝给他端掉。据薛畅所知,至少这位名动六都的西戎少主,就带了不少兵马,准备故技重施。而上一次幸而在场将领颇多,但现如今已至年中,许多如宁安王的边关将领都携大军离去,祈福守卫没有保障。

  更重要的是,晋安帝为祈福天下,这次更是开放了天坛,比起之前仅限王公贵族在场的祈福,这次更是广邀京城仁义之士。人一多,也许会更乱。

  “简直胡闹!”梁婉清越想越生气,心里有火又没法对着当事人发,纠结在心里更难受,“明知道人家要来将你一军,你还上赶着给人打。他凌柏最好有办法把这个烂摊子给我解决了,不然我非饶不了他!”

  长缨一边拍抚小姐,一边助她顺气:“陛下既然下了圣旨,想必是多方考量,已有万全之策。”

  “万全之策?他手里御林军羽林卫加起来有没有一千人?”梁婉清嘲讽一声,冷静下来继续愤懑道,“手里没人还往我这儿拨人,他是不是皇帝做得太舒坦了要来找刺激。”

  “这不……还有锦衣卫呢。”

  “锦衣卫能打仗啊!”梁婉清砸吧砸吧嘴提醒道,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指挥着,“去招呼梁三,清点一下人数,带上王府私兵,咱们两日后便启程往京城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