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 / 1)

相公大人等等我 小风上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何变成了选美会,覃小贝正在思想,听见徐筝点将,还要自己当场为公子们比诗出题,垂目望见桌上红红的苹果,随口说道:“苹果。”

徐筝高声宣布:“以苹果为题,以五言四句为式,请公子们速速构思,时间以一盏茶为限。”

这一盏茶,喝得是清香痛快。覃小贝有点晕晕呼呼,从来都是别人考自己,今天轮到本小姐考别人了,而且还是自己命题,考得就是自命不凡的大帅哥们!覃小贝看看对面的王子默,再比较一下其余的九位俊男。嗯,还是王子默看着更顺眼一些。

其它评委皆是目光老到,交头结耳,毫无顾忌地议论着对公子们的观感。

“戊公子略瘦,耳薄无福。”

“壬公子耳朵不小,可惜嘴巴又太大了。”

“喂喂,辛公子深目高鼻,好有异域风采哎。”

“他原本就是波斯胡人的杂交后代——我看还是甲公子最为端正。”

“甲公子虽好,近乎无可挑剔,但面目冷峻,没有乙公子有喜感。”

“我喜欢摆冷耍酷的。贝儿啊,甲公子若当选,就送给我徐筝吧,我会还你一斛南海珍珠,嘿嘿。”

……

“一盏茶时间到。”立在高凳上的三楼总管,看过墙边沙漏高声叫道。“有请戊公子开场诵诗。”

戊公子头戴秀才冠,身着绿丝袍,身材削长,闻声站起,未吟先摇摆,显然对这项考题颇为自负自得。

“天地烟煴兮,春兰之秋实。

百卉含蘤兮,齿耋焉可忘。”

戊公子一字三叹,一诵三摇,抑扬顿挫将全诗吟完,最后闭目伸臂排出一个“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凝固造型。

寂静。

冷场。

面面相觑。

“丫在说什么?”

“听不懂,是楚地方言吧。”

“孙宝儿,您爹是翰林,你给大家翻译下?”

“他说,天地间有股烟啊,春天里……我也没听懂。”

“那还说什么,哄他丫的下去!”

……

没有人问覃小贝,都知道朱贝儿这方面不懂行。

小姐们的窃窃私语,逐渐演化为不满愤闷的怒火,欺负小姐们不读书,存心看评委们笑话是吧?

徐筝站起来高声宣判:“诘屈聱牙,土音躁耳,卖弄辞藻,装神弄鬼——下中品,赏戊公子青枣一枚。”

青衣小二快步跑过去,在戊公子桌上铜盆里叮咚丢下一枚大青枣。

旁边的丁公子有些迫不及待,见戊公子造型依旧,犹然闭目沉浸在诗意,伸手用力一拉。戊公子蓦然醒来,望望铜盆中落下的大青枣,面色青灰,玉山变成了歪勃树,轰隆隆一**嗒然坐下。

------------

17 踏青会/下

丁公子昂然站起,左盼右顾之后,颌首吟出自家诗句:“我爱大苹果,苹果也爱我,若能得十个,金牌必归我。”

“好诗!”内阁钱大学士的千金钱珠儿失声叫好。丁公子是她千挑万选辛苦选出,果然肚子里有点料。

“果然好诗,这首我听懂了。”

“此诗前两句采用顶针手法,说透了作者与苹果的关系;后两句大胆假设,充分想象,卒章显志,尽显了作者志有必得的豪迈与囊括天下的胸怀!”

“作者在朗诵过程中配合摇曳的身姿与抒情的手势,立体地诠释了此意的意境,不错。”

覃小贝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它们发生了异形扭曲,刚刚听到的都是反话。若说戊公子的诗得青枣也在情理之中,但丁公子的诗受到如此褒奖,却实在出乎意料。覃小贝心想,就这种破诗,自己在小学三年级闭着眼睛都能拽出几十首,难道大家都被丁公子私下贿赂了不成?

覃小贝正琢磨呢,会长徐筝已经综合大家的意见,站起来宣布:“文辞畅达,简洁明了,合辙押韵,通俗易懂,丁公子诗作为上中品,奖红苹果一枚。”

原来这样,南京城和五百年后的**中文一样,小白文永远受欢迎。

丁公子双眼湿润,抱拳答谢,声音哽咽:“感谢郡主、感谢徐会长、感谢钱小姐、感谢众位小姐、感谢谈笑楼老板,在我创作得到承认的这个时刻,我灰常激动,我想起了我早逝的娘,为了使我读书上进,我娘连搬了三次家……”

覃小贝俯身在桌子下面,吐呀吐呀,差不多吐干净了。抬起头发现丁公子深情饱满地才讲了个开头:“我又想起我的私塾老师公孙先生,没有他……”覃小贝埋下身接着吐。

总算轮到乙公子上场了。乙公子方头大耳,体形壮硕,站起来“唰”地抖开一柄苏州折扇,扇面上墨笔画着达摩一苇渡江图。

乙公子倒不啰嗦。开门见山冒出第一句:“推窗对玄湖。”停顿了。似是在整理思路。又好象在给大家一个品味时间。

这句还算风雅。覃小贝吐干净后漱过清水。对乙公子地大作充满了期望。

“吃饱又喝足。”乙公子缓缓道出第二句。

嗯?覃小贝强忍着将口中地茶水含住。没让它喷出来。看看下一句再说。

“问果何所似?”乙公子双手一摊。神情得意地设问大家。

难道精彩在最后。会给大家一个出乎意料地美好结句。覃小贝一丝希冀又被吊起。

“圆圆一**。”

噗——到底没忍住,覃小贝口中的茶水直喷到桌几上。两个小二忙过来清洁拾换。

原来是薛蟠体!直接轰下去!!

哪曾想到,周、武两位小姐却站起来大声叫好,坚持说乙公子的诗走的是大俗大雅路线,身体是自然天赋的,**是无邪干净的——如果你想到黄色,那是你心地不纯;如果你觉出粗俗,那是你戴着有色眼镜!

冒似也有道理,只是不管戴不戴眼镜,乙公子写的都是直白的**。无论如何,覃小贝也没能从中品出诗意。想来无论哪个朝代,暴露的文字总是暗暗受欢迎,如果以匿名点击量为标准的话,乙公子说不定还能大赢呢。

评委们争作一团,公子们也手举足张,扬己贬人,学术气氛空前。乐队适时奏响,男女合唱“我们都爱大鸣朝”。

和谐,和谐。会长徐筝想起了做太师的父亲,每每从朝中回来最常挂在嘴边的两个字。

听取了评委团成员的意见,统筹考虑到踏青会的形象及品味,徐筝折中决定:把乙公子的“**诗”列为中下,赏金桔一个!

乙公子大度过表示满意。吟诗原本就不是他的强项,到了床上才能显露他的真功夫。罢了,罢了,下来再与评委个别交流吧。

下个要上场的便是王子默。覃小贝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说实话,在王子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他带到谈笑楼,并列入“踏青会”参赛选手,对他实在有点不公平。王子默毕竟是王爷看中和欣赏的人,是王府的高级侍卫,按韩妃的话说,他还是自己的“准郡马”。拿他开涮,尤其是让徐筝、孙宝儿这样如狼似虎的家伙来品头论足,她心里既有愧疚也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