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千秋节
窗外树枝沙沙作响,月亮斜挂在天边,投射进来的清光洒在长信阁的地面上。她看着窗外的月光道: “再过几个月就是太后的千秋节了,可是太后的病仍旧没有任何起色。”
“过些日子本王要陪着圣上和皇后娘娘去东华山祈福,只是有些放心不下你。”
太后突然发病,朝堂上有些大臣建议宣宗出宫为太后祈福,方能显示出诚心,届时也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王爷尽管去就是,毕竟圣上的安全重要。”
“有些舍不得你。”
“王爷公务重要。”
也不知道为何,楚桓心里总有些隐忧,仿佛这一分开就会发生什么事一样。“你要答应我,在本王没有回来之前,哪里也别去。”
宛蓉靠在他的肩上,忽然想起暮凉王的话,‘就是枕边人有时候也会让你失望的,’“王爷有没有骗过我?”
楚桓愣了愣,“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她摇摇头:“只是随口问问。”
“本王怎么可能会骗蓉儿?”
宛蓉松了口气,是自己想多了,楚桓怎么可能会骗她。手搭在他的身上:“真希望就这样跟王爷过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楚桓吻着她的额头:“一定会的,我们会白头偕老长长久久。”
月光洒在地上,帐缦里的呼吸有些浓烈,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
这些日子总觉得身上懒懒的,不大想动。楚桓去了东华山,要好些日子才回来,她闲来无事,想着给大姐姐的孩子们做几件衣衫。
“小姐,刘将军送来一颗千年老参,说是给小姐补补身子。” 燕绡从门外进来,手里还抱着一个长长的礼盒。
宛蓉放下手里的针线接过来看看,“刚好马上就到太后的千秋节,留着送给太后。”
“这么名贵的东西已经很难寻到了,刘将军是送来给小姐补身子的。”
“太后喜欢名贵的东西,送给她老人家刚好。”
宫中夜宴,太后寿辰,众人也都是要贺一贺的。宛蓉坐在铜镜前,燕绡正给她梳着妆容,簪上一支五凤朝珠头饰。今天是大日子,自然是要穿着华丽些。
“小姐这些日子心绪不佳,脸色也不好,要不咱们今天就别去宫中了,找个太医来瞧瞧。”
她抚了抚妆容,这些日子确实有些不舒服,又说不上来哪里不舒服,许是父亲停了职她跟着担心罢了。“今日是太后千秋,身为她老人家的孙媳,岂有不去的道理。况且楚桓还在东华山,那咱们就更要去了。”
“王爷临走前交代过,他没回来之前王妃安心待在府中哪里也不要去。”
“瑾嫔亲自过来相邀,又是太后的千寿,总不好驳了瑾嫔的面子。”
“也是奇怪,瑾嫔怎么突然对太后的事上心了。”
“宫中无人,她贵为三皇子的母亲,在后宫主持一二,表表孝心也是应该的。”
“太后她老人家跟小姐就不对付,奴婢只盼着小姐少见她两回,哪回都得添些新伤。”
“太后如今生了病,以往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毕竟她是楚桓的祖母。怎么对我是她的事,怎么对她是我的事,个人做个人的事,并不相冲。再说父亲如今停职在家,我若再失了礼,好端端递个把柄给别人,还不知道又会怎么生事呢。”
“太后的病管咱们老爷什么事,好端端地给停了职,如今说什么闲话的都有。”紫澜汀的那位,背地里可是没少笑话。前几日去库房取软锦想着给大人做双靴子,碰到卫侧妃身边的小尧,小尧取笑道说再不穿可穿不了这么好的料子了,说不定又要发配贬斥,把燕绡气得够呛。
宛蓉理了理衣襟:“即是闲话,便没什么好在意的。乌云虽然遮月,也终有云散月明之时。”
“如今外面不太平,王爷和其他几位大人都不在,奴婢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安心待在府里的好。”
“就是因为他们皆不在,宫内只有太后。若是太后出了事如何是好,申先生那里怎么说?”
“申先生说暮凉王去了五里坡监工。”
宛蓉左右看了看,“差不多了。”
燕绡放下梳子,为她理了理披帛,应声道:“卫夫人那边也好了,咱们出发吧。”
“她去干什么?”
“她是太后的侄孙女,自己闹着非要去。”
宛蓉叹了口气,“她是郡主,让她在殿外磕个头便回来吧,最近不太平。”
出门的时候果见卫夫人一身黄色华服,比她这打扮得还要鲜艳,站在另一辆马车前,正不耐烦地等在着她。见宛蓉出来后上下瞧了两眼,微微欠了个身,自顾自地上了旁边那辆马车。自从被玉萦算计后,她倒是收敛了些,虽然还是一身郡主的脾气,也没有从前那么让人头疼了。
燕绡略瞪了她背影道:“真看不上卫夫人那副模样,有什么好拽的。”
“何必跟她置气,咱们在府中相处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低头不见抬头见,还是放宽心的好。”
“小姐还没上马车呢,她倒是先上了,难道她堂堂郡主出身,如何尊重正妻都不知道?”
看着燕绡打抱不平的样子,宛蓉道:“她是郡主,自是有些郡主的傲气在身上的。”
“既是有傲气在身,又何必委曲求全硬要嫁给王爷做妾?”
“你今日怎么了,素日里最稳重,怎么说话颠三倒四的?”
“奴婢也不知道怎么了,只觉得今天心里有些烦乱。看到卫夫人总是欺负小姐,奴婢不喜欢。”
“先时就和你说过,每个人生来地位,权势都不一样,所以养成的性格也不尽然。若是事事都要计较,除了平添烦恼没有任何意义,不要去钻牛角尖了。她过她的,咱们过咱们的,井水不犯河水这样就好。”
“小姐秉性宽厚,为人友善,上天也会庇佑小姐的。”
“这样会少些烦恼罢了,人生短短几十年,何必把精力浪费在这些琐事上,不要太执着于眼前这点事儿,有道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燕绡点点头,道:“是!”
宛蓉握着她的手语重心长道:“要不你还是别去了。”
燕绡摇摇头:“小姐在哪,奴婢就在哪。”
“那好,那咱们就在一处。”
说话间就已经到了皇宫内院,傍晚的夕阳拉了很长,铺洒在金色琉璃瓦上,平日里的皇宫肃穆庄严,今天的皇宫看上去还多些凌厉,许是那长长的兵甲队伍来回巡视的原因,宛蓉一路去了祥懿殿。
圣上不在,宫中的一切都由瑾嫔娘娘在打点操办。今年的千秋节并未大肆铺张,太后她老人家喜欢热闹,内廷上下只略微装扮下,看着多少赏心悦目些。
各宫各处的人都已经整齐地聚在祥懿宫外,眉嫔,云妃娘娘,暮凉王妃,除了圣上与皇后娘娘不在,来的人也不少,还有不少诰命贵妇前来磕头拜寿。
只是人群中少了瑾嫔娘娘,宛蓉见四下无人,拉过卫夫人道:“磕个头,回府待着,哪里也不要去。”
卫夫人甩开她的手:“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怎么偏叫我回去。是不是害怕本郡主撞见王妃被太后责罚的样子?”
“如今不太平,王爷又不在家,我们自该谨慎小心些。”
她左右看了两眼道:“哪里不太平,本郡主看着周围太平得很。就许你来,不许我来,这是什么道理。”
“我现在没办法和你说太多,也许是我想多了。小心驶得万年船,你还是早点回去。”
“越来越听不懂你说什么了,我为什么要回去。”
宛蓉急道:“这回就先听我的,回王府好好待着,我是为你好。”
“为我好?你别和玉夫人一样谋害我就行了。”
“两位夫人说什么呢?”她正要劝卫夫人回去,瑾嫔远远地迎面过来,身着紫色华服,笑意盈盈道。
“没什么。”宛蓉朝她施了一礼,淡淡道。
“前头宴会快开始了,我们也进去吧。”
卫夫人道了声“是”,跟着瑾嫔往别处去了。
她仔细看着周围,来的贵妇真不少,瑾嫔亲自相邀自是没有不来的道理,毕竟她是三皇子的生母,或许以后还要仰仗于她。可是唯独不见薛家的人,忠义侯薛家两位公主,这么重要的日子怎么会不来?
祥懿宫外往来磕头的人不断,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宛蓉悄悄将拉着她到一角:“熙玥你怎么来了?什么时候回长安来的?”熙玥是叶氏的女儿,也是楚桓的表妹,前些年回了云南成亲,两人已经很久没见过了。
熙月见是她也开心道:“今日刚到,听说是太后的寿辰,便急着来拜寿。凉州节度使起兵了,父亲母亲这才着人把我送回京都。”
“什么时候的事?”
“半个月前。”
宛蓉有些神思恍惚,一颗心沉入谷底,呼吸也有些困难起来。熙月见状问道:“怎么了?”
她回过神来:“你快些离开,帮我做件事,去丞相府告诉陈大人这件事。再回到家中关闭大门,任何人叫门都不要开,除非是太尉府的人。”
她见宛蓉神色凝重,“是不是要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