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路口
脚步在会议室的门前停住, 顾凝抬起左手,又捏了捏口罩的鼻梁条。
再次确认口罩佩戴正确之后,她才推门而入。
出于安全考虑,疫情爆发以来, 顾凝的团队一直是居家办公。
可今天要在客户公司开会, 她不得不出门一趟。
其实顾凝之前提议过采取线上会议的方式进行沟通。
不过客户公司的老总偏偏是个挺固执的老先生,尽管目前累计报告确诊病例早已破万, 他却还是不以为然, 非要线下面对面开会。
参加会议的其他人都没有意见。
顾凝虽然算是个强势的乙方, 但也不好为此直接去怼客户公司的大领导。
因此,她只能做足防护, 硬着头皮前来开会了。
“哎呀, 顾律师,你也不用这么注意吧?开会不需要一直戴着口罩啊。”
客户公司老总对疫情防护还是毫不在意, 连带着对坚持不摘口罩的顾凝也很不理解。
会议开始没多久, 他就忍不住打断讨论,开口劝说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汇聚到了她的身上。
但顾凝不为所动, “赵总, 现在毕竟是特殊时期,疫情越来越严重了。会议室又是密闭空间,为了大家的安全和健康着想,我觉得还是应该注意个人防护吧。”
她的语气自然,态度却十分明确。
“呦,没想到顾律师的胆子这么小啊, 连我这儿年过半百的老头儿都比不过!”
可对方的固执劲儿上来了, 看她戴着口罩越发不顺眼, 半是不解、半是微嘲地劝说着:
“别天天盯着网上的新闻, 再被什么确诊、什么疑似的数字吓出个好歹来,那些肯定都是唬人的!现在不也就W市的情况严重点吗?再说了,我还是经历过非典的人呢,我也没像顾律师你似的怕成这样啊。”
“……”
这一番话好比火上浇油,让顾凝原本就不痛快的心情更加烦躁。
无知已经够可怕了,更何况是无知、傲慢,再加上执拗。
怎么,我出于礼貌没有要求你必须戴口罩,你还非要教我做事吗?
顾凝心头冒火,即使对方是甲方老总,她也不想再忍耐了。
众目睽睽之下,她再次捏紧了口罩的鼻梁条。
“赵总,W市现在的情况不是‘严重点’,是非常非常严重,W市人正在经历的痛苦绝没有那么轻描淡写,我们应该为他们祈福,同时庆幸和感激自己没有处在疫情的重灾区里。而且S市本身也有确诊病例,并不是高枕无忧,更不该掉以轻心。做好个人防护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对身边人负责,也是为国家早日控制住疫情贡献力量。”
顾凝直直地看向坐在会议桌主位的老总。
她的声音是平和的,语气却微冷。
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她陡然转变的气场。
还有她的严肃和不悦。
“您说我胆子小,可能我的胆子确实不大吧,我不像您似的经历过非典,当年我的年纪还很小,没能留下什么印象。可您毕竟是正经亲身感受过的,您应该知道疫情有多可怕,防疫有多重要吧?”
“…………”
会议室里响起顾凝直白而尖锐的反问,然后便陷入了一片鸦雀无声的寂静。
谁也没有想到,印象里一直漂亮又客气的顾律师会有这样强硬的一面。
桌上的其他人都被她毫不留情的回怼惊讶地瞠目结舌。
就连赵总也被惊得好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但面对顾凝显而易见的不悦,他虽然尴尬,却也知道不该继续激怒她了。
“额……非典当时确实挺可怕的。”
过了一会儿,赵总勉强回了一句,然后便讪讪地转移了话题。
……
坐进驾驶位,顾凝用酒精凝露给双手消了消毒,接着拉上了车门。
刚刚结束的会议里,在她怒怼赵总之后,再也没有人对她戴着口罩发出任何意见。
众人甚至保持着一种诡异的默契,尽量避开任何与疫情有关的话题。
会议的后半场清净不少。
但几分残余的烦躁还是留在了顾凝的心头。
情绪实在不佳,她麻木而漠然地开着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
车辆行至路口,正好红灯亮起,顾凝将车停住。
手还放在方向盘上,她看着前方的信号灯,面无表情地发着呆。
就这样过了十几秒,顾凝忽然后知后觉地发觉:
——此时此刻,整个十字路口,竟然只有她这一辆车在等待红灯。
她难以置信地又向四周看了看,再次确认了这个事实。
这里原本是S市市中心最忙碌的路口之一。
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会有交警来指挥交通。
有时车实在太多了,就要等上好久好久才能从这里通过。
然而现在,每一条车道都是空空荡荡,只有她一辆车孤零零地停着。
眼前的人行横道正是绿灯,却没有一个过马路的行人……
一瞬间,顾凝再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疫情带来了什么。
像是血管里的血液停止了流动,她恍惚地觉得,自己所处的这座城市好似陷入了可怕而静寂的、了无生机的沉睡之中。
疫情是一团迷雾,将所有人困在了白茫茫的、未知而痛苦的迷蒙里。
雾气会散去吗?能重见阳光吗?
没有人能够回答。
也许是为自己,也许是为这座城市,也许是为这个国家……
看着眼前曾经车水马龙、此刻空无一人的路口,顾凝的手颓然地从方向盘上滑落。
她忽然悲从中来。
***
解开防护口罩的系带,耳后原本已经麻木的皮肤又重新刺痛起来。
在隔离病房一呆就是六个小时,口罩的带子始终紧紧地箍在耳后,越到后来,系带越像锋利的刀子,狠狠地割着耳边的皮肤。
痛到发痒,然后痛到麻木。
其实不止是耳后,宋延的脸颊两侧、眼眶周围也被口罩和护目镜压出了深深的淤痕。
他的肤色本来又白,那些深色淤痕便格外明显而突兀,久久不消。
将N95口罩扔进医疗废物容器,手部消毒,稍缓了几秒,宋延抬手戴上普通外科口罩。
这次的带子没有那么紧了,但饱受摧残的耳后再次受到压迫,又是一阵刺痛……
和接班医生交接完之后,他才有时间看一眼手机。
【宋延,小隋今天身体出了些状况,目前需要单独隔离。我已经跟宾馆沟通过了,你今晚暂时另开一个房间休息,辛苦了。】
目光停留在医疗队领队吴院长发来的微信上,宋延的眉心下意识地蹙起。
小隋是他现在的室友,一个很年轻的男护士,刚参加工作两年。
他们都是S市第一批援助抗疫医疗队的队员,在W市被分配在同一间宾馆房间住宿。
……需要单独隔离,究竟是身体出了什么状况?
宋延握着手机,止不住地面露担心。
【好的,您辛苦了。】
他迅速回复了吴院长,接着就给小隋发去了询问的微信。
可消息却如石沉大海,久久没有得到回应。
宋延的心始终悬着,坐着班车,他沉默而忧虑地返回了宾馆。
“滴”的一声,插上房卡后,新房间里的电很快恢复供应。
W市的冬天很冷,但因为疫情原因,即使有电也不能开空调取暖。
不仅如此,还要再把窗户打开,保持空气流通。
外面的寒风凛冽地刮着,进入室内仍然威力不减,把窗帘都吹得沙沙作响。
房间冷得像冰窖一样,又一阵风吹起,宋延控制不住地打了个寒噤。
但他所有的东西都在之前的房间里,现在手头什么也没有。
寒风瑟瑟里,他只能把羽绒服的拉链努力拉到最高,勉强试图保暖。
【宋哥,我刚刚睡着了,才看到你的微信。】
口袋里忽然响了两声。
宋延连忙拿出手机,原来是小隋在回他的微信。
【不用担心,我的身体没什么问题,就是今天在病房打扫卫生的时候突然就吐了,现在休息了一下午已经感觉好多了。】
……吐了?
虽然小隋说着没什么问题,宋延却并不能放心。
他立刻打字追问道,【怎么会吐呢?身体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要说得太多,小隋干脆发了一大段语音,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收完垃圾直起身的时候突然有点晕,感觉特别恶心,然后一下子就吐出来了,都吐到口罩里了。”
小隋是个开朗乐观的性子,现在说起当时的事情竟然还能开自己的玩笑,
“宋哥,当时可搞笑了,我简直吓得汗毛都立起来了!我心想:摘掉口罩,新冠肺炎;呕吐物不小心吸进去,吸入性肺炎,这不是肯定死翘翘了?”
“不过我还是有点运气在身上的,最后憋着气冲出来把东西换掉了。吴院长他们给我检查了一下,没有什么问题,估计就是太累了。我还做了CT和核酸检测,CT结果没事,要是等下核酸检测结果也没事,我明天就可以正常上班了!”
在语音里听完了来龙去脉,宋延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渐渐地放了下来。
但一想到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工作得累到呕吐,他拿着手机,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
宋延知道护士们有多忙碌:打扫卫生,护理患者,给无法自理的病人翻身、喂饭,进行心电监护,调节呼吸机参数……每次值班就是六到八个小时,为了节省防护服,他们基本上都不吃不喝不去卫生间。
医生们也是一样,患者们随时出现的突发状况,连续十二个小时的夜班,还有交班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有时忙起来甚至是整整十五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
为了那些饱受病毒折磨的患者们,为了一个个仍在生死线挣扎的病人,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拼尽全力,咬牙坚持……
这所有的一切会有尽头吗?
他们最后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胜利吗?
宋延在心里默默地问着。
只是,没有人回答他。
闭了闭眼,他平复了一下心情,回复小隋。
【那就好,吴院长说没问题基本上就不用担心了,你只管好好休息吧。】
【嗯哪,我下午睡得特别好。就是不好意思连累宋哥了,你的东西都在这屋呢,今晚什么也没有还得出去睡,该休息不好了。】
【别想那么多,我在哪里都能休息。】
宋延认真地反驳着。
【而且我们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你我之间,从来都没有连累这个词。】
聊天对话里陷入了短暂的静止。
对面这次输入了很久,最后却只发来了短短的一句话。
【嗯!我知道了。】
后面跟着一个感动哭了的小表情。
宋延原本想回一个抱拳的表情,但又忽然想到了什么。
【对了,你吃晚饭了吗?我去楼下给你打包些饭菜放在房间门口吧。】
小隋还在为宋延的上一条微信感动不已,看到新的消息,瞬间更加感动了。
他今晚本来打算吃泡面对付一下的,没想到宋延居然会主动提出帮他带饭。
可以吃到热乎的饭菜当然是最好的了。
小隋眨了眨眼,发自内心地回复道。
【太谢谢宋哥了!】
作者有话说:
本章小隋在病房里呕吐的情节参考了上海驰援武汉某医疗队领队的谈话录音,医护人员的工作参考了《查医生援鄂日记》系列选摘和一些抗疫护士的采访报道,在此标注出来哈,么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