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吉光片羽(1 / 1)

帝阙韶华 薄荷酒/薄荷酒BHJ 5739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九十二章 吉光片羽

  漆黑的夜晚没有月色星光,窗外小雨沥沥地下到半夜。林辰躺在床上蒙着被子,看似睡得安稳,实则几乎一夜无眠。

  父亲已经生出了疑心,不过应该还不能确定,否则会采取更加直接严酷的手段。自己连走路都要扶拐,毫无反抗之力,决不能被看出端倪。

  府门紧闭,又有那名亲信在外间寸步不离地守着,想找人送信出去难比登天。林辰不敢翻来覆去,还要时而装作鼻息沉沉,忍得好不辛苦。

  他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更漏声,想到满载泉水的车列正从半开的西华门鱼贯进入洛城,辘辘地穿过街道,如平日一般不急不缓地朝重华宫城行去。不同的是,今夜其中一架骡车里除了摆满盛水的木桶,还会塞进一名被点住穴道或绑起来的少年,那是静王殿下身边的小绫。水车夜夜进宫,把守宫城角门的军士不经详查就会放行,再之后,会引发什么样的灾难?

  直到东方泛白,林辰才抵不过疲倦,短暂地睡去,他的手在被子下面攥成了拳。即使心急如焚也必须忍着,他阻止不了,父亲已经又一次犯下了大罪,就如过往多年里所做的一样。可自己总得做些什么,今天,林淮安还会按原定计划请宁王过府吗?等到凭渊来了,只要能见到面,机会还是有的。

  只是想也知道,父亲一定会有所防范,不会容许自己开口示警,要怎么办才好?

  二月十五黎明,敲过五更,正是防卫最容易松懈的时刻。守备森严的重华宫再遭外客侵袭。仍旧是翻笼倒柜、穿宫入室,但在御林卫的防卫与拦截下,之前来无影去无踪的夜盗这一次现了行迹,居然不止一人。

  大内统领李平澜恰好有事不在宫中,副统领袁旭升带领值夜的侍卫四处搜寻,先是看到一条身法奇快、迅疾无伦的黑衣人影,继而全力追击,跟到一处偏僻宫室。那人忽而伸手一拍,喝道:“关绫,找不到解药就下次再来,快走,先脱身回禀了主上再做计较!”跟着施展轻功,穿窗越墙而去。

  追到偏殿中的侍卫们都听到了这句话,再定睛看去,一只打开的漆木柜边倚坐着一名少年,正扶着柜门慢慢站起身来,动作有些迟钝。

  御林卫已经追红了眼,见此情景如何肯放过,当即兵分两路,几名侍卫上前围住擒拿这少年,袁旭升带着其余属下去追先前那轻功高明的黑衣贼人。

  此时天色微明,宫中警声大作,各处匆忙点起的灯笼火把还亮着,更多御林卫闻声赶来围追堵截,可惜终归晚了一步。那飞贼似是颇为熟悉宫中地形,专捡冷僻无人把守的所在,但见黑影在重重殿脊上连闪数次,失了踪迹。

  相比之下,那名被围住的纤秀少年出奇地好抓,神情迷惘,反应也跟不上,几乎没来得及抵抗就被一拥而上的众侍卫牢牢制住,继而五花大绑。

  天宜帝晚上宿在兰亭宫,天不亮就被外面的嘈杂惊醒,闻说又是进了夜盗,怒得将手中茶盏掷在地上:“这帮无法无天的贼子将朕的重华宫当成了什么地方,他自家的后院,只要想来就来逛一圈么!李统领人呢,怎么不来见朕?”

  他已经很久没有发这样大的火,显然是被连连袭扰的贼匪彻底激怒了,在旁服侍的吴庸和前来禀报的袁旭升都是暗暗叫苦,袁副统领低声禀道:“回陛下,李统领昨日外出,现下还未回转。不过适才擒住了一名贼人,待属下审问于他,或可知晓来龙去脉。”

  前几日,李平澜接连数次接到北辽函谷上人的约战帖子,由于对方算得武学宗师身份,总避而不战不合适,因此昨日答应出宫应战。以他的修为,世上罕逢敌手,但一旦对上了就不是一时三刻能分出胜负的。定下的时辰本是黄昏,结果离开后却是彻夜未归。

  天宜帝这才想起,此事李平澜预先向自己禀过。他听说已擒获逆贼,怒气略有平息,便问起是何等样人,具体过程如何。

  袁旭升处事干练,是李平澜的得力副手,自从辽金使节到洛城滋事,御林卫与静王府隐隐建立了互通有无的合作,琅環帮了不少忙。他从前未见过关绫,但对于静王身边的少年暗卫,已然不止一次有所耳闻。今日追捕盗匪却意外擒住了关绫,还有黑衣蒙面人逃走前那句大喝,他总觉得透着蹊跷。潜入重华宫行窃本是鬼祟之举,再狂妄的人也要隐藏身份目的,同伙之间更恨不能使用暗语,哪有这般自动叫破的,声音还放得极大,像是生恐旁人听不清。如果当真是为了取得什么要紧物事,今后还指望能找得到吗?

  只是他也难以下判断,关绫被制住后的表现同样奇怪,只问了一句,这是什么地方,而后就一言不发,但他头上束发用的,却分明是前些日子宫里唯一失窃的那枚白玉环。

  天子见问,唯有实言回答,他将当时情景扼要述说一遍,正想提到自己的分析,倏然发觉皇帝的表情已在短短一刻间变得异常难看。

  “解药,”短短两个字,天宜帝几乎是从牙缝里迸出来的,“你可听清了确实是这么说的?”

  “确是如此,在场除了属下还有好几个人,大家都是亲耳听闻。”袁旭升瞬间有种极度危险的感觉,背后的汗毛片片直竖,再不敢多言。皇帝的反应就如被触到了逆鳞,来人提到的解药看来不仅真有其事,弄不好还是皇室的阴私忌讳。

  “你说抓到的刺客名叫关绫?” 天宜帝阴沉着脸又问道,“可查到他是什么身份,受到何人指使?”

  “属下赶着向陛下回报,未及审问,尚不知他的来历。”袁旭升小心地答道。皇帝神色不善,他不想从自己口中说出静王,索性先拖延时间,等李平澜回来再说,“请陛下稍待,属下这便去查问。”

  “不必,你不知道,朕心里却如同明镜一般,一清二楚。”天宜帝连声冷笑,心火止不住地上蹿,越烧越炽。

  自从服下碧海澄心,洛湮华近一年来都信守承诺,表现得安分又尽心,帮助禹周扭转了长期不利的局面。然而此刻看来,其心毕竟可诛,北境大捷之后,自己已经给参战的琅環旧部论功行赏,即使没在名义上承认,也算是默认了这一干嫌疑未清的江湖武人于国有功。在他而言,当年琅環罪过如此之重,这般待遇已是极宽宏的恩典。

  近段时间辽金武者大量涌入洛城,朝廷和谈与三国比武同时进行,过程中难免要倚重静王,多几分礼待。本以为这许多年下来,洛湮华既使不为自己的让步感恩,至少还是个规矩的聪明人,没料想,方得了几分颜色就耐不住了,仗着能指使几个高手,竟敢肆无忌惮甚至撕毁与朝廷的约定不成?

  比武以来,目睹了武林子弟的身手之后,天宜帝既感惊喜,又暗暗添了忌惮:琅環能邀来如此多出类拔萃的人才,一旦洛湮华有谋逆之心,局面该如何控制?眼下发生的一连串宫中盗药事件,就正正戳在他的心病上。

  择日不如撞日,洛湮华解药没能到手,反而落下把柄,今天可是月中了。

  念及此处,他隐约感到有什么地方不合常理,以静王的心智,何至于行事这般嚣张急迫,连退路都不留?他的性命还捏在自己手中呢。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掠而过,他没有也不想深思。一切都对得上。虽然也曾怀疑是北辽或夷金的武人潜入重华宫作乱,但外夷焉能熟知宫中内情,又怎会说得出要找解药的话?倘若是大皇子利用城中驳杂为掩护谋取解药,一切就说得通了。况且关绫这个名字好像最近在哪里听人提到过,不是静王的亲随就是暗卫,总之必定关联匪浅。

  “将那少年人压起来,谁也不准接近,派人去找李统领回宫亲自审问,尽速回报。”碧海澄心之事越少人知情越好,若传扬开去,免不了遭人诟病,他将心中的怒气按了按,厉声说道,“封锁消息,谁敢将此事对宫外提及半个字,立斩无赦!朕今日要好生问问洛湮华,看他还有何话说!”

  静王府中,洛凭渊仍按平日时辰起身练功,而后同小师弟一起吃早饭。严荫脸上挂着两个明显的黑眼圈:“四师兄,今天我可不可以和秦二哥他们一同去找寻小绫,只要能帮上忙,让我做什么都行。”

  “不用了,你不熟悉他们行动的方式,还是在府里陪着二师兄。”洛凭渊怎能答应,立即阻止。他见小师弟沮丧的垂下头,又将语气调整得温和一些,“这几天情势紧迫,头绪也多,如果小荫再走失了,我和二师兄都会急死。所以你只要好好待着,让大家随时找得到,就是最大的帮忙,能做到吗?”

  严荫点了点头,他的沮丧有增无减。关绫已经失踪了一天多,看得出府里的人都很焦急,尽管没人责怪自己,但他已经难过得坐立不安。四师兄这么忙,对着养伤的二师兄又一句都不敢说,如果躲起来哭有用的话, 他真想找个角落一直哭到小绫回来。

  洛凭渊心里也不好受,时间拖得越久,平安找回关绫的希望也跟着渺茫。皇兄说昆仑府一两日间当有所动作,琅環也察觉缩在鸿胪寺驿馆中的姬无涯正在加紧调集手下,但到处都不见小绫的踪迹。待到图穷匕见,或许那个安静而充满灵气的少年再也回不来了。

  昨晚与静王一番商议,他今日有不少事情要安排,本来收拾停当应该直接前去靖羽卫所,但不知怎的,出了含笑斋,又不觉先走去澜沧居。

  或许是因为昨晚他感到洛湮华的脸色比平日苍白,像是有些疲惫。

  静王还没用早餐,他有晨起写字的习惯,正在书案前提笔悬腕。洛凭渊放轻脚步进了书房,立时感到里面静谧的气氛,他看到皇兄没有临帖,而是在写一封书信,抬头似乎是“字启宜初”。

  既是信函也不好多看,洛凭渊自然不知道,宜初是慕少卿的字,而且还是许多年前相识之初,洛湮华为对方戏取的。

  静王听到脚步声,将手下的字句写完,才放下笔:“凭渊不是要去卫所,可是临时有什么事?”

  “没什么,这就出门了。”洛凭渊有点不好意思,他总不能说是因为莫名地觉得不放心,才下意识过来一趟吧,“我办完事就回来,昨晚忘记说了,皇兄今日还是尽量少费些心思,多休息几个时辰,身体才撑得住。”

  洛湮华一怔,突然有些不知该如何回应,他唯有浅浅微笑了一下,连自己都觉得十分掩饰:“没事,我会注意。倒是凭渊正值非常之时,凡事提些小心、多几分戒备总没有坏处。”

  他看着洛凭渊出了书房,身影消失在院门处,再回身继续写信时,却有些神思不属。

  朱晋回到江南主持局面已经三个多月,音讯陆续传来,漕邦那边几经周折终于有了进展,但万剑山庄的情形不大稳定,慕少卿从前虽不认自己这个宗主,至少还是明理的,然而近期他的态度行事日渐偏激,每当其他琅環部属好言相劝或提出帮忙寻找内奸时,他就勃然变色,动辄大骂不休,甚而拔剑相向。

  现在这封书信,是表妹江晚璃请自己写的,她想与朱晋一道带着信到万剑山庄,再与慕少卿好好谈一次,但愿能缓和僵局。

  他尽力收敛心神将信写完。或许是由于晚些时候须得进宫求解药,感到思绪格外凌乱。两日来一直在反复思索昆仑府擒走关绫的目的,究竟只是想抓一名琅環中人,还是克意针对关绫?由此引出的行动与后果是截然不同的。

  姬无涯所做的事必定有内在关联,循着玄霜与淇碧提供的情报,他推测过几种可能,但是每一种都有不易索解的破绽,令他感到仍然身处迷雾,无法定下结论。

  洛凭渊说要尽早回府,如果按前两个月的做法,自己也应早些进宫。静王思忖着起身,慢慢走出书房,看了看天色。

  “殿下,要吩咐备上马车吗?”杨越上前,轻声请示。谷雨也跟在一旁,这个月轮到他陪着宗主前去重华宫了。

  “杨总管,今日不急,我先等一等,或许会有人送信来。”洛湮华微微摇头,走到还未萌发新緑的梧桐树下,在桌旁坐了下来。与日常待在房梁上的阿肃不同,关绫总是喜欢藏身在这颗大树的枝丫之间,他闭了闭眼睛,如果什么也没等到,同样是一种讯息。

  话音甫落,头顶上方突然传来一道啸声,声音清越,连绵不绝,然而忽远忽近飘忽无定,一时似在东边,倏忽又从西方响起。

  杨越不禁色变,疾忙挡在静王身前,这啸声若来自同一个人,此人的身法实在快得骇人听闻,难以想象世间竟有如此轻功。

  一道黑影冲天而起,手中长索纵横来去,顷刻间将数丈之内尽数封住,正是秦肃。杨越还是头一次见到秦肃对敌时使用武器,只见重重索影似乎追赶这一条白衣人影,清啸一顿,转为语声,于清越中带一丝飘忽:“琅環宗主果然有些意思。”

  “想不到梧桐树下少坐,等来了吉光片羽莅临。”洛湮华淡淡说道,“檀护法在九重宫阙进出尚能不为人所察,今日现身,可愿唔谈片刻?”

  “甚好。”那人说道,语气略显倨傲,“方看罢李平澜力挫函谷老怪,再至府上踏访,江宗主到也配得上我坐下喝一杯茶。”

  “谷雨斟两杯茶来。”静王说道,秦肃攻势停顿,将长索收回怀中,白衣人于是飘然落下,如一片轻羽般在对面落座。他左脸带着半边银白色金属面具,右脸轮廓不似西域人,竟颇为俊秀,看上去不过三十余岁。神色默然,两片嘴唇极薄。

  杨越侍立在旁,终于见到昆仑九护法中最为神秘的吉光片羽,但觉此人目光犹如冷电,被盯一眼就似有形有质的利器刺中一般,极不舒服。

  他朝静王打量片刻,忽而说道:“久闻琅環宗主武功尽失,却能料事如神,后发而先至。今日见到,觉得也不过如是。就如我一时起意前来,你事先又从何料起?总不会现下才说,适才是在等候本座吧?”声音抑扬,隐有讥诮之意。

  “这般谬赞,在下确不敢当。”静王并不为所动,接过谷雨递过的茶盏啜了一口,方徐徐说道,“譬如檀护法的词锋,就令在下颇出意料。不过想来若是拙于言语不通世务之人,纵然受命下了玉鼎峰,也不过是令师兄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如何能完成身负的重托?我今日等待的本不是你,可尊驾会坐在此地,却也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起,不知檀护法可同意在下之言?”

  檀化羽的瞳孔不易觉察地收缩,盯着静王,声音越发清唳:“我若不是来相助姬无涯,又会受谁人之托?你不妨说个清楚。”

  洛湮华微微一笑,檀化羽确是心高气傲之人,说到姬无涯时直呼其名,连师兄也不称,怎会由于姬无涯之请就来到洛城?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有意无意地等待吉光片羽现身,只除了今日,本想着如果宫中发生变故,李平澜会派人送信,想不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却是檀化羽。不过交换了只言片语,已然印证了他心中原有的想法。

  对方选择目下当口来唔面,说明情势已到了凶险关头。

  “一山一阁一洞府,半壁江山半琅環。自从魏无泽叛出琅環,成为贵府的阴使,昆仑府与琅環便势不两立,争斗不止。起初昆仑府还占到上风,势逼中原,确曾肆意风光了一阵子。然而近几年,不仅府内分裂日渐严重,阴阳双使各据山头招揽手下,而且,魏无泽的阴戾手段已引来了中原门派的反击,数月前更是为朝廷清剿,从此不能见容于禹周。”洛湮华说道,“接下来,姬无涯凭着阳使和阴使的支持,将府中精锐尽数调集,纵然冒着大不韪,也要与琅環拼个你死我活甚至同归于尽。倘若我是昆仑府之主,即使身体欠安,已多年不问府中事务,见到这般情况怕也难以坐视。闻说檀护法秉性孤高,不愿为巫朝焕或魏无泽驱使,想来更不是姬无涯所能差遣,能令你从昆仑玉鼎峰不远万里而来的人,应是只有贵府的老府主了。”

  杨越已经听得呆了。檀化羽抿紧薄如刀锋的嘴唇,隔了半晌方自开言,却敛去了几分傲慢:“琅環与我昆仑府已然结下多年宿仇,我到洛城之后,旁观姬护法筹划周详,此番未始不能一战而胜。待到挫败琅環,扶持禹周太子,则未来仍是昆仑府的天下。若退而与你合作,以此谈和,所需风险与代价良多,并非本座唯一的选择。”

  “不错,十年宿仇并非顷刻可解,但也非定要两败俱伤。檀护法身负重责,昆仑府是否改弦易辙,端看你如何选择。”洛湮华淡淡道,“若要琅環放下对立,你们势必要做出相应让步。魏无泽对琅環犯下大罪,又将昆仑府当成发泄私怨的工具,你们可愿放任包庇继续承受损失?若倾阖府之力扶保太子,以求日后重返禹周,那么以洛文箫的品性与能力,又是否值得下此重注?”

  如果对这些都有把握,吉光片羽大概也就不会来见自己了。静王知道檀化羽既然领命,必定有所倚仗,但目前要从姬无涯手中接管局面,也须费一番周折,是以点到即止,不再多言。

  果然,檀化羽沉默良久,端起一直未碰的茶盏饮了一口,起身说道:“江宗主诚然惊才绝艳,无怪能将我昆仑府逼到如此地步。但倘若你自身难保,立下约定也是枉然。姬护法筹划已久,信誓旦旦必能对付得了你。倘若你能破去他的计谋,保全性命,在下当踏月前来,再做拜会,自有一番道理。”

  “今日的机缘归于今日,他朝再会,情势已非。”洛湮华亦起身说道,“届时我未必还愿给予同样承诺。檀护法为了成全姬无涯的计谋,似乎已经出了不少力,空喝了我一杯茶,却不见诚意,如何为你留下余地?”

  “我是昆仑府中人,既然局势未明,自然相助于他。”檀化羽怫然到。

  “关绫现在何处?”静王突然问道,他沉静的声音里多了玄冰般的含义,“倘若他有万一,昆仑府必要血偿,我连你也不会放过。”

  檀化羽本欲离去,闻言身形一顿,片刻后说道:“我昨夜观战抽不开身,只知你那少年护卫应是五更被送进了重华宫,进去的时候完好无损,至于后来如何,便是宫里那群御林卫的事了。”

  一言终了,人已立于梧桐树梢,随着枝条微微起伏,跟着足尖再点,瞬息间人影杳然,但闻语声远远传来:“琅環宗主,记住了,你欠我一次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