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7 章(1 / 1)

重生之热血时代 尘缘如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将军不听劝告执意要互送蒋介石回南京一事耿耿于怀,这一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和红军是欠了张学良一份情的。

政治方面,南京国国民政府同意**为合法政党,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领导下的高度自治。但陕甘宁边区必须实行民主改革,各县区实行民主选举,建立陕甘宁

级参议会,这就是后来三三制的由来。易帜是必不产党必须解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领导的红军必须放弃使用原有的中国工农红军的称号,使用国民革命军的统一称号。陕甘宁边区政府放弃“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实行三五减租,边区各阶层民众的私人财产必须得到承认和保护。当然,之前已经被分了的田地和财产是不可能再还回去了,这一点国民政府也没办法。为了保持与中央政府的联络,陕甘宁边区政府在首都南京和西安设立代表处。中央政府在延安设立陕甘宁事务办事处,负责与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联络与交涉事宜。这个所谓的延安办事处后来实际上并没有真的进驻延安,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竟然同意办事处改在了西安。而那位国民政府陕甘宁办事处的主任竟然连一步都没有他如果陕北,连戎瑞都觉得真是有点不可思议,国民党丢江山还真一点都没有冤枉。对于这一点,陕甘宁政府当然乐意了,巴不得他们不要来呢。

在军事问题上,**领导的陕北主力红军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而散落在其他地区的零星游击队则不在改编之列。协定规定,**保持拥有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政治领导权、人事任命权和独立作战指挥权,但必须服从于所属战区的统一指挥,人事任命也必须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备案后才能生效。协定的重心部分同时规定了第八路军的编制问题,八路军下辖三个乙种师即115、120和129师、一个陕甘宁留守兵团、一个八路军总部和总部直属特务团,此外还有医院、后勤等其他一些附属部队。根据协定,八路军还可以扩编一个独立旅,这样一来,八路军编制人员总数5人,这比原有的历史增加了将近5000人左右。新四军的编制总人数为103人,下辖四个支队。为了体现南京国民政府对改变后第八路军部队的关怀,蒋介石将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赠送一批原中央军整编部队换装下来的武器装备给第八路军。第八路军部队自改编成军之日起,就地整训一个月后即行开赴抗日前线打击日寇。在军事方面,戎瑞知道跟原来的历史没什么区别,只不过由于地盘的变化和**代表团的努力多出了一个独立旅的扩编权。有意思的是,尽管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八路军可以扩编,但却没有明确这个独立旅的番号,而**代表团方面似乎也没有注意到,或者是根本就不在意,有个名义就足够了。

以上这些协定的政治和经济部分文本早就已经签署,独独只留下军事部分的文本被蒋介石拖了下来。戎瑞离开延安的时候,才从主席那里得知了南京政府已经签署协定文本军事部分的消息。对于双方协定中的这些变化,戎瑞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才好。倒不是说不好,而是因为与原本的历史有了一些变化,这让戎瑞的心里面有些患得患失感觉。说起这个,戎瑞想起西安事变中的许多未解之谜。张学良和杨虎城两部发动事变的原因很好理解,这在历史上早有定论,就连后世的国民党文献也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不过其中令人不解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张学良为什么说自己对蒋介石有愧疚的想法,这与他发动事变的本意并不相符。又比如,事变发生之后,张学良和杨虎城除了立即将事变的情况通报给延安的**之外,为什么还把所属部队从前线大幅后撤至西安东县,从而给红军留出了大片的空白区域,难道仅仅是为了抵御南京中央军可能的进攻吗?这个问题也是国民党、南京政府和国内外的一些舆论认为,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和**红军串通所为的主要原因和依据。还有,张学良对蒋介石即使真的有什么愧疚也就罢了,但为什么他不听周副主席的劝告执意要互送蒋介石返回南京的?作为熟悉这一段历史的穿越者,这些问题梗在戎瑞的喉咙里面,一直得不到答案。

唉,算了,反正西安事变的真相张学良之死也不肯说出来,而蒋介石最终也没有杀了他。不管如何,西安事变在中国历史的特殊地位,以及这一事件对抗战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从这一点上说,发动事变的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人可谓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啪!……真是岂有此理!简直是一帮废物!”

戎瑞被一声响亮地拍桌子声音惊醒了过来。他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四十多岁戴着眼睛温文尔雅绅士模样地人正在气愤地拍着桌子。地上扔了一张报纸。那位戴眼镜地绅士是独自一个人在那里看报。大概是看到了报纸上什么令人气愤地事情。以至于忍不住大声地拍起了桌子。

看到这个场景。咖啡吧里面地人都不约而同惊异地看向了他。

“先生。请安静一些好吗。您看大家……”侍者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跑了过来。

“安静。还安静得了吗?!”戴眼镜地绅士从地上抄起了报纸。“北平、天津都丢给日本人了。这还能让人安静吗!”

“什么?!”侍者吃了一惊。

“北平、天津丢了?!”咖啡吧里面地人都愣住了。

“难道你们都不看报纸吗?难道你们就一点都不关心国事吗?难道你们就不知道平津前线糟糕的战局吗?难道你们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坐在这里,喝着咖啡,心甘情愿地等着做亡国奴吗?!”戴眼镜的绅士大声地对周围的人质问道。“对不起,先生们、女士们,平津丢了,我太激动了,抱歉!……对不起!”

阎宝航!等看清那位绅士的面目,戎瑞的脑海里面几乎同时冒出了一个情报界大名鼎鼎的名字。对于外国情报界来说,这个时代的理查德佐尔格、艾米帕克、弗里茨科尔贝、斯科>契柯夫娃等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