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1 章(1 / 1)

请你在黎明之前呼唤我 陈施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块地是你浇的?”朱温听不进了,并接口回敬老板说:“你们这些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市井之人,知道什么叫理想,什么叫男儿的志气吗?我朱老三会一辈子做个只会耕田的农民吗?”朱老三想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我怎么怎么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好少年,并不以无工作为耻,反以为荣,并且对老板也没有起码的尊重。

这惹得刘老板有点生气,有句话叫‘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心想就算你是做大事的料,当下也不能天天吃白饭吧,如果这样下去那谁还干活,都守着人生理想饿肚子吗?我这不养闲人!

生气的刘老板顺手拿起棍子就想敲打敲打朱老三,可惜这几年朱老三不是白混的,一身的气力,身手敏捷,还自学成才,精通武术。当即来了招空手入白刃,抢过棍子就折成两段,还一脸欠扁的看着老板,意思是你能把我怎么着吧。

对于朱温以下犯上的挑衅行为,刘老板真的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他转身到里屋要去找更结实点的棍子,扬言要打死朱老三。眼看一场流血事件(以朱温的秉性,流谁的血还不能确定)就要发生,这时候,刘老板的母亲刘老太出场。要说整个萧县谁对朱老三最和善,可能就是刘老太了。这次刘老太又制止了儿子的冲动,说:“朱三这个小伙子打不得,你们不要轻视他,他以后必然是个大人物。”

大家问为什么,总要有点科学依据,给个理由先吧。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刘老太给不出科学根据,她只信因果循环、往生报应学说。

刘老太给出的解释是:有一次看见朱温睡着的时候,看到他身上有一条赤蛇围绕,光芒闪闪,鳞甲森森的十分威武,就如天神下凡。吓的她一身大叫,惊醒了朱温,赤蛇竟然不见了。这就是刘老太给出的依据,大家将信将疑。

这段应该又是朱温后来的智谋团编出来的。这个刘老太和大多数老人一样,比较喜欢活泼好动、调皮点的熊孩子。还有比较严重的老花眼和夜盲症,晚上看东西不太真切。又有点轻微的臆想症,外加是佛教徒,比较相信神灵因果报应什么的。朱温针对刘老太这点特意搞了点道具上演了一些特技效果给刘老太看,以便获得地主家第一权威人士的认可。事实上他成功了,老奶奶对神明一说是深信不疑的,以后的时间里,朱老三犯了错,要挨打都是刘老太出面摆平,甚至还经常帮朱老三梳头发,这算是高级待遇了,可见刘老太对朱老三比较宠溺,比自己的亲孙子还亲。有人私下说她老眼昏发也不在意,一直对朱温保持应有的善待。以后证明她的眼光的确正确,将来为整个刘家获得了千倍万倍的回报,即使朱梁王朝不在但刘家后人政坛常在。

可见予人为善,总是有好处的。就当是一种投资:投资错误,只不过损失一些金钱,万一正确了呢?

自己老娘出面,就算怀疑这依据不靠谱,面子还是要给的。刘老板就坡下驴,事情就暂时过去了。日子继续,生活照旧。

这一年,楚王马殷在做工匠。

这一年,吴王杨行密还窝在哪里做强盗。

这一年,吴越王钱镠干起贩私盐的买卖,走起了江湖。

这一年,21岁的前蜀王王建仪仗武力干的是杀牛、偷驴、贩卖私盐的工作,人送外号“贼王八”。

潜龙在渊,等待风云际会扶摇上!

他们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演示怎么样才能行行出皇帝。

这一年,以唐懿宗为首的上层社会还在继续饮酒高歌,纵情挥霍人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上层建筑的繁华是建立在底层人民的凋零上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终会不可调和,引发反抗。在以后,唐懿宗会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演示什么是无止境的挥霍,不论是嫁女、葬女还是迎佛骨,都是一场夺人眼球的富贵展示......

朱温、马殷等目前还接触不到这些繁华,他们目前都处于社会最底层。

这一年,唐懿宗的又一个烦恼来了:这一年爆发了庞勋为首的桂州(今桂林)边防兵(戍卒)兵变事件。兵变的起因并不复杂:士兵们想家了,而当领导的不遵守约定忽悠了士兵一年又一年,就是不让回乡,于是在几个愤青分子的带头下,一齐反了。可以说完全是当官的不作为造成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领导的,不要官字两个口,说话当放屁,后果很严重的。

大礼(南诏)的蝴蝶翅膀到了现在,连锁反应发生了,唐老大又要开始救火!

这一年,唐懿宗把岭南分为东西两道,东道省会广州,西道省会邕州(南宁),这就是两广分为东西的开始。前面说过,公元862年,为了应付大礼在安南的侵略,唐征调八个藩镇共三万兵力南下抗礼援南。其中,摊派给驻徐州的武宁节度使温璋的指标是三千人,任务就是防守广西各州县。

温璋的第一人选是手下的两千银刀军。

温璋向朝廷拍胸脯保证完成调兵任务,转头派人去银刀军营传达动员令,却碰到个很丢面子的问题:银刀军不去!

是的,不听、不鸟直系领导温璋的指令,我就是不去,爱咋咋地!

从银刀军个人的角度出发可以理解,毕竟这是要去遥远前线和外敌作战,外部环境恶劣不说,还有捐躯的风险,哪有徐州本土的安逸生活自在。从其他人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国家安排正常的作战指令,军队竟然就敢抗令,这是该有多大的胆!

别的军队或许不敢,但银刀军敢,他们有这方面光荣的传统。

他们不胆敢抗命,温璋把他们逼急了,也被他们赶出了办公室,卷铺盖从哪来回哪去。

银刀军的由来要追溯到四十年前,公元821年武宁军节度副使王智兴在徐州当地招募了两千多勇士,按三百人一军,组建为银刀、雕旗、门枪、挟马等七军,统称银刀军。

王智兴个人武力不错,是员战将,国家经常需要他上战场秀肌肉。但他玩政治也和战场一样,属一言不合就动手的,组建银刀军之时就干了一件事,用兵变手段驱逐和他不和的领导武宁军节度使崔群,逼得朝廷追任他为武宁军节度使。

这是第一次驱逐领导,理由正当,法不责众,朝廷没拿他怎么样,只得追认王智兴为武宁节度使,事态平息。王智兴得了这个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