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1 / 1)

又逢君 寻找失落的爱情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2个月前

平静地等待闭眼的那一刻。身边只有一个买来的婆子。

过惯了无拘无束的日子,忧心忡忡满眼关切的表哥在眼前,既令她窝心感动,又令她有些为难。

冯少君略一犹豫,轻声道:“表哥送我来京城,一路奔波辛苦。如今我已安顿妥当,表哥不如回平江府吧!”

崔元翰一听这话,伤心又悲愤,声音颤颤巍巍:“你这是要撵我走?”

那眼神,像是被遗弃的女子看着无情负心郎。

冯少君被逗得笑了起来,旋即正色道:“表哥,我确实有难言之隐。我要做一件大事。我无暇再顾及别的,只能全力以赴。”

“表哥留在京城,一来会令我牵挂分心。二来,我也怕表哥会被牵连……”

“我不怕!”崔元翰想也不想地接过话茬。

“可是我怕。”冯少君轻声道:“我怕连累表哥,也怕连累崔家。”

“表哥,你回去吧!回平江府去,娶妻生子,好好孝顺外祖母和舅舅舅母。也代我尽一份孝心。”

这话听在耳中,越听越心惊。

崔元翰的眉头都快拧成结了。

只是,冯少君外柔内刚,极有主见。

她不想说的事,任谁百般追问,也绝不会张口。

两人四目对视,许久过后,崔元翰才道:“你不想说,我以后再也不问了。我哪儿也不去,就在这里待着。守着宅子,打理些琐事。什么时候你安定下来,嫁人生子了,我什么时候回去。”

“表哥……”

“我说服不了你,你也别试图说服我。”崔元翰一脸坚定:“我这就写信给我爹,告诉他我要长住京城。顺便在京城找合适的铺面,将崔家的布料生意做到京城来。”

不等冯少君张口,崔元翰就捂着耳朵走了。

冯少君:“……”

冯少君无奈又好笑,心里又觉得暖融融的。

孤身行走在暗夜中的滋味,没人比她更清楚。她不怕黑暗,无惧凶险。可是,偶尔她也有疲累脆弱的时候。

罢了,表哥现在不愿走,就让他再留一段时日。

等日后再想法子,劝他回平江府。

……

接下来几日,崔元翰一直提心吊胆。

好在冯少君一直安分地待在宅子里,并未“出去办事”。

崔元翰这才渐渐松口气,对冯少君说起了近日震惊京城的大案:“……听说刑部审了一桩大案,一个叫田坤的,被燕王殿下定了死罪。”

“这个田坤,仗着淑妃娘娘的势,四处作恶,干的是拐卖幼童女子的勾当。死在他手里的妇孺,没有一百也得有八十。”

“田坤要被砍头,还要被抄家,百姓们听了人人称快啊!”

崔元翰很是体贴,生怕表妹在家待着气闷,将田坤一案说来给冯少君解闷。

冯少君笑吟吟地听着,顺便问一句:“这个田坤,是怎么认的罪呀?”

崔元翰说得眉飞色舞:“这可就更精彩了,听表哥给你慢慢道来。据说,这和宫中淑妃的贴身宫女有关……”

23shu8*com

------------

第一百章 暖宅(一)

“……那个叫绿漪的宫人,是田淑妃的心腹。对田坤的事了如指掌。有她作证,田坤再没办法狡辩,只能认罪。”

“可惜,绿漪后来又在大牢里自尽了。”

“据说,田坤听到绿漪的死讯后,捶胸痛哭,还吐了口心头血。”

崔元翰说得口沫横飞十分起劲。

这一桩大案传得沸沸扬扬喧嚣其上,一来是因为田坤身份不一般,牵扯到了宫中淑妃娘娘。二来则是因为案子里有了男女纠葛,沾了些“桃色”。

普通百姓嘛,最爱拿这等事嚼舌。

崔元翰唯恐冯少君在家中待着气闷,特意出去打听了一圈,说来给表妹解闷。

冯少君明眸含笑兴味盎然,亲自为表哥斟一杯茶香四溢的碧螺春:“表哥说了这么久,一定口渴了。”

崔元翰很顺手地接过茶碗,一饮而尽,继续兴致勃勃地说了下去:“外面都传言,经过此事,田家是要败落了。”

“还有燕王殿下,审案断案都是一等一的厉害。百姓们都说,有燕王殿下在,什么贵人都得收敛着些。不然,落到燕王殿下手里,有他们好受的。”

对普通百姓来说,龙椅之上的天子离他们太遥远,犹如隔着九天。皇子们也一样。

秦王执掌兵部,赵王执掌工部,汉王执掌户部。这些都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干系。他们最熟悉的,便是执掌刑部的燕王了。

每一年刑部都要审许多重案,每年秋后问斩一堆恶人被砍脑袋,少说也得有小半个京城的百姓去凑热闹。

冯少君目中闪过笑意,随口附和:“是啊,燕王殿下不讲情面秉公断案,恶人听了燕王的名字,心都要抖三抖。”

说着,又为表哥斟茶。

崔元翰又是一口饮尽,然后笑道:“后日要办暖宅酒。我今日就去各府送帖子。如果你闲着气闷,不如去一趟沈家。”

冯少君眨眨眼,抿唇一笑:“表哥,你是不是怕我趁你不在偷偷溜出去,然后几日不见踪影?”

崔元翰被说中了心思,有些讪讪,伸手摸了摸鼻子:“是有那么一点。”

“放心吧!我若是要出去,一定会告诉你,绝不会一声不吭没了人影。”冯少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承诺。

她精通易容术,身份隐秘,是做内应的绝佳人选。

正因如此,不到关键要紧的时候,燕王不会轻易动用她这颗棋子。毕竟做内应风险高,容易曝露,最是危险。

她初次当差,马到功成。可以悠闲地歇一段日子。

崔元翰很明显地松了口气,咧嘴笑道:“那就好,那就好。既是这样,沈家那边的帖子,还是我去送吧!”

表哥这也太实诚了。

冯少君哑然失笑:“也好。”

……

崔元翰跑了大半日,直至傍晚才回来。

这一日,崔元翰去了冯府,去了康郡王府,还去了沈家。另外,同住葫芦街的几户近邻,也都送了帖子。

“葫芦街这边的几户邻居,都接了帖子。沈家姑母会带着沈嘉沈祐一同来,冯家也会来喝暖宅酒。不过,康郡王妃未必会亲自来。”

冯少君瞥了崔元翰一眼:“你今日去康郡王府,是不是没见到康郡王妃?”

崔元翰也没瞒着冯少君,主要是瞒也瞒不过去:“是。康郡王府的门房收了帖子,说主子在见贵客,不便见我。”

这宅子落在崔家名下,崔家是冯家正经的姻亲。不管冯夫人乐不乐意,都得做做样子。小冯氏就未必肯来了。

冯少君也没放在心上:“她不来也无妨。”

然后,又商量起后日的暖宅酒宴。

新宅子地方宽敞,摆四五桌酒宴绰绰有余。茶点瓜果都备上,酒水菜肴也要一一敲定,方便明日去采买。另外,伺候的丫鬟也得提前训一训,免得当日出什么差错。

两日后。

一大早,天刚亮,崔元翰便让门房开了正门。

宅子里没有长辈,只有冯少君和崔元翰表兄妹两个。要迎客,也只得他们两人了。

没等多久,沈家的人就来了。

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匹高大的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