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番外—邓绥1(1 / 1)

第118章 番外—邓绥1

  只手遮天?不,她就是天。

  番外—邓绥

  院正哆嗦了一下。

  ——月余时间的身孕?

  皇后殿下可真敢想!

  陛下子嗣不丰, 且缠绵病榻多日,哪有多余的精力与体力去临幸皇后,让皇后有月余时间的身孕?

  “上月十五, 是陛下例行与我阴阳交合的日子。”

  似是看出他的疑惑,邓绥声音缓缓解释道, “我言陛下大病未愈, 不必例行公事, 但陛下却说祖宗规矩不可荒废, 且他今日身体已觉大安,又许久不曾与我亲近,近日想念得紧, 要我一定要从了他。”

  “陛下有旨,我不得不从。”

  “是以, 那日我与共赴云雨, 有陛下起居注可以证明。”

  邓绥向老黄门使了个眼色,“取陛下的起居注来。”

  “起居注?”

  老黄门微微一愣, 又很快反应过来,“是,老奴这便取了来!”

  “……”

  陛下的起居注何时成了皇后殿下想看便能看的东西?!

  院正一脸震惊。

  老黄门正准备快步去取起居注,但见院正满脸的不可置信, 脚步微微一顿,便上前与院长道, “院正,您且在这儿等着。”

  “待老奴取了陛下的起居注,您一看便知殿下的身孕来自何时。”

  “啊?恩。”

  被老黄门唤了一声, 院正这才回神, 抬头偷瞧了一眼主位上面上不见喜怒的邓绥, 干巴巴向老黄门道,“既如此,便辛苦中大人①走一遭。”

  老黄门一甩拂尘,意味深长道,“为殿下做事,有何辛苦之说?”

  “殿下是厚道人,能为殿下做事,是老奴的荣幸。”

  这话院正没敢接,只嗯啊两声尴尬笑了笑。

  ——混淆天家血脉是灭族的大罪,他怎敢在这种事情上动手脚?

  院正没接话,老黄门也不恼,起居注的事情更要紧,与院正说完话,他便一路小跑出了偏殿。

  偌大偏殿只剩下邓绥与院正并邓绥的几个心腹在伺候。

  心腹们显然极有眼色,邓绥虽并未吩咐,但她们已经备好笔墨,你一句我一句讲天幕的话记录下来。

  殿内静悄悄,只有心腹们极轻微的写字声音,院正听着细碎的沙沙声,心里越发忐忑。

  他不是不知道这位皇后的手段,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才更忐忑。

  ——膝下无子却能让陛下为了她废了阴皇后,把阴皇后一族流放边疆,换成其他人,她迷惑君主无故废后的行径妥妥的奸妃妖后,被唾沫星子淹死的那一种。

  可这位皇后不一样,她仍是贤惠贤良世人盛赞的,她没有主导这一切,废后也好,将阴皇后一族流放也罢,都是天子的一意孤行,与她没有任何关系,她只是一个被阴皇后欺压陷害的可怜妃子罢了,如今她被天子封后,那是老天有眼,天子圣明,而非她故意构陷阴皇后,导致阴皇后一族下场凄凉。

  所以世人无不觉得阴皇后自作孽不可活,而邓皇后温柔大度堪为一朝表率,皇后之位非她莫属。

  但院正是什么人?

  他在侍奉刘氏皇族多年,见惯太多的宫廷斗争,所以无论世人如何称赞邓皇后宽厚待人,他对邓皇后仍抱有十二分的警惕。

  ——自己落尽好处却仍得了一个贤惠名,这种人比什么心思都写在脸上的阴皇后可怕百倍好吗!

  邓绥面带浅笑饮茶。

  心腹侍女斟了一盏茶,双手捧给院正,“院正稍坐片刻。”

  “陛下的起居注虽寻常人看不得,但殿下得陛下偏爱,宫里的人无不给殿下三分薄面,故而虽不好取,可若是殿下遣人去取,还是能取来的。”

  院正手指微微一抖,险些接不稳侍女递来的茶水。

  天子起居注是寻常看不得的东西吗?

  那里记载着天子的一言一行,是天子想看都会被史官们义正言辞驳回的东西!②

  可就这样一个东西,天子看不得,却能被邓皇后随便遣人便能取回来?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邓皇后对宫里的掌控比他想象中更为厉害。

  只手遮天?

  不,她就是天。

  “是,殿下想要的东西,哪有取不来的?”

  院正勉强从脸上挤出一丝笑,态度不再像刚才那般抗拒。

  邓绥悠悠一笑。

  侍女眼底笑意更深,“院正明白便好。”

  “院正想要的东西,中大人很快便能拿回来。”

  【哈喽,宝宝们,我又回来了。】

  【今天的视频是这个系列视频的最后一期,咱们讲一下史上最强白莲花,被誉为皇后之冠的邓绥邓皇后跌宕起伏的开挂一生。】

  “阿绥?”

  天子刘肇吃力睁开眼,“皇后之冠?”

  “陛下,天降神迹,如今讲的正是皇后殿下呢。”

  小黄门殷勤将引枕往刘肇身后送了送,扶着奄奄一息的天子歪在引枕上,“皇后殿下贤良淑德,不仅身受宫中之人敬重,连天幕都在夸殿下。”

  刘肇笑了笑,苍白面容上浮现一抹不健康的潮红,“阿绥自然是最好的。”

  “绥儿竟有皇后之冠之称?”

  邓骘眼皮狠狠一跳。

  邓弘畅快一笑,“大兄,此等荣誉小妹担得起。”

  “小妹六岁能读史,十二通《诗经》《论语》,她提出的问题刁钻得紧,连我们这群兄长都回答不上来,所以咱们又叫她‘诸生’,是咱们家里的大才女③。”

  案几处是侍女刚奉的茶水,邓弘拿起茶盏往嘴里送了一口茶,一边饮茶一边道,“父亲待人从来严苛,可却对小妹另眼相待,无论大小事务都与她商议④,连你这位大兄在父亲心里的地位都远不及她。”

  “似小妹这种天赋异禀的人,被后世奉为皇后之冠有何稀奇?”

  天降祥瑞却只说自家小妹,邓弘心里高兴得紧,不免有些得意忘形,“莫说只是皇后之冠,就连——”

  “闭嘴!”

  邓骘脸色微微一变,冷声打断邓弘的话,“你我身为人臣,岂能这般议论皇后?”

  “皇后是贤还是奸,也是你我能置喙的?”

  【看了我这么多期的视频,宝宝们基本上都能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只要曾经掌权弄权的女人,那么她的评价就不会高,无论是她真的祸国殃民也好,曾力挽狂澜也罢,在史官以及文人墨客眼里,她们就是嫉贤妒能的妖后,尽管她们曾经挽救过摇摇欲坠的王朝。】

  【但今天咱们讲的这位皇后不一样,她获得史学家们的一致好评,就连喜欢在女人身上挑刺的宋朝的文人墨客都对她评价颇高,可以说是一位尽善尽美堪称一代贤后的皇后,任你鸡蛋里挑骨头都挑不出她的错。】

  【临朝称制期间臣子们称她为陛下,而她也自称朕,并且使用天子仪仗⑤,这种放在其他朝代足以让臣子跳脚骂她僭越,疯狂写小作文把她黑得体无完肤,宋朝的刘娥就是很好的例子,一代贤后成祸国弄权的妖后。】

  【但在邓绥邓皇后这里,她的这种僭越之举史学家们丝毫不介意,不仅不介意,反而依旧对她推崇备至,夸她“兴灭国,继绝世”,疯狂吹她的彩虹屁,除了她长时间不还政之外,她简直没有任何缺点!】

  “???”

  不是,临朝称制不就是代替小皇帝处理一切事务吗?

  所以邓皇后穿天子衮服也好,自称朕降诏也好,臣子们尊称她为陛下也罢,虽的确有些冒犯皇权,但特殊时期特殊办法,这都是不算正常的正常事。

  天幕之下,朝臣世家们一头雾水。

  ——怎么,后世的临朝称制跟他们这个时候的临朝称制还不太一样?

  连太后监国时能用的自称尊称都不能用了?

  邓氏兄弟面面相觑。

  ——什么时候太后临朝称制都是一种僭越了?

  当然,肯定是有些不合适的,但这不是没有办法吗?

  天子年幼无法亲政的时候,可不就要太后替他代为理政吗?

  “大兄,这,后世的规矩跟咱们不太一样?”

  迷茫半息后,刚被邓骘骂过的邓弘疑惑开口,“小妹既临朝称制,便是代天子行使权力,所以天子的一切尊荣她都能享受,这,这怎么就成了一种僭越了?”

  后世对女子的束缚更胜本朝。

  邓绥秀眉微动,轻啜一口心腹递来的茶。

  ——否则天幕不会再三强调这是一种僭越。

  【那么造成史官以及文人墨客对邓绥的评价这么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邓绥拯救了东汉王朝。】

  【不是粉丝硬吹出来的功绩,而是实打实的,哪怕对女性政治家功绩抹杀如宋人,都抹杀不了她的功绩。】

  【她掌权的时候东汉王朝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天灾,洪水,大汉,冰雹,地震,你能想象得到的自然灾害全部出现在东汉王朝,且为期十年。】

  天幕之上,出现一幕幕的惨剧⑥。

  洪水肆虐,摧枯拉朽般摧毁世间的一切,麦田,房屋,百姓,顷刻间在洪水面前化为乌有。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画面一转,另一个地方是触目惊心的大旱,千里沃土颗粒无收,百姓瘦骨嶙峋,易子而食。

  紧接着,是冰雹,是地震,是一次又一次足以毁灭一个国家的大灾害。

  大自然似乎对挣扎求生的百姓恨之入骨,一定要他们全部消失才肯收了自己的神通。

  “这……我们可怎么活啊!”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彻底绝望,“单是洪水就已经让人活不下去了,可又是大旱又是冰雹地震,这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吗!”

  【宝宝们以为这样就是结束吗?】

  【不,更让人绝望的在后面——】

  天幕之上,四方蛮夷蠢蠢欲动。

  西域,龟兹国。

  “大汉天灾人祸不断,我们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我们反了大汉!”

  “可大汉兵多将广,我们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吧?”

  “兵多将广?”

  “哈,他们现在自顾不暇,哪里有心思讨伐我们?”

  “再说了,又不是咱们自己反他们,咱们联合温宿、姑墨等西域众国,定能大破汉军自立为王⑦!”

  西凉,诸羌之所。

  “西域诸国已趁中原大乱反出大汉,我们羌人之勇猛远在西域诸国之上,难道还要再听大汉的指派?”

  “我们也学西域诸国,屠尽汉将,自立为国!”

  “对,我们也反出大汉!”

  “邓骘虽已抵达汉阳,但其他各郡的人马尚未抵达,他一人独木难支,根本不是咱们的对手⑧。”

  “咱们便趁这个时候偷袭他,他是邓太后的兄长,大汉名将,他若惨败河西,必能让大汉心胆俱裂,让邓太后再不敢派兵讨伐咱们!”

  南匈奴。

  “关东之地水灾严重,百姓尽皆饿死。”

  “西域诸国与羌戎皆趁此机会反出大汉,单于何不趁此机会挥师南下,入主中原一统天下?”

  “好主意!”

  “立刻联系乌桓鲜卑各部,汇集最精锐的铁骑与我一同南下!⑨”

  “中原之地可比咱们的草原繁荣多了!”

  “若能入主中原,你们皆是我的开国功臣!”

  “到那时,咱们也学一学汉光武帝,也弄一个什么云台二十八将来记录你们的战功!”

  大海之上,海贼扬帆起航。

  “儿郎们!中原之地连年天灾,人都死得差不多了!”

  “而今西域诸国羌戎匈奴纷纷举事,咱们不能不凑这个热闹!”

  “咱们现在便攻取沿海九郡⑩!”

  “待拿下了沿海九郡,咱们再向中原之地进发!”

  天幕之下,原本因十年天灾而对生活彻底绝望的九州百姓怒火中烧——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蛮夷竟在这个时候反叛,这不是趁虚而入是什么!”

  “我们大汉王朝哪怕就此灭亡,也要将这些蛮夷贼寇彻底剿灭!”

  “对,我们汉人不是这么好欺负的!”

  “边夷贱类竟敢欺我大汉无人?!”

  邓弘拍案而起,“我大汉纵然奄奄一息,也不是你们这些蛮夷所能欺辱的!”

  邓骘眉头紧锁,“闭嘴,坐下。”

  ——天灾人祸如此,纵然天神降世只怕也护不住千疮百孔的大汉王朝。

  可,绥儿是如何力挽狂澜,支撑住了摇摇欲坠的中原大地?

  “阿绥……”

  病入膏肓的刘肇轻轻一叹,缓缓闭上眼,“朕果然没有选错人。”

  ——他的皇后配得上皇后之冠的盛赞。

  【纵观华夏五千年,你找不到第二个比邓绥更艰难的处境,比邓绥手里的牌更烂的牌。】

  【十年天灾,百姓锐减,四夷□□,入侵中原。】

  【这些事情随便单拎出来一个,都足以灭亡一个王朝,当他们凑在一起,那就是亡国灭种的惨剧。】

  【但东汉王朝没有亡国灭种。】

  【因为——东汉王朝有邓绥。】

  作者有话说:

  刘肇:我老婆好棒棒!

  邓骘:…不愧是我妹妹!

  某些宋朝史官: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厉害的女人!不可能!绝不…好吧,的确是有这么厉害的女人orz

  邓绥不止文治武功厉害,造纸术,浑天仪,地动仪,很多咱们耳熟能详的东西都是她推动发明的!

  是那种哪怕抹杀她功绩,但其他人物传记中她总能冒出来的牛掰人物!

  ①:《後汉书·邓禹传》:時宫人出入,多能有所毁譽,其中耆宿,皆稱中大人。

  ②:《贞观政要》:贞观十三年…太宗问曰:“…朕欲见此注记者,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③:《后汉书·卷十·皇后纪第十》: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家人号曰“诸生”。

  ④:《后汉书·卷十·皇后纪第十》: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⑤:《后汉书·列女传》:昭因上疏曰:伏惟皇太后陛下。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皇太后诏曰:“皇帝幼冲,承统鸿业,朕且权佐助听政。”

  ⑥:《后汉书·志·五行三》:殇帝延平元年五月,郡国三十七大水,伤稼。

  《后汉书·志·五行三》:殇帝延平元年九月乙亥,陈留雷,有石陨地四。

  《后汉书·志·五行三》:安帝永初元年冬十月辛酉,河南新城山水虣出,突坏民田,坏处泉水出,深三丈…是年郡国四十一水出,漂没民人…二年,大水。三年,大水。四年,大水。五年,大水。六年,河东池水变色,皆赤如血。

  ⑦:《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第三十七》:会西域诸国反叛,攻都护任尚于疏勒…龟兹吏人并叛其王,而与温宿、姑墨数万兵□□围城。

  ⑧:《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第三十七》:会众羌反叛。

  ⑨:《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永初三年,雁门乌桓率众王无何,与鲜卑大人丘伦等,及南匈奴骨都侯,合七千骑寇五原,与太守战于九原高渠谷。

  ⑩:《后汉书·列传·张法滕冯度杨列传》:永初三年,海贼张伯路等三千馀人,冠赤帻,服绛衣,自称“将军”,寇滨海九郡,杀二千石令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