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开拓亲情之路,使亲情之花更绚丽(下)(1 / 1)

思路决定出路 实用版 陆晓亚 4733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第二章 开拓亲情之路,使亲情之花更绚丽(下)

5.父母对丈夫不满意怎么办?

现在的社会无奇不有、变化万千,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一帆风顺,而家庭间的感情则是应该相互理解和忍耐,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美的家庭。

一般来说,普通的家庭,是由男女双方和孩子组成的,而有些家庭还可能会包括了父母等若干的亲人。家庭间感情的隔膜正是由于这些成员的『性』格差异、知识结构的不同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

用心来思考一下,以前子女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之下才逐渐成长起来的,而现在随着年龄的增加,一些孩子已经到了结婚的时候,这时父母就开始为自己的孩子而担心起来,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女儿,那么,她的丈夫怎么样,会不会对女儿不好?丈夫的为人好吗?他怎么是个这样的人?一系列的生活问题也在此时不断地显现,父母对丈夫的种种不满之情也开始随着时间而日积月累。

那么,针对这一个家庭中的不满意,我们应该如何去维护好我们的亲情呢?如果让一个人去把握,她的丈夫和父母都是同等重要的,舍去任何一方都是不可能的,但是怎样才能增进他们之间的和睦呢?

让我们去学会站在中间的立场,学着给亲情一个最合理的权衡,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家庭保持得更加和谐。

父母和丈夫之间也会随时出现不满意

父母对女儿的感情往往是太过于爱惜的,正是这份爱而让父母对女儿的丈夫多了些担心,丈夫生活上只要有一点点小小的过失,父母就会因此记在心中。这种现象其实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任何家庭都可以避免的。

小芳是一个毕业于艺校的女大学生。由于专业是学音乐,所以就业面也是比较狭窄的,小芳没能如愿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因为她发现很多的美容店比较赚钱,就自己去了美容学校又学习了美容,于是就在自家的门前开了一家美容店。

没想到开了一段时间,生意很是红火,就在经营的一段时间里,小芳认识了一个老板李刚,他是一个保险公司的主管,很快,她们开始了恋爱,并且在小芳25岁时,在李刚的强烈追求下,她们决定结婚了。李刚也因为业绩好,而买了一栋150平方米的房子,但是,小芳的家人在李刚进入她们家的时候,就一直对李刚没有什么好感。嫌弃李刚不是本科学历,甚至于不满意其家境(因为李刚家在偏远的外地)。并且,此后,李刚在一段时间做业务时,碰到了一点事情,经济上出现严重的困难,使他很是烦恼。

而每到周末,小芳和丈夫去看望父母,每当全家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节目时,小芳的爸爸经常讽刺李刚说:“吃软饭的东西”。

这让小芳很难过,认为自己的父母的说法是错误的,但是他们毕竟是父母,自己也不能去狠狠地责骂他们,从此,李刚也不敢再回家看望小芳的父母了,一到过星期,李刚就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度过。

思路.策略.建议

营造祥和,避免让父母多和丈夫进行正面的接触,懂得在生活中营造出平静的气氛,减少父母对丈夫的疑虑,现在有几条好的建议帮你解决家庭之间的不满:

第一,组织一个在地方上的旅游。让丈夫担任本次活动的导游。

带领父母进行旅游,发挥自己丈夫在此次活动的长处,如果丈夫胆小,则应该鼓励他勇于去战胜自己,多对父母进行绘声绘『色』地讲解,让父母知道原来自己的女儿找到了真正的知己。

第二,让丈夫学做一项父母喜欢吃的饭菜。

“民以食为天”,丈夫通过不断地学习,给父母亲自做一份他们喜欢吃的饭菜,也许就在此时打动了父母,让父母从中减少了对丈夫的成见。

第三,亲自制作一张具有深远意义的光碟。其故事情节和自己一样,但结局是悲剧的。

让父母观看,这样父母可以通过光碟来得到生活上的启发,受益匪浅。

6.如何解决父母重男轻女的问题?

如今社会,随着人类文化知识地不断提高,很多人都有了新的生育计划,不管生男孩还是生女孩都是同等对待的。从传统上讲,老一辈人的想法就是沿袭古代的思想,一直保持着“男尊女卑”的理论,认为男孩生下来就是一家人的幸福,是祖祖辈辈的香火延续,有男孩比无男孩者老人的生活更有保障,而女孩生下来就是永生以作为『妇』人的。并且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已经对胎儿『性』别进行比较精确的鉴定,使得只想要男孩不想要女孩的人的愿望得以实现。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即使现在很多人的观念都已经转变了,也还存在有一些老人始终保持的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他们认为自己的子女若不生一个男孩,那就是对自己的不孝或者不敬,这促使很多的年轻人都为了不惹父母生气而对生育望而却步。

那么,为什么会导致重男轻女的想法呢?一,中国一直以来,农民占大多数,在农村,

文化的落后导致对女孩的歧视。二,女『性』的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以前对于土地等,都对『妇』女有了严格的限制。

针对这一个问题,怎样去解决父母重男轻女的想法呢?而且在我们做到尽孝的同时,也对父母言听计从呢?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地学会循序渐进,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父母的思想进行转变,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家庭更幸福。

重男轻女思想,自古就有。

重男轻女的思想,是有始到今的传统的想法。特别是在农村中,这一思想很是泛滥。因为祖辈的血脉等延续,促使子女从小就灌输一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并在此而不断地传沿下去。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一时就能够彻底根除的。

薛英,一个稳定的公职人员,城市的户口。但是,她的丈夫伟杰是农村户口,一直以来,伟杰的父母如果不是因为薛英是这个工作,一定是强烈反对他们的婚姻的。

按照父母的想法,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和一个农村户口的人结婚。这样,如果第一胎是生了女儿,还能在第二胎里生个男孩儿,如果对方是个城市的,无论生男女,都只能生一个了。

后来,过了2个月,他的母亲,拿来一个“生男生女图”,并且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偷偷告诉伟杰,让儿子按照表上的生育月份让薛英怀小孩。

但是,薛英经过在医院的初步推断,得知自己应该是生一个女孩。现在,伟杰的妈妈得到这一个消息之后,对薛英更是怀恨在心。

薛英也因此而很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城市人跟农村人在生育问题上就是合不来呢?

思路.策略.建议

转移观念,让自己的父母从心底觉得生男孩和生女孩是一样的,应该同样对待。在根本上消除父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现在有几种办法解决这一个难题:

第一,不动声『色』,迁移到“女儿国”。

给自己的丈夫提议,将家庭迁移到一个几乎都是生女孩的地方,这样可以让父母觉得女儿长大后还是很孝顺的。

第二,到一个当地推行“鼓励生女孩,免学费”政策的地方。

父母认为自己从经济上减轻了许多,也会减少他们对自己家生男孩的期望。

第三,平时多看一些关于男『性』犯罪的案例。

观看案例有利于让父母从心底知道,自己强迫自己的孩子生男孩,万一他长大后也是喜欢惹是生非,那可就有很大的害处了。

7.和父母产生口角时怎么办?

现在的社会,教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很多孩子在出生后不久,就去上了幼儿园,并且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成为一个可爱、积极向上的孩子。但是,此时,有些孩子因为天生的环境,也促使了他们容易形成不良的心理,会喜欢和父母顶撞、打骂父母等恶『性』事件。

所谓口角,就是孩子在与父母意见不和或是孩子不听从父母时,表现出的敌对的行为。孩子是在成长中个『性』是不断地发展的,所以,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希望,那么为什么孩子喜欢和父母产生口角呢?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孩子的逐渐长大,父母的种种行为,孩子看不惯,逐渐以身作则不够,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对老人的不尊重,会造成对孩子的负面的影响。其次是父母的专行政策,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意愿,比如正在孩子玩得尽兴的时候,阻止孩子的行为让其去做作业,或者让其做他不喜欢的跳舞。最后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这样会使孩子缺乏约束,不懂得礼貌,我行我素,坏习惯形成了,就容易引发与父母之间的口角。

如果孩子一旦有这些问题,父母就要妥善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了,在与孩子相处时,要不断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以争吵、冲突、口角来解决问题。只要你用心去教育孩子,那么一定是有很大的收效的。

口角也是孩子迫不得已的行为

与父母发生口角,也许就是孩子在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过程中,抓住了父母的不足之处,看不惯其行为,所产生的矛盾。有时,孩子并不是刻意要和父母发生口角,而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觉得自己不能像父母那样姑息迁就。

陈明,今年是小学4年级的学生,家中的独生子,体态正常,没有什么重大疾病。其父母都是国有企业的一般职员,大专文化,家庭基本上是很和睦,但是偶尔也会有拌嘴。没有老人同住,从小陈明就和父母生活,在幼儿园小班基本『性』格温和,非常听父母的话。

但是,一直到上小学,陈明与父母的关系很是不好。爸爸有时会在妈妈面前表现得很软弱,妈妈也随着工作的烦躁而时常骂爸爸。一次,妈妈在陈明放学时,接他回家,陈明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同班的同学,随后他们一边打闹一边往家走,可不知道他们怎么说话的,就打起来了,陈明的妈妈这时就拉陈明不能随便动手打人,但是陈明这时非常生气,就顶撞了妈妈,说:“那你还经常『性』地打爸爸,整天爸爸一有你看不顺眼的,你就把爸爸骂得一文不值呢!!”妈妈不听则已,一听他这么说,当时也气大了,就又开始骂陈明,就这样,陈明在大街上抱着书包哭个不停,妈妈也不管他。

思路.策略.建议

以身作则,会在孩子面前树立好自己的良好形象,而不是让孩子从心底抵制家长的言行,要让他们知道家长是关心、爱护他们的。下面是几种避免与父母产生口角的办法:

第一,多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减少家庭中的摩擦。

第二,在孩子面前经常称赞。

比如孩子得了100份了,就多夸奖自己的孩子,只要孩子做法正确,就时常多举手表示称赞。

第三,建立家庭“护卫兵”,并在家里贴“五星”记录。

比如在爸爸遭到妈妈的挨骂了,孩子就说:“妈妈,你又犯错误了减少一颗星。”

孩子的鞋子『乱』放了,爸爸就指出:“你的鞋子应该归整齐,减少一颗星。”

8.孩子有了网瘾怎么办(陪孩子一起上网)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达,电脑已经逐步地走向了千家万户,无论是哪个行业还是哪一类人,没有人不知道上网的,当然,上网现在也成为了“哈日”“哈韩”一组青年最喜欢的娱乐项目。

上网不但可以进行娱乐、交友、网上商务等,还是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的,频繁的上网不仅会导致人的身体上的精神过度紧张、食欲不振、受阻麻木、肌肉抽动等病态反应,而且还会诱发大脑的短暂『性』休克现象,特别是处于正在成长时期的孩子更不能经常上网。

孩子长期过度『迷』恋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让全世界父母共同关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功课,所以,很多的家长又把网络称为“电子海洛因”。

如何把自己的孩子从网络中“拉”出来,让孩子彻底地戒掉网瘾,重新回到学习的氛围中去,做一个身体、精神都健康发展的好孩子呢?这不仅需要家长的爱心、耐心,还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来进行对孩子的教育的。

网瘾是孩子的自由空间

经常上网的孩子,大多都是属于心灵比较空虚的或者对现实的环境不满、寻求自由的孩子,孩子一旦有了网瘾,有时会完全沉『迷』于网络之中,无法自拔,甚至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比如对家长视而不见、,比如对家长的关心感到厌烦等,这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追求自我空间的方式,孩子从小一直到大,思想上很容易出现偏差,这也是不足为奇的现象。

马杰是大学2年级的一名男生,他喜欢上网已经有6年了。

因为自己是独生子,所以一直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在他考学的时候,高中也是离他家最近的学校,于是马杰自小就想远离最近的家乡,上大学考了个离家很远的一个城市的学校。

因为大学离家远,家长没办法及时管,而在大学,同学们都喜欢上网,马杰也加入其中的队伍。在玩网络游戏和聊天的时候,痴『迷』到买一个小笼包和一杯白开水就是一天的三餐。父母给他的生活费也全部都花到了上网上。有时他甚至是吃住都在网吧,累了就随便蜷一下身子睡上一觉,饿了随便吃点。只要能上网,什么都可以不要。

白天有时老师讲的专业课,他什么都不知,最后,导致了专业在大学的时候居然挂了8门,留级重修了一年。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他上网的决心,还是一如既往地沉『迷』在网络世界中,家长也多次来到学校,哭着让他不要再上网了,可还是没能阻止他的网上游戏。

马杰的妈妈,整天坐在家中,一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成了这般模样,就整天唉声叹气。“到底该怎样去阻止他的网瘾呢?”

思路.策略.建议

懂得引导孩子,帮孩子借助其他的活动改变上网的心态,教育孩子在生活上应该懂得自理,要想像现实是如何美好,不应该把自己的青春浪费在网络里面。现在有以下几种解决的办法提示你该怎样面对孩子的网瘾:

第一,参加业余活动。

让孩子在没有学习的时候,多去参加业余的活动。比如“勤工俭学”活动,让孩子在劳动中知道自己的上网其实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第二,积极做感恩的活动。

让孩子与孤寡老人居住一段时间,那样孩子看到周围的环境,就会从心底知道自己应该珍惜光阴,珍惜幸福。

第三,勉励自己的孩子当一个“计算机老师”,教其他的孩子去善于科学运用网络,分散孩子注意力。

多找几个年龄小的孩子,他们非常喜欢学电脑,这时,就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去带领他们上网学电脑,没有多余的时间给自己上网玩游戏。

第四,陪孩子一起上网。

在和孩子上网时,让孩子教自己玩游戏,减少孩子的网瘾。

思路决定出路 实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