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9 章(1 / 1)

白垩纪禁区 金属裂纹 2000 汉字|9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有强制收缴难民手中的武器,而是在掌握局面后,先和难民耐心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

结果证实了几点,一是难民大多自西而来,而且大多数人非亲非故,只是为了逃难才抱团取暖。

二是难民早就习惯了恐人的袭击,那些恐人始终伴随着难民东进的路途,人最多的时候,难民总数是现在的三倍不止,但绝大多数人都被恐人抓走。

还有一个情况引起了军方的注意,大多数时候,恐人都没不是活捉,而是将尸体带走。

情况再明显不过,恐人的目的不是绑架或俘虏难民,而是猎杀难民充当食物。

询问还发现,武装人员在难民中的地位非常特殊,这不是因为他们手里有枪,而是因为武器装人员位于难民中的金字塔顶层,吃的喝的全都优先供给武装人员。

别误会,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强迫,但难民们很快就发现,恐人狩猎的时候格外青睐武装人员。

原因也很简单,武装人员吃的好喝的好,身体情况比普通难民好的多,在恐人眼里是比较优质的猎物,所以是恐人的重点目标。

而普通难民个个面黄肌瘦,全身上下就一把骨头,恐人在吃肉和啃骨头之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

这也就不难解释难民为什么不愿意接触武器了,拿到枪确实能得到更好的待遇,但也意味着成为恐人的重点目标,随时可能小命不保。

一边是痛快地活一阵,另一边是痛苦地多活一阵,难民的遭遇还真不是一般的悲惨。

按说还应该询问难民有什么要求,但南疆军区设置了那么多难民营,早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先把难民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分批分次发放食物饮水,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个人都有一份儿。

难民不知道多长时间没吃过正经东西了,有些人拿到手里立刻狼吞虎咽,也有人紧紧攥着舍不得吃,还有人吃完了就盯着其他人的食物,甚至还发生了强抢食物的情况。

如果是难民间的自愿上供,军方或许会置之不理,但强抢肯定是必须打击的重点犯罪,全副武装的战士立刻将抢劫犯揪出来枪毙。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如果不能在火苗刚烧起来的时候立刻扑灭,随后很可能是一场损失惨重的大型火灾。

军方的雷霆手段立刻震慑住难民中的不轨之徒,军方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成功在难民中建立起初步秩序。

大概半小时后,北都命令西线部队就地安置难民——事发地东南方向二十多公里外,有一座城市。

放在国内,那破地方连五线城市都算不上,可放在这里,最少也是中等规模的城市,别说眼前这几百难民,就是再来几万都不是问题。

军方准备按南疆边界的模式,在那里建立一座大型难民营,不仅可以安置西来的难民,还能组织难民猎杀恐人,成为一个不错的据点。

嗯,阿三的战斗力是个不小的糟点,但数量多了,怎么也能堆死几头恐人吧?

而且阿三的精英虽少,可总归是有一些,把那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家伙集中起来,以北都的方式好好训练一下,战斗力还是有保证的。

麻烦的地方在于这里距离南疆有点远,补给路线太长,人少的时候还好说,要是以后人多了,给养是个不小的麻烦。

好在军方一直保持着走到哪儿种到哪儿的习惯,组织难民种地自救并不难,再加上这里气候适宜,最多几个月,就能收获一批粮食。

说不定自给自足之后,南下集群还能收点公粮什么的。

这边还没安顿好,另一边已经收到最新消息:无人机在七公里外发现恐人的聚集地点,敌人的总数大概有六七十只,暂时不知道附近还没有更多恐人。

为保证道路畅通,西线指挥部马上下达作战命令,一个自行炮营奉命展开,只用了几分钟,就用炮火覆盖目标。

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显示,炮击将恐人击毙大半,受伤逃跑的一共也不到二十只。

丛林里隐藏的恐人肯定不止这点,西线部队也没继续开火,而是继续盯着他们不放,希望能有更多收获。

然而事与愿违,残余的敌人并没有和更多恐人汇合,而是集结起来,悄悄靠近难民的营地,似乎打算发起一波冲击。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军方的眼睛里,发现这批恐人停下之后,一门自行榴弹炮立即开火,制导炮弹准确命中目标,将十几个残兵败将一举击毙。

歼灭了敌人,却没人敢放松,因为丛林中还隐藏着更多恐人,他们随时可能跳出来,发起一场毫无预兆的袭击。

352 替代潜力

北都,航空航天训练中心。

一小群白大褂聚集在封闭的小房间外,每个人面前都有几个显示器,东方白只穿一条大裤衩,隔着玻璃墙站在小房间里,感觉自己像只正被众人围观的猴子。

玻璃墙外,主持实验的中年眼镜男攥住麦克,只差一点就戳进嘴里:“东方,准备好了吗?”

眼镜男名叫鲍威,和某著名米联储主席只差一个字,不过人家是管钱的,是充满了铜臭味儿的资本家。而鲍威是搞实验的,正了八经的科学家,而且是那种身上穿着军装,名声不显但水平极高的类型。

东方白挥手示意自己准备好了,鲍威回头看其他人:“实验马上开始,所有人做好准备。”

其实也没什么准备的,所有人盯住自己的屏幕就可以了。

确定没有问题,鲍威再次凑近麦克:“准备开始,请你穿上生物装甲!”

东方白念头一动,海量装甲细胞涌出体外,迅速组成覆盖全身的暗色装甲,看着就像从恐怖片里走出来的外星人。

“东方,现在开始降压,感觉不舒服马上说话,明白吗?”

“明白!”东方白说。

“好,开始吧!”鲍威面前的屏幕上简简单单,只有几条数据,气压一项显示为101.325kpa,标准海平面气压。

助手点了一下鼠标,真空舱中的气压迅速下降,很快停在95.457 kpa,相当于海拔一千米。

这点压力差根本就不是事儿,东方白毫无动静。

气压继续下降,很快降到70.957 kpa。

鲍威像要吃了麦克一样问:“怎么样?”

东方白竖起大拇指:“没问题!”

虽然早有预料,鲍威还是松了口气。

研究表明,恐人对海拔和气压非常敏感,所以从一开始,他心里就对生物装甲的低压实验没什么信心,没想到结果还不错。

鲍威的心里非常疑惑,都是生物装甲,为什么恐人就那么怕高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