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1 / 1)

帝台夺娇 长安宴灯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陛下,可有需要吩咐的事?”

  “无事。”独孤凛起身径直朝明斟雪走去。

  明斟雪被他逼得步步后退,踉跄了下跌坐在软榻上。

  独孤凛伸手轻易夺去了她攥在掌心的簪子。

  “孤赌你不敢死。”独孤凛冷笑一声,倾身将少女娇小的身躯覆在阴影下。

  “还未确定你父亲的安危,斟儿又怎会甘心了结自己的性命。”

  他摩挲着那支发簪,眼神骤然一狠,生生将簪子折断于掌中。

  独孤凛冷冷睨着她。

  明斟雪垂着眼睫意图躲避,蓦地下颌一痛,独孤凛捏住她的下颌将小脸扳起。

  寒意一寸一寸漫上被他掐住的肌肤。

  “谁允许你将刀刃对准自己!”他喉咙间滚出一阵低沉的怒喝。

  明斟雪抬眸怔怔看着他,一时头脑发懵,不明白帝王为何突然大动肝火。

  方才情到浓时将他猝然惊醒,也未见他流露出半分愠气。

  沉郁阴鸷的眸底暴起猩红,明斟雪被帝王盯的心里发怵,陡然一个激灵,这才隐约猜到原因。

  上一世,她死于自戕。

  如方才的动作别无二致,那个冬日里,明斟雪握住了利刃对准自己纤弱的脖颈。

  横竖死的是自己,独孤凛有什么好气恼的?真是多管闲事。

  明斟雪在心底暗暗嘲讽。

  帝王脸上阴云密布,沉得能拧出水来。他冷冷打量着她,许久,忽而长叹一声:

  “明斟雪,孤给你这条命不是由着你作贱的。”

  “臣女的命是父亲娘亲给的,同陛下有何干系。”明斟雪听着他的话只觉莫名其妙。

  深邃晦暗的眸子久久落在她面上,帝王将未能宣之于口的话咽了回去。

  语气沉重而执拗,他简简单单重复道:“是孤给的。”

  少女眸中露出迷茫与不屑,独孤凛按了按心口,强抑着那处不被酸涩冲垮。

  她大概永远也不会知晓其中缘由。

  他也不打算让她知道。

  前世今生所有的苦痛都由自己一力承担罢,让她与前世做个了断,不再囿于往昔恩怨,挺好。

  况且,留给独孤凛的时间也不多了。

  ***

  铳州地动的阵势不算小,

  山崩地裂,尸骨载道,明斟雪只在书中见识过灾难,仅仅透过文字的描述便觉残忍。待到入了铳州城,还不知会目睹到怎样一幅惨状。

  心脏不免紧紧揪起。

  御驾甫一停下,明斟雪也顾不得什么规矩体统,先帝王一步撩开帘子下了马车,鼠躲猫似的急匆匆飞逃开。

  意料之外,铳州城大的建筑确有损毁,民舍以及城内居民受到灾害的影响却并不算大。

  在帝王暗中授意下,明斟雪很快便寻到了父亲。

  明相安然无恙,身旁还站着一位鬓发灰白的老宦官。

  “铳州地动之势不小,为何灾情并不严重?似是……大家早已做好了充足准备一般。”明斟雪疑惑。

  “令爱说到点子上了。”老宦官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许。

  “打从新帝登基伊始,便降旨让铳州城加固房屋建筑,先紧着民居与要紧处所来。朝廷拨款,新屯了几座仓的粮食,加上原有的,足够支撑铳州度过这一劫了……”

  难怪独孤凛一路上还有闲心捉弄她,原是万事俱备,早早做足了赈灾的举措。

  新帝登基伊始?

  那段时间明斟雪因着抢婚以及行刺诸事,在宫中正同帝王闹得不可开交。

  也难为独孤凛带伤坐镇朝堂之上,为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缜密思忖应对之策。下了朝回去还要操心宫里那位寻死觅活折腾着的小祖宗。

  “难得啊,大徵总算迎了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明相心下复杂喜忧参半,重重长叹了声。

  老宦官颔首一笑:“是了,先帝委实不算个好东西,留下的子嗣里却罕见的出了几个好苗子。”

  “新帝心术手段皆为上乘,难得的是他真的将江山与子民放在了心里。这十皇子虽是个富贵闲人,但贵在秉性至良至纯。”

  明相撩起眼皮,望了他一眼:“魏监一手养成的大皇子也不错。”

  大皇子?那个失踪多年生死不明的大皇子!

  明斟雪心里陡然一惊,将目光再度落在面前这位身形佝偻的老宦官身上。

  老宦官笑着摇摇头,自嘲道:“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他认了咱家做义父,咱家一介阉人,养出来的小子能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这话听着像随口说出的自嘲与奚落,明斟雪却觉得老宦官意有所指。

  “大皇子命途多舛,陛下当年不过是一时兴起幸了位宫婢,生父不疼,生母低微,殿下自出生那刻起便没得选了。”明相叹道。

  “若真要论命途多舛,还得是当今陛下。大皇子再不济,好歹还有咱家陪了这么多年,新帝那可是孤身一人自血海炼狱里杀出一条生路来的。”

  老宦官混沌的瞳仁中噙着模糊的笑,长嗟了声。

  “咱家从前便对大殿下说过,若换作任何一位皇子上位,都不足以构成威胁。”话音一顿,老宦官呷了口茶水。

  “唯独新帝不成,无解死局中强杀出一线生天的人,最为惜命,也最看重握在手中的权柄,容不得旁人觊觎。”

  “可孩子大了,咱家管不住他了。也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便随他去罢。”

  明斟雪在父亲身侧竭力淡化自己的存在,她听着老宦官的话,只觉得心口像被什么压着似的,喘不过来气。

  大皇子仍存活于世,并在暗中筹谋着篡夺帝位。

  那么父亲呢?不论前世还是今生,父亲都与这位抚养大皇子的魏监交情过深,他是否已不声不响站队了大皇子?

  她不由想起前世明氏被抄家的罪名——兄长叛国通敌,相府意图谋反。

  或许也是受到了大皇子的牵连。

  独孤凛那般专横阴狠的秉性,绝不会容忍任何不忠于他的人出现在眼皮底下。

  谋逆之事一旦被揭发,依着帝王的手段必然要斩草除根,血洗逆党。

  明相为人忠直,饶是先皇庸碌无能,明相也从未动过这等改立新君的念头。

  两世密切关注大皇子的动向,不过都是为了将女儿自深宫禁苑里解救出来罢了。

  追根究底,致使明氏倾覆的原因离不开明斟雪。

  前些时日单单整治左相一党根本无法避免明氏走上前世的悲惨结局。

  左相党羽捏造事实构陷相府仅仅是一条导火索。摧毁明氏的真正缘由深藏背后,仍未被挖掘出来。

  一想到这层,明斟雪面色煞白如纸,全身血液骤然凝滞。

  “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备上两匹草席,大殿下一匹,咱家一匹。”老宦官不紧不慢说道,神态从容自得,浑然不像在讨论生死大事。

  眼皮子懒懒阖上,老宦官闭目眼神,嘴里咿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