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谢翊之虽无入仕之心,但无论是儿时在学堂,还是后来进书院,他一直都认真做学问,因此写诉状对他来说轻而易举,回到钱塘的当晚,他便洋洋洒洒写完了一篇,元也则在一边写信给方欢说明原委,事涉李观镜的安危,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将消息传给余杭郡王,最起码他是一定可以被信任的。尔后他们将信笺连同证据一起托付给方家药铺,由方家用飞鸽传信,这样可省去不少时间。
做完这一切后,元也便与谢翊之出发往颍州赶去,紧赶慢赶,终于在九月十五这日到达了颍州驿站。
谢翊之在路边土墩上揉着大腿,目光一直追随在驿站那边,过了一会儿,元也走了回来,先问道:“腿怎么样?疼得厉害么?”
“没事,就是这样赶路,被颠得有些吃不消。”谢翊之示意元也坐下,问道,“人来过么?”
“没有,还好赶上了。”元也其实也腰酸背痛,他一边给自己揉,一边抱怨道,“这次结束,我真要回山阴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这几个月来来回回跑,就没两天安生的日子。”
谢翊之笑着点了点头,道:“我也想回去看看,上次走得匆忙,还没来得及去山上的竹舍瞧瞧,这次回去后,我们过去住几天罢。”
元也眼前一亮,道:“好啊,我也好久没去了!”
他们在驿站附近找了户人家住下,两日后的下午,官道上传来车马声,元也拂开帘子往外一看,便见一众人到了驿站门口,有几人先进去了,余下仆从和侍卫正在安置车马,想来应当就是杜浮筠他们,当即喜道:“来了!”
谢翊之走到门边,也是松了口气,道:“等到晚上,按约好的暗号来。”
入夜之后,驿站外看守的人都挪了进去,大多数屋子也都熄了灯,元也看时间差不多,和谢翊之来到驿站不远处的林子边,学着布谷鸟叫了两声,然后放下手,忍不住道:“我学得这么像,杜三郎会不会觉得真的是鸟叫啊?”
“当然不会,这时节怎么会有布谷鸟?”谢翊之说罢,踮了踮脚,道,“他来了,走,我们先进去。”
十七的月亮还非常圆,银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了进来,初入林子觉得里面很黑,但是适应了片刻,便可见林间细细密密的月光,让人恍然生出身处梦境之感。
谢翊之伸手去接,笑道:“好看。”
“是啊。”元也抱着剑,脸上不禁泛起温柔的笑,他看着那个接月光的青年,一时有些发怔,直到轻微的脚步声传来,他才警醒起来,立刻站直了身子,道,“不止一人。”
谢翊之一惊,问道:“有人跟踪?”
“或许是——我去迎他,你在这里等着。”元也说罢,往林外走去,很快便看到杜浮筠踏进了林子,他上前问道,“一个人么?”
杜浮筠还未完全适应黑暗,忽然听见声音,难免被吓了一跳,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问道:“元少侠?”
“是我。”
杜浮筠松了口气,道:“我是一个人来的,怎么了?”
元也果断道:“有人跟踪,翊之在里面等你,这里交给我。”
杜浮筠回头看向外面,发现远处果然有一个身影往这边来,他立即认了出来:“是镜天。”
“镜天是谁?”
杜浮筠解释道:“李公子加冠了,这是他的表字。”
“李公子……李观镜?他来了?”元也顺着看过去,忍不住“啧”了一声,道,“也是啊,你说过他可能会来的嘛。不过我说的人不是他,还有第三人,比李观镜身法好,虽然暂时看不见,但是我能感觉到他。”
“第三人……”杜浮筠来不及多想,便道,“那就拜托你了,若是不好应对,及时出声。”
“放心罢,我能感觉到,就一定不会输给他。”元也劝走了杜浮筠后,一跃而起,攀到树干上,抽出布巾将脸蒙住,静静地看着下方。
第三人身着夜行衣,如同鬼魅一般进了林子,他在原地顿了片刻,没有继续往前,而是藏到了一棵树后。元也默默地看着他,很快便明白了那人的用意——他发现李观镜了。元也不禁弯起嘴角,说起来,这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