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9 章(1 / 1)

诸天之我不是道祖 醉吞山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再来一段时间就可以将之斩杀。

猛地!

逍遥子在这说话间,突然汗毛倒立,感受到一股惊悸之感,下意识地将凌波微步运转到极致,刹那间,一只箭矢就自他的幻影之上穿透而过。

刹那的变化,让段思平一愣,而后面色猛变,功力催发到极致,无形剑气自周身大穴透体而出。

果然,一直箭矢被一道剑气击落,其目标正是段思平。

“封神钢!绝气木!”段思平神情凝重,看着那剑,脸色不断变化。

这箭便是由封神钢与绝气木打造而成,是武曲星异变之后诞生的珍品。

其作用就是封禁武者的神识和真气,令武者失去一身力量。

逍遥子,段思平对视一眼,神情凝重,感受着那若有若无的威胁感,知道自己面对的是谁。

封神钢与绝气木是真品中的真品,不可能轻易被人同来制作箭矢。

除非,给他的人,对这个射手有着无与伦比的信心,相信他能够做到百发百中,不浪费这珍贵的材料。

“逍遥子!段思平!加上哲别够不够?”十三翼中,领头那人,看着两人说道。

哲别是魔元的神射手,甚至曾经做过襄阳城郭大侠的师傅。

作为魔元的大将,他本来是不会武功的,但是,在百年前那一场异变中,其也得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造化,成为了入神绝巅,半步天人。

是的,只是入神绝巅,但其箭的威力,即使是天人也绝不敢撄其锋芒。

一双弓箭,躲在暗处,最适合战场和暗杀。

有着哲别在暗中窥伺,逍遥子与段思平根本不敢使用全力,以防被哲别的冷箭所伤。

十三翼加哲别……

已足以将他们两大天人战力拖在这里。

……

朱子,这位名声不大好,却又确实有着实力的人,他是场道之人中最强的一位。

他的一身战力,即使受了伤,也是实打实的天人。

在他的身前,是魔元的小可汗,忽必烈,是魔元除去成吉思汗的第二位可汗,也是黄金一脉第二尊天人。

此时,朱子面对的就是他。

“未曾想,你受伤了也有这般战力,大宋之人绝你圣道,你不恨吗?”

“若我的道成就的就是你们魔元的那一群畜生,那我宁愿不成道!”朱熹一张脸惨若金纸,显然是伤势并没有好。

但其话语却铿锵有力,表明了他的态度。

就像当爹的在说:“早知道你们是这群玩意儿,还不如射墙上!”

“不过……不管怎么说,到了现在这一步,我也能以孱弱之躯,抵挡你这个魔元的小魔头子,还是要多亏了你们魔元的那群玩意儿。”朱熹惨白的脸,划过一抹弧度,整张老脸拉满了嘲讽。

“呵!你能拦住我,谁又能拦住大可汗?”忽必烈并不急,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大可汗的实力,如今,大宋顶尖战力齐出,将他们大元的战力一一挡住,但是忽必烈并不急。

一来,在下方的战斗,依旧还是凶猛的元兵占着上风。

二来,大可汗还未动手,对面却没人了。

“你以为我大宋无人吗?你看看,你的大可汗,现在还在军中吗?”朱熹嘲笑道。

他当然不慌!他们的准备可不止这一点。

为了抵挡魔元的脚步,那个洪白衣,可是将大宋的最强战力给叫了出来的。

其在大宋的地位,近乎于大明的张三丰,只是,相对于张三丰,那人是孤家寡人,没有创派,故而声名不显。

忽必烈感知到消失的可汗,脸色猛地一变:“你宋国哪还有可以匹敌天人第一的大可汗的存在?”

朱熹却不再理会他,只是专心过招,同时观察着场中的局势。

至于成吉思汗那边……

黄对皇,很公平!

第三百六十四章 文武双修

此时,在远离大军的另一处战场。

魔元天骄成吉思汗正在与人对峙,一身气势升至了极点。

黄对皇!

皇,自然是成吉思汗。

而黄……却是大宋第一人,已然沉寂了百载岁月的黄裳。

成吉思汗并不认识黄裳,他甚至不知道这么一个能够在他的气势压迫之下丝毫部落下风的人是怎么挑出来的。

对整个天下而言,黄裳的名声并不显赫,甚至可能除了曾经争夺过其所著九阴真经的人,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

对于一尊天人来说,这是很难得的事情。

这些隐居的前辈高人,或许曾经声名不显,但自从百载前的天地异变,武曲星复苏后,为了踏上新的武道,他们必然会以天下武者试剑,爬至更高的境界。

这一点,即使是独孤求败,即使是张三丰,也是无法避免的。

当年,这些天人是经常交战的,导致整个江湖都深受其害的。

而天人之间,即使是互相敌对,也是相互了解的,其原因便在于这百年间的互相征战。

所以,在这世间本便不多的天人高手中,若是突然蹦出两个不认识的天人,这会是一件惊掉所有人眼眶的事情。

但是,这一次,魔元偏偏碰上了两个这样的人。

一个是自幼奇异,天资斐然,不曾显露过半点声名的洪白衣。

而另一个,就是在复苏之后,声名不显的黄裳。

黄裳为何没有什么声名?

在百载之前,他出现在这片天地之间后,与天下所有武者不同,黄裳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习文!

他本来就是一个读书人,从来都不是什么武者。

而有着足够高深的道学境界做支撑,又有着数十年的读书经验和人生经历。

黄裳的文道境界可以说是顺畅至极。

文气、文心、文胆、文宫……

没有多少阻碍,他就将这文道四境,顺利开辟出来。

开辟出来之后,他又做了什么?

他选择了继续做学问!做道儒之学!

文道境界延寿,令得他有足够的寿命去追求自己的学问。

而且,仇人死绝的他,除了做学问,也没有别的人生追求。

于是,做着做着,他就成了武道天人……

是的!

就是这样离谱!

但是,奈何他对道学研究得太深了,作为九阴真经的开创者,他与武道之路也不可能斩断联系。

在庞大的文气滋养下,他的肉身,比武者千锤百炼的身体更加坚硬。

而浸淫于学问,文道四境的他,也自然不可能再精神方面逊色于人!

至于真气……

就如同他当年于道学中无意识的弄出九阴真经,养出一身磅礴内力一样。

在这百年时间,他的内力在不断增长。

即使,与其他武者开辟周身穴道为气海不同,他只有一个丹田,但是,在这种无意识的修行中,他的真气,他的精神意志,反而将整个丹田,不断打磨,于气海之境,开辟出另一条路来。

而在精气神三者毫不弱于人之后,他的天人之路,也就没有了任何阻碍了……

啥?

需要感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