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则总是把帽子前檐和帽徽上部的缝纫线处往一起一捏拈起帽子往头上一扣,这样把帽子戴头上,帽子的前半部分就有些类似鸭舌帽一样的前倾。
这是老兵特有的戴帽方式,老兵们是不允许新兵学他们这样戴帽的。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能说明这个军人是个士兵而不是军官,瞧他的脚,他穿的是当时城市最普通的“板子鞋”,另外,没穿袜子。
左后方那个剪发头穿蓝色上衣的中年妇女,应该是一个较为有身份的人。
她左手紧抓着的包,里面肯定没有化妆品,有的只是一堆公文和一些出差花费的票据,她的右手,无疑是正在忙着把饺子往嘴里拨。
别指望她会把随身所带的钱财塞在她左手紧握里的包里,哪个时代的男人女人,都没有这个习惯。
女人很少被派出差,除非必须,这个女人偏又是一副出差的派头,所以她应该是一个较为有身份的人
……
------------
第266章 素质
很快,她们的包子和汤面都被服务员端上来了,看着眼前这两个足足有成人巴掌大的包子,以及大洋瓷碗面条,李想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下,“这可真实惠啊!”
可不是实惠吗?后世两块钱一个的包子俩个加起来才有这一个分量大吧?
尤其后世的馒头和包子,一捏就一团,这包子的分量,可是实打实的。
再说那面条,虽然就放了点葱花和盐巴,看起来清汤挂面的没啥油水,可关键汤多面多啊,一看就能吃饱。
显然,李华也没想到国营饭店的饭菜这么实惠,“早知道包子咱们就不要了,这,这咋整,吃不完了!”
李想接口“娘,我们把面条分吃了,包子带回去晚上吃,你下晌还要上工,晚上肯定饿,留着你和慕岩哥哥吃。”
李华听后,自是没意见。
只是李想有点低,够不着碗筷,李华就想代劳喂她,“娘,你先吃,等你吃完了,这边也凉了,不耽误你喂我。”
李华摸摸碗边,的确有些烫,虽然闺女大了,可为了安全,还是放凉点再吃的好。
于是李华开始呼噜噜的吃素面条,一看那面条的样子,李想就觉得不好吃,若非是白面,只怕难以下咽。
一海碗面条让李华用了十来分钟才吃完,到底是干农活的,胃口也大,连汤带面,一点也不浪费的吃完了。
李想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了,这面居然连香油和醋都不舍得放,只有盐和葱,还不咸,怎么吃都觉得难吃。
没办法,为了避免浪费,李华强撑着把李想的面条吞下了肚,走出国营餐馆的时候,脸都是红的。
“饿死鬼托生啊,吃的这么干净!”
显然,服务员的话让李华闹了个大红脸,李想攥着俩包子,没好气的回头看了一眼。
“娘,这都什么素质啊,我们花钱点的面,吃干净了咋还被骂呢!”
“所以囡囡,以后咱们还是不要来这儿了,想吃什么,咱们偷偷做!”
其实李想也不是非要来这儿不可,这不是觉得新鲜嘛,也顺势想看看这些餐馆里都有啥吃食,结果看下来,也就那样儿吧,而今李华这么一说,她自然也没了兴趣“知道了娘,以后咱不来了,自己做的都比他们做的好吃。”
母女俩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一点,稍事休息,俩人就都起来上工。
结果到生产队的时候,却见孟媛、李三柱和他们的三个孩子坐在队长的办公室里,急赤白脸的争执着什么。
看到母女俩,孟媛立即大喊一声“李队长,你能帮李华的女儿争取到放鸭子的活,为什么就不能我女儿也争取一个?我那闺女也不大啊,才十岁,若是放鸭子不行,放羊,放牛,喂鸡,都行啊!”
李满仓正和李三柱说些什么,冷不丁听她这么一说,不由冷笑一声。
“不好意思,这几个活都有人干着呢,而且年纪都不大,李想算是最小的了,你家闺女十岁,去搂猪草就行了,没必要去放鸭子,猪草搂多了,还可以多拿工分,像放鸭子这种活计,只适合他们这些低年龄段儿的孩子,而且只有三个工分。”
------------
第267章 李家仨孩子
孟媛虽然很不认同这次的分配,可李三柱显然很不满自己的咋呼劲儿,一下就抓住了她的手臂,阻止她再说话。
李满仓看她终于闭了嘴,这才将他们母子几个人的工作告知了一下。
“三柱家的,你以后就跟着李华她们那一组女同志下地吧,孟和平,你都十六岁了,也算是壮劳力了,跟着你爹干活,孟和瑞十三岁,暂时跟着李强那一组去拉肥料。”
玉米地腾干净冬小麦种上后,就开始整理红薯地了,不到一个月就开始收红薯了。
前面说过,他们这边小麦地很少,基本上都是红薯地,因为这个年代红薯产量高,所以但凡有点地,种的都是红薯,种的小麦除了交公粮,到年底每家每户每人能分个五六斤都顶天儿了。
再来这马上就深秋,一入冬就要开始积肥,怎么积肥呢?
实际上就是出栏。
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家家里都养猪,冬天积肥要把家家户户的猪栏里面的的粪土铲除干净,于是,就都出栏。
再然后就把这些猪粪和屎土堆积起来,用于做小麦苗和营养钵的肥料。
除了这些外,还要在村子里的池塘里挖淤泥,这也是积肥的一种渠道。
孟和瑞年纪不算大,让他跟着拉拉车,铲铲粪啥的,虽然脏,但还不至于太累。
总的来说,李满仓这个生产队长也算是公平合理的了,李三柱和他的三个孩子听完工作安排,倒是没有太大的起伏,临走时不忘好生感谢了下李满仓,唯独这个孟媛,对于这样的工作安排很不满意。
李三柱还要去上工,没时间跟孟媛瞎耗时间,毫不留情的怼她。
“你们孟家是外来户,能被允许来李家村生产队干活,已经很不容易,你非但不珍惜这次的机会,居然还在这里挑三拣四,别怪我没提前给你们打招呼,这活你若是去干,就好好干,崩给我打算磨洋工混日子,你若是不想干,趁早别去,人家也没求着你去,马上就要收红薯,不趁着这段时间多挣点工分,你们就擎等着年下吃糠咽菜吧!”
兄妹三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按照李满仓的安排去相应的岗位上去了。
孟媛没想到李三柱这么不给自己面子,更没想到她的三个孩子竟然真的都去干活了,留下她自己,这儿看看,那儿看看,无法,只能咬着牙跺着脚去李华所在的地头干活去了。
将这一切都看在眼底的李想倒是很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