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假的。被围在山谷内的叛匪,有亡命者冒死攀登到雪崖上,然后垂下绳索将绝大部分叛匪都接应了上去,留下的只有百余名重伤不能行走之人。王德化在第三天一早发现山谷内情况不对,派人进去查看。才知绝大多数叛匪都溜走了。
不知王德化是如何想的,下令放火烧山谷后。又在全连统一口径,编造了全歼叛匪的谎话。回来之后,王德化连中有人对此事甚是反感,便写了密信交到唐特处。
唐特为了谨慎行事,暗地里询问了王德化连中的十余人,被询问之人见团部军法官来问,知此事已败露。(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都说出了事情地真像。唐特确认王德化谎报军功之事属实。便向张锐汇报。
张锐命人去叫王德化来团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处理此事。范明见左右无人对张锐说道:“王德化此人属下比较了解。他平日虽脾气不好,但为人却老实本分。毕业十余年才是个上尉连长,本已绝了希望,没料想去年底晋升为一连长之职。有了一线希望,他便急于累积军功,故此犯此错误。”
张锐知道范明说起这些事,话里的含义是想为王德化求情。张锐也与王德化聊过天,也看过他的档案了解他的情况。王德化豫州商县人,今年三十九岁。其家族在商县也算是豪绅世家,既有田亩,也有商号。
王德化是家中长子,本能够继承这些家业。不料其父却是标准的纨绔子弟,不但不做事情,反而迷上赌博。数十年间,一个诺大地家业便被他败得一干二净,还欠了不少外债。五年前其父去世,王德化继承了家业,当然其父欠下的债务也得由他继承。
他不过是一个上尉连长,一个月才40枚金币,哪里能一下还清父亲多年欠下的债?幸好债主们见他是骑军军官,又信誓旦旦地答应还债,便允许他逐年还清。为此王德化在军队中领到的俸禄自己从来不用,尽数寄回家中,一份用于还债,一份供养家人。生活压力大,所以脾气也不好。
张锐当初得知此事后,便想用自己设立地“基金”替他把债还了,不过王德化却拒之不受,说自己的帐务自己还。张锐知道他自尊心强、爱面子,也没有坚持。前一阵子,四营一连长职务空缺,本来五连长李国栋和王德化都有晋升可能,最终张锐选择了他。
张锐考虑一来,王德化比李国栋大了七、八岁,如果再不晋升,今后机会渺茫。二来。王德化晋升之后,军衔也会有机会升为少校,自然俸禄也会有机会增加,他的身上的压力也会减少一些,今后也能把心思全部放到部队里。没有想到他求功心切到了铤而走险的地步,居然犯了谎报军功的军规。
这个事情不好处理,如果按照军规处置,王德化必然会被强制退役。一家老小生活全靠着他的俸禄。还要还债,再让他退役无疑是把他逼上绝路,说不定会落得个家破人亡。而且团里大多数人都知道王德化的情况,如果自己按律处罚,部下会不会说自己不近人情。但如果不处理此事,那么今后有人再犯谎报军功之事,便会依此为例,很难再坚决执行军法处置。
显然军法官唐特对王德化也有所了解。感觉这事比较棘手,没有马上作出处罚意见,就来报告张锐。这该如何是好?在人情和军法之间,张锐难以取舍,踌躇不定。
正当张锐烦恼之时。邓三耀禀报,杨英求见。张锐便把此事暂时放下,兴冲冲出来相迎。
“阿麼,你小子运气不错啊。沙林会战时。你生擒一名中将,乌河城堡之战,你又生擒一名元帅。哈哈…….下次是不是要把阿巴亥也给擒了?”张锐见面便开玩笑地说道。
杨英则乐呵呵地笑道:“不是你平日老显摆自己杀了阿巴亥地义子,生擒了阿巴亥的儿子等功劳,我会这么卖力去抓匪首吗?老虎,我可是从来不服输的,你比我先升任将军,我可是一直记在心里呢。”
“我早知道你对我怀恨在心。今日总算是自己承认了。不过你要超过我,还需再努力。”
“别嚣张,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向我行礼的。”
他二人玩笑话说惯了,周围的亲兵们也不见怪,都在一边笑嘻嘻地看着他们斗嘴。(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果然玩笑话说完后,两人又拥抱在一起,彼此拍打对方的后背,样子甚是亲密。不过张锐暗下狠手。拍打之时稍加了两分力道。杨英虽然是疼得呲牙咧嘴,但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心想。张锐当了将军,爱捉弄人的毛病还是没有改,看来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今后要时刻小心,不要被他抓住机会施展手段。
进入大帐之后,邓三耀等人都退了出去,以便两人可以聊些私人话题。张锐一边为杨英倒马奶,一边问道:“快给我讲讲,你如何将多伊利擒获的。奶奶地,我也取些经,也把特安达抓来。”
杨英笑着说道:“那可不是我想专门去擒他地,是上天把他送到我地面前。”
张锐虽然知道杨英生擒了多伊利,但其中的具体经过却不知晓,兴趣浓厚地催问,杨英对他也不隐瞒,把当时地情况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听罢,张锐也被搞糊涂,多伊利怎么会被人绑住带出城?而且护卫的人,一开始就四散而逃,只留下数人一直跟随。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心想,难道真如杨英所说,是上天把多伊利送给他的?
杨英见张锐满脸疑惑,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擒获多伊利两个月来,我一直是没有弄明白此事的缘由。不过前几日,从叛军那里传来一些消息,我听到之后,才大致猜测出里面的故事。你要不要听?”
张锐哪里能装深沉,连连说要听。杨英便开始讲解:“攻乌河城堡之夜,我奉命埋伏在西门。当夜有数千人逃了出来,我部只有八百人,堵截起来十分困难。其中有三千余人拼命逃过乌河,进入鲜卑国境内,我部追击到了乌河边上也就停了下来。”
张锐略有醒悟,说道:“那夜多伊利也想逃到鲜卑去。不对,也许是他本人不想走,被部下绑架出了城。”
杨英闻言摇头,张锐吃惊地问道:“怎么我猜得不对?”
“不是说你猜得不对,是你小子太聪明了,我刚提了一个开头,你就知道结果。唉!都如你这么聪明,还让不让我们活了。”这时他又想起了张锐在军校时地表现,从来不看书,却门门功课都可以过关。通过此事,更是对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