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1 / 1)

武侠世界大明星 殊彦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莲布衣荆钗,素面朝天,劳累的生活过早了磨灭了她的俏丽容颜,相比起容光焕发穿金戴玉的柔福帝姬,她确实是差了太多。

但是面对赵嬛嬛,秦香莲心中的怨气支撑着她没有害怕,反而挺直了身体,不卑不亢的答道:“民女陈秦氏,乃陈世美的结发妻子。”

赵嬛嬛身躯一颤,摄像头很清楚的拍摄到了她的眼泪已经夺眶而出,但是她自己却恍若不觉,大笑道:“驸马一心苦读,尚未成家,何来的妻子?你可知道冒认官亲,所犯何罪?”

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出赵嬛嬛是在强词夺理。

但是看着已经泪流满面的赵嬛嬛,此刻却没有一人能真正发自心底厌恶这个骄纵的帝姬。

她也是在努力捍卫自己的爱情啊。

只是伤害了别人。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陈世美这个伪君子。

这一刻,观众对陈世美的愤怒达到了顶峰。

他不仅伤害了秦香莲母子,也伤害了这个将一颗芳心全部寄托在他身上的柔福帝姬。

别人会同情柔福帝姬,可是秦香莲不会。

她昂着头,声音坚定有力:“我为他侍奉双亲,为他抚养子女,你以为我多稀罕他的钱吗?”

赵嬛嬛语滞,终究难掩刁蛮的本性,见占不了道理,就开始不讲道理。

“来人,将这个泼妇给我打出去。”

柔福帝姬身后的宫女自然一拥而上,可是开封府的衙役也不是吃素的。

就在他们推搡之际,台上一声轻响,《铡美案》第二场,开始。

旁白自然交代,柔福帝姬听闻包拯要杀陈世美,急忙摆驾来到了开封府。

帝姬:驸马过府来议事,

为何不见转回程?

包拯:开封府无有陈驸马,

有一个犯官负义人。

帝姬:犯罪的官儿是哪一个?

包拯:陈士美就是他的名。

帝姬:驸马犯了何条律?

包拯:抛妻弃子欺祖宗。

帝姬:欺了祖宗该何罪?

包拯:包拯的铜铡不容情!

帝姬:既然有人将他告,

快带原告问分明。

包拯下,秦香莲上。

秦香莲自白:来至在堂外用目看,

前护后拥好威严!

八宝凤冠头上戴,

身上穿着龙凤衣衫;

她满头珠翠耀人眼,

我的青丝赶成了毡;

她八幅罗裙腰中系,

我的罗裙扯去了半边;

她好比一轮明月圆又亮。

却怎么我这月缺月黑乌云遮满天就不能够重圆。

她好比三春牡丹鲜又艳,

我好比雪里梅花耐霜寒!

恨只恨陈士美把良心改变,

贪荣华丧天良变了心田,

上首不跪下首站,

她问我一声我答一言。

帝姬:你是何人站我面前?

秦香莲:自幼配夫陈士美,

我的名字秦香莲。

帝姬:驸马家无妻和子,

你冒认官亲理不端!

秦香莲:我夫妻结亲十年整,

我与他生下女和男。

帝姬:你不用与我巧言辩,

见帝姬不行礼所为哪般?

秦香莲:论国法我应当与你跪,

论家法你就该把我参。

帝姬:唗!

我本是金枝玉叶女,

敢在我面前发狂言!

秦香莲:先娶我来我为大,

后娶你来你为偏。

帝姬:好一个大胆秦香莲,

竟敢与帝姬论正偏。

吩咐宫人皮鞭打!

宫女打秦香莲,秦香莲下。四侍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引包拯同上。

包拯:你打香莲为哪般?

帝姬:她敢与我分大小,

包拯:你二人应当姐妹称。

帝姬:为了此事将她打,

包拯:包拯在此你打不成!

帝姬:要打要打定要打!

包拯:休在我开封乱胡行!

帝姬:吩咐内侍催车辇,

搬来太后讲人情。

至此,《铡美案》第二场落幕。

与此同时,赵嬛嬛也已经飞奔到太后面前跪下。

“求皇奶奶给孙女做主。”

戏里戏外,一种人生。

------------

106 万千共鸣(第三更)

万众瞩目。

刘太后以为自己习惯了这种感觉,但是在摄像头面前,太后才知道自己其实并不适应这种被这么多人观看的感觉。

以往她垂帘听政,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她也是躲在幕后。

走到台前,她缺乏这个经验。

可是柔福帝姬将这个难题抛给了她,她又不能视而不见。

向来习惯了当家做主的她从来没有把决断交给别人的时候。

这确实是个难题,而且很有可能事后让很多人反感。

太后做好了这个准备,却还是将高大全这个始作俑者恨到了心里。

如果不是他,她本来不用这么为难的。

“嬛嬛,你先起来,你是金枝玉叶,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太后开口。

观看节目的观众或许没有感觉,但是在现场的人,神情都变得微妙起来。

在场的人,不缺乏聪明人。

而像太后这样的人,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进行解读。

太后刚才这话,似乎是在教训柔福帝姬,可是真正的意思,无疑是在说自己感觉丢脸。

谁让她丢脸的?

从表面上看,当然是陈世美。

可是往深里看,如果不是高大全把这个事捅出来,太后会丢脸吗?

很多人回过味来,刚才想要对陈世美落井下石的人又重新正襟危坐起来,对高大全也决定先远观一下。

得罪了太后,在江南州可不是闹着玩的。

高大全状若不觉,可是包拯和太后离得不远,这个时候,他就有些如坐针毡了。

在刚才这出大戏里,他扮演的角色可是最重的,自然承担的压力也是最大的。

更让包拯坐立难安的是,太后居然主动转过身来问包拯:“包卿,你看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饶是包拯事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可是这个时候直面太后威严的他依然迟疑了。

围观群众窃窃私语。

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把陈世美自然罪该万死。

包拯名声在外,号称刚正不阿,现在在迟疑什么?

这个时候,弹幕里有大神解惑了。

“你们不懂,包大人曾经受过太后的提拔之恩。”

看到这条弹幕,很多人恍然大悟。

在太后还政于陛下之前,朝中大小事物,可都是由太后一手掌管的。

包拯这个级别的重臣,又不是像高俅那样走的后门,不可能与太后没有丝毫关系。

而在官场,忘恩负义是一个很严重的标签,一旦被打上这样的标签,想要再升迁就难了。

“这就是官场啊。”

“官官相护。”

“世界太黑暗了。”

弹幕上不断吐槽,现场也是议论纷纷。

可是太后却恍若不觉。

她有这个底气。

包拯却被憋的老脸通红。

“包大人,驸马可是皇室女婿,一些流言蜚语,还是要管管才是。”太后的话已经说的很露骨了。

很多人都很愤怒,却也很无力。

包拯左右为难,一边是名声,一边是官位。两个他都想要,却注定不能两全其美。

这个时候,拯救包拯的,还是高大全。

一声惊堂木,《铡美案》第三场,也是最终场,开始了。

旁白介绍,太后銮驾已至,包拯率众迎接。

太后: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