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5 章(1 / 1)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雪恋1988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都没留?”曾炩吃惊地站起来,望着曾僕煦半天没说话。

“曹操十有**就在突围的军队里,快派人去找找。”太史慈瞪着曾僕煦四个人,本想劈头盖脸地骂几句,但碍于曾炩在旁,只能强忍着冷“哼”几声作罢,“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赶快去找。”

曾衡一脸不屑,正想开口嘲讽太史慈,曾炩马上冲着曾衡皱皱眉,示意他不要多事,“曹操这次在圉县亲自指挥,所以你们马上派人去找。”

“如果他掉到河里淹死了怎么办?”曾衡显然对太史慈的态度极为不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老子杀了几万人,损失了几千兄弟,竟然连句安慰话都没有。难道一个叛逆的死尸比我几千条兄弟的性命还重要?

“死要见尸。”太史慈怒声说道,“给我到河里去捞。”

“他要是给鱼吃了,是不是还要老子偿命?”曾衡勃然大怒,扯着嗓子就叫了起来,“老子不捞,你敢砍了我脑袋?”

太史慈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曾衡竟敢当面顶撞自己,气得暴喝一声,伸手就去拔刀,“我看你是嫌命长,找死啊?”

曾炩伸手拦住了太史慈,“子义,他们杀了一晚上,够辛苦了,体谅一点。”接着转头对曾衡挥了挥手,“先休息去吧,尽力找找,找不到就算了。”

曾僕煦等人躬身告退,曾炩亲自送了出去。

“子义,再派人射书城主府内,告诉他们突围的军队全军覆没了,叫他们赶快投降。”曾炩叹了一口气,“如果曹操死了,招抚叛逆们的希望也就落空了。不但夏侯渊兄弟和我们结下了血海深仇,就连刘表、袁术、孙坚他们为了自己的性命,也要和我们血战到底,决不投降。”

“如果曹操还在圉县,他活下来的可能本来就不大。”太史慈冷笑道,“即使他活着,他也不会投降,更不要指望他会帮助我们招抚叛逆了。”

“但他活着总比死了好。”曾炩无奈地说道,“死了也就死了,但最起码要有具死尸,免得让叛逆们误认为我们把他挫骨扬灰了,而且有具死尸,我们在安抚豫州势力的时候也好有个交待。”

“也许他还在城主府里。”太史慈安慰道,“曹操未必这么轻易就死了。”

九月初六,戏志才走出圉县城城主府,和大元帅曾炩商谈投降一事。

曾炩顾及后期受降豫州,态度上很客气,好言劝慰,并保证曹操和豫州大吏们都将得到天子的赦免,甚至可以到朝廷任职。军队将士们可以解甲归田,也可以在整编后成为朝廷的军队。

曾炩的宽容和承诺让戏志才感激涕零,“我即刻回去安排,明日清晨率部撤出城主府,到城外北军大营驻扎。”

戏志才这句话刚刚说完,曾炩的脸色马上就变了,“孟德兄呢?孟德兄不在城主府吗?”

曾衡、曾僕煦等人在城南的战场上并不是没有留下活口,数万人,也不可能就真的那样杀光了。曾衡、曾僕煦等人在南城战场上寻找了一天,他们现了曹昂、曹仁、乐进、吕虔等数十名豫州大吏的尸体。曾炩接到禀报后,认定曹操要么在汝南,要么还在城主府坚守,心里随即存了一丝侥幸,谁知戏志才的一句话把他那点侥幸彻底击碎。

戏志才黯然摇头。

“他在哪?在汝南吗?”曾炩急切问道。

“初四日,就是前天城破的时候,他昏迷了。”戏志才把曹操突然风瘫痪,已经有半个多月不能视事情况说了一遍。

“曹昂把孟德兄带出城了?”曾炩极力控制心的震骇,尽量保持着脸上的平静,他希望戏志才不要说“是”,但戏志才还是坚决地点了点头。

曾炩苦叹,转身望向站在背后的贾诩,冲着他使了个眼色。贾诩心领神会,躬身退下,直奔南城战场而去。

“大将军,突围的军队不是全军覆没了吗?难道子修和子孝他们……”戏志才眼露疑色,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半话。接着觉得这样问十分不妥,把后面的话又收了回去。

------------

第一八八章 曹操降

第一八八章曹操降

突围军队如果全军覆没了,曾炩应该从俘虏的豫州大吏知道曹操风昏迷的消息,但为什么他竟然不知道?难道曹昂、曹仁等人突围成功了?不管他们是否突围成功,自己都在圉县城内坚守了三天,兑现了承诺。将来即使碰到曹仁,也没什么可惭愧的。

圉县城内还有一万五千士卒,八千多轻重伤卒,四、五万民夫,自己如果不投降,极有可能玉石俱焚,这对大汉是致命的打击,自己将成为千古罪人。我投降河北是为了大汉。就算曹操还活着,他也无法怨恨于我。

“当天晚上天太黑,你们的人又临时改变了突围方向,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结果有部分军队成功逃出了包围。”曾炩挥挥手,毫不在意地微微笑道,“目前我们正西进追击,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将鄢陵一带包围他们。”

曾炩不敢说真话,他目前还不能肯定戏志才投降的诚意。在戏志才和叛军没有撤出圉县城之前,他要尽量让戏志才和叛军将士感觉到安全。

戏志才听得出来曾炩在骗他,但他现在已经无所谓了。就算自己带着军队撤到北军大营后被北疆军全体坑杀了,他也认命了。曹操已经死了,许许多多的兄弟朋友都死了,当今天下已经没人可以阻挡曾炩平定天下的脚步,将来曾炩篡汉也好,做一代权臣祸乱社稷也好,和自己都没有关系。自己活着和死了,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以自己的地位,在曹操尸骨未寒的时候马上投降敌人,已经是声名尽毁了,自己也将遭到士人的唾骂,生不如死。叛军阵营也好,河北也好,都没有自己的存身之地,没有人会信任自己、重用自己。为了活着,自己只能选择留在河北,苟延残喘,饱受欺凌和耻辱。这就是投降变节的代价。

戏志才心灰意冷,告辞曾炩而去。

吕布亲自赶到南城战场,督促各部将士仔细寻找曹操的尸体。

此时战场上的大部分尸体已经被掩埋。浪荡渠上的浮尸经过连续两天的打捞后也几乎绝迹。重新挖开坟冢显然不现实,吕布和贾诩为此很头痛。戏志才既然说曹昂把曹操带出了城,那曹操的遗体一定在南城战场上,但士卒们从豫州大吏战死较为集的地方开始搜索,搜索了大约一里范围的地方,都没有任何现。

到了黄昏,还是没消息,吕布很无奈,对贾诩说,你回去告诉主公,就说曹操的尸体肯定是沉到水底,找不到了。

贾诩虽然还想继续找下去,但是此时已经天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