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0 章(1 / 1)

夫为佞臣 汴梁公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被压下风,令陛下再次对邓氏犯下的案子生出疑惑之心,还会卷起一场腥风血雨。

陛下最不喜宫中禁卫与东府司、廷尉府以及司隶校尉有所交涉,定会严刑拷打常玉大人以及他手下听命的各级禁卫将领。若圣怒磅礴,治以流放之罪...也未必没有可能。因此...若事后陛下责问此事...常大人会一力撇清干系,只是这样做的后果...极有可能会将罪责推至廷尉府的头上。

此事我有细细考量,若陛下以为是您暗中协助我运送人证与物证入宫,便不会对案情起疑,且能使我们的损失降到最小,事后,对你我二人顶多是罚俸之责,无外其他。

但...这毕竟事关窦兄您的利益...我与常大人皆不能擅自替您做决定。若窦兄愿意...我定会与您共同承接陛下之怒。若您不愿...我与常大人则再想另外的法子将此事遮掩过去。”

江呈轶说出此事,心情略有些忐忑,双目追随着窦月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他的神情。

让窦月阑担责,是他迫不得已的选择。他自城外追捕苏刃归来前,便已认真量杖了此事,只有窦月阑出面,才能将控制局面,降低风险。

窦月阑任职廷尉多年,居于京城,审查复核大魏上下的各种典狱大案多年,行事正义、秉公执法,颇受民众与群臣的赞誉,又有家族威望傍身,持立自足。魏帝就算恼怒窦月阑私下相助江府,也会顾及天下的看法与窦氏的体面,不对他进行严惩。

但常玉却不一样,他是草寇出身,并没有什么背景,若不是宁南忧暗中提携,协助他立功,他根本不可能从禁卫军一名小小卒士,一路升至如今的卫尉之职,只要被魏帝发现他不留余力的襄助江府,没有任何家世的他,将会招致灭顶之灾。而这样一来,宁南忧便会失去一个培养了多年的心腹大将,日后在京城行事也会更加艰难。

然而,这样做,又属实对窦月阑不公平。因此,江呈轶只能将他带来面见常玉,将此事说开。若能征求他的同意,则万事大吉,若不能...便只有暂缓入宫之事,另寻出路。

正当他陷入两难的抉择中,来回反复思考此事时,窦月阑低声询问了一句:“江兄与常大人有别的两全其美的法子了?”

【一百一十九】入宫拜见

江呈轶微愣,朝他看过去,不明所以的望着,随即摇了摇头道:“并无任何良策。”

窦月阑紧接着说道:“既然如此,你们还要犹豫什么?权衡利弊下,自然是由我来承担陛下的怒火。这还要有所迟疑么?”

常玉与江呈轶都没想到,窦月阑竟会这般斩钉截铁的答应。

江呈轶道:“窦兄,此事非同小可,您难道不为自己多多思量一番?”

窦月阑毅然决然的摆手道:“多思无意,我用罚俸的结果来换取陛下看清邓氏面目的机会,值了。大魏外围动荡不安,若朝中奸佞不除...实不知还要闹出什么乱子。”

他几乎没有多加考虑。江呈轶停滞怔愣片刻,渐渐扬起一抹微笑,向窦月阑恭敬作揖道:“窦兄为君为国之心,令我倾佩。”

常玉亦认可似的冲他颔首,随即抬头瞧了瞧天色,紧绷着神经道:“时辰不早了。二位大人切莫过了最佳觐见的时机...快些商议接下来的计划吧。”

江呈轶略略点头,遂而对两人同时说道:“我细细计算了一下,入宫后,先由窦兄向陛下禀明弘农之事的原委,将人证物证一一呈上,让我有机会同立于殿堂听案。

陛下定会与廷尉府左右监一同审查弘农案相关的文书与证物,约莫要耗费一夜时日。常将军...您定要保证,岳桡明日会将邓氏的罪证呈入宫中,让陛下阅览。待陛下之心动摇后,我自会披发脱衣代罪,从廷尉监使的队伍中冲出来呈说冤情。陛下难免会动怒,窦兄定要按捺住心思,切莫为了救我而乱了阵脚,我自有法子平息陛下之怒火。”

他一样一样将事情说来,常玉与窦月阑都倾耳听着,不敢放松一丝。待江呈轶说完,他们二人便立即点了点头道:“江大人的安排甚合情理,我等自会全力配合。”

三人于巷中小道上达成协议,互相认可后,便分成了两拨人,各自离去。

宫门外,廷尉左右监使已等得万般焦急,不断张望窦月阑离开的方向,想要寻找他的身影。

不过片刻,窦月阑只身一人前来,回到了宫门之前。

左右监使纷纷上前问道:“窦大人!您去哪里了?让下官等人好等一番。”

窦月阑不慌不忙的说道:“我去清点随车驾入宫的监察使,以及从弘农取回的人证与物证去了。”

左右监使又问:“此案可还有遗漏之处?”

窦月阑摇摇头答道:“已悉数梳理完毕,并无缺漏。”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余光注意着身后的动静,只见有两抹身影迅速窜入了廷尉府送证的队伍中,隐入了人群中,消失了踪迹。他稍稍松了口气道:“方才清点耗费了不少时间,陛下还在宫中等着我汇报案情...随我一同入宫吧。”

话音落罢,他立刻上前,向宫门前守卫的士兵递去了帖子与通行玉牌,等候片刻,才领着车队步入宫城。

正如江呈轶所料,此刻的宫中,被岳桡加派了巡查的人手,四处皆是禁卫。瞧见窦月阑的车队缓缓而来,便立刻上前拦下。为首的禁卫首领先向窦月阑行了拜礼,客气道:“窦大人。”

窦月阑冷眸以对,淡淡问道:“禁卫军好大的阵势...连廷尉府的监使队也敢拦?你可知陛下正在南宫等着本官前往禀告弘农案情?”

这禁卫首领并无丝毫慌张,拱手作揖,慢条斯理的说道:“今日晨起,末将等人便收到了窦大人归京的消息,早已在宫中恭迎窦大人的到来。只是岳将军嘱咐,水阁江氏狡猾多端,极有可能会寻找机会混入宫中,行不轨之事,要末将等人仔细审查核对出入宫闱的来往人马,不可有一点懈怠...还望窦大人见谅。”

“说的这样冠冕堂皇,不就是想要核查清点我廷尉府监使队的人马么?”窦月阑漫不经心、满脸不屑道:“你只管去查,若有问题,本官自当一力担下。”

禁卫首领立即向他恭敬致谢道:“多谢窦大人行方便。”

紧接着,他长臂一挥,仰着头颅,神采奕奕的对身后的禁卫军嘱咐道:“给我仔细查。来往之人,一一登记,不可有一点疑漏。”

此人身后跟着一支四十人的队伍,听到他的号令后,立即异口同声的应道:“诺。”

禁卫军犹如冷窜疾风,在原地瞬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