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该如何处置?”千珊问道。
江呈佳未答她的话,而是瞟了一眼院子外躲躲藏藏的那抹红褐色的身影,轻声唤了一句:“子曰?是你在院外吗?”
窦月珊听见她的叫唤声,心中不由轻轻一抖,遂冒出头来朝里头望去,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道:“阿嫂...”
江呈佳瞧着他身后似乎还有旁人,便皱了皱眉,朝院前月门行去。正瞧见窦月珊领着另一队精督卫立在院外。
她问道:“你拿了君侯的调令?”
窦月珊点头应道:“昭远兄出门前,特地命吕寻将调令交予我。若是察觉府内有危险,便即刻调兵前来护府。”
江呈佳遂问道:“也就是说,子曰方才领着精督卫在院外,干巴巴地等了两柱香?”
窦月珊摸了摸脑袋,颇有些无奈道:“阿嫂莫怪,弟身无半点武力,领着精督卫站于院外,瞧着阿嫂的人打斗之时不费吹灰之力,便忘记唤身后精督卫上前帮忙了。”
江呈佳顿了顿道:“我晓得,你不让精督卫插手,却又偏要在院外候着的缘由。我同你一样,深觉此事精督卫不宜插手。君侯本就不受待见,此次淮王既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取我性命,便是不怕君侯同他闹翻,相反,他倒是想利用此事,激得君侯调来更多的精督卫护府,好抓住君侯的把柄,说他违背誓约,以此事作为借口,插手精督卫内部事宜。”
她不敢忘,宁南忧与宁铮有过什么约定。
宁南忧曾向宁铮承诺:这精督卫虽掌天下事,但必定为宁铮所用,虽行天下路,却不替任何人遮掩保护,只在宁南忧身险之际出手相救。精督卫绝不会救除了宁铮父子四人之外的人。
这便同宁南昆将她绑去泉陵,逼迫宁南忧调用精督卫相救的局一样。宁铮亦想用同样的方式试探宁南忧,一则是看他是否当真被江呈佳所迷惑,不惜破坏他曾经的誓约,也要救她。二则是想要知道,宁南忧究竟能随时调来多少精督卫?
而窦月珊也清楚知晓这一点,更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因动用精督卫,为宁南忧招至更大的麻烦。可他也晓得,若是江呈佳出了什么事,宁南忧定会不顾一切,在此时与宁铮反目成仇。于是窦月珊只能领着精督卫在院外静候,不敢离开,若是里头撑不住了,再命精督卫出手相救。
他知,江呈佳乃水阁之人,且在这个大魏第一商权帮派中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身边定有水阁尚武行护卫暗中保护,不会危及性命,才会有底气等在院外观察。
窦月珊见江呈佳猜到他的顾虑,面上登时有些尴尬道:“阿嫂会不会怪罪弟...只考虑到了昭远兄,而未曾顾及北院若干人等的安全?”
只见面前这个个头娇小柔弱的女子,扶着腰,面带微笑,柔声道:“子曰,你同君侯,乃是三拜同祖,歃血饮酒,同甘共苦的兄弟。你当以他之处境考虑。而我自有水阁暗卫相护,绝不会令自己受伤。因而,你所顾虑的,并无不妥。你所做的,也乃正确之举。”
窦月珊略显诧异,又听见江呈佳道:“君侯于我而言便是天下至宝。若无他,这世上也将不会再有江呈佳。子曰,阿嫂可否求你一件事?”
【四十七回】借势掩藏避危成
褐衣青年怔住,略顿了片刻道:“阿嫂请说。”
江呈佳立于他面前,双眸坚定,面色严肃凝重道:“年前,窦太君来时,带了不少护卫,现如今都住在城中酒楼。子曰可否将那些人唤来。”
窦月珊没有立即明白江呈佳究竟何意,细想之后才恍然大悟道:“阿嫂是想....”
面前娇俏貌美的小女子朝他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只是...调动窦家的护卫,不知太祖母哪里如何交代?”
窦月珊遂即答应道:“阿嫂且放心,若是太祖母知晓,也定会做出似嫂嫂这般同样的抉择。”
江呈佳点点头,屈膝欠身行礼,向他谢道:“多谢子曰相助。”
窦月珊连忙将她扶起,遂一语不发冲她颔首点头,便带着身后一队精督卫离开了指挥府。
院子里的千珊追上来,盯着那一行人离去的背影问道:“姑娘...窦三公子此刻且要去哪里?”
江呈佳转身朝主屋前那瘫成一片的白衫青甲,面色深重道:“院子里的这些人总要处理,可却不能由水阁之人处理,更不能由精督卫所控。眼下最好的办法,便是窦家护卫将这一群人控制。”
千珊问:“姑娘是想要借窦氏之力,与淮王对抗?”
江呈佳叹道:“眼下,只有这一个法子,既能解决君侯之困,亦能让宁铮知难而退。”
今日,宁铮遣派三十几名死士围攻北院,表面看上去,似乎是要置她于死地。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他所派这些死士虽说武功皆高,却抵不过水阁的暗卫。想以此夺她性命,乃是天方夜谭之事。
她相信,宁铮这般老奸巨猾,不会猜不到她身侧有水阁尚武行的暗卫随行保护,否则他也不会派遣三十余名死士前来。
他既然知晓她有自救之法,却仍旧这般行无所忌的高调刺杀,便是怀有旁的目的了。
一则是想测一测水阁真正的实力,二则是想要提醒宁南忧,他的枕边人究竟是什么身份。淮阴侯府自京城迁至临贺,一路上跟来的仆婢,几乎都是宁南忧的心腹。从前王府里那些潜藏的细作,在临贺之行启程前,便被江呈佳以身份户籍不明,而被辞退或是发卖了出去。
可尽管如此,君侯身侧仍就少不了淮王府派来的细作打探府内消息,更有如狼似虎、死死盯着君侯的明王宁南清不断往精督卫中安插人马,意图监视君侯。
于是,不论临贺还是京城之中,皆盛传:成平县主与淮阴侯婚后恩爱有加。而这样的传闻盛行的背后,少不了宁南昆与宁南清两兄弟的推波助澜。因为不论哪则对君侯不利的消息,都敌不过君侯痴迷于江氏美色、放纵迷失、背叛淮王府的传言更让淮王恼怒。
若说宁南昆是出于对君侯的仇视,才会行此计报复。那么宁南清便是为了淮王府世子之位,不惜夸大其词,令淮王一怒之下彻底将君侯从世子之位的继承人选中除去。虽说君侯不受淮王待见,但这些年淮国世子之位候选之名中,不论王府嫡子还是庶子皆榜上有名。宁铮的心思古怪,谁也不知这淮国世子知为究竟花落谁家。宁南清自是要防患于未然。
淮王自是看不得君侯与她亲近,便想尽办法,欲挑拨她与君侯的关系,哪怕此次死士刺杀无功而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