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4 章(1 / 1)

夫为佞臣 汴梁公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昭告京城上下:朕要重启腊八节邓元私府爆炸案。至于邓氏的罪罚,待诸事皆定后再行判定。”

崔迁急忙应声答道:“喏。”

窦月阑仍想再进一步,上前两步再次作揖,正想开口说话,魏帝却对他伸手摇了摇,阻止道:“够了。朕的耐心有限。若你们还要揪着此事不放,今日殿审,便就此作罢吧。”

众人纷纷一怔,神情各自黯淡下来,低声回应道:“万望陛下息怒!”

窦月阑拢着眉头,无奈的叹了口气,脚步默默后退,站回了江呈轶身后。景汀心有不甘,还想要上前争论,窦月阑及时出手,将他拦住,并悄悄侧过身对他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继续违逆魏帝之意。

景汀气结于心,却无可奈何,只能忍耐着退了回去。

“启禀陛下,臣与常玉,依照您的嘱咐,沿着京城近郊、远郊作了走访调查,针对太常卿邓陵大人意外身亡之事,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就在大殿陷入一片冷暗,鸦雀无声时,站在众人身后的岳桡踏出一步,向魏帝禀报道。

“什么新进展?”

岳桡禀辞言说道:“臣等按照江主司呈上的证词文书,前去郊外核查,发现其所述之言,句句属实。在京郊截杀事发之前,太常卿大人确实身在远郊。”

常玉即刻跟在他身后站出来,接着说道:“岳将军所言属实。臣奉命调查灵仪队被袭一案时,已发现当时的劫匪与邓氏有着种种联系。多种证据皆能指明,灵仪队遇袭正是邓氏族人策划。然则,当时线索只查到了邓氏,臣并不知幕后究竟是何人所为,向陛下承上的要案奏辞也只说明了绑架监禁灵仪队众人的村庄乃是邓氏名下的。

直到臣审问了江主司所带领的证人才知...原来当日是太常卿一手组织了袭击灵仪队的行动,也正因此事,才让潜藏于远郊的长鸣军三营兵将找到了机会对其下手。臣与岳桡将军在两日前曾一同前往宫狱审问被关押的长鸣军三营将领柳景。其人却如江主司所说...是奉了都护将军邓情的命令,才会伪装成占婆兵,袭击太常卿。

臣还查到,长鸣军不仅曾在弘农边境与占婆兵有所交集,甚至早在京郊城外便已有合作。”

“常将军!岳将军!您二人好歹也是这护卫宫墙的禁军卫尉,竟也如此胡言乱语么?”邓国忠抢过话语,强势辩解道,“长鸣军三营军将皆是老夫召回的,本身便与吾孙邓情无关!又何来行刺吾儿阿陵一事?更何况与占婆兵有所同谋了!”

“邓太尉,您确定,长鸣军是您召回的么?”常玉冷声厉问道。

邓国忠斩钉截铁道:“老夫确定。”

“好,既然太尉大人如此肯定。陛下,臣请旨,召见柳景前来,于殿堂之中对质。”常玉作揖请求道。

魏帝本就想让邓国忠与那柳景当面对问,常玉这话恰巧应了他心中想法,于是便毫不犹豫的答应道:“准了。”

崔迁眼观堂上局势,常玉话音刚刚落下,他便冲着外头守着的小内侍招了招手,附在那人耳边浅说了几句,命他前往宫狱押解柳景入殿。

不过片刻,柳景便被禁卫军五花大绑的捆着,带到了殿上。

两名禁军的呵斥声响遍整个游廊,柳景被他们推搡着,踉踉跄跄的跳进了门槛里,几乎是滑跪着扑到了九阶之下,狼狈仓惶至极。

崔迁站在高台之下的右侧,居高临下的盯着柳景,尖声细语道:“堂下何人?!还不拜见陛下?!”

柳景浑身上下皆是被拷打出来的伤口,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秋衣,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听见崔迁这样问,冷不丁的打了个寒颤,惊慌失措道:“罪臣...罪臣长鸣军三营将领柳景拜见陛下,陛下万安。”

“柳景。”魏帝唇间呢喃,淡淡道:“抬起头来,让朕瞧瞧你的面貌?”

柳景心惊肉跳的抬眼望去,十分害怕的看着魏帝,坐在阶下瑟瑟发抖。

“你紧张什么?跟着邓情身后办事,连刺杀朝廷大臣、联合串通占婆兵的这种事都能做得出来,怎么入了南殿这样慌乱?”魏帝抚摸着下巴,沉吟着问道。

柳景全身发抖的厉害。他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有一日会以这样的方式在皇城中面见当今天子。他战战兢兢的说道:“陛下之天威...令罪臣见之生畏。”

“一张嘴,倒是挺会说话。”

魏帝冷笑一声,随即朝常玉与岳桡说道:“人已经带到了。你们要问什么,便问吧。”

常玉与岳桡同时作揖道:“臣等遵旨。”

柳景便被两名禁军拖着,来到了这两人面前。

常玉冷冷的盯着他,问道:“柳景,本将问你。私自召你入京的,究竟是何人?”

柳景面色青白交加,浑浑噩噩道:“启禀常将军,罪臣之所以归京,全是听凭都护将军邓情的旨意。”

邓国忠站在堂下,听他此言,即刻说道:“陛下...老臣私召长鸣军入京,自是先行告知了阿情。他本是极为不愿意的...只是在老臣的逼迫下,才不得已让柳景领长鸣军三营兵将入京的。柳景此话,的确符合实情。”

他迫切的想要解释此事。魏帝向他摆摆手,示意他莫要多言。邓国忠尴尬的敛住声,只能耐下性子继续听审。

常玉紧接着问道:“柳景,本将再问你。邓情领你入京时,可有说明是为了何事?”

【一百五十三】奋力狡辩

柳景丧眉耷眼的答道:“都护将军明确的同罪臣说过,此一番前往京城,是为了刺杀太常卿邓陵大人。”

邓国忠愕然怔住,不可置信的望向柳景,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心里忐忑着:怎么回事?怎么这个柳景并没有像他之前所想的那样替邓情翻供?此刻,他心里不知是喜还是忧。他幻想着,或许这个柳景口中并无实话,而是窦月阑与江呈轶等人逼迫,才会令他一口咬定了邓情。故而,邓陵的死,是不是有可能与邓情无关?

邓国忠又想:只是...如此一来,当堂的诸多证据,再加上柳景这个人证,恐怕邓情再难逃脱罪行了...

他心底的那种矛盾至极的想法再次翻涌了上来,使得他站在堂下,反复不安。

在他满心慌乱,猜不透事实真相到底如何时,常玉则继续揪着柳景问道:“你确定邓情是这么同你说得?柳景,此乃南殿之上,你的一切言行,皆在陛下的眼中。倘若敢有任何不实之语,便是诛灭九族的大罪。你可要想清楚了再说,切莫为了某些人而隐瞒。”

他这话中的某些人,不知是再讽刺谁。众臣皆是微微一顿。魏帝与岳桡则是顺其自然的以为,常玉话中所嘲,乃是江呈轶。于是两人都同时朝站在最前方的那名青年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