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1)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栗银 5340 汉字|1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72章

  考生作答时,百官皆不得滞留考场,此时已尽数退出。

  偌大的奉天殿内,除了监试官、巡绰官等考场官员,只有端坐上首的九五之尊才可堂而皇之地注视某一人。

  苏源定下心神,似无所觉地整理策题和答卷纸,按习惯一一放好。

  与前五场不同,殿试只考策问,且只有一道大题。

  忽略不时落在身上的目光,苏源凝神阅题。

  策题仅四个字,“君臣之道?”。

  此为弘明帝亲自命题,可谓简单直白。

  在苏源看来?,为人臣子者能?否恪守本分?,确实是?弘明帝最为看重的。

  君不见?,弘明帝登基二?十余年,作为革新派领头人,新政的倡导者,他从未停止过?与守旧派那群老人的斗争。

  奈何守旧派势力盘根错节,有他们的桎梏,新政之道?路可谓千难万险。

  革新派步履维艰,好容易取得一些成就,却又被当年那场天灾打回原形。

  顺来?集市暂且不提,民众的声音逼得弘明帝下罪己?诏,革新派再次束手束脚。

  直到后来?天铃在全国范围推广,百姓有了良种,对陛下感恩戴德,形式才逐渐好转。

  只是?这段时日里,守旧派趁机疯狂扩张,几?乎将革新派挤兑得毫无立足之地。

  苏源想,那时的弘明帝定是?愤懑且无力的。

  身为天子,却无法随心所欲地施展政治才能?,甚至很多时候还要向世族低头,称得上奇耻大辱。

  而?世族能?如此嚣张,离不开那位头脑不太好的先帝的纵容。

  见?过?坑爹的,没见?过?坑儿子的。

  苏源心下唏嘘,将飘远的思绪拉回到策题上。

  也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因素,弘明帝才迫切地想要往朝堂引入新鲜血液,选纳谨遵“为臣之道?”的臣子,为己?所用。

  整理好思路,苏源取来?草卷,执笔起草。

  “臣对:臣闻君臣上下,以礼为本。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事上之道?莫若忠,待下之道?莫若恕......臣谨对。”

  虽说?苏源自觉到了瓶颈期,才识停滞不前,无法再进一步,但对于?此类策问,称得上得心应手。

  不消多时,一篇策文一气浑成。

  苏源缓缓放下毛笔,细微的响动引起高居上位的弘明帝的注意。

  批奏折的御笔一顿,不着痕迹抬眼,直指场下第一位。

  见?苏源已停笔,弘明帝心里头跟猫挠似的,恨不得现在就丢下这堆通篇废话无病呻吟的奏折,下去瞧上一眼。

  苏源他……应该能?理解朕出此策题的用意吧?

  他能?在关键时刻解他燃眉之急,肯定能?理解。

  弘明帝自问自答,兀自脑补。

  转念又想到会试时苏源的文章,字字珠玑,清音幽韵,直接甩开会试第二?的那崔家小子一大截。

  当时主考官将答题卷呈上时,弘明帝就是?这般认为,心中无比骄傲。

  这可是?进献良种的大功臣,朕欣赏且关注多年的年轻人,朕未来?之肱骨,又怎会是?平庸之人?

  弘明帝抬手捋须,终是?没按捺住,丢下御笔,有条不紊地走下场。

  他并未直奔苏源桌前,而?是?故作深沉地在几?个过?道?间?溜达一圈,挑了几?名考生看一眼策文。

  所经之处,考生无不屏气凝神,后背生汗。

  更有甚者,执笔的右手止不住颤抖,仿佛吓得不轻。

  场内考官不敢直视天颜,余光瞥见?陛下在场内转了一圈又一圈,过?程中停下好几?次,最终停在了最右排第一位,苏会元桌旁。

  这次倒不像前几?次,几?息之后就离开了。

  陛下负手而?立,似乎是?真对会元的策文起了兴趣。

  众考官暗地里相视一眼,心底有了计较。

  再说?苏源,他虽全神贯注修缮策文,但只要一垂眼,就能?看见?旁边那双绣着五爪金龙的明黄色长靴。

  生平第一次和天子近距离接触,苏源手心悄然湿透,眼睫低敛,掩下眸中翻涌的情绪。

  手上不停,继续修正措辞。

  弘明帝一目十行,看完了苏源的策文,在心里点了点头。

  他倒不像是?前面那些人,见?自个儿站在旁边,抖得跟鹌鹑一样。

  此地不宜久留,苏源尚未入朝,弘明帝不想让他因自己?的缘故受到太多关注。

  信步走上高台,再度落座,弘明帝已经开始盘算着,等苏源大小立个功劳,他就公布苏源是?进献良种之人,再借此升他的官。

  在此之前,他也想看看苏源的本事到底如何,当不当得起他的看重与恩待。

  奉天殿内一片宁静,只有间?或响起的呼吸声,以及翻动答题卷的细微声响。

  弘明帝看着周阁老呈上的奏折,心情从悠哉转为厌烦。

  提起御笔,在上头龙飞凤舞地批了个斗大的“阅”字,表示朕看过?了,随后将奏折丢进已批阅的那一堆里。

  至于?答不答应奏折中所提之事,当然是?不答应了。

  周阁老跟他又不是?一派,对于?那些个无关痛痒的提议,弘明帝是?能?拖则拖,拖不了就哭穷。

  反正户部尚书孙见?山是?他的人。

  弘明帝轻哼一声,趁人不注意,捶了捶僵硬的后腰。

  太子得赶紧成长起来?,熟悉朝中事务,这样他才好将靖朝交到他手里,安心养老。

  他连养老的皇庄都选好了。

  对于?弘明帝石破天惊的想法,苏源那是?毫不知情。

  他专心润色策文,就好比将血肉填充进空洞的骨骼之中,适当添加一二?字句,让文辞更加精妙饱满。

  如此这般,苏源来?来?回回重复看了三?遍。

  确保再挑不出缺陷(在他看来?的),苏源方才落笔,在桌下揉了揉酸胀的手腕。

  再看时间?,约摸才过?午时。

  通常殿试要等到酉时才会统一收卷,但是?允许考生提前缴卷。

  苏源不想接下来?几?个时辰都干坐在这里,确认无误后,干脆收了笔墨。

  将草卷和答题卷交到东角门处的受卷官手里,继而?悄没声地从东角门离开。

  苏源作为会试第一,本就备受瞩目。

  他这一离去,有那么一些考生顿时慌了神。

  其?中以崔璋为最。

  他手一抖,竟将一滴墨水滴在了草纸上,洇湿一片。

  崔璋脸一黑,咬着腮肉才没惊叫出声。

  抬头看了眼弘明帝,陛下他面无表情,不怒自威,令人不敢直视。

  崔璋想到他爹的三?令五申,勉强冷静下来?,回忆起被玷污这一片的文字,重又写了一遍。

  ......

  苏源走出皇宫,陈正早就驾着马车等在树荫下,揣着双手闭眼假寐。

  小红把自个儿的大脑袋往树干上撞,震得枝头树叶飘落,直接掉进陈正的嘴里。

  嘴里多了个东西,陈正下意识咀嚼,一股难言的味道?在口腔炸开。

  “呸呸呸!”

  陈正捏着喉咙干呕,小红撒欢撂蹄子:“咴——”

  苏源走近时刚好看到这一幕,噗嗤笑出声。

  听?到熟悉的嗓音,陈正动作一僵,也顾不上嘴里的怪味儿,立马跳下马车:“公子考完了?”

  苏源颔首。

  陈正撩起车帘子:“公子肯定累了吧,赶紧回家歇一歇。”

  倒不算累,只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肩颈和腰椎部位略感不适。

  苏源坐进马车,陈正一甩鞭子,直奔春宁胡同而?去。

  春宁胡同的所有人都晓得,今儿是?苏源的大日子。

  打从吃过?午饭,就有好些人坐在胡同口,手里干着活儿,不时抬头左右张望两?眼。

  没有眼熟的马车,再次低头做事,没一会儿又抬头。

  如此重复了不知多少次,只听?见?一阵马蹄声,在场诸位整齐划一地抬头,望向声源处。

  马车由远及近,那坐在外头赶车的,可不正是?苏会元家的仆从!

  “苏会元考完回来?啦?”

  “苏会元考得咋样?”

  “苏会元能?考上状元不?”

  “陛下长啥样,苏会元你瞧仔细了吗?”

  一堆问题朝他砸来?,苏源掀帘子的手一顿,笑容不改:“考完了,陛下乃真龙天子,我等岂可直视龙颜?”

  那就是?没看到了。

  问话之人好不失望,紧跟着又追问:“那苏会元你考得咋样,能?考上状元不?”

  苏源语气波澜不惊:“苏某不知,结果如何还得三?日后放榜才能?揭晓。”

  “诶不是?,我的意思是?你觉得......”

  眼中笑意变淡,苏源以手扶额:“对不住诸位,许是?今日衣着单薄,受了风寒,我得赶紧回去加件衣裳。”

  说?罢放下帘子:“陈正,走吧。”

  陈正一车缰绳,马车驶了出去。

  这些人没问到想要的答案,皆失望不已。

  “我看苏源他就是?故意不告诉咱们!”喋喋追问的妇人叉腰,“当真是?要做官的人了,都看不上咱们这些平民老百姓。”

  “人苏会元以后吃的是?官家饭,咱们一辈子累死累活都比不上他。”

  “唉,谁说?不是?呢。”

  你一言我一句,酸味儿隔老远都能?闻见?。

  倒是?有人保持理智,替苏源说?话:“苏会元不是?说?了,他受了风寒,你们咋这么不讲理呢。”

  谈论声一滞,众人面面相觑。

  要问他们为啥,还不是?心里不舒坦。

  他们这些人在皇城里活了几?十年,子孙后辈也都老大了,即便读过?几?年书,也顶多考个童生秀才。

  再看苏源,不过?是?个从外地来?的年轻小子,却一举夺得第一,再过?不久就要当大官了。

  如此落差,谁受得住。

  满腔酸意无处发泄,只好搬着凳子各回各家。

  留理智尚存的几?人不住撇嘴:“真是?,自己?儿子没本事,反倒酸起别人家儿子了。”

  再说?,像苏会元这样的,放眼整个靖朝又有几?个。

  与其?言语挤兑,还不如跟他打好关系,日后若有个难处,也能?搭把手。

  对于?这些人复杂的心理,苏源那是?一清二?楚,只是?懒得计较。

  嫉妒心谁都有,以前他还嫉妒别的小朋友都有爸妈车接车送呢。

  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今不值得他放在心上。

  回到家中,苏源褪去长袍,换了新的一身。

  先前在奉先殿,弘明帝看他的策文,纵使表面镇定,手心和后背还是?升起一层细汗。

  黏答答的贴在皮肤上,很不舒服。

  苏源把贴身的里衣过?一遍水,挂在晾衣架上,至于?其?他几?件,交由明日卢氏浆洗。

  这时,陈圆过?来?问可否开饭。

  苏源把木盆推进墙角:“开饭吧。”

  按理说?殿试是?提供午饭的,只是?那个点他恰好在润饰策文,中途停下会被打断思路,故而?坚持着等回来?再吃。

  陈正路上听?苏源说?还没用饭,回来?就急吼吼跑去厨房,让卢氏做饭了。

  卢氏在后厨干了十几?年,早已练就出一手烧快菜的本事。

  苏源不过?换身衣裳的功夫,再出来?已经开饭了。

  卢氏母女把饭菜端上桌,无声退出,苏源先是?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才执筷用饭。

  饭后,苏源去书房将今日殿试的策题与策文默写下来?,放入暗格之中,和之前默写的会试文章叠在一起。

  方东和唐胤将在三?年后参加会试,且不论能?否走到殿试这一步,这些文章或多或少对他们能?有些帮助。

  等殿试放榜后,他衣锦还乡,顺便将这些带回去,赠予他们,就当做久别重逢的见?面礼。

  科举的六场考试全部结束,不论结果如何,苏源是?彻底放松下来?。

  倚在靠窗的矮塌上看了小半天的闲书,直至夜幕降临,陈正过?来?敲门,询问是?否开饭,才意犹未尽地放下书。

  临睡前,苏源想起昨天出来?得急,有几?本书落在自习室里了,心神一动,进去拿书。

  书紧挨着沙漏,苏源倾身时,不小心碰到沙漏顶端,“十倍速”三?个字缓缓浮现出来?。

  苏源眼眸微转,忽而?想起一件事。

  若他这次有了进士功名,自习室又该升级了。

  二?十倍速......又该是?怎样逆天的体验?

  苏源是?会元,若不出意外,一甲三?人中肯定有他。

  只等放榜唱名,自习室就该升级了。

  苏源如是?想道?,带着书出了自习室。

  等待放榜的这三?天,苏源给自己?放了个小长假,该吃吃该睡睡,将“躺平”二?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

  就在苏源躺平放松之际,殿试阅卷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八位读卷官每人各一桌,轮流传阅弥封好的答题卷,并在卷上留下“o”“x”等五种记号。

  得“o”最多者即为佳卷,而?后读卷官又将得“o”最多的十张答题卷挑出,呈到弘明帝面前。

  “陛下,此为一等卷,共计十张。”

  彼时弘明帝正在批阅奏折。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金堤巡查,工部尚书庞诩递了折子上来?,陈明此事。

  庞诩是?弘明帝信重的臣子,无需犹豫,当即提笔准奏。

  听?说?是?殿试一等卷,弘明帝当即来?了兴致,看一眼侍候在旁的福公公。

  福公公将答题卷取来?,双手呈与弘明帝,然后安静退到边上。

  手指顺了顺拂尘,福公公想到那位苏源苏公子。

  会试放榜前那几?日他就听?陛下夸赞过?苏公子的文章,前天殿试结束后,陛下又乐呵呵地提及他的策文,几?乎是?把满意写在了脸上。

  陛下可是?出了名的挑剔,能?得他如此赞赏,想必定是?一等卷第一位。

  就在福公公胡思乱想之际,弘明帝已经看完摆在第一位的策文。

  捏着弥封的答题卷,弘明帝乜了眼读卷官,语气听?不出喜怒:“这份考卷,是?佳卷?”

  读卷官垂首肃立在殿中,咽了下喉咙,高声回话:“回陛下,此卷得‘o’最多,自是?佳卷无疑。”

  弘明帝并未言语,只是?将“佳卷”放至一旁,看起第二?份。

  不是?。

  第三?份,也不是?。

  ......

  直到第八份,弘明帝仍未看到想看到的那篇策文,额角青筋狂跳。

  福公公何等敏锐,立马觉察出帝王的不对劲,腰杆子都绷直了。

  御案后,弘明帝神情冷酷,眼角的皱纹都彰示着为帝二?十余载的威严。

  他将第八份放在第七份上,直接越过?第九份,去看最后一张答题卷。

  右上角,明晃晃挂着八个“o”。

  再翻出前面的佳卷,上面只有六个“o”,与第二?、第三?份一样多。

  捏着答题卷的手指微微泛白,这一刻,帝王的怒火到达顶峰。

  “啪!”

  弘明帝将所谓的佳卷重重拍到御案之上,厉声怒喝:“六个o的答题卷你放在第一位,却把八个o的放在最后一位,伍良你到底是?何居心?!”

  伍良脑袋里嗡一声,小腿肚发颤,扑通跪了下来?,浑身抖得跟筛子一样,半天憋不出一整句话:“陛、陛下......微臣......”

  弘明帝双手撑桌,脸上一阵风雨欲来?:“微什么臣,你倒是?说?个所以然来?,至少糊弄糊弄朕。”

  伍良喉咙里像是?被什么黏性物?质堵住,呼哧呼哧喘粗气:“是?微臣的疏忽,不慎......不慎将佳卷放错了位置,还请陛下恕罪。”

  弘明帝又坐了回去:“不信。”

  福公公:“......”

  伍良:“......”

  此时伍良恨不能?时光倒流,打死他也不会答应诚王的要求,收下两?千两?银票,以及那篇文章。

  诚王让他记住这篇文章上的字迹,在他将一等卷呈给陛下前,把字迹相像的答题卷放在最后一位。

  若事成,诚王会保他来?年官升一级。

  伍良被诚王画的饼乐昏了头,尚且抱有几?分?侥幸,觉得陛下肯定会钦定前三?人为一甲,后面那几?份多半会因为“o”不如前三?份,潦草地一扫而?过?。

  届时他完成了诚王的交代之事,来?年还能?官升一级,岂不快哉?

  只可惜他低估了弘明帝纳才之决心,更不知道?这字迹的主人和弘明帝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交集。

  打从他被利益冲昏头脑那一刻,就注定了这个结局。

  弘明帝隔空点着伍良:“朕看你素来?刚直不阿,这才钦点你为读卷官,说?吧,是?谁让你这么干的?”

  伍良软瘫在地,要哭不哭的样子。

  陛下说?得不错,他确实刚正不阿,可他不想在侍郎这个位子上坐到死。

  他想要升官,只能?答应与诚王合作。

  一步错,步步错。

  伍良选择认命,把自己?和诚王的交易如数相告。

  然后重重叩首:“还请陛下看在微臣主动招供的份上,不要罪及微臣的家人。”

  在此之前,弘明帝以为伍良出此下策可能?与会试第二?,崔璋有关。

  谁料主谋竟是?他的亲儿子。

  一边是?多次令他失望的诚王,另一边是?文采斐然的大功臣......

  弘明帝心里的天平无知无觉地倒向苏源这边。

  “朕原本打算等吏部尚书致仕后由你顶上,现在看来?是?不必了。”弘明帝无视伍良的崩溃,漠然道?,“明日你自请辞官罢。”

  伍良哽咽跪拜:“是?,微......草民遵旨。”

  待伍良踉踉跄跄地离开御书房,殿内重归寂静。

  弘明帝凝着苏源的策文,怔怔出神。

  福公公则掩下眼底的惊涛骇浪,低头装死。

  一刻钟后,弘明帝长叹一声,言语间?不乏怅然:“来?福,传朕口谕,诚王禁足三?月,罚俸一年。”

  福公公领命而?去。

  抵达诚王府时,诚王正在正妃周氏院子里,商谈是?否拉拢崔阁老之子崔璋。

  听?下人禀报说?福公公来?了,连忙同周氏起身相迎。

  走进花厅之前,还跟周氏说?:“多半是?父皇得了什么好东西,让福公公送来?呢。”

  周氏只温柔笑着,并不言语。

  然后,诚王就被打脸了。

  当福公公传完天子口谕,诚王整个人都愣住了:“好好的父皇为何罚我禁足?”

  罚俸也就罢了,他不缺那点银钱,可为何要禁他的足?!

  三?个月不上朝,三?个月后他又该拿什么跟太子争?

  对此,福公公跟个笑面虎似的,意有所指:“陛下说?,王爷您自己?做了什么自个儿清楚。”

  诚王正想否认,忽然脑中白光一闪,脸色骤变。

  望着一脸惶然的诚王,福公公忽然想,诚王正是?因为当年挺身救驾的情分?,才如此肆无忌惮。

  只可惜,这点情分?早在这位的折腾下被磨光了。

  诚王被禁足一事很快传遍京城,朝中众说?纷纭,却没一个猜到真相的。

  苏源宅在家中,对此事毫不知情。

  直到三?天后传胪大典,才踏出院门。

  这一日,所有贡士皆身着进士服,站在华盖殿前。

  苏源依旧站在第一位,面容清隽,身姿颀长,引得百官纷纷侧目。

  弘明帝着礼服至华盖殿升座,鸿胪寺官高声宣读:“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下一步,就是?传胪官唱榜。

  “第一甲第一名,福水村,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