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1 / 1)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栗银 541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54章

  “怎么回?事?”

  苏源瞳孔骤缩,下意识起身问道。

  船舶司官员摇头:“下官亦不知内情,户部那位大人只说上午还好好的,吃个饭的功夫就死光了。”

  苏源不禁扶额,真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啊。

  “你?等着,我去仓库看看。”

  红薯不似土豆,一年只可以种一次。

  就算紧赶慢赶,今年也再种不成了。

  只希望那些红薯没死透。

  苏源赶去仓库,在犄角旮旯里?翻出两箱红薯。

  这两箱因卖相不太好,被户部官员弃之不用?,在仓库里?堆放数月,积了厚厚一层灰。

  船舶司花厅里?,户部官员在原地不停踱步,官服被汗水打湿而不自?觉。

  看到苏源出现,仿若看到了救世主:“苏大人!”

  苏源放下半人高的箱子:“这里?面的天薯成色不比之前那批,长成的果实也会?逊色几分?。”

  能找到天薯就谢天谢地了,户部官员哪敢挑三拣四:“下官定会?将情况告与尚书大人,也多谢大人施以援手?。”

  苏源置之一笑:“本官作为靖朝一份子,理应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况且这也不是本官一人之功。”

  户部官员嗯嗯啊啊应着,打开箱子查看。

  这批天薯被户部嫌弃,可见?外表有多磕碜。

  即使做足了心理准备,当看到坑坑洼洼,生得奇形怪状的天薯,户部官员也还是陷入了沉默。

  双方面面相觑,良久无言。

  户部官员哈哈干笑两声:“虽说品质略次,但只要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改良,总会?好的。”

  苏源脑中浮现一个猜测:“你?们把所有带走的天薯都种下去了?”

  那可是百十箱红薯呢。

  户部官员忙摆手?:“那倒没有,但也只剩小半。”

  所以尚书大人才派他厚着脸皮来船舶司“打秋风”。

  苏源既好笑又无奈:“事不宜迟,你?赶紧带它们回?去吧,尽力救回?那些个天薯,否则怪可惜的。”

  “可不是!”户部官员懊恼得直拍大腿,“太子殿下还有尚书大人几位前脚刚离开没多久,后?边儿皇庄就传来了消息。”

  “不过大人您尽管放心,户部的那几位擅长农学的老大人都赶去皇庄了,应该能挽回?一部分?。”

  苏源一颗心稍稍落下,送走了户部的几人。

  “真可惜啊,那么多天薯都浪费了。”苏源身后?的船舶司官员小声嘀咕。

  本来他还想着,等天薯普及后?多买些回?家,好让老娘老妻还有儿女们尝尝味儿。

  尤其是那烤天薯。

  犹记得当年乘远靖舟出海,船队滞留在红皮部落期间,苏源曾“研究”出一种天薯的新吃法。

  把天薯埋进?柴火堆里?,噼里?啪啦烤上那么一会?。

  在烤制的过程中,天薯那股子又甜又香的滋味一个劲往鼻子里?钻,直搅得人心痒痒。

  等时辰一到,扒开外面那层烤得焦黑的外皮,露出金黄色的内里?。

  咬上一口,软糯香甜,带有烤制食物特有的香味。

  这样的天薯,他一口能炫十个!

  可惜这样美味的食物,回?到靖朝后?再也没尝过了。

  午夜梦回?,他时常想起那段艰苦的海上生活。

  有天薯,有海鱼海虾,还有淳朴的同伴。

  真真是满汉全席也换不来的念想!

  “这事自?有户部处理,咱们的任务就是造好船,管理好与别?国的海上贸易。”

  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出这样的事,苏源当然也很担心。

  只是身份使然,他一个工部侍郎,兼任船舶司一把手?,好端端跑去插手?户部的事,可不就是僭越了。

  以那群无利不起早的御史的尿性,估计又要逮着他狂喷,怎一个面目全非了得。

  “早前杭州府传来消息,陆续有八艘商船抵达港口,估摸着这几日也快到京城了,咱们抓紧时间准备准备。”

  那官员利落应下:“是,大人!”

  “还有鸿胪寺和驿馆那边,也都交代好了,以免临了出什?么问题,影响番商对我朝的印象。”

  经远靖舟的大力宣传,沿途所过之处,无一不知靖朝重开港口。

  好歹是封海令之后?的第一批番商,国库需他们充当代言人。

  “大人放心,王先生早就派了人去码头盯着。”

  苏源轻嗯一声:“辛苦了,本官尚有文书未处理完,这就先去了。”

  对方自?是连声应下,小跑着忙活去了。

  苏源坐回?案前,执笔蘸墨时再次想到皇庄上的那批红薯。

  红薯早已长成,按理说不会?大批死亡才是。

  就算没到现场,苏源也能看出这件事从头到尾都透着诡异。

  红薯出事,弘明帝必然盛怒,赵澹想必也逃不脱斥责,连带着户部的官员也难逃其咎。

  只希望农学老大人争气点?。

  苏源轻叹一口气,继续伏案办公。

  ......

  红薯大批死亡可不是什?么小事,孙见?山在第一时间赶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赵澹正苦哈哈批阅奏折,鬓发汗湿一片,连呼吸都粗重了不少?,俨然苦夏得厉害。

  一旁盆里?的冰块散发着凉气,正有宫人往里?面添新的冰块。

  赵澹双眼不离奏折,不动声色往冰盆前挪了挪。

  另一边的加宽版矮塌上,弘明帝着一身清凉的袍子,大剌剌地袒露胸襟。

  边上还有宫女轻柔地扇着扇子,在丝丝凉风下,整个人惬意?又舒坦。

  孙见?山走进?御书房,就看到眼前这一幕,嘴角疯狂抽搐。

  陛下还真是会?享受,喝着凉茶还不忘吃水果。

  若非顾及太子殿下,说不准还要叫上几个唱戏的,在边上唱念做打。

  不过陛下到底是疼太子殿下的。

  为陪伴太子殿下,陛下甚至放弃了宽敞的龙床,心甘情愿地挤在“狭窄”的矮塌上。

  赵澹:“......”

  他才不会?告诉孙大人,父皇只是不想头顶大太阳乘龙撵回?寝宫,更不想走从御书房正殿到偏殿的那几步路,才在此处勉强将就的。

  别?问,问就是懒得做。

  孙见?山对内情一概不知,顶着一张火急火燎的脸,扑通跪下:“陛下,太子殿下,皇庄出事了。”

  赵澹面色微变:“出什?么事了?”

  孙见?山简单说明情况:“几位擅长农学的大人已经赶过去了,将尽快排查天薯死亡的原因,也会?尽全力救回?天薯。”

  弘明帝一个鲤鱼打挺,布满皱纹的脸上神情冷凝:“太子,你?跟孙爱卿走一趟,看看这背后?到底是什?么人在捣鬼!”

  没错,在听完孙见?山的叙述后?,弘明帝第一反应就是这件事是人为所致。

  不然先前连着数月都长得好好的,怎就在收获前全面死亡?

  “一个二个的,都以为朕上了年纪,老眼昏花了不成?”弘明帝狠狠一拍矮塌边沿,口中念念有词,“简直不把朕,还有太子看在眼里?!”

  这话可没人敢应,就连太子殿下也不敢吱声,只好声好气地劝慰:“父皇息怒,儿臣定会?挖出作孽之人,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孙见?山也担心陛下被贼子气出个好歹,也跟着附和,旨在缓解陛下的怒火。

  爱子和爱卿轮番顺毛,总算把弘明帝哄得冷静下来。

  “放心吧,朕还想好好活着,不会?做伤害身体的事。”

  早前几年,弘明帝因赵进?那逆子又是晕厥又是吐血,本就不算好的身体被折腾得更差。

  这几年立志于做甩手?掌柜,又是锻炼又是养生,总算把身体养回?来些。

  为一个逆子糟蹋自?个儿的身体,那段时间他肠子都悔青了,现在更不会?做那损人不利己的事。

  两人暗自?松了口气,赵澹一整衣冠,准备出宫。

  弘明帝忽然想到什?么,又叫住他二人:“带一队御林军过去,皇庄上所有人不得离开,挨个儿严查,附近村庄的百姓也都不要放过。”

  天薯可是利民之举,百姓也该理解他的万不得已。

  赵澹都已经转过身了,回?身深深作了一揖:“儿臣谢父皇。”

  这一礼,是君臣之间,亦是父子之间。

  谢父皇没有因天薯出事而迁怒他。

  谢父皇在龙颜大怒之际不忘考虑他的处境,派御林军相助。

  触及到嫡子孺慕的眼神,弘明帝笑了笑:“去吧,别?耽搁了时辰。”

  待赵澹和孙见?山离去,弘明帝坐在矮塌上,沉默良久。

  福公公垂目凝神,伺候的宫人也都下意?识放轻了动作,唯恐惊扰了陛下沉思?。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热汗滑过福公公的额角,眼看要洇入眼中,弘明帝总算出声。

  “小福子。”

  福公公如蒙大赦,借弓腰上前的动作抹了把汗,忍着双腿的僵直:“陛下有何吩咐?”

  “让暗部过来一趟。”弘明帝淡声吩咐。

  福公公心中涌过万千思?绪,迈着僵直的老胳膊老腿,亲自?跑了趟暗营。

  不多时,暗部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御书房:“陛下。”

  弘明帝又躺回?矮塌上,闭眼假寐:“去怀王府看看,怀王在做什?么,他可与外界联系过。”

  暗部不疑有他,领命而去。

  弘明帝捻了捻指腹,喃喃道:“别?让朕失望啊。”

  福公公眼皮直跳,对陛下的用?意?猜了个八.九成。

  无他,弘明帝太了解他的那些儿子们了。

  读书骑射无一不精,便是以头脑空空闻名的禹王,脑壳子捂起一半也比普通人聪慧。

  出身皇家,天生便是皇天贵胄。

  当物质上得到满足,精神上就会?感觉到虚空,想要渴求更多。

  譬如权利。

  譬如皇位。

  作为一名父亲,弘明帝不会?刻意?养废任何一个儿子,也不会?阻止皇子之间正当的良性竞争。

  在夺嫡这方面,只要没触碰到他的底线,做出天理不容的事,弘明帝顶多小惩大诫,三次后?才会?严惩。

  如此这般,既能提升自?身能力,对太子又何尝不是一种磨砺。

  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但赵洋不同。

  赵洋的生母身份低微,他在生母长年累月的影响下,早被移了性情,变得自?卑又偏执。

  弘明帝不得不承认,赵洋就好比藏匿在暗处的毒蛇,伺机而动,趁其不备一举索命。

  就连他这个当父亲的,都没想到赵洋会?在他和暗部的眼皮子地下经营出不容小觑的势力。

  赵洋忍功极佳,且格外记仇。

  弘明帝至今仍记得,那天父子俩在御书房对峙时,赵洋那双猩红阴鸷的眼。

  仅对视一眼,就给人以一种得不到就要毁灭一切的感觉。

  弘明帝不敢赌,也不敢自?信地认为自?己能掰正赵洋歪出个十八弯的性情。

  为靖朝,为太子,也为赵洋本人,弘明帝派人对其严加看守。

  不期望他转性,只求他别?惹是生非。

  可这段时间,不论?周御史还是唐际中,都为了他们投靠的主子——赵洋在朝中上蹿下跳。

  二十八拥趸刚判罪没多久,紧跟着又出了这事,弘明帝很难不怀疑赵洋。

  心思?穿肠过,弘明帝也没心情再瘫着享受了,替赵澹把剩余的奏折处理了。

  余光瞥见?满头大汗的福公公,咳嗽两声说:“酷暑炎热,你?回?去歇着吧,让小临子过来伺候朕。”

  到底是相伴多年的老伙计,福公公在他身边的时间比皇后?还长,弘明帝可不想福公公累倒在岗位上。

  福公公明白陛下这是要提拔临公公呢,当即喜不自?禁:“谢陛下体恤,奴才这就让小临子过来。”

  说罢,脚步欢快地走了出去。

  弘明帝无声笑了下,再度埋首。

  ......

  却说赵澹并孙见?山领御林军出了宫,直奔皇庄而去。

  等到了皇庄上,赵澹直奔种植天薯的地块,并吩咐御林军行事。

  御林军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皇庄上管事并农户在内的数百人,逐一排查。

  但凡有丁点?儿的嫌疑,都被御林军押在一边,等候太子殿下亲自?审问。

  管事、农户们瞧着腰间佩刀,一脸“我不好惹”表情的御林军,吓得小腿肚子直哆嗦,有几个竟当场吓晕了过去。

  御林军看着晕倒的几个农户,沉默两秒把他们送进?嫌疑人堆里?。

  这边御林军吓得三岁娃娃嗷嗷哭,那边赵澹已赶到天薯地里?。

  田埂上站着好些户部官员,几位鹤发须眉的老大人在地里?忙活着,争分?夺秒地和死神抢夺天薯。

  见?赵澹出现,众人纷纷见?礼:“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赵澹随口应了声,满心满眼都是半死不活的天薯。

  当放眼望去尽是蔫不拉几的天薯叶,好些甚至在烈日的炙烤下卷了边,赵澹呼吸一滞,悄然握紧双拳。

  这几个月里?,他每两日都会?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皇庄查看天薯的长势。

  看着它们生根冒芽,开花结果,别?提多有成就感。

  可现在,他的期望莫名付之一炬。

  赵澹闭了闭眼,走到田间那几位老大人跟前,深深作揖:“烦请诸位大人尽全力救回?它们,尽量降低损失。”

  便是太子殿下不说,老大人们也会?尽己所能让这些天薯重获生机。

  “殿下折煞老臣了,这是老臣分?内之事,定当全力以赴。”

  赵澹深吸一口气,沿着田垄细细察看天薯的情状,月白色的常服沾染泥尘而无所觉。

  诸人看在眼里?,对太子的赞誉又拔高一层。

  一圈走下来,赵澹发现所有的天薯竟无一幸免。

  天薯叶蔫答答,连带着长在地里?的天薯也像是被什?么烫伤了一般。

  表皮呈现不正常的褶皱,更有不同程度的溃烂,散发出一股异味。

  赵澹一颗心沉入谷底,而今这样的情况,简直糟到不能再糟了。

  只能寄希望于这些擅长农学的老大人,以及他们口口相授的弟子们。

  赵澹头顶烈阳,在田埂上和一众官员等结果。

  那边御林军也已排查完毕,赵澹过去看了眼。

  嫌疑人共计四十二人,其中包括两个管事,四十个农户。

  赵澹一一盘问,将四十二人砍到六人。

  他并未深入盘查,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盯着天薯地,让御林军把人送去大理寺审问。

  离开前,赵澹再三叮嘱,不可上刑,以免伤及无辜之人。

  负责此次任务的御林军小头领暗叹太子仁厚,又叠声应下,带着六名农户去往大理寺。

  赵澹在天薯地里?待了两个半时辰,整张脸被太阳晒得灼烫刺痛,才得到老大人的肯定回?复。

  “目前有一部分?天薯受伤较轻,并未溃烂,养一段时日应能恢复,只是品相肯定不如原本的。”

  赵澹心中一痛,点?头表示孤已知晓。

  “剩下那一大半,毁得太彻底,再如何将养也都无济于事......”

  老大人欲言又止,在场每一人都听出了言外之意?。

  就是没救了呗。

  他们这几个月的努力,大半随着这场噩耗付诸东流了。

  赵澹肃着脸一言不发,其他人也都如此。

  更有甚者,背过身拿手?背抹眼泪。

  “怎就突然出了这事,那一片还是我亲手?种的呢,现在一个不剩,全都死光了。”

  “太子殿下,敢问天薯的溃烂是何缘故?”

  赵澹没把话说死:“多半是人为导致,具体因素还得查了才知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面露激愤。

  “这皇庄除了咱们就是管事和农户,一定是那些农户,一定是他们做的手?脚!”

  “管他有意?无意?,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天薯的大面积死亡,委实犯了众怒。

  户部的诸位大人素来以风度翩翩著称,能说出这样“恶毒”的话,显然是气急了。

  赵澹又何尝不是。

  他眸中沁着寒意?,缓和嗓音道:“幸好户部还有存余,船舶司也送来了两箱,明年再种也不迟。”

  “可这样就要延后?一年推广了啊。”有人不无遗憾地说。

  赵澹没有说话,直到夕阳落下地平线,方才再次开口:“时辰不早了,摸黑做事反而容易出差错,明日再来。”

  大家自?无不应,就在皇庄上将就一晚。

  这一夜,他们翻来覆去,满脑子都是惨不忍睹的天薯,直到下半夜才迷迷糊糊睡去。

  夏日里?天亮得早,眼才闭上没一会?儿,就被鸡鸣声给闹醒了。

  既醒了,就不必再躺着,一个接一个起身,连早饭都顾不上吃,直奔天薯地。

  太子携官员及农户们齐心协力,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收拾了溃烂不得用?的天薯。

  看着空地上堆成小山,即将被送去销毁的天薯,众人心如刀绞,更是恨毒了那罪魁祸首。

  至于剩下那批有机会?长成的,在老大人的提点?下将它们重新安置好,满心期待着一个月后?能硕果丰收。

  ......

  早在赵澹率御林军出城时,朝臣们就得了消息。

  派人出去一打听,原来是皇庄上的天薯出了问题。

  担忧者甚多,幸灾乐祸看热闹的也不少?。

  以致于整整一个下午,大家办差都不如以往全神贯注——至少?一半心神都在关注太子呢!

  等了一个下午,也没等来结果,反倒听说御林军把几个农户送进?了大理寺牢狱。

  好家伙,难不成这其中藏有什?么猫腻?

  一晚上心里?跟猫挠似的,恨不得闭眼再睁开,就到了第二天早朝。

  好容易捱到次日早朝,耿直毒舌的孔次辅佝偻着背,出列行礼:“微臣有事起奏。”

  待弘明帝应允,孔次辅便问及天薯出事是否属实。

  天薯是继天铃之后?又一大高产作物,弘明帝想瞒也瞒不住,索性如实相告。

  人群中,御史闻着味儿冒出头:“陛下早前将天薯的种植交给太子殿下,如今天薯出了事,可是太子殿下的责任!”

  弘明帝表示莫挨我儿,板着脸义?正词严道:“此事疑点?重重,实属人为,与太子有何干系?”

  御史不甘,想说话又被陛下打断:“照你?这话的意?思?,朕干脆让太子在田埂上打个地铺,日夜不停地看守在那里?可好?”

  御史喉咙一哽,憋屈地缩了回?去。

  陛下态度鲜明,有二十八罪官的例子在前,谁也不敢在这时候触他的眉头,只能望眼欲穿,等太子回?城。

  等啊等,连着等了三天,太子也没回?来。

  朝臣们心下腹诽,太子殿下可别?在皇庄安家了!

  还真别?说,他们猜对了赵澹的心思?。

  为防止有人狗急跳墙,再对剩下的天薯出手?,赵澹直接在皇庄住下了,派人日夜不歇地巡逻。

  天薯出事的第五日,赵澹这才珊珊回?城。

  却不是回?宫,而是直奔大理寺。

  有一个农户认罪了,说是不慎浇多了水,又逢烈日炙烤,才导致天薯的死亡。

  赵澹也没说信还是不信,只将口供交给弘明帝。

  弘明帝放下暗部这些日子在怀王府的盯梢情况,苍老的脸冷如修罗:“既是他的过失,便仗一百,流放五千里?。”

  这还是弘明帝在位期间,最重的流放刑。

  赵澹眼底闪过思?量,什?么都没问,恭敬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