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满(1 / 1)

六零河山沟一家人 屋顶上的小笼包 802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3章 不满

  周将好久没见到闺女, 这会就想抱着不撒手。

  周洪山跟刘叔大步回来,进到院子正巧看到敞开着堂屋门,屋里坐满了人。

  “周将。”

  周将单手抱着周温站起来。

  周洪山跟刘叔说话间就已经进了堂屋里,“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他话说完看到旁边站着的人, “这位是刘师傅吧。”

  刘师傅看着周洪山的面相, 天庭饱满, 人看起来十分的爽朗大气,心下了然, 什么样的父母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都是有原因的。

  俩人笑着握过手, 刘师傅也跟刘叔握过。

  “您好眼力,一眼就能认出我。”

  周洪山哈哈一笑,伸手让他坐下, “这不是吃过周将拿回来的卤肉,我们肯定会记得。”他稍微一猜就能知道, 国棉厂的车队跟周将的关系比较好的,也就他了。

  一屋子的大人坐下,说了一会话。

  “周哥,你看这啥时候能开始装车?”

  刘师傅还着急把西瓜运回去, 自己买点赶紧带回家, 让家里人都尝尝, 这整个县城能吃上西瓜的人实在少, 真托周将的福了, 不然这抢手货不管送到百货大楼,还是供销社都能一下子卖没。

  周洪山忙站起来, “随时都可以, 我们大队的人都准备好了。”

  刘师傅跟周将也都站起来, 说着就准备走, “那咱们就下地吧。”

  周将知道地方,余秀敏看向周温,伸出胳膊,“来,娘抱着,让你爹去干活。”

  周温乖巧的点下头,身子就朝着余秀敏过去。

  周将伸手摸摸她的头。

  周洪山跟刘叔在前面带路,跟刘师傅介绍一下情况,看车好不好上河堤。

  周将还在堂屋里,四下看了一眼,“周源呢,出去玩了?”

  余秀敏抱过来闺女,又把一颗递给周将,让他打开,“这不是中午闯祸了。”简单的把事情说了一遍,“娘让他去送泥鳅,向燃也跟着一起去的。”

  周将把糖放进闺女嘴里,对于儿子的事情他已经习惯了,发生在他身上啥事都不稀奇,周场小时候也这样。

  “行,估计这装车得一下午,你在家辛苦把饭做了,晚上刘师傅跟他徒弟小宋在家里吃饭。”

  余秀敏嗯了声,“我一会去供销社还有公社的肉摊看看,买点回来做饭,你快去忙吧。”

  田耽也跟着去了地里,记账也是个功夫事。

  周将安排完才大步跟上去地里。

  余秀敏把周温放下来,到东屋里去拿钱跟票,得快点去弄菜。

  王大锤家里。

  向燃把盆子跟泥鳅都完璧归赵,端过来也累的不轻,俩人大喘气。

  王大锤正因为能上学的事情高兴,看到他们过来从堂屋里出来,“干嘛又端回来?”

  王爷爷已经去地里了,刚刚他在外面捡树枝,把树枝捆成差不多大小的放到门口,到时候烧火也好拿,就听说来了大车,他一琢磨估计就是来装西瓜的,忙把柴火背回来拿上家里的筐就下了地,他啥都不会,只有一把子力气。

  赵婶在家里编藤条,这个活是真的磨手,而且比较慢,赚的钱也少,村里除了很揭不开锅的会编这个去卖,其他人都不太会去编,听到外面的话,她也从屋里出来,还是周大队长家的俩孩子。

  周源叹了一声气,“我奶奶说不能去那么危险的地方,而且说是你找到的地方,作为惩罚让我们都给送回来。”

  王大锤是个有些侠气的人,小小年纪就是说出去的话就是要算话,也是因为这几年他经常几个大队的乱跑,认识了不少跟他差不多的小孩,形成的习惯,“我不要,说好都给你的。”

  向燃看了一眼周源,“大锤,你收着吧,要是我们再带回去,田婶就要揍我们了。”他刚刚也是很害怕。

  王大锤略皱着眉头,“真的?”

  周源点头如捣蒜,“真的,比金子都金,我们还被罚站,差点吃不上饭,要不是我承认错误够快,我的螺蛳恐怕也吃不上。”

  王大锤这才相信,“那好吧,跟你们说一件事情,我要上学了,等到今年再开学,我爷答应我的。”他说着这话的时候眉飞色舞,是真的高兴。

  “你上午不还是说不想上学吗?”周源记得他在河堤上的时候就先问过的啊。

  王大锤没想到周源还记得,脸色稍微有些尴尬,“我当时说着玩的。”

  周源也没再多问,他还是想回去吃螺蛳。

  向燃还是知道王大锤的,为他能顺利上学而真心高兴,“那还要不要我的书,你可以先看看。”

  王大锤忙点头,“现在可以去拿吗?”

  “当然。”向燃觉得王大锤的学习积极性真的很高,自己也要向他学习。

  王大锤回头冲着屋里喊了一声,“娘,我去周源家拿书,一会回来去捡柴火。”

  赵婶很少看到自家儿子那么开心的样子,“去吧,去吧,捡柴火不着急的。”她也很轻松,再难的日子也能好好过下去。

  三个人一溜烟的就从家里跑出去。

  余秀敏在家里也收拾好,现在家里也没一个人,向阳用小车推着周实去了辛伯家里,辛伯会修一些小东西,向阳去学习请教,所以现下只能去公社带着周温,正准备跟周温再穿个小外套,现在的季节下午还是会吹小风的,怕冻住了。

  周源他们三个就跑的大喘气的到家里。

  “娘。”

  余秀敏看着他们几个,“跑这么快干啥?”

  王大锤其实没来过周家,他不敢来,之前跟周源也没一块玩过,他都是要干活,弄一些东西回家让爷爷去卖,这样家里才能吃上饭,现在看着这大院子,还有铺着砖的院子,他很羡慕,羡慕周源,羡慕向燃。

  “余婶好。”一向大大咧咧的王大锤有些扭捏。

  余秀敏知道他是西头王叔家的孙子,在河山沟大队也是贫困中的贫困户了。

  “大锤,你们三个在家里好好玩。”然后她又看着周温,“周源,我得去趟公社,你在家里看着妹妹,好不好?”

  周源使劲点头,“好,我肯定不会再让虫子咬妹妹了。”他说着这话的时候小眉头紧皱,十分的认真。

  余秀敏也不用给周温穿外套,“行,去玩吧。”她说完就把院子里停着的自行车推开,出了门。

  向燃一挥手就带着他们进了自己住的那屋。

  王大锤看到向燃的屋子都惊讶了,主要是那书桌上的好多书。

  “这些你都看过吗?”

  向燃随手拿出来一本拼音,“是啊,还有我从首都带回来的,这个是拼音,先教你识字的,到时候你就能写你自己的名字了。”

  王大锤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咋写的,他就认识大字,在墙上的标语看过,还是那次周喜姑姑告诉自己的,他的名字还是他爹取的,说是贱名好养活,可是他都不记得他爹长啥样了。

  周温才慢悠悠的走进向燃屋里。

  “那我今天回家就看,你放心,我肯定不会把你的书弄脏的。”王大锤觉得他回家要先洗手,好好的洗,他因为干过很多活,手好像永远都灰灰的,也洗不干净,还有好多倒刺。

  向燃很相信他,“好。”

  周源也趴在书桌上,指着上面的一本小册子,里面是全是小故事,“小叔叔这个我想看。”

  向燃给他拿了出来,“你看吧。”

  周源高兴的打开,一看就入迷。

  王大锤好奇的也过去瞅了瞅,上面看起来有很多的字,有些意外的看着周源,“这些你都认识吗?”周源其实从小就开始识字,周将也有意培养他这方面的习惯,所以他很聪明,现在还会很多数学,加减乘除都有涉猎。

  “是啊,这些字都很简单的,上面还有标的拼音。”

  王大锤看着周源心里是有些挫败感的,他平时觉得自己很厉害,什么都会,什么地方都敢去,摸螺蛳,捡柴火,还能下地捡麦穗,大队长爷爷还能给自己记公分,但现在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周源比自己小这么多,还认识那么多字,真厉害,想到这里他又给自己打气,没事的,等他好好学也肯定很快就会的。

  向燃也拿出来一本书随便看了起来,一时间屋里还有些安静。

  王大锤还会问向燃,向燃也很有成就感,一点点的给王大锤讲,十足的耐心。

  周温搬个小板凳自己坐下,看着这三个,他们都不错,都是很好很好的孩子,她伸手把自己兜里的大白兔奶糖拿出来三个放到桌子上,话还没说。

  周源的眼神已经从故事书上移到糖上,这是啥糖,他咋没见过呢?不过他觉得的肯定很好吃。

  周温给他们三个都分了一遍。

  “爹给的。”

  周源已经打开吃着了,真好吃,比之前的糖都甜,而且还有奶味,又听到她说爹给的,才不在意的问了一句。

  “爹回来了?”

  周温点点头,眼神带着些同情,她没说的是爹已经知道你的事情了。

  王大锤把糖放进自己的口袋里,没吃,三个人接着继续看书。

  一直到余秀敏买肉回来,这会已经大概四点多,太阳也不晒了。

  王大锤已经学会好几个拼音了,他觉得很神奇,把书仔细的收好,看着外面的天,估摸了一下时间,“我先回家得去捡柴火。”他爷爷下地去卸西瓜,这活他得干。

  向燃还给了他一支铅笔跟一个崭新的本子,“明天我们还可以一起写的。”

  王大锤不想要,因为这个要很多钱,他之前去供销社换自家鸡下的鸡蛋,然后拿着钱去供销社买盐,看到柜子上摆放着一摞的作业本,还有一捆的铅笔,跟这个长的一模一样,他去问过的,一个本子要三分钱,一个铅笔两分钱,一袋盐才五分钱,可是一袋盐能够他们家吃好久好久的。

  “这个有些贵。”

  周源还在翻看着自己手里的故事书,听到这话,小手一推就把本子还有铅笔放到了他的面前。

  “大锤,你家啥时候做泥鳅,做了能让我吃一条吗?就当做换这个的。”

  他真的很馋。

  王大锤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这次的泥鳅中午的时候他娘说可以留下来几条做汤喝,“好啊,我到时候给你带。”

  周源跟王大锤达成交换。

  周温看着周源,这孩子真是长个吃心思,她原本以为还要照顾王大锤有些敏感脆弱的心,没想到周源只是用一句话就解决了,她抬头看过去的时候正巧看到向燃也有些惊讶的看着周源,所以不仅仅是她自己这么想的,向燃也是这么想的。

  王大锤抱着书本本子铅笔,以及口袋里揣着的一颗糖回家了。

  赵婶在家里因为不能久站,很多外面的活都干不了,她也在家里编一下午的筐。

  王大锤进了家里的时候是用跑的,他家的院墙是用土堆的,比较低,下雨天还容易倒,他一口气跑到屋里,把本子跟笔都放下。

  “娘,你看,这是向燃给我的,周源说到时候咱家做好的泥鳅让他吃一条,算是跟我换的。”

  赵婶看着王大锤兴奋的拿着本子跟笔,“好,那你好好学习,娘今个下午编的竹筐,能给你攒着买本子跟笔,要向你周将叔学习,你看他就在国棉厂上班,铁饭碗。”

  王大锤使劲点头,他肯定会的,又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灰乎乎的小手递到她的面前,“娘,周温给我的糖,你吃吧。”

  他知道的,周温是周家最受疼的小孩,周源之前说,他奶奶啥好吃的都愿意给他妹妹,所以这糖肯定特别好吃。

  赵婶接了过来,打开外面的包装纸,里面的糖很白,还有一股奶味,“娘不吃,你吃了吧。”

  王大锤很想吃,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那块糖,接了过来,去了厨房,一会又跑了回来。

  “娘,我分了三块,咱们都吃一块,剩下的给我爷留着。”他把最后一小块还用原来的包装纸给包上。

  赵婶本来不想吃的,但看到她儿子执着的劲头,还是接过来吃了。

  王大锤把奶糖在嘴里细细品着,出去捡柴火都觉得十分有劲。

  周源在王大锤走之后,自己的糖吃完了,眼巴巴的看着他妹妹。

  “你还有吗?”

  周温小手下意识的缓缓的捂住自己的口袋,然后慎重的点了下头。

  周源把手里上的书啪的一声合上,走到周温面前,瞅着她的兜,看着是鼓鼓囊囊的,应该好多。

  “你再给我哥哥一块,好不好?”

  周温低着头,眼睛眨了眨,长长的睫毛也忽闪忽闪的,“就一块。”她伸手竖起一个手指头。

  周源忙点头,“一块也行,妹妹真好。”

  周温把糖给他,但一视同仁,也给了向燃一块,然后就蹬蹬的跑了出去,她可不能相信周源,这个小屁孩哄人的功夫是一流的,要不一会她就口袋空空了。

  余秀敏到公社的肉摊上割了两斤肉的,不到两块钱,其他的倒也没买,家里都有。

  菜园子里摘上两个青椒,青椒炒肉,再炒一盘鸡蛋,前两天刚刚晒的马英菜,也能当做梅菜来做,把剩下的肉都切成大肉片,做成梅菜扣肉,简单的凉拌个黄瓜,烧上个汤,这也就差不多了。

  周温从向燃那屋跑出来,还往回瞅了两眼。

  余秀敏正在菜园子里摘青椒,看见闺女跑的挺快,这倒是少见,她平时都很稳重的。

  “慢点跑,别摔着。”

  周温奶声奶气的哦了一下,就过去站在菜园子旁边,趴在栅栏上面。

  “娘,吃糖。”

  余秀敏拿着手里的青椒从院子里出来,她还不至于跟闺女要吃的,“娘不吃,你吃吧。”她拿着菜到压井旁边,蹲下来洗洗。

  周温直接剥开就喂到她的嘴边,“娘吃。”

  余秀敏这才笑着吃了一块糖,她闺女就是好。

  西瓜地里。

  河山沟的乡亲们几乎都过来了,还有一些年纪大的干不了活的,宁愿在河堤上站着看,也是高兴地。

  大家伙摘完又用独轮车给推到车旁边,再由车里的人一个个的往货车里摆放,每个流程每个人都十分的小心,这都是钱。

  旁边还放着一个秤,田耽拿着本子跟笔在旁边计算。

  刘师傅跟周洪山站在一旁。

  “这西瓜长的真不错,咱们这边几乎没有,好的东西都在大城市里。”虽然很多东西都是他们种的,但吃的不是他们。

  周洪山认同的点头,谁说不是呢?不过现在即使大家伙吃不上,也不舍得吃,但能卖钱,钱到手里才是真的。

  一直到天黑,西瓜差不多都采摘结束。

  刘叔过来拉过周洪山到一边,“地里还有一些没熟的,不过也不多了,咱们就不卖给他们了,剩下的就等熟了,还跟去年一样分给大家伙。”

  周洪山觉得这样是最合理的,“行。”

  田耽拿着本子过来,手电筒照在本子上,“总共是一千五百四十斤三两,按照谈好的价格三毛七一斤来算,差不多是五百六十九块九毛一分一厘。”

  刘叔没想到还没有两千斤,这么算来一家有一个劳动力的可能还分不到一块钱,整个河山沟二百多户,有的家劳动力多,自然分的多。

  周洪山有些发愁,还是很缺钱,这么多西瓜卖的钱也不够分的。

  田耽一眼就看明白他在想啥,“这么多也算可以的了,什么事情都要慢慢来,你也不能指望着这些西瓜一步登天。”

  刘叔拍拍周洪山的肩膀,“田耽说的对,慢慢来,咱们的鸡鸭现在已经有下蛋的了,我让人留意着呢,有就赶紧捡起来收好,不过鸡鸭的饲料也不多了,咱们得想想办法了。”

  这么多鸡鸭的饲料也是个问题,而且越长大需要的就越多。

  周洪山背着手,沉思了一会,“还有果树的苗钱,鸡鸭的崽种钱都没给呢,不过这卖西瓜的钱要发给大家伙,让大家高兴高兴。”

  田耽拿着本子去找周将,“来吧,会计,咱们对一下账,然后你给我们开个你们厂子里的条。”

  周将拿过来仔细对比了一下,确认无误,开了条递给田耽。

  刘师傅到后面把车门关上。

  周将单据都收好,放进包里,也着上去,用手电筒给照上,“家里做好饭了,去家里吃个饭再走吧。”

  刘师傅跟周将关系好,他们俩也是一起去过北边的人。

  “行。”他说着把手上的白色手套摘下来顺手一挥,“小宋,走,去周同志家里吃个饭。”

  向阳带着周实半下午就回来了,周实不闹人,放在车里看着天空都能自己玩好久,她帮忙去烧火。

  余秀敏看着时间,菜炒好的差不多,又开始烙饼,直接用白面和的,里面稍微加了一些玉米面,用猪油调的油酥,醒好的面分成差不多的等分小面团,还在院子里拔的葱,切了葱花放进去。

  面团擀成薄薄的面饼,再把油酥跟葱花都均匀的摊上,从边上一点点的卷起来,把油酥封在面团里,重新擀成面饼,这样下锅里两面煎,又香又脆。

  周源闻见香气就跑到了厨房,又看到案板上还摆着好多菜。

  “今天是过年吗?怎么这么多好吃的?”他舔舔嘴唇。

  向燃站在厨房门口,他都猜到了,“不是的,应该是给来拉西瓜的人准备的。”

  向阳看着他今天下午倒是在家里安稳的看书写字,“学校我准备下周一就去,你也准备好。”明天跟爹上商量一下,广播一下开学的时间。

  向燃立刻回应,“时刻准备着。”

  向阳看着周温坐在一旁都快要睡着了,想着她应该是中午没睡午觉,“大嫂,给周温拿块饼还有盛完汤,让她先吃了,你看她困的。”

  今个家里忙,也没顾上她,上午跑了那么久,估计也累了。

  “那你先看着锅里的饼。”

  向阳哎了声。

  余秀敏拿过来一小块饼,今天的汤做的菠菜鸡蛋汤,盛了小半碗,过去抱着周温,“别睡着了,走,吃过饭再睡。”

  周温迷迷糊糊的,她小孩子就是很容易犯困,嗯了一声。

  余秀敏把人抱走,向燃有眼色的跟上,把饭端着过去。

  等到周洪山他们回来,饼也就剩下最后一个烙好。

  余秀敏把饭菜都端上桌。

  周洪山招呼着他们去洗手,“今天也是辛苦你们了。”

  刘师傅摆摆手,“不辛苦,都是厂子里的事。”

  余秀敏做的梅菜扣肉一直都在锅里,这会才放到盘子里,冒着热气,色泽浓郁,一看就很香。

  坐下来开始吃饭。

  周源喜欢吃今天的饭,他的饼都吃了大半个,还喝了大半碗汤,菜吃的也多。

  吃过饭,刘师傅跟小宋开车回厂子里,周将在家里住一晚上,明天再回去。

  晚上向燃跟周源吃过饭,洗漱好也都躺床上睡觉了。

  周家的大人们坐在堂屋里,煤油灯不是很亮,不过也不耽误用。

  田耽把今天记账的本子拿出来,“总共五百多块钱。”

  周洪山愁的皱着眉头,欠的果苗跟鸡鸭苗的钱差不多都有这些钱了。

  “跟刘叔商量过,还是按劳分配,大家最没异议。”周家就不分了,也没多少钱。

  田耽又往记账本的前面翻了一下,给大家记的上的公分,那会子给西瓜对花打叉的时候,大锤娘虽然腿不能久站,她还拿着一个小马扎去干活,因为干的慢,也就每天记了两个公分,“把我的分给大锤家吧,我看那孩子还挺不错的。”她那段时间是早早地就下地干活伺候西瓜。

  周洪山也没意见,他们家也分的不多,不过对于大锤家来说应该也不算少,还有万嫂子的分给二蛋家,他都先记下来,突然间想到个事情,他又站了起来去拿手电筒。

  “我先出去一趟,你们赶紧都洗洗睡吧。”

  田耽看他出去也没问,估计去找刘叔。

  周将跟余秀敏回屋,俩人先看看孩子,赶赶蚊子。

  刘叔在家里也犯着愁呢,西瓜是卖了,但鸡鸭的事情又摆在面前。

  刘婶给他端了一碗茶,“你快把药吃了吧。”他血压有些高,前段时间去卫生院开了药。“还有,你那个烟可别再抽了,对你身体能有啥好处。”她正唠叨着,就看到院子里有忽闪忽闪的手电筒的光,出去看了一眼。

  “洪山,你咋这个时候过来?”

  周洪山笑笑,“婶,还没睡的吧,我找刘叔有些事。”

  刘婶嗯了声,和周洪山一起进屋,“你快说说你叔,他最听你的话,前几天说是头晕,去公社卫生院检查,大夫说是血压高,开了药,我这不是让他少抽点烟,还不听。”

  刘叔不耐烦的看她一眼,“跟洪山说啥,我又没说不吃药。”

  刘婶哼了下,“你当我愿意伺候你呢,赶紧吃了。”

  刘叔没法子,也只好把药利落的吃了,刘婶看他吃完,把碗也给端走,“洪山你们说话吧。”

  周洪山把手电筒放在桌子上,看着刘叔嘴角带着笑意,“婶子这么好脾气的人,你还得罪人家。”

  刘叔看他揶揄自己,乐了起来,“你啥事啊?”

  “先不说啥事,这怎么就高血压了,而且这烟真的不能再抽,您这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可要 好好保重,咱们河山沟还有我都得叔在后面掌舵。”

  周洪山是真的这么想的,啥事能有人一起商量着来,都是好的。

  “知道,别啰嗦,啥事?”刘叔也想过戒掉,但事太多,总是忍不住的想抽上两口。

  周洪山这才说起来正事,“我想过今天鸡鸭的饲料问题,咱们果园旁边引水的水沟,我准备安排清理一下,然后再从大河里捞过来一些小鱼苗放进去,还有一些长不大的小白鲢鱼养着,到时候起码能捞出来喂鸭子,另外就再辅助打一些饲料。”

  刘叔知道他说的小水沟,本来也就是慌着,下雨的时候会把水位涨上来,平时干涸的时候也就剩下淤泥,现在利用起来,是有用的。

  “能行,我明天去安排吧,你不得去国棉厂拿钱吗?”

  “是,那就还得麻烦您了。”周洪山是个遇到困难就直接解决的人,他很少瞻前顾后,西瓜卖的钱不够用也只能这样,那就要把其他的问题都给解决了。

  刘叔就知道周洪山的脑瓜子好使。

  “成,不过给你提个醒,这件事情早晚要传到别的大队,到时候肯定有人去找吴主任,你去开会的时候也小心点。”

  周洪山不在意这个,虽然五百多块钱在他看来还是少,但在外人看来还是很多的,所以真是应了那句话,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他这到处都是缺钱别人也不知道,说完事,他就回家了。

  田耽也没睡,她在算公分,这钱明个拿回来就立刻发给乡亲们,公分是要算明白的,只是煤油灯太暗,盯账本时间太久,眼睛酸。

  周洪山推门进来,随手把手电筒放下。

  “我来算吧。”

  田耽揉揉脖子,直接就把账本递给他,“你算吧。”

  周洪山接过来坐下。

  田耽坐在床边,又喝了口水,“去跟刘叔说鸡鸭饲料的事了?”

  周洪山不疑惑她能知道,他们俩这几十年可不是白过的。

  田耽看着他的背影,叹了一声气,早该知道的,他就是这个性格,谁劝都没用的。

  “我先睡了,你忙吧。”

  周洪山只是嗯了声。

  第二天一早东屋。

  周源就撅着嘴一脸的不服气,试图跟他爹讲理,“奶奶已经罚过我了,爹再罚我是不对的。”

  余秀敏给周温正在穿衣服,她在周将管教孩子的时候是一向不插嘴的。

  周将看他这样,不由的乐了,“奶奶罚的是你奶奶罚的,我罚的是我罚的。”

  周源还是不服气,但他不想说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很累,真的很累,他爹不讲道理。

  周温穿好衣服过去,周将一把把她抱起来。

  “爹今天吃过饭就要回厂里了,下次回来还给你带奶糖吃。”

  周温点头,又低着头看看站着的周源,“哥哥也吃。”

  周源是低着头的,本来很不高兴,但听到他爹说,吃完饭就走,让自己忍住没笑出来。

  早饭吃过,周将跟周洪山一起出发进城去国棉厂。

  周源在他爹走了之后才松了一口气,怪不得小叔不喜欢他爹,他也不喜欢,哼。

  事情办的很顺利,周洪山跟周将去到国棉厂核对了账单,厂里也都已经查验过带回来的西瓜,钱一分一厘都没少给,他揣上钱又赶紧骑车回家。

  在中午饭之前,西瓜的钱按照昨天计算好的公分发给大家。

  乡亲们自己的公分都记着的很清楚,所以核对好没什么问题就可以签字收钱。

  有的家里劳动力多最多能分到两块钱,有的少只有七八毛,不过这也很不错了,大家伙都很开心。

  王叔看着自己手里的钱还有些疑惑,不过大家伙在排队也都挺忙的,所以他也没立刻说,就在旁边等着周洪山忙完,才过去。

  “洪山,你看我们家的是不是不对,我怎么算都多了。”

  他干了几天,有多少都记得清楚,就算是加上大锤娘的也没这么多,这多了一块多钱呢,说着就着急的出汗,干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多占的。

  周洪山拉着他的手,“没多,我媳妇的也算在你们家的公分里了,这也没多少钱,大锤上学需要钱,家里困难,大队跟公社都知道,这就当做这是鼓励大锤上学的钱,之后咱们大队还有果园还有鸡鸭都能换钱,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王叔沉默了好久,他是个老实人,不识字没啥本事,就只会干活,儿子早死,家里连个顶梁柱都没,要不是看着还有大锤,他早就想死了。

  “洪山,这,这真是谢过你了。”

  周洪山从小长大受过不少的罪,也遇到过不少好人,都愿意帮他一把,现在他有能力,能帮别人也要帮的,目送着他走远。

  田耽走过来,站在他身边,“放心吧,大家的日子都会过的越来越好。”

  河山沟因为把西瓜卖到国棉厂,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一些钱,没过半下午就传到了附近的别的大队。

  第二天是八月初一,周洪山照旧要去公社开会,还有别的大队的大队长,他骑着的车往公社大院里停住。

  草庙大队的大队长何雷长就走了过来,伸手放自行车的头把上,“周大队长最近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周洪山跟他关系挺不错的,一听他的话就知道是啥意思,本来这件事情只要做出来,大家都会多少有些意见的。

  “怎么了?这口气酸的,几天没刷牙了。”

  何雷长看他还这么轻松的样子,一把拉过他,着急的开口提醒,“可别怪伙计我没提醒你,大家伙今个开会都要 跟吴主任说你们大队的问题,等着吧。”

  周洪山从公文包里掏出来本子跟笔,开会要记东西。

  “我们大队有什么问题啊?”

  何雷长倒吸了一口气,“我说,伙计,你是真的装糊涂呢,你们大队昨个是不是分卖西瓜的钱了,那别的大队的乡亲不眼红,那一眼红不就都是事。”说完又拍拍他的肩膀,这事也就他有魄力,当初吴主任让他种西瓜的时候,其实大家伙都不看好,而且吴主任其实在他们面前都试探过,没人愿意接下来这个烫手山芋,开玩笑呢,饭都吃不起,还种西瓜呢,最后还要把西瓜都上交。劳心劳力,他们自己也啥都捞不着,谁会犯这个傻?

  周洪山一点都没放在心上,“我知道了,走吧,吴主任来了。”

  何雷长看他还是这样,没好气的啧了一声,“你一会挨骂我可不会替你说话的。”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