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5 章(1 / 1)

欢喜记事 木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帮你把他弄死。”

雪兰在一旁听的瑟瑟发抖。

连摔了那么两跤,宁远将军估计以后看见他们都要绕道走了,哪还敢不老实?

北宁侯世子靠在床上作揖道谢。

南安郡王就坐在床边,抬手拍他肩膀,“和我们还客气什么?”

北宁侯世子感动不已。

只是这样的感动没有坚持一会儿,就又换成了嫌弃——

南安郡王鼻子一痒,朝他打了个大喷嚏。

鄞州。

南阳侯府。

产房外,南安王妃是急的团团转,丫鬟跟在后面扇扇子。

叫疼声一声高过一声。

已经进产房两个时辰了,还没生,南安王妃着急啊。

她这辈子只生过南安郡王一个孩子,但生孩子那种痛苦,南安王妃现在都还记忆犹新。

虽然这是女子都要经历的一遭,可生孩子犹如从鬼门关踏过,不得不让人担心啊。

听苏锦说过孩子足月提前和推后半个月都是正常的,南安王妃怕提前,算着孙儿出生提前了半个月来。

得亏提前来了,她前天才到的,今儿中午就发动了。

中午多吃了几口饭,丫鬟扶着聂瑶在花园里散步,走着走着肚子就疼了起来。

南安王妃走走停停,丫鬟差点撞上她,“王妃,您别着急啊,郡王妃一定会母子平安的。”

南安王妃没说话,从丫鬟手里接过团扇,猛扇起来。

南安王妃一心急就骂儿子,要不是他稀里糊涂的,她能让聂瑶回鄞州吗?

肚子大了,又不好启程回京,在京都,她怎么也能请三五个稳婆,这回来只带了一个来。

在王府,她急的不行的时候,还有南安王陪着她,她也不至于这么慌。

听着稳婆教聂瑶用力,南安王妃都恨不得帮聂瑶用力才好。

头上急出来一层细密汗珠,擦了又擦。

从中午发动,到太阳落山,院子里灯火通明了,聂瑶的叫声越来越弱。

南安王妃怕有什么万一,赶紧差人请大夫来。

大夫前脚到,后脚一声婴儿啼哭传来。

那洪亮的哭声,哭的南安王妃鼻子都发酸了。

谢天谢地,可算是生了。

稳婆出来报喜,“恭喜王妃,是个小世子。”

南安王妃高兴的合不拢嘴,问道,“郡王妃情况如何?”

“郡王妃瞧着应该没大碍,只是累着了,睡一觉就好了,”稳婆喜不自胜。

她这一趟跑的值,她从京都出发,每一天都算钱的。

虽然坐马车颠簸了些,南安王妃金贵身子都受得了,她还能受不得?

丫鬟婆子向南安王妃道喜,南安王妃笑道,“赏,都赏。”

等稳婆和丫鬟把屋子收拾了下,南安王妃就进屋抱孙儿了。

钱妈妈站在一旁看着,笑道,“这小模样和郡王爷刚出生那会儿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第九百八十八章 亲家

那小模样看在南安王妃眼里就拔不出来了。

聂瑶昏睡着,钱妈妈笑道,“是不是该差人去向南阳侯和王爷报喜?”

南安王府子嗣单薄,王爷王妃努力了很多年,也只得了南安郡王一个孩子,如今有了孙儿,南安王定然比谁都高兴。

还有南阳侯……

聂瑶怀身孕的事瞒的很严实,这几个月,她就没出过内院,近身伺候的都是心腹丫鬟。

虽然都知道孩子是南安郡王的,但毕竟还未嫁人,传扬出去不妥。

直到南安王妃来,在外院伺候的丫鬟婆子才知道自家大姑娘怀了身孕的事,那种吃惊只是不用提。

从知道怀身孕到把孩子生下来才用了两天,简直就跟做梦一般。

这么大的事,南阳侯府管事的肯定要给南阳侯送信,可聂瑶都快要生了,为此南安王妃还特意从京都赶来,足见有多看重他们家大姑娘和小少爷了。

只怕信还没有送到老侯爷手里,大姑娘就给他添了一外孙儿了。

这会儿孩子生了,南阳侯府管事的赶紧写信,差心腹快马加鞭送到豫州。

没错,南阳侯人不在边关,在豫州。

齐王举兵造反,崇老国公带兵攻打他,但崇老国公毕竟卧床躺了三年,不,准确的说快四年了,如今身子才刚恢复,东乡侯和老王爷他们哪里放心他。

齐王拥粮仓谋乱,消息一传到边关,南阳侯就启程和崇老国公汇合了。

如今崇老国公打到哪里,南阳侯就在哪里。

豫州离鄞州不过四五日路程,小厮跑快点,三天就能到。

聂瑶昏睡了一个时辰就醒来了,是被孩子的哭声给吵醒的。

她睁开眼睛,就看到南安王妃在哄孙儿。

孩子一哭,哭的她心都化了,太多年没哄孩子了,都快忘了怎么哄了。

聂瑶要起身,南安王妃把孩子抱到她身边。

聂瑶脸颊微红,有点羞涩,南安王妃笑道,“母妃知道你受委屈了,等风儿回来,我一定让他好好补偿你。”

“你要揍他出气,母妃给你递棍子。”

“……。”

丫鬟婆子捂嘴笑。

钱妈妈一脸黑线,哪有王妃这样怂恿儿媳妇揍自家儿子的。

虽然世子爷在家地位不高,也不能有了孙儿就这么不把世子爷当回事的啊。

聂瑶摇头。

她知道南安王妃待她很好。

她不委屈。

这几个月,她比谁都盼望孩子早点出生。

南安王妃含饴弄孙,没事再把儿子拉出来骂一顿,心情是要多好有多好。

可南安郡王就不好了,没事就打喷嚏,毫无征兆的说打就打,他现在已经被楚舜他们勒令说话的时候离他们远一点,免得喷他们一脸口水。

三天后。

豫州府。

崇老国公拉着南阳侯陪他喝酒呢。

南阳侯劝他道,“你身子还没好透,不宜饮酒。”

“我早全好了,我今儿高兴,”崇老国公给南阳侯斟酒。

原因无他。

拂云郡主生了,是个儿子。

苏崇是崇老国公嫡亲的孙儿,拂云郡主生的就是他的重孙儿啊。

唯一不满的事,收到这消息太晚了点儿。

拂云郡主生了后,唐氏和崇国公府大太太顾着高兴,你以为我给老国公报喜,我以为你吩咐了,过了好几天才发现她们顾着高兴,谁都没说。

这不,孩子都快满月了,消息才刚送到崇老国公手中。

崇老国公老泪纵横啊,只可惜人不在京都,没法亲眼瞧瞧,亲手抱抱。

恰逢喜事,又没别的事,崇老国公要痛饮一回。

南阳侯也替他高兴,但喝酒他是铁定不让的,“等你身子痊愈了,我一定陪你喝。”

一个人喝酒没意思,尤其是这种大喜事,崇老国公道,“就喝一坛。”

南阳侯坚决不同意。

崇老国公就那么看着他,这时候,一小厮跑进来道,“老侯爷,鄞州有家书送来。”

“快呈上来,”南阳侯道。

小厮把信送到南阳侯手中。

看到信的自己不是聂瑶写的,是官家的笔迹,南阳侯心头沉重了几分。

自家孙女他知道,报喜不报忧,他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