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0 章(1 / 1)

斩邪 南朝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潭子,不过祖辈有祖训传下来,说不可到那打鱼,若是打了,便会有神灵降罪下来。”说到这,自嘲一笑:“只是现在都要断粮了,那里还顾得上那些。”

龟潭并不远,就在村庄的后方,也就是榕树的后头一点,穿过一条羊肠小道,以及一片乱石滩,就到了。正在山麓之下,一脉溪水注入,下方形成一个潭子,约有十多丈直径,呈现出一个不大规则的椭圆形状。龟潭之名,大概是因为边上一块岩石而得。

这岩石看上去,如同一只趴伏着的大龟。

谭边环境很是清幽,不知是否因为冬天的缘故,走得近些,就感到有丝丝寒气缭绕。

洪铁柱要盯着陈三郎行踪,而且他本身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在他的带动下,最后有十多人跟随而至,基本都是年轻人,老一辈的选择了回村,不敢前往。

洪阿大站定,先是恭恭敬敬朝着龟潭三拜九叩,口中念念有词,不知在念叨着什么,大概是祈祷之词。做完那些,他才搬过一块石头坐好,拿出垂钓工具来,开始垂钓。

陈三郎忽问:“阿大伯,可否借个鱼竿一用?”

洪阿大带来的鱼竿当然不止一副,有三四副之多,长短不一,适合不同水域所用,他现在用的一副,就是最长的,显然是因为龟潭水深,短杆子不好使。

“恩公,你确定也要钓?”

陈三郎呵呵一笑:“闲着无聊,这里山清水秀,正好垂钓怡情。”

洪铁柱等人听着他文绉绉的言辞,都是面露不屑:没得吃喝,还怡情呢?简直不知所谓。

陈三郎随手选了一副钓竿,坐到另一边去。阿武早提前搬过一块扁平的石头,放在地上做凳子。

“大魁,去弄个大水桶来装鱼。”

陈三郎坐下来,大咧咧地说道。

诸人一听,纷纷投以鄙视的目光,这鱼钓都没下呢,就想着拿东西装鱼了,能再装点不?

木桶之类,村人都带有,可本来是给洪阿大的,这时候便望向洪阿大。

“水妹,给一个桶公子。”

听到父亲吩咐,洪水妹便拿出一口来,交给大魁。大魁屁颠屁颠地把桶放在陈三郎身边,虽然不清楚公子的垂钓技术如何,但这时候不能输了气势场面。

上了诱饵——这诱饵其实便是蚯蚓,河岸之地常年潮湿,泥土之中不少,用锄头一挖,便能挖出好几条来。

两杆鱼钓静静地垂入水中,陈三郎与洪阿大的神色竟有几分相似,都是老神在在,很是沉稳。

钓鱼是一项很讲究耐心的事,因而能收心养气,为很多士大夫阶层所喜爱,特别隐士之流,一天不钓鱼就感觉跌份,缺了风雅。自古有典故,所谓“桐江钓利,渭水钓名”是也。区区钓鱼,能和名利挂钩,足见不简单。

陈三郎以前在泾县曾钓过不少鱼,泾县多水,属于鱼水之乡,钓鱼实属稀松平常的事,不过基本都在年少阶段,当屡考不中,性子木讷后就很少垂钓了。

当下洪阿大选择垂钓,而不是撒网,是别有考虑。关乎龟潭的传闻久矣,有板有眼,现在虽然因为时势所迫,不得不来此谋生,但钓鱼还说得过去,有鱼上钩,表明老天开眼,赏口吃的。可要是大张旗鼓地撒网,折腾起来,就是冒犯神灵了。

反正他心里就是如此认定的。

然而鱼钩入水好一会,那浮标都纹丝不动的,毫无动静,这就让洪阿大莫名有些浮躁起来。

龟潭里肯定有鱼,而且为数不少,以往时候许多人都在潭水中见过鱼群游弋,那些鱼,一条条都肥大得很,目测个头基本都有六七斤重。这么多年来,基本没有人到这打过鱼,那么鱼类繁殖,数目岂会少了?

既然有这么多鱼,为何没有一条来咬钩?

洪阿大心里忐忑,不禁就想起近段时间通天河中的怪异,附近河域的鱼一直都很多,成群结队,上百年来,洪家村就是靠着渔猎为生,不管什么时候,一网下去,总能捕获到几十条鱼来;有时河水暴涨,溢流到岸上,甚至有不少鱼直接被冲卷上来,直接用手去抓即可。

然而自从今年入冬,就再也打不到一条鱼了。究竟河域中发生了什么事?实在叫人心神恓惶。

河域中打不到鱼,没想到这龟潭也钓不到,难不成真是神灵惩罚,要村庄遭殃?

想到这,他就觉得手足冰凉,忐忑不安。

忽然间,也不知哪儿起了风,潭水泛起一层层波纹,洪阿大抬头望去,正见到水波荡漾,那边陈三郎鱼竿的浮标猛地一动,沉了下去。

------------

第四百三十八章:潭中有鱼,排队上钩

?,有鱼上钩了!”

洪阿大活了大半辈子,见惯风浪,此刻却激动得像个孩子,只恨不得冲过去,自己来提竿收线。

陈三郎微微一笑,扬手一甩,那细细的线条在空中划出一道美妙弧线,就见鱼钩处正勾着一条肥硕的大鱼,起码四五斤重,啪的一下落在岸上,还活蹦乱跳。

“大魁,收鱼!”

“得嘞!”

大魁一箭步上去,把大鱼紧抓在手,脱了钩子,再把鱼放进水桶里。桶内盛了小半桶水,鱼在其中不会死。这样的话,杀得时候便保持鲜活,更加好吃。

陈三郎从容地换了鱼饵,再度垂钓。

他比洪阿大更先钓到鱼,这让旁观的诸人觉得惊诧。在村中,洪阿大德高望重,水性了得,不管打鱼还是钓鱼,他说第二,无人敢认第一,即使空着手,其都能在水中捉到鱼,这等手法,简直可以称为“神乎其神”。

那么,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渔夫,怎么会输给一个斯文读书人呢?又不是比读书写字。要不是鱼饵钓竿等,都是来自洪阿大,诸人都要怀疑是不是陈三郎用了什么特殊手段了。

想来想去,只剩下一个可能性,便是陈三郎走狗屎运,刚好那条鱼咬了他的钩。

这不难理解,水中鱼游来游去,完全没有规律可言,也许那时候鱼正好游到陈三郎那边去了,如此而已。

想着,众人释然了。只一条鱼罢了,说明不了什么,后面才见真章。

不但众人,洪阿大也是做这等想法,可他刚定一定神,那边才放进水不久的鱼竿浮标又动了,飞快地沉下去,看样子,这一条上钩的鱼比第一条要大得多。

果不其然,随着陈三郎一甩杆子,一条大鱼被甩上了岸,足有一尺多长,那鳞片在光线照耀之下泛着冷冷的光。

这才相隔多久?好像就眨眼功夫吧。

大魁神情兴奋,不用吩咐,已经上来抓鱼入桶。

第二条了!

公子捕鱼,果然有一手!

大魁想起昨晚之事,天色昏暗,陈三郎都能打到三尾大鱼,相比之下,现在钓两条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