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3 章(1 / 1)

斩邪 南朝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当蟹和与雄平嘛。

这两人本领高强,行径乖张,常常神出鬼没的,周分曹很是怀疑他们是不是什么绿林大盗,不知何故被陈三郎网罗账下效力。不过当前敌人势大,光凭两个,能挡得住?

很快,元家水军也发现了他们,有将领当即下令,甲板上冲出一排排弓箭手,箭羽下雨般朝着两人射去。

“哎呦不好!”

周何之等看得揪心,情不自禁喊了出来。这么多箭射过来,那不得被射成刺猬了。

扑通!

果不其然,看见放箭,蟹和与雄平几乎同时舍弃了小艇,翻身落水。

他们虽然算是修炼有成的水族妖怪,皮厚肉硬,却也不敢硬撼这些箭羽。要知道军中弓弩不同寻常,杀伤力穿透力极为可怖,在短距离内,随便一箭,都能洞穿厚厚的盔甲。

或许被一箭射在身上,不会造成致命杀伤,但十箭呢,一百箭呢?

“哎!”

见状,周分曹等俱是叹息。靠着两人去破坏对方船只,果然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做到的。挫了这一阵,可如何是好?

众人又担心蟹和雄平两个会不会被射死在水中,纷纷探头去望,正望见待这一波箭羽过了后,两个人浮出水面,身上披挂着甲胄,手中咬着兵器,游动的速度仿佛被划小艇还快,朝着对方船只飞快靠近。

“射!”

随着一声令下,又是一大波箭羽落下。然而蟹和两个何等灵敏,猛地沉入水中,潜到深处躲避。那些箭羽入水,纷纷被消去力道,不过丈余深便没了劲头,被水流卷歪了去。

然后蟹和与雄平又冒头出来,毫发无伤。

其实他们本可以直接潜过去,故意这般施为,倒像是挑衅般。

元家水军船只上,那负责指挥的将领见状,神色阴沉,见两人已经相当靠近船只了,箭羽难以发挥作用,当即一挥手:“下水鬼!”

扑通扑通!

下饺子般,一道道穿着特制甲胄的水军跳下船去。

这些兵士俗称“水鬼”,十分善游,惯于水中作战,憋一口气,能在水中活动半柱香的时间,非千挑万选无法做到。他们本身,基本都属于武林高手来着,内练一口气,才能如此。

这等人才,数量并不多,整个扬州水部,不过五百人。现在,跳跃下来作战的,约莫十人左右。

十个人,分成两组,五对一,拥有压倒性的数量优势。

陈三郎这边的人都看见了,不禁暗捏一把汗。

水中之战,难以观察清楚,但见浪涛翻滚,水流浩荡,很快,就有一道嫣红之色濡染开来。

这是血,有人受伤或者直接被杀死了。只片刻间,那血竟是越来越多,转瞬将那一带水流都给染红了去。不过很快,这些血水便被冲刷开来,变得淡薄,最终化为无形。

随即有尸首漂浮起来,一具、两具、三具……

众人还没有数清楚,就看见蟹和雄平两个矫健不减,已然扑到了对方船只的下方去。

“好!”

喝彩声拍掌声混成一片,周何之差点都蹦了起来,高兴得好像已经把对方的船给戳沉了去……

------------

第三百一十章:心花怒放,心如刀割

派遣下水的十名水鬼坚持不过片刻功夫便全部伏尸水面,这让站在甲板上的元家水军将领大吃一惊,面有惊容。他名叫“罗滕海”,乃是元文昌麾下一员得力干将,镇守在与中州雍州交界的三尾镇上。

这三尾镇名为“镇”,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不过一座水寨,后来因地理位置关键,乃扼喉之地,慢慢建设发展,有了规模,成为一座重镇,主要驻扎水军,约三千余人。

罗滕海便是驻守三尾镇的副将军,善于水战,有个绰号“长须泥鳅”。皆因他身形修长,胡须浓密,皮肤黝黑。

前些时候,三尾镇水军统领黄田弘接到元哥舒传信,要他拨一千水军前来,看守住泾江水域,一旦发现可疑船只,立刻进行拦截……

一千水军,可不是小数目,起码得出动三艘战船。黄田弘知道元哥舒是为了防备陈三郎逃脱,但这个泾县县令手下又没有水军战力,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吗?不过转念一想,也许元哥舒是怕陈三郎等乔装逃匿,隐藏在某些过往船只中,藉此逃出扬州。

那样的话,搜捕的强度就大了许多,人手不够的话万一某个地方出现了漏洞,就给陈三郎遁逃走了。

略一考虑,黄田弘便下令派遣罗滕海率部出发。

这差事轻松,罗滕海心中暗喜。他长年守在三尾镇,每天都是带领水军训练,枯燥乏味得很,闲余时候,除了喝酒赌钱就难以寻到别的消遣了。三尾镇乃军事要地,周围比较荒芜,人烟罕见,女人都逮不着一个。

这般情况下,有机会出来做事简直求之不得,完成任务之后,找籍口在这边停留两三天时间,好好玩玩,那也是没问题。更何况是替少将军做事,做得漂亮了,留个好印象,日后前程自当舒坦。

三艘战船出发,乘风破浪,扼守在泾江流域一处要害之地,发散水军四下巡逻,搜查过往船只,不放过任何可疑之人。

这本身便是一件能大捞油水的行径,如狼似虎的水军们自然不会放过,两天来,不知剥削了多少过往商旅的钱财。

但这一天,陈三郎的八艘船只出现了。

听到报告,罗滕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的乖乖,八艘船呀,这是什么状况?

其实他对于陈三郎的情况知道得并不多,也就是明确对方是个泾县县令,听说还是个状元什么的。作为军旅出身的粗人,罗唐海对于诗词歌赋方面一窍不通,科举之路也毫无兴趣,他只喜欢打仗而已。内心一直期盼着天下大乱,希望元文昌早日揭竿起事。

因为只有那样,才有仗打。

这仗打起来了,才能建功立业,才能青云直上。

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区区一介县令,完全不用放在眼里,只怕对方奸猾,会从哪个水湾溜下了船,从别的路径逃了。

那样的话,可是丧失了一个立功的大好机会。

然而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对方大摇大摆的,竟是组成了一支船队,浩浩荡荡而来。

这是逃跑吗?

根本不像。

罗滕海本还以为情报有误,把别的船队搞错了,赶紧率部前来核实,待双方距离拉近,有手下指着对方头船甲板上一个斯文年轻人说,那就是泾县县令陈道远。

核实了身份,罗滕海心花怒放,他想到对方八艘船,很可能是这县令把整个泾县都搬空了,那船上,自然都是金银珠宝,钱粮绸缎等值钱的东西。

装满八艘船,何等物资丰饶!

“呸,真是个狗官!还状元呢,刮地三尺,不知祸害了多少百姓。今日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