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085
◎进入高速发展期,全县城铺水泥,布衣店,面粉店,化肥店。◎
陈申、裴仲等人从儿子们那里获得了勇气, 不再逃避畏怯,而是选择去接下‘厂长’这个新的身份。
在将近40岁的年纪重头再来,不得不说, 挑战难度很大。
因为心态勉强摆正了,实力还得一步步磨砺成长啊。
毫不夸张的说,这段时间一睁开眼,脑子里想的就是各种工作要怎么处理,哪个工作优先等级更高。
忙到头晕眼花、连口水都来不及喝的时候, 陈申等人才意识到,当初儿子们进县衙,这一路成长起来有多厉害。
当然更多的时间,他们也来不及想别的。
这么忙,哪有功夫瞎想啊?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 第一步是最难踏出去的, 一旦踏出去以后,就不会瞎想, 只会闷头咬牙往前冲。
白天, 他们是厂长,在院子里指挥处理工作进度。
晚上,他们是学生,把遇到的不懂的、无法处理的难题都记录下来, 跟儿子商量。
当然商量的时候, 气氛肯定不是前几天在小坡地里‘勇气传输’时候那般温情。
大多数时候,就是商量着商量着, 父子双方就开始急头白脸吵架。不过吵完架以后通常是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 双方气呼呼谁都不想搭理谁, 闷头处理问题就行了。
江县现如今有最厉害的技术, 各家老爷的厂子里,还都配备了最尖端的人才。
厂长老爷肯做出努力,员工全力配合,他们这些厂子但凡稍微运转一下,做出来的成果都是相当惊人的。
陈家水泥厂烧制出第一批水泥后,特地自己先做了个实验。
那铺在地上的水泥晾干以后,坚硬、平整、干净,关键是刀砍不烂、火烧不坏。
丁业看着这一幕,激动的脸色通红。
其余水泥厂的员工们,同样目瞪口呆。
陈申和邵芙蕖看到水泥功效以后,才意识到这是个多么厉害的东西。
更让夫妻俩兴奋的是,研发出水泥的当天,县衙的合作就来了——整个县城的道路,将在一年内,全部铺设水泥路!
这样的大单子,让整个陈家水泥厂都跟着兴奋起来。
上到厂长,下到员工,大家都卯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因为这都是钱啊!
虽然最近忙的脚不沾地,工作起来还各种磕磕绊绊出小错误,让陈申陈老爷十分疲惫。
可一听说有大单子,陈老爷当即道:“接!肯定要接!”
他得开始赚钱啊!
除了陈家水泥厂。
徐焕在凉州那边找到了磷矿,并且因为有娄献的帮忙,还运送了两车矿石回来。至于后面该如何采矿,那就得出面谈合作。
磷肥的制作方法也不难,在磷矿石里加入一种叫做虎杖的植物一起高温煅烧,就能制造出磷肥。
有复杂的氮肥工艺在先,磷肥的煅烧对于彩云化肥厂的员工来说,就相对简单了许多。
胡家的磨油厂听说已经磨出了第一批豆油,那油香的很,和猪油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因为大豆还没有从地里收出来,所以他们暂时停止磨豆油的工作,改做磨面粉。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工艺,磨出来的面粉又白又细密。最近胡家还在收粮食,要是家里暂时周转不开,都能去他家卖粮!
而裴家的纺织厂,第一批布已经织了出来。至于为什么会这么快,当然是因为脚踏纺纱机、飞梭织布机效率惊人,不用打配合,绣娘自己就能用一台机器完成。
而且那飞梭织布机织出来的布,走线细腻平整,比大家身上穿的麻布衣裳质量好太多了!
最后连县前村人都听说了飞梭织布机,可去木匠铺一打听价格,顿时被吓得直摇头。乖乖,一架飞梭织布机,能买他们三台纺织机,太贵了!
好在江县人够多,裴家纺织厂虽然开了,但他们县前村的纺纱作坊,照样也不愁生意。
毕竟目标客户群体不一样嘛!
裴蕊、裴莲姐妹俩技术超群,有她俩带队,其余学徒绣娘的能力都在飞速成长。
更好笑的是,因为纺纱机、织布机工作效率太高,裴仲准备的第一批苎麻都快用光了,第二批甚至都来不及炮制,只能加班加点赶工。
又是忙碌的一天过去,陈申又热又累,整个人脑袋都有些发懵。
快五月份了,天气要热起来了。
员工们都散了,陈老爷累的不行,靠在自家门前发呆,他甚至都不想坐下去,浑身酸痛,坐下只会更难受。
一个愣神的功夫,瞧见裴仲、胡志峰二人不知道何时过来了。
看着累到浑身疲惫的陈申,裴仲笑呵呵问道:“怎么样老陈,累着了?”
陈申立刻站好,一脸嘚瑟:“谁累着了?就这么点小活儿,我至于累着?我跟你们说,干厂长也就那么回事,简单的很,轻松拿下。最近我们水泥厂的水泥刚做出来,大单子跟着就来了,你们听说了吧,现在整个县城都要铺设水泥,都得来我们厂子走货。趁着江县还没有其余乡绅开水泥厂,我得赶紧多干点业绩,把市场渠道打开,跟衙门合作只是开始,后面还得稳住私家客户源。你知道的,其余那帮乡绅都在盯着我呢,他们一开始不敢开厂子,就等看到我赚钱了,来跟着有样学样,我可太知道他们什么德行了。”
“是吧是吧,最近也有好几个乡绅来我这里打探消息呢。”
裴仲嘿笑道:“要不说我裴老爷厉害呢,我家那纺织厂,最近已经运转的有模有样,都是我在里面操心劳累。现在我家那好质量的布匹,都堆成山了你知道吧!我回头准备在商业街开一家布店,再招个裁缝做衣裳。等棉花产出来以后,大部分的棉衣送去凉州卖,小部分留在江县卖,我家宝来都夸我有商业经济头脑呢。”
这俩人对着自己好一通吹嘘,恨不得把自己夸出花来,还故意拽一些很专业的新词。
好不容易他俩消停了,胡志峰赶紧插话进来:“我家那豆油,哎呦,那叫一个香!跟猪油没什么区别,等大豆收割以后,厂子就能大批量开始生产豆油了。但现在我们不仅产豆油,面粉也做的很出色,全凭我这个好厂长带着大家进步!我还琢磨着,给民众们一些优惠方便,用小麦来换面粉,将来也可以用大豆来换豆油,现在外面都夸我胡老爷呢。哦对,我也准备在商贸街开店,但我准备开两家,一家面粉店,一家豆油店,这投入量可不小,但我现在当了厂长,很会赚钱,所以也都是小问题。”
傍晚,巷子里夕阳漫天,入目之处都是金灿灿的余辉。
三位老爷站在门外,嘚瑟着吹嘘自己。
陈申真的太累了,他以前从未体验到,原来工作一天之后,会是这么个累的状态。
但又不知道为什么莫名觉得踏实。
因此,陈老爷看着自己两个老哥们,突然叹了口气:“别装了,谁不知道谁,你俩累不?”
裴仲沉默片刻,脸色苦下来:“累,累惨了。”
胡志峰揉了揉老腰:“早都不行了,我一路架着腰磨蹭过来的。”
累,确实是累。
可牛逼还是得吹啊。
三位老爷互相搀扶着,在门槛前坐下,也不知道那根筋不对了,突然间彼此对视,然后吭哧吭哧一起嘎嘎乐。
似乎也没什么乐的点,但就是莫名觉得开心啊。
像是整个人都变年轻了。
-
乡绅老爷们这些大动作,自然是瞒不住江县民众的。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眼巴巴盼着看新奇。
“陈老爷家的那个水泥,听说厉害的很,刀砍不烂火烧不坏。县太爷马上就要用这个水泥来铺路了,全县城都铺水泥路,最先从商业街和衙门周围开始动工!”
“啥?我咋还是没明白水泥是啥呢,急死我了!”
“裴仲老爷家里的布匹生产了很多,马上就准备在商业街开布店了,听说第一天打八折!到时候赶紧去买!”
“胡老爷家的面粉店,第一天也打八折!”
“还有还有,我听说孙老爷家的磷肥也做好了,那些种棉花大豆的人家,都已经提前用上了!”
“效果咋样?”
“好的很呐,磷肥施下去没几天,那秧苗就开始猛蹿了!我看的直眼馋!听说孙老爷也要在商铺街开一家化肥店,以后咱们要是想买水泥,就去店里预定,后面他们会把化肥直接送到你家!”
“陈申老爷也在商铺街开了一家水泥店,说是和化肥店一样,用来谈业务的。想买化肥,去店里预约,也会给你送货上门。”
“水泥这玩意儿真能有人乐意买?”
“哎呀,你等着吧,保准你见了以后眼馋。也就这几天,县衙就开始大动工在县城修路了,到时候你去看看就知道咯。”
“先不说别的,就氮肥和磷肥,我得趁着孙家化肥厂刚开业有优惠,赶紧去订一些!夏收以后就能用上了!”
“还有呢,县太爷先前研究发明出来的麦钐,木匠铺已经陆续开始出货了,今年咱们割麦子再也不用愁了!”
商铺街一口气开了这么多家新店,而且几位老爷都商量好了,半个月以后同步开业。
这下,整个县区都跟着热闹起来,时间临近六月,地里的麦苗基本上都已经金灿灿一片,这时候大家反而迎来一个短暂的休息期。
等翻过五月份,就该割麦子啦!
瞧着地里比去年更加饱满的麦穗,人们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与此同时都结伴约好了,半个月后一定要去商铺街逛逛。
再最后逛个街,舒坦一把,不然等到了农忙期,那就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咯!
大人们盼着买化肥,买面粉。
至于小孩子,则是盼着新衣裳,以及商铺街各种好吃的。
日子好了,可不就这样,花钱买舒坦嘛!
-
县区的氛围,明显处于一种‘幸福的躁动’状态。
当然这段时间,县衙也没有闲着。
北边煤矿区的路还在修,现在有了水泥,那当然也要把水泥路铺到那边。路修好了,煤块才能更顺利运输出来。
包括整个县城的路,都要重新修缮成水泥路。
基础农业发展起来,县区内商贸经济开始流通,而县衙不仅有税收,还有四个厂子,以及这么多私家厂的税收和技术干股。
有了这些钱,当然要大刀阔斧搞‘硬基建’啊!
修路、搭桥、盖房,总算都能搞起来了!
等这些搞完以后,还有‘软基建’,像是江县人民公社大食堂、商贸一体化步行街、江县人民医院、江县第一学堂,或许还可以再搞个古代版‘公交巴士’。每天都有师傅拉着驴车,往返于县城和周边村子,走定时定点路线,‘投币’就能上车。
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给江县来一次全面化大升级!
现在江县日子好了,陈庚年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因为他的规划里,不再是给人们解决饥饿、寒冷等疾苦,而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能够幸福一点,再幸福一点,更幸福一点。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规划变成现实,眼睁睁看着这个县区越来越好,对于陈庚年这个县令来说,同样是一种治愈啊。
但在这个王朝即将崩析瓦解的乱世,发展的越好,同时也代表着危机越大。
因此,训练民兵绝对是重中之重。
训练不是为了别的,首先得能够自保啊。
裴宝来跟李泉没有上过战场,自己也没有当过兵,让他俩练兵,属实有点儿戏。
好在,这次从流放村里过来的人才当中,有个叫做杜勤的百夫长,虽然断掉了一只左臂,但这人神情坚毅,腰板笔挺,一看就是铁血军人出身,而且韧性很足。
这样的人,肯定适合练兵啊!
因此手头上的事情一忙完以后,陈庚年和富春便把杜勤请到了办公室里,协商练兵一事。
“坐,没事,不用在乎那些虚礼。介绍一下,这位是富春富先生,老先生一身才情,是我们县衙的智囊核心,以后你在练兵的时候有什么顾虑,找不到我的时候,都可以来办公房找富先生,他会告诉你该怎么办。”
陈庚年示意杜勤坐下,先是给他介绍了富春,随后把两份资料递过去:“这里,一份是现如今江县民兵们的资料情况,另一份,是我写的步兵训练规划,你先看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富春在一旁笑眯眯看着,也不发话,只是在听县太爷说他是‘县衙智囊核心’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明显更大了些。
“多谢县太爷赏识,富先生。”
军人出身的杜勤看着性格有些沉闷,话少,坐下来的时候,腰杆都挺得很直。他先是感谢了县太爷,然后又跟富春打招呼,这才将资料接过来查看。
在查看民兵资料的时候,杜勤眉头蹙起来,显然,这些都不能称作民兵,而是彻底的‘民’。
零基础开始训练新兵,这难度还是很大的。
可当杜勤看到县太爷写的那份‘步兵训练计划’以后,眼睛倏然瞪大。
这个刚才还内敛的硬汉,如今用一只手翻看着手里的资料,到最后整个人都微微颤抖。他抬起头,震惊的看向眼前年轻的县太爷:“县太爷,这——这是您写的?这么宝贵的资料,您就这样随便拿出来给我看?”
练兵,从来都是这个年代的不传绝密。
杜勤本来以为,县太爷给出的练兵计划,属于最基础被大众熟知的内容,可看了以后他才知道,他大错特错了!
这简直就是天下一等一的练兵手段啊!
除了最基础的踢正步打配合,五公里负重跑等体能训练,还包括射箭、刀法、长矛等各种常见冷兵器的使用、以及姿势、兵器的快速转换。
除此之外,还有战术、以及地形学!
战术包括单兵作战,以及分队战术。单兵作战的卧倒、匍匐,蛇形前进看似简单,但其实都是战场保命法宝!至于分队战术,那就更骇人了。从进攻、防御、勤务三个大体系,演化出战斗原则、组织指挥、战斗队形、战斗方法、运动方法、加强兵器的使用和火力的运用、分队之间的协同动作等等。*
而地形学,则是在各个地形地貌条件下作战的技巧!
杜勤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整个人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冲击。
这是一套逻辑自洽、十分完整,且具有强大杀伤力的训练计划,单单是看上面的文字,都让人能感觉到其中所蕴含着的杀气和震慑力!
最近杜勤已经隐隐听其余流放村人说过,说江县的‘技术手段’十分超前,超前到一个令人惊骇的地步。
所以杜勤不敢小瞧这里,可他已经尽力高估江县,如今还是被这份训练步兵计划给惊的头皮发麻。
“杜勤,我这段时间派遣人去凉州,跟娄知府打探了你的消息,还请莫要怪罪。练兵一事,对江县事关重大,若是交给一个人品不好的人手中,我心难安。”
陈庚年说道:“娄知府回信说,你曾经是祁王手下的百夫长,在和鞑靼族的战斗当中溃败,掩护上官逃命。逃命途中,上官为了活命,让你烧了大晋一个村子作为幌子,掩护他逃走。你拒不从命,上官把你留下断后路,你带着手下一百个兵迎战鞑靼蛮子,最后你本人被砍断左臂,数十位手下被杀。活下的其余十几位兄弟,都以战败罪被流放。你因为断臂险些丢掉性命,反而逃过流放罪责。活下来以后,你主动去了流放村,守护你的兄弟们。”
一段话,道尽了一群人的愤怒、不公,以及委屈。
杜勤绷紧脸颊,沉声说道:“是。我那群兄弟们,目前还在苦役场劳作,被磋磨的不成人样,而我甚至连买药的钱都给他们赚不到。”
陈庚年叹了口气。
铁骨铮铮的兵被残害磋磨至此,看着属实让人愤怒又于心不忍。
他轻声道:“宽慰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多说也无益。最近这段时间,我会想办法让娄献把你的兄弟们救出来,然后带来江县。”
杜勤豁然抬头:“县太爷,此话当真?”
见陈庚年点头,杜勤毫不犹豫,倒头直接跪拜:“大恩不言谢,这一拜,请县太爷莫要推辞。”
军人性格直来直去,陈庚年甚至都没来得及闪躲,他便跪下磕头,而后站起来道:“也请县太爷放心,我一定为您好好训练这些民兵。有这份练兵计划在手,我敢保证,能为您训练出一队神兵!但前提是,您不要心疼手下。”
陈庚年扬了扬眉:“怎么说?”
杜勤拿出文件资料,指着上面的裴宝来、李泉二人:“这两人,一人训兵,一人带兵,绝对是县太爷您最信任的属下和兄弟。但您这两位兄弟,没有上过战场,想要将来他们能独当一面,从现在开始,他们必须也要加入训练队伍。我那天在篝火旁边见过裴典吏,是个性格很好的人,他一定能交到很多兄弟。但这种散漫性格,不能用在练兵,虽然我没有去看,但我敢肯定,裴典吏带出来的兵和他本人一样,都性格散漫无视纪律。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由我出面去练他们,最先练的就该是您这两位兄弟。再说直白点,他俩需要挨打。”
“……”
陈庚年被这直白的话语搞得嘴角一抽。
富春在旁边点头道:“玉不琢不成器,训练的时候挨点打吃点苦头,将来要是真发生战事,他们才能自保。县太爷,您看杜勤那丢掉的胳膊,就该懂这个道理。”
道理谁都懂,可这直接让兄弟去挨打,陈庚年这搞民生经济的领导,一时间还真挺难狠下心来。
他看向杜勤,问道:“打到什么程度?”
杜勤想了想,说道:“鼻青脸肿浑身淤青都只是最常规的,我以前做新兵的时候,基本每天都带伤。”
陈庚年还想在说什么。
杜勤向他展示了自己空落落的袖子。
行吧。
最后陈庚年还是挥挥手,同意了杜勤去练兵。
等杜勤走后,陈庚年坐立难安,富春在旁边笑道:“县太爷,要不待会儿你去看看?杜勤这性格,一看就是个狠茬子,你得过去调和一下矛盾。宝来那小子,真混起来可不管别的,也就你能压住他。”
-
富春说的不错。
离开县衙后,杜勤去了练兵场。军营目前已经盖的七七八八,宿舍楼很气派,伙食也很好。这帮新兵每天啥也不干,训练强度又不高,简直不要太自在。
噩梦是从杜勤的到来开始的。
一开始听说杜勤是县太爷请来的教头,大家还挺开心。裴宝来认识杜勤,知道这人以前做过百夫长,很有本事。
可还没等他笑呵呵上去跟杜勤打招呼,杜勤直接说,要打一架,看看他们这群兵的水准。
更离谱的是,杜勤要一挑七。
除了裴宝来、李泉之外,他还挑了五个兵。
这简直有些侮辱人,更何况杜勤还断了一条胳膊。
以裴宝来为首的民兵们最开始都没当回事。
可当战斗开始以后,杜勤身上那种上过战场的煞气一展现,嘶吼着冲过来的时候,一帮小子们都有些傻眼。
大哥,打个架切磋而已,你玩儿命呢!
最后不出意外。
他们七个人,被杜勤打的哭爹喊娘鼻青脸肿。裴宝来和李泉自从升官以后,已经很久没这么憋屈过了,俩人性格也犟,最后打出了火气,愣是给杜勤撂倒了。
当然也就仅限于撂倒,最后他俩被打的最惨。
最高的两位长官被人揍成这样,其余新兵们都要气炸了,可杜勤是县太爷请来的教头,哪怕生气,也没人敢真上去犯浑。
这一架刚打完,有人过来通报,说是县太爷来了。
这下,躺在地上的裴宝来跟李泉立刻爬起来,捂着脸龇牙咧嘴准备跑路。
他俩嫌丢人。
但杜勤却抢先跟来通报的人说:“你去回县太爷的话,就说这里训练一切顺利,让他不用担心。”
有这句话,县太爷最后没进来。
就冲杜勤这句话,裴宝来跟李泉忍了。
可这杜勤是真能拉仇恨,打了七个以后,歇息一会儿,让下个七人队继续上。
被打的浑身酸痛的裴宝来跟李泉躺在地上,看着不远处杜勤削他们的兵,气的直咬牙。
裴宝来嗤道:“几个意思啊,这是来练兵的,还是来挑事儿的?”
李泉揉了揉手腕,冷着脸说道:“我指定要把这场子找回来。”
一时间,整个军营都一扫先前的颓废,气氛绷得很紧。
教官和新兵之间,在这种特定的环境里,永远需要对立。而正是这种对立,会催生出不服、仇恨、咬牙切齿等各种激发信念的情绪,随后化作训练动力。
等又过了两天,杜勤把新兵营直接封了。
说是要在里面突袭训练三个月,包括裴宝来和李泉,都得在里面接受训练。
路过的民众甚至每天都能听见里面鬼哭狼嚎的惨叫,以及怒骂。
-
新兵们在接受近乎摧残般的训练。
外面江县的发展同样如火如荼。
时间来到五月中旬,眼看着就要秋收。
商铺街上,裴家的布店、胡家的面粉店、陈家的水泥店、孙家的化肥店都在这一天同时开业。
与此同时,县衙前面那条路,被修缮平整然后铺上了水泥。
水泥这玩意儿,已经在江县闹哄哄疯传了许久,但究竟是啥,大家都没见过嘞。县衙估计也知道大家想看个新鲜,因此前几天就把水泥路给修缮下去。
水泥铺下去以后,半干不干的时候,要用麦秸梗铺在上面,起到一个保护水泥的作用。
等水泥完全干透了,路质稳固后,再把麦秸梗挪走,用扫帚把各种碎屑清理干净,一条干净、平整、光滑的水泥路,就这样显露出来。
来凑热闹的民众们在看到那条水泥路的时候,都轰动了。大家争先恐后又小心的走上去,一个个新奇又羡慕。
“平整的很,特别干净,一点没有坑洼,走在上面舒服的很嘞!”
“原来这就是水泥路?太漂亮了!”
“以后不管是下雪还是下雨,路上都不会有泥巴弄脏衣服和鞋子了。”
“尤其是冬天过年的时候,想穿新鞋子,又怕弄脏,愁死人。这下再也不同担心咯,但县太爷有没有说,什么时候给咱们也铺水泥路?”
要不说,日子越过越好的佐证就是:吃饱饭,太闲了。
以前谁关心路咋样啊,只想着填饱肚子,现在瞧见这水泥路,一个个都稀罕的不行,巴不得自己村子里也是这样的路。
好像也不为别的?
就是这路吧,干净,整洁,瞧着就莫名让人心里觉得美啊!
现在也就县衙门口这一条路是水泥路,听说接下来整个县城都会铺上水泥路,那到时候该有多漂亮啊!
然后又有人说,等县城都铺上水泥路以后,通往各个村子的路,也都会铺成水泥路呢!
大家聊着聊着,一个个眼神都有些憧憬,将来等他们江县条条道路都铺上水泥,哦对,各家各户还都是砖瓦房,乖乖,真是不敢想,一想到这些心里都想笑。
等在县衙看完了水泥路,过足了凑热闹的瘾,在绕回商铺街。
这个时候,乡绅老爷们的店都陆续开业了,隔老远都能听见买家在喊话——
“孙老爷,我家要一袋磷肥、一袋氮肥。”
“我们李家村一个村都要买肥,磷肥氮肥都要!”
“裴老爷,你家的布真打八折?就今天一天,那我买三米!”
“这白面磨的可真细啊,颜色也白,我家以前磨的面粉,从来没有这么细过,买一点回去蒸馒头尝尝。”
“陈老爷,县衙门口用的你家的水泥铺的路吧。我家想在院子里铺上水泥,这得用多少袋水泥啊?”
日子好了,人们就会想方设法提高生活水平质量。
衙门那条水泥路,打出来的广告效果是惊人的,当即就有人家来买水泥,准备把自家院子里都铺上去。
甚至还有村子合伙买肥料,一次好几车往家里拉。
像是布料啊、面粉啊之类精细金贵的东西,同样不愁卖。
整个商铺街热闹的哟,到处都是大包小包拎着的东西的江县人,一边嘴里说着‘不买了真的不买了’,等会儿又忍不住问‘老板,你这陶碗咋卖的啊?‘引来一阵哄笑打趣。
钱花的有些多,确实肉疼,可买的都是该买的东西啊。
而且这不马上就是六月秋收了嘛,咱江县这新一年的夏季大丰收,又要来喽。想想即将收成的粮食,多花点也就多花点吧,咱马上还能进账更多!
就这样,在商铺街上热闹着买过东西以后,时间继续推进来到六月。
夏天来了,江县人盼着的大丰收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