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167
◎蒸汽挖掘机,兴修水利,女工日化厂。◎
短短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 十万只鸭子大军,吃掉了黄庄村好几百亩地的蝗虫。
百姓们喜极而泣。
黄庄村的村民们,在村长的带领下, 纷纷来给陈庚年磕头道谢。
然而当这些村民们结伴来谢恩的时候,包括陈庚年在内,他身后的百官,以及陈申邵芙蕖等人,都沉默了。
因为人真的太多了。
以前在他们江县, 一个村两百多人属于正常,超过三百人都算是大的村落。
然而这个黄庄村,人口足足有七八百人。
每家每户基本都是十几个人。
放眼看去,人们面黄肌瘦,穿的也破破烂烂, 年纪小点的孩子甚至没有鞋子, 都是赤着脚,身上也脏兮兮的。
难怪洛州总是缺粮, 总是常年饿死人。
黄河流域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苦过来的啊。
陈庚年叹了口气。
灭蝗虫、治旱灾只是最基础的,得全方位带领这里的百姓脱贫才行。
洛州知府张开冀是下午赶到的。
他一路气喘吁吁过来,距离老远就给陈庚年匍匐跪下,颤声谢恩:“罪臣张开冀, 叩见陛下!多谢陛下亲临洛州, 为洛州治理蝗灾。”
旱灾、蝗灾都是天降祸患。
这位知府在洛州这些年,纵然拼尽全力, 仍旧无法解决。
甚至去年在局势战况不明的情况下, 率先投诚陈庚年, 只为求得粮食, 给洛州百姓赈灾。
这样的官员,绝非‘罪臣’啊。
“快起来吧。”
陈庚年亲自将张开冀扶起来,温声说道:“朕正准备去洛州寻你呢,你竟先过来了。这样也好,蝗虫灾情当前,一切礼仪从简,我们别的稍后再谈,先治蝗要紧。朕从定州调来的鸭子虽然数量众多,但灭蝗仍旧有些吃力,需要别的策略加以辅助,多线并行灭蝗。”
张开冀闻言强忍住泪意,正色道:“请陛下明示,臣一定全力配合。”
“首先是这批鸭子,将来要还给定州,你得告知百姓切勿私自抓取鸭子。蝗虫对于鸭子来说,是最好的天然饲料。未来三个月,鸭子们肯定会下很多鸭蛋,这些都要找人收取好。将来你得归还定州十五万只鸭子,三万枚鸭蛋,超出部分的鸭子和鸭蛋,都归你们洛州。说白了,就是你们替定州养一段时间鸭子,鸭子帮你们吃掉蝗虫,属于互惠互利。”
“除了鸭子灭蝗,还得组织百姓人工灭蝗。蝗虫属于趋光虫类,夜晚的时候,以村子为单位,组织百姓在田间地头挖土坑,坑里点上火堆。大批量的蝗虫就会自己飞进来被烧死,这个方法很管用,但一定要注意,点火的时候人们要在旁边照看着,别把庄稼田地给烧了。”
“还有,蝗虫之所以孵化这么多,是因为它们一次性能生出很多的虫卵。这些虫卵基本都在粮田的土地里埋着,你组织百姓们去挖虫卵。一斗虫卵,可以兑换一斗粮食,这个粮食朝廷会帮你出。虫卵是蝗虫肆虐的根基,接下来三年内,都要组织百姓轮番去翻找,直到最后全部消杀干净。这是个非常艰巨且繁琐的任务,为了激励百姓的积极性,奖励粮食的事情,务必要落实好。”
“朕还注意到,很多百姓地里的庄稼,都被蝗虫啃食干净了。此次,朕带着一千拖拉机过来,就是为了帮扶洛州百姓重新种田。大豆、棉花、红薯、土豆,玉米,都适合在洛州种植。如今四月份,正是种植这些农作物的时间。水源问题也不必担心,朕从京师希望油田调来了凿井设备,能从地下几十上百米的地方挖取水源,暂时用于浇灌农田。”
陈庚年正色道:“最后,还要从最根本上,一并解决洛州区域的蝗灾、旱灾、乃至涝灾。朕决定在黄河之上修建水坝,同时兴修水利水渠,把黄河水通过沟渠,引进万千百姓家的田地里。旱田变水田以后,从根本上解决洛州的干旱土壤。蝗虫失去可以生存的干旱田地,就会彻底消失。而纵横在田地里的沟渠,会起到灌溉、排涝的作用。以后整个洛州,都不用再饱受蝗灾、旱灾、涝灾疾苦。”
张开冀本来以为,皇帝陛下是亲自来洛州,替百姓们灭蝗的。
可听完皇帝陛下这个庞大的计划,整个人既感激又呆滞。
在黄河之上修建大坝,引流黄河水,通过沟渠灌溉排涝,改变整个洛州乃至黄河流域的地貌!
这是一项何等庞大的工程啊!
“可——”
虽然心里激动,张开冀还是喃喃道:“恕臣愚昧,黄河如此宽阔,想要修建大坝,谈何容易?用什么修建?”
是啊,确实不容易。
但该修,还是得修。
“用挖掘机,用钢筋,用水泥,用成千上万的工人,用很多年的时间,以渺小的人力,跟大自然抗争,为万千百姓争取一个太平安康好日子。”
陈庚年笑道:“等将来大坝修好了,洛州,会成为江国最富裕的粮仓。”
当然,大坝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陈庚年还没有说。
发电。
大坝建成的那一刻,洛州甚至能够‘点亮’整个江国。
听到皇帝陛下的话,张开冀眼圈都红了。
他哽咽道:“臣,替洛州的百姓,谢过陛下。”
其余百官虽然知道陛下关于洛州接下来的建设规划,但现在再次听到,仍旧觉得惊叹。
邵芙蕖和陈申看着如今气势十足的儿子,只觉得感慨又骄傲。
他们家的儿子,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位万民敬仰的明君了啊。
-
计划很庞大,但也要一件一件来实施。
蝗灾刻不容缓,所以这个得最先去办。
由洛州官府出面,先是严厉强调鸭子治理蝗虫的重要性,甚至颁布了相关律法,谁敢私自偷鸭子,会被严重判刑。
不严厉不行啊。
所谓法不责众,一旦有一个百姓偷了鸭子,把风气败坏了,无数百姓效仿。这十万只鸭子,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一扫而空。
法律严苛,又有‘怪物拖拉机’和三万朝廷大军做震慑,鸭子除蝗展开的非常顺利,也不会有人敢偷鸭子。
最近好几个洛州县区的百姓们都格外振奋。
鸭子所过之处,蝗虫都被吃掉,这种滋味实在太解气了!
除此之外,还有更让百姓们兴奋的,焚烧蝗虫、兑换粮食!
夜间的时候。
各个村子的百姓们一起出动,在白日挖好的大坑里面点上火堆。然后,无数的蝗虫竟然真的开始朝着火坑‘自杀式冲击’。
“这办法真的有用,全都烧死了!”
“蝗虫竟然自己会钻火堆。”
“烧蝗虫闻起来好香。”
一开始,百姓们只是激动于大批量的蝗虫被烧死。
后来,烧蝗虫的那个味道,实在太香了,又是大晚上的,人们一边烧,一边闻着味儿流口水。
官府来的衙役特地表示:皇帝陛下说啦,烧熟的蝗虫是可以吃的,味道很香,还对身体有好处。但不要吃太多,否则对身体也不好。
蝗虫体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对于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来说,甚至比猪肉都更加有营养。
但就是长得有点吓人。
但架不住它味道香啊,一开始有人不敢吃,可还是有胆子大的试着吃了一口,然后……就被香迷糊了。
黄六妮一家也来凑热闹。
她家地里的大部分蝗虫都被鸭子吃了,但还是有些漏网之鱼,于是村里挖了篝火坑,用来捕杀蝗虫。
那个味道实在太香了。
七妹和八弟一直吵着要吃,最后没办法,她给弟弟、妹妹各自吃了一只。两个小孩从出生起就很少吃肉,香的合不拢嘴。
黄六妮没忍住,也强忍住恶心吃了一个,然后发现,是真的好吃!!
这下,很多百姓们都兴奋了,最近家家户户到了饭点,饭桌上都会有一盘蝗虫。条件好的,还会撒一点劣质盐巴上去,那个味儿,香啊。
更让百姓们惊喜的是,吃完蝗虫以后,大家显然变得更有劲了,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因为补充了最优质的蛋白质啊!
洛州百姓不知道的是,在后世陈庚年在的种花家,蝗虫甚至是会被哄抢的‘美味烧烤食材’,价格还卖的相当之高!
除了吃蝗虫,黄六妮最近还一直跟兄弟姐妹们一起去地里翻找蝗虫卵。
这个事儿,又是让洛州百姓们振奋的大好事儿。
一斗蝗虫卵,可以兑换一斗粮食!
虽然蝗虫卵很小,想要凑齐一斗非常难。但那兑换来的可都是粮食啊!一家老小齐上阵,只要努力一些,多得两斗粮食,还是可以的!
最近百姓们出门,脸上都不再是绝望沉闷。
大家互相打招呼,都会笑着问:“你家抓了多少蝗虫卵?一斗半?哎呦,这么多,厉害啊!”
被夸的也会心里舒坦,但最后还是感激道:“那还是得感谢官府,感谢咱们江国的皇帝陛下。要不是陛下,咱怎么能用蝗虫换粮食呢。”
抓蝗虫卵,是为了全面遏制蝗虫。
与此同时还能兑换到粮食,这实在是天大的好事儿呢!
百姓们心里都清楚,这些都是皇帝陛下为大家做的。
从鸭子大军、拖拉机以及三万士兵来到洛州那天开始,洛州百姓的苦日子,就此开始扭转。
比如黄六妮一家。
他们此前从未如此真切的感受到——原来生在一个和平昌盛的国家,拥有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情。
先说田地里。
那些曾经让他们害怕的,‘腾腾腾’冒着黑烟的怪物,原来一点都不可怕,反而十分有用!
它们是用来耕田的利器!
黄六妮家的田地,被蝗虫吃的七七八八。
一家人本来都在绝望,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活命。
可没过两天,就有官府组织着拖拉机,来到了黄庄村。
拖拉机把黄六妮家的田地重新耕了一遍,替他们家多开垦了十五亩的新田地。
还给他们带来了黄豆、玉米、棉花的种子,以及土豆和红薯。
这些新型的农作物种子,现在都是不要钱的,直接可以耕种。将来等丰收的时候,再额外把税粮补上去。
黄豆可以榨油,可以磨豆腐,喝豆浆。
玉米可以做玉米糊糊粥。
棉花能织布做衣裳。
土豆可以炒菜,也能做主食。
红薯就更好了,能做粥,也能煮着吃,烤着吃。
黄六妮一家都听呆了。
原来还有这么以前他们连听都没听过的庄稼!!
除此之外,官府的人,还在他们村凿了一个几十米深的水井,种田暂时不用缺水。
“我家要多种点土豆,听说这个能当主食吃。”
“棉花也要多种一些,这个虽然麻烦,但将来能做衣裳啊。”
“那个拖拉机,哎呦,犁地速度快的吓人,还能播种。要是种玉米的话,直接都能帮你种下去!”
“红薯和土豆种起来稍微讲究一些,要切成块……”
“洛州城开始招工了!有化肥厂,钢筋厂、水泥厂,不仅如此,还招修建大坝的工人!”
拖拉机在田地里耕种,腾腾腾冒着黑烟。
无数小孩兴奋的在旁边大呼小叫观看,就连大人们都忍不住来看新鲜。
黄六妮在田地里种田的时候,听说了城里在招工的消息。
听说自从陛下进了洛州城以后,开办了好多厂子,到处都在缺人。
黄六妮属于胆子比较大的那种,她以前都敢去洛州城找工作,听说这事儿以后,她觉得自家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于是,黄六妮说服爹娘。
让力气大的二哥、三哥去大坝报名做工人,让老爹以及五哥,去化肥厂和水泥厂试试。
这个时候他们还是老思想,男丁出去干活儿,女人留在家里种田。
但令黄家人开心的是,他们家的男丁,竟然都找到了活儿!
爹和五哥分别进了厂子,每月三百文。
二哥、三哥更多一些,每月四百文。
因为老爹进的是化肥厂,他们家还可以免费使用化肥,将来从老爹的月薪里面扣除!
黄家二哥回来,更是激动的跟家里人说道:“陛下是真的厉害,那么宽的黄河,他要在上面修建大坝!招了一万多工人,水泥,钢筋每天都往那边送!还有个更厉害的家伙,叫挖掘机,挖土可方便啦!”
一家人既感激又兴奋。
黄六妮因为抓住机会,让家里人出去上工,家庭地位蹭蹭上涨,爹娘和兄弟姐妹们有事儿都找她来商量。
家里人很少有这么赚钱的时候,甚至破天荒吃了一顿饱饭。
老娘给黄六妮盛了满满一大碗,其余人也没有意见。
然而,看着兴奋的哥哥们在谈论大坝、工厂里的事情,黄六妮和大姐、四姐互相对视,都看懂了彼此眼睛里的羡慕。
吃完饭以后。
黄六妮悄悄找到两个姐姐,说道:“等家里农活儿忙完了,咱们也去上工。他们男人能干的活儿,咱们也能干。咱自己攒到钱,以后说话也硬气。”
大姐、四姐重重点头。
六妮这次建议家里人出去上工以后,在家里地位蹭蹭涨,两个姐姐都看懂了。
得有本事,给家里做贡献,赚到钱,说话才能硬气起来啊。
连偏远地区小县村落里的黄家,生活都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整个洛州,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好。
灭蝗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
只要确定蝗虫都拔除干净以后,拖拉机就会进入村子里,帮助百姓耕地种田。
乡间田野里的鸭子大军,满洛州的跑着吃蝗虫。
各种新兴农作物,开始出现在田地里。
人们不再畏惧蝗灾,旱灾,而是干劲儿十足的种田、灭蝗、上工赚钱。
-
洛州城里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化肥厂、农药厂、冶钢厂、钢筋厂、拖拉机厂、以及挖掘机厂相继开始大招工。
百姓们有活儿忙,有钱赚,整个死气沉沉的州城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起来。
当然,人们谈论的最多的,还是‘洛州大坝’。
“听说那个大坝,足足有两千多米长!我家男人说,想要把这个大坝修建好,得要至少五年时间!”
“乖乖,这么久?”
“等修建好以后,咱洛州再也不会有旱灾、涝灾,以及蝗灾。”
大家谈论着这些的时候,眼睛里都是惊叹,以及期待。
娄姝和田大山,以及大江村的人,来到洛州以后扑了个空。
陛下没在洛州,而是在百官、以及洛州知府的陪同下,正在七十多里外的黄河畔,为建设‘洛州大坝’做前期准备工作。
于是,他们在洛州稍作休整后,赶去了黄河畔。
四月的风很凉爽。
黄河畔大片、大片的棚屋房被盖起来,成百上千的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忙活着。
娄姝以及田大山,还有大江村的百姓,出生在西北,哪里见过这样宽阔汹涌的大河。
哪怕黄河最近处于枯水期,可那奔涌的河水,仍旧看的大家心潮澎湃。
更让人心潮彭拜的是,陛下竟然打算在这宽阔的大河上,修建大坝!
“这——”
田大山看着远处涛涛绵延的黄河水,咋舌道:“这得是个多庞大的工程量啊。”
娄姝同样神情震撼。
她的目光在黄河上扫过,最后看向远处那个穿着明黄色龙袍、身姿挺拔的年轻男子,没忍住多看了几眼。
一段时间不见。
曾经穿着县太爷官服,还尚有些稚嫩的陈庚年,如今已经成为统一整个北方的尊贵帝王了。
陈庚年正在跟张开冀,以及邵安聊‘洛州大坝’的规划。
“目前是四月份,正适合动工。若是到六月,暴雨来袭,水线上涨,反而难度增加更大。你们手中的这份图纸,是朕最近这几天规划好的,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
“大坝整体要用钢筋柱打桩,定住地基,然后用水泥混凝土浇筑。只浇筑一遍是不行的,这种建立在大河之上的大坝,要反复的浇筑、碾压、再次浇筑。防渗、泄洪、防滑等工作,也都要保证不能出现一点问题。”
陈庚年看着远处滔滔不绝的黄河,神情严肃:“这个大坝,事关未来整个洛州,乃至整个江国的粮食基础,修建好了,是百年基业,但若是修建出了问题,一旦大坝决堤……”
剩余的话,陈庚年没有说出口。
但他话里隐藏的意思,让邵安和张开冀都神情凝重。
大坝若是决堤,带来的一系列恐怖后果,是整个洛州都无法承受的。
所以最近,大坝修建一直处于紧张的准备过程中,各个流行细节都要审核确定到没有任何一丝问题,才能开始正式动工。
“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
张开冀郑重道。
他们这边刚聊完。
老太监三福笑着来通报:“启禀陛下,江县大江村的百姓过来了,同行的还有凉州知府娄献的妹妹娄姝。”
陈庚年脸上浮现出一抹喜色。
他冲张开冀和邵安点头示意,随后迈开步子朝田大山等人所在的地方大步走去。
从这边看过去。
田大山和百姓们激动向陛下行礼,包括那位娄献的妹妹,二人互相交谈,脸上都带着笑意。
太监三福默默的看了会儿,突然意识到,这还是他头一次在陛下身边,看到漂亮又适龄的女子。
算算年纪,陛下如今已经二十有三了吧……
作为皇帝,陈庚年无论是姿态仪容、还是治国手段,都让百官叹服。
可以说,陛下是百官眼中的‘完美皇帝’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陛下目前还尚未婚配。
百官心里肯定是着急的,但江国刚刚实现北方大一统,给皇帝举办大婚也不是合适的时候。
而且,皇后的人选,肯定要谨慎选择。
首先便要排除世家贵女。
陈庚年是开国皇帝,又不需要联姻借谁的势,娶个贵女,将来外戚强大,岂不是给自己添堵?
百官是万万不想看到这种影响江国国运的情况发生的。
但皇帝毕竟是皇帝,娶个一般门户家的女子,也不合适。
如今瞧见那位娄姝,想着对方的年纪、姣好的容貌,和清清白白的出身,三福在心里觉得,这位大概是有可能的。
娄献当时死守凉州城,在朝堂风评甚佳。
这位娄小姐和陛下又是旧识,如今站在一起,当真郎才女貌,一对璧人。
三福能在宫里做太监这么久,自然眼光毒辣,人也通透。
其实也不出他所料。
陛下刚去见了娄姝和田大山后不久,三福就瞧见有官员去找了首辅。
老首辅徐亨还眯着眼,在远处偷偷打量了那边好久。
三福在心里暗笑,同时又有些感慨。
他们的陛下,是真得民心啊。这一路走来,无论是百官,还是百姓,都爱戴着陛下。
如今涉及到陛下的婚事,一切还没影呢,老首辅就已经暗搓搓开始上心留意着了。
-
陈庚年还没意识到,百官们私底下在暗搓搓为他的婚事张罗。
自从离开江县以后,现在每次在不同的州城遇见赶来支援的江县人,他都觉得高兴。
但田大山,以及大江村的人看见他,只会更高兴。
“刚才远远瞧见陛下,我都没敢上前来认。”
“是嘞,比以前威武多啦。”
“咱们县太——咱们陛下以前就威武!”
穿着龙袍的陈庚年,在江县人看来,就是最合适的!
而且怎么看怎么合适,因为大家从一开始就认定,县太爷就适合做皇帝,不管到了哪里,一听说咱县太爷要给他们做皇帝,百姓们都会拍手相迎!
“陛下。”
田大山憨笑着看向陈庚年,赧然说道:“我们本来是要来帮忙的,结果这一路走来,洛州又是灭蝗、又是耕田、开办工厂,到处都在忙活。都没帮上忙呢,您都办好了。”
陈庚年闻言就笑了:“先不说干活儿的事儿,以后有的是活儿干。怎么样,一路走来挺累的吧,凉州那边咱们的百姓可都还好?”
田大山说道:“不累不累,这有啥累的。县区里的人也都好着呢,这次陛下您统一了北方,好多村子都去搞建设支援去了。对了,这事儿多亏了娄小姐帮忙张罗,哪个村去哪个地方,年纪大的留在凉州养老,年轻的去哪个地方,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大家都夸她能干呢,厉害的很!”
他夸得直白又真诚,又是当着陈庚年的面,毫不吝惜赞美。
娄姝有些赧然,白皙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红晕。
“确实很厉害。”
陈庚年看向娄姝,神情真挚:“我听富先生和你家兄长提起过,江县人在凉州能迅速安顿好,包括后续分配县区里的人去各地帮扶,你从中出了很大的力。朕当时就在想,等将来遇见你,一定要当面道谢。”
县区里的百姓,都是陈庚年的牵挂。
只是他忙于出征,忙于治国,有些事情实在兼顾不上。
娄姝做的很好。
陈庚年心里是感激对方的。
“陛下言重了。”
娄姝连连摆手,赧然道:“当时我有幸得陛下指点,在人资管理方面有所建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领域。现在用于帮助安顿江县人,也是应该的。”
陈庚年闻言便笑了。
他倒是不曾想到,先前结下的善缘,到了今日,会有这样一番回报。
不过现在瞧见娄姝,在看看磨拳霍霍准备随时随地干活儿的田大山等人,陈庚年这里还真有‘活儿’要交给他们干。
“好,那过于寒暄客气的话,朕便不多说了。稍后朕想看一看你手中关于江县人去处安排的名单,除此之外,还有个事儿。”
陈庚年笑道:“怕是还得请你来帮个忙。”
娄姝闻言神情认真了许多:“陛下请说。”
陈庚年说道:“最近朕在洛州兴建工厂招工,但因为目前的招工方向是以土建为主,所以来上工的,基本都是男子。洛州人多,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子女。其中女子的数量也极为庞大,但这些女子,都闲置在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朕想着,在洛州发展日化产业。”
洛州人多,又是粮食大区。
发展其余的行业,其实是很难的。尤其是现在大批量的男子、女子都目不识丁,在扫盲、全民义务教育推广之前,这批人也要工作。
男子还能下苦力,女子的就业方向,就相对狭窄。
若是在金州,京师,还能招收城市里的女工,做纺织纺纱等工作。或者和男子一样,去冶钢厂、农具厂等等大型厂子上班。
煤炭、石油、蒸汽机的兴起,缩小了女子和男子之间的体力差距,让女子也可以获得更多岗位机会。
但在洛州显然还不太行。
经济条件跟不上,开办大厂,没有销售市场啊。
洛州穷,但是人多。
那么就要利用起来大量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女工,在‘日化’这块下功夫。
日化虽然是轻工业,但若是产业链做好了,那可是绝对不容小觑的。
因为百姓的生活,离不开日化产品啊。
娄姝是女子,最能体会女子的不易。
听说陛下要给女子提供就业岗位,眼睛顿时亮起来,快速问道:“请问陛下,何为日化产业?”
“京师那边,正在开采一处大型油田。石油的冶炼,离不开煤炭,而洛州有一处大型煤矿。朕准备让洛州用煤块,置换京师的石油。石油这东西,能做出来很多日化产品。”
陈庚年解释道:“比如洗发水,洗涤液,肥皂,以及染料,包括香精,酱油,醋,味精。从洗护产品,到染料,作料调味剂,都可以生产。除此之外,还有胭脂水粉,塑料、塑胶。这些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其中最不可忽略的塑料,一旦生产出来,全民都离不来,冬天的时候还能用做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只要把这些厂子开办起来,洛州的女工们都能上岗,在这些行业里,女性拥有着天然的优势,等将来把这些产品输送到江国各地。‘洛州女工’的名头也能彻底打响,鼓励、带动各地女工们上岗。”
日化产业看似是‘边缘产业’,但架不住它需求量大,还跟生活息息相关啊!
这个产业,能短时间内让大量的女性得以就业。
就算目不识丁,也能上岗。
等就业的女性多了,更多的女性走出困顿一辈子的家庭,意识到‘上岗就业’、‘独立赚钱’的重要性。
那就会有更多的女性参与进来,从日化行业,主动去走到各行各业里去。
陈庚年不打算把步子迈太大,也不打算强行拉着女性群体往前走。
他要给她们一个跳板,然后一步步去拿到更多的话语权。
娄姝听懂了。
她看着眼前神穿龙袍的矜贵男人,神情动容。大到治国兴邦,小到关注式微的女性群体,这样的皇帝,难怪能获得百姓爱戴尊敬。
等这些厂子开始招人以后,对于洛州的女性们来说,是多么值得振奋激动的事情啊!
而事实也和娄姝所料的差不多。
黄六妮和她的两个姐姐,在这天终于等到了属于她们的机会!
“姐,我刚打听到了,洛州开了好几家新的厂子,洗发水厂、肥皂厂、酱油厂和染料厂。这些厂子,都明确表示优先招收女工!!刚好咱家田地里的活儿也干的差不多了,走,咱们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