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166(1 / 1)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临西洲 499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66章 166

  ◎支援洛州,十万鸭子大军灭蝗虫。◎

  松江之战结束后, 陈庚年没有返回京师,而是去了洛州。

  去年冬天,洛州知府张开冀第一个上书投诚, 且把洛州的煤炭源源不断的运输往金州,这才撑起了金州的第一次蒸汽机工业变革。

  当时陈庚年答应对方,来年会亲自赶往洛州,解决蝗灾、旱灾。

  中原黄河流域位置得天独厚,属于非常重要的农业产粮大区。江国日后想要发展, 基础农业就必须要打好。

  基础农业打好了,也能应对接下来的小冰河天灾。

  为此,陈庚年特地传信京师朝堂,接下来的四月,到九月秋收期间, 都会留在洛州。

  只要北方, 尤其是中原洛州区域迎来第一个大丰收,在乱世战火上得以新生的江国, 便能就此稳住局面了。

  首辅徐亨、次辅富春, 协一众朝堂官员出京,追随陛下到洛州办差。

  而工部侍郎邵安,还带来了陛下先前让他研发的,用于帮助洛州兴修水利的另一个强有力的器具——蒸汽挖掘机。

  黄河流域附近的百姓们, 常年饱受旱灾、涝灾疾苦。

  唯有兴建水利, 才能将这些灾难彻底遏制住。

  至于蝗灾……

  去年冬天,陈申、邵芙蕖等人赶去帮扶定州的时候, 利用定河, 带领定州百姓养了大批量的鸭子。

  最近陈庚年和老爹通信, 向定州借了十万只‘鸭子大军’。

  鸭子, 绝对是蝗虫的头号天敌,一只鸭子一天能吃掉两百多只蝗虫!

  陈申、邵芙蕖等人如今正在赶往洛州的路上。

  而十万只鸭子大军,则是紧跟其后,由定州百姓们自发组成板车车队,和定州士兵们一起,朝着洛州运输而来。

  而陈庚年本人,也即将抵达洛州。

  他此行可不仅仅是自己来的,还把在松江平原上‘作战’的一千辆拖拉机,也带来了洛州。

  -

  洛州,辛县。

  明明是白天,但天空却是黑压压的。

  盯着上方仔细再看一看,就会发现,那‘黑压压的天空’其实是无数蝗虫组合起来的蝗虫大军,遮云蔽日,不计其数。

  然后,在田野上百姓们绝望的注视下,铺天盖地的蝗虫大军,落了下来。

  本就因为干旱而长势不好的小麦田地里,霎时间被密密麻麻的蝗虫覆盖,一时间竟分不清哪里是麦田、哪里是蝗虫。

  “你们这些天杀的玩意儿,滚开!”

  “粮食,我家的粮食!这该怎么活命啊!”

  “老天爷,求求您开开眼,给条活路吧。”

  田地上。

  百姓们看着这一幕,绝望嚎啕大哭。

  一大批蝗虫进入洛州的消息,早在前些日子就传开了。

  ‘蝗虫过境’这个词,可不是乱说的。

  这些害虫,一个县区、一个县区的扫荡过去,所过之处,整个粮田都会被啃食殆尽。

  别看那只是小小的蝗虫。

  但它们的数量,可是以‘亿’为单位出现的。

  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大半年种植的粮食,被这些虫子吃掉,对于田间劳作的百姓们来说,是何等残忍的一件事啊。

  许多百姓甚至没日没夜的扑在田地里抓蝗虫,抓的筋疲力尽,几近崩溃。

  但却毫无成效。

  因为实在是抓不完啊!

  家住洛州辛县,黄庄村的黄六妮,在地里一边哭,一边抓蝗虫。

  和她一起在地里抓虫子的,是她爷、她奶、爹、娘、大姐、二哥、三哥、四姐、五哥、以及七妹和八弟。

  她们这一大家子,全都靠着地里的粮食活命。

  现在,全毁了。

  一家人边抓蝗虫边哭,脸上都是对未来的绝望。

  最小的七妹、八弟,年纪才六岁,同样懂事的在地里抓蝗虫。

  黄六妮这样的家庭,在辛县,乃至整个洛州,都有很多。

  家里三四个孩子都算是少的,七八个属于正常,更多的,甚至能生十几个。

  放眼望去,整个辛县的村落,都是矮小、破旧。

  一大家子挤在三间茅草屋里的情况,再正常不过,爷奶住一个屋,爹娘住一个屋,其余七八个孩子,则是挤在狭小的通铺上。

  要是家里日子更苦一些,只有两间房屋的话,七八个孩子和爹娘只能住在一间屋里。

  至于为什么日子这么穷,还要生这么多孩子呢?

  家里需要人干活儿,就只能生孩子,孩子多了还能分更多的地。

  地里收成不好,孩子多,粮食不够吃,那能怎么办,继续生,生了以后再分地。

  这样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下来,导致洛州这边家家户户‘超生’。

  而生的多了,反而就越来越穷,一年到头的粮食收成,全都进了一大家子的肚子里。

  尤其是近几年,黄河流域大旱,蝗灾频繁。

  这日子,隔三差五就穷到揭不开锅。

  黄六妮家甚至还算是好的。

  更多活不下去的人,只能被迫去做流民。

  去年夏天,洛州因为旱灾和粮荒,死了很多人。

  反倒是去年冬天,官府开始发救济粮,大部分的流民都幸运的熬了过来。

  听说是江国的皇帝陛下开恩,给他们洛州送来了灾粮。

  再具体的消息,黄六妮也不懂,她只是有次去县城想试着找活儿干,听人家说的。

  可她一个十六七岁的笨丫头,除了会浆洗打扫,不识字儿,也做不出来好吃的饭菜,刺绣更是一塌糊涂,上哪儿能找得到赚钱的活儿计?

  赚不到钱,地里的粮食又被蝗虫吃了……

  黄六妮眼泪啪嗒、啪嗒的掉,看着一大家子绝望的表情,只觉得未来一片灰暗。

  同样觉得未来一片灰暗的,还有洛州知府张开冀。

  “大人,辛县,完了。”

  听着属下传来的消息,张开冀脸上浮现出浓浓的哀痛与疲惫。

  不是他不作为。

  蝗虫实在太多了,张开冀正带人在召县灭蝗。结果蝗虫吃完了召县,又大批量飞去了辛县。

  洛州各个县区百姓哭的嘶声力竭。

  就连洛州的州城内,都人心惶惶,哪怕有朝廷赈济,粮价仍旧压不住蹭蹭上涨,屯粮热潮居高不下。

  甚至还有个更加恐怖的传闻——

  蝗虫,开始吃人了。

  今年天气不正常,忽冷忽热就算了,蝗虫也提前开始肆虐。

  才四月初,就大批量出现。召县那边的粮食被吃完以后,蝗虫暂时没得吃,盯上了路边的几个年纪小的孩童。

  若非大人们发现的早,那几个孩子,怕是都要被蝗虫给吃了。

  “陛下如今还在北方打蛮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过来。”

  张开冀哀声道:“再迟一些,洛州,怕是又要饿死很多人了。”

  属下闻言沉默着没有应声。

  他倒不是怀疑陛下的能力——可是那铺天盖地的蝗虫实在太多太多,陛下是人,而并非神仙,就算是陛下亲自来了,也拿蝗虫束手无策啊。

  但,皇帝陛下是真的可以解决蝗虫的!

  当天接近晌午的时候。

  一个差役激动来衙门汇报:“知府大人,陛下来了,陛下来咱洛州了!还带来了,还带来了——”

  带来了什么,差役甚至激动的连话都说不上来。

  结巴了好一阵,才说出让包括张开冀在内,整个洛州知府衙门都振奋到呆滞的话。

  “陛下还带来了一千辆拖拉机,说是帮助洛州百姓耕田种植新型农作物。还带来了整整十万只鸭子,据说是从定州借来的!那鸭子吃起蝗虫来,速度快的很,不足半天时间,都吃了辛县好几百亩地的蝗虫!”

  陛下竟然已经去了辛县!!

  一千辆用于耕田的拖拉机,十万只吃蝗虫的鸭子!

  张开冀兴奋道:“快,快随同本官去辛县面见陛下!”

  洛州衙门全体人员,在张开冀的带领下激动赶去辛县。

  -

  其实陈庚年是准备直接去洛州的。

  他和老爹老娘约定好的,也是在洛州见面。

  但,辛县天空上的蝗虫实在太过于扎眼,铺天盖地的,想不发现都难。

  进入洛州地界以后,看着这里贫瘠到渗人的村庄,干裂的土地,以及到处肆虐的蝗虫,陈庚年只觉得心里格外堵得慌。

  而这些情绪,在看到那铺天盖地的蝗虫以后,达到了顶峰。

  事实上别说陈庚年。

  就连跟随着皇帝陛下来到洛州的三万余士兵们,在瞧见那蝗虫以后,都觉得头皮发麻。

  这些害虫,也太猖獗了!

  难怪洛州连年缺粮闹饥荒。

  治理蝗灾刻不容缓,陈庚年当即派遣快马,去联络从定州赶来的爹娘。

  简单商议过后,爹娘朝着辛县赶来,而跟随着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定州的‘十万鸭子大军’。

  于是这一天,整个辛县都沸腾了。

  一千辆‘腾腾腾’冒着黑烟的拖拉机,三万士兵,以及数不清的鸭子来到辛县。

  在田地里务农一辈子的百姓们,瞧见这一幕,甚至都忘记了田地里的蝗虫。

  “发生了什么事情?要打仗了吗?”

  “那些冒着黑烟的怪物是什么?”

  “老天,好多鸭子,全都是鸭子!”

  田地里。

  黄六妮一家看向外面,神情忐忑又呆滞。

  辛县很多百姓,过了好多年,都无法忘记这个场面。

  蝗虫肆虐过境那天,皇帝陛下带领着一千辆拖拉机,和数以万计的鸭子,来到了这里……

  -

  “庚年!庚年!”

  陈申虽说年纪大了,但眼神好,嗓门也中气十足。他坐在板车上,隔老远就瞧见了自家儿子。

  上千辆拖拉机的阵仗实在太惊人了。

  陈申、邵芙蕖、裴仲等人看的眼睛都直了。

  但其实,陈庚年这边,吴恒,徐亨、富春等百官,看向从远处赶来的陈申等人身后,同样眼神发直。

  因为真的好多鸭子啊!

  上千辆经过加固的板车车队上,装运着不计其数的鸭子,浩浩荡荡赶来。

  那‘嘎嘎嘎’的声音,甚至不输拖拉机的轰鸣声。

  陛下说的治理蝗虫,难道就靠这些鸭子?!

  许久没见爹娘,陈庚年也想念的紧,因此赶紧迎了上去。

  包括孙成,邵安,胡铭等人,也都各自和爹娘见面,好一阵嘘寒问暖,诉说思念。

  唯有裴仲神情稍显落寞。

  他家小子,带兵去攻打草原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瘦了,但看着更有气势了。”

  邵芙蕖拉着儿子的手,看着他一身明黄色龙袍,贵气逼人的模样,微红着眼睛道:“刚才娘都差点没敢认。”

  陈申则是无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去年离开江县的时候,他曾经调侃,下次再见,儿子怕是就要成皇帝了。结果一语成谶,陈庚年还真成了皇帝,不仅如此,还统一了整个北方。

  “爹,娘。”

  陈庚年任由爹娘拉着,笑道:“一路过来,身体可还遭得住。”

  一说这个,陈申当即道:“我们身体好着呢!听说洛州有蝗虫,我跟你娘,还有你裴叔,胡叔都着急赶过来帮忙。你看看这铺天盖地的蝗虫,哎呦,都是些害东西!赶紧让鸭子们全都给它们吃光了。”

  粮食,永远都是百姓们最珍视的东西。

  眼睁睁看着蝗虫吃庄稼,陈申等人一路走来都在怒骂。

  “对对,庚年,赶紧把鸭子们都放下去吧。”

  “早点放出去,早点把蝗虫都吃了。”

  “这地方的人,实在太可怜了。”

  裴仲、胡志峰等人也都纷纷响应。

  就在这个时候,徐亨、富春带着百官,前来跪拜陈申和邵芙蕖。

  “参见圣父、圣母!”

  野外荒郊土路,一群身穿绯红官袍,看着就气场很厉害的官员,齐齐朝着自己夫妻俩跪拜。陈申和邵芙蕖当场就傻了,格外手足无措。

  邵芙蕖甚至吓得往儿子身后躲:“你们这是干啥,都起来,都起来。”

  太上皇,太上皇后,是封号,也是对禅让过后的上一任皇帝的尊称。

  陈申没有当过皇帝,他的儿子陈庚年直接登基。

  那么按照规矩,他们夫妻俩,以后便是大江王朝的‘圣父’、‘圣母’。

  可这夫妻俩此时只有无措茫然。

  旁边裴仲、胡志峰、孙元河、许彩云等人都在偷笑。

  “好了,你们都起来吧。”

  陈庚年无奈挥挥手,示意百官起身,然后安抚爹娘:“爹娘勿怪,他们执意要按照礼制来参拜。”

  有陈庚年发话,百官们才纷纷起身。

  邵芙蕖和陈申互相对视,都有点晕乎,又莫名松了口气。

  乖乖,这阵仗场面,他俩实在有点遭不住啊。

  好在百官前来跪拜之后,也没有过多叨扰。

  而徐亨更是命人打听出此地属于洛州、辛县辖下的黄庄村,还把村长喊了过来。

  “你便是黄庄村的村长?不必惊慌,这是咱江国的皇帝陛下。”

  徐亨温声对村长说道:“此次,陛下亲临洛州,为治理蝗灾、旱灾而来。路过辛县,瞧见地里蝗虫肆虐,所以准备用鸭子来除蝗。稍后,你要协同村子里的人,帮忙管理鸭子。这些鸭子都是从定州借来的,将来需要归还,切记告知村民,万勿私自克扣。”

  黄庄村的村长是个老实巴交的老农,此刻早已经被那一千辆拖拉机,和三万大军吓得心脏怦怦跳。

  因为紧张,其实他都没听懂徐亨话里的意思,只顾着点头不停说‘中’。

  而知会过村长以后。

  徐亨当即组织人手,把定州陆续赶来的板车打开,朝着田地里赶去。

  嘎嘎嘎嘎嘎——

  一时间,整个世界仿佛都是鸭子的叫声。

  “庚年,你说,真能有用吗?”

  邵芙蕖拉着儿子的手,看着那鸭子浩浩荡荡的冲进田地,有点紧张。

  陈申也看向儿子,目露期待。

  蝗虫肆虐的场面,他们刚刚都看过,对这种害虫,自然痛恨。

  但鸭子究竟能不能吃蝗虫,能吃多少,都还是个未知数。因为这些蝗虫实在太多了,遍地都是,令人心生绝望。

  连在场的百官,以及士兵们,都略显忐忑的看着这一幕。

  陈庚年笃定笑道:“娘你放心,绝对有用的。”

  后世的种花家也曾发生过不少蝗灾,鸭子大军治理蝗灾的成效,可是相当的好。

  而且蝗虫属于‘高蛋白食物’,鸭子吃了以后,不仅能长得更加壮硕,而且肉质肥美,下的蛋也会更多、更大。

  所以这次向定州借十万只鸭子,陈庚年开出的条件是,三个月后,还回去十五万只鸭子,包括三万枚鸭蛋。

  蝗虫,是喂养鸭子最好的食物!

  -

  黄六妮家的田地,在黄家村外侧。

  所以,当板车上的鸭子被放出来后不久,大量的鸭子就朝着他们家田地‘嘎嘎嘎’扑腾着奔来。

  鸭子这玩意儿,在洛州农村属于稀罕玩意儿。

  一次性瞧见这么多鸭子,黄家人都有些无措,七妹和八弟甚至害怕的往哥哥、姐姐们身后躲。

  黄六妮也有些慌。

  她倒不是怕鸭子,她是害怕外面的拖拉机、以及穿着铠甲的士兵,不知道这些人想要做什么。

  可很快,黄六妮就忘记害怕了。

  因为,成群结队的鸭子,扑楞着翅膀,嘎嘎叫着扑棱进了她家的粮田。

  蝗虫的味道简直令鸭子兴奋。

  它们进入田地以后,张开嘴迅速开始吞食。大概是因为味道太好,一边吞食,还一边兴奋的嘎嘎叫。

  一只、两只鸭子当然起不到作用。

  可当成千上百、甚至上万只鸭子走进田地里以后,那个场面简直震撼。

  人们怎么都抓不完,束手无措的蝗虫,正在迅速被鸭子们吃进肚子里。

  甚至几个呼吸的时间。

  眼前一大片密密麻麻的蝗虫,就被鸭子们吃干净了。

  蝗虫所过之处,粮食消失殆尽。

  鸭子所过之处,蝗虫消失殆尽!

  黄六妮惊呆了。

  周围本来还在担惊受怕的村民们,在瞧见这一幕以后,都激动的大喊大叫。

  “鸭子把蝗虫都吃了!”

  “太好了,太好了!”

  “这吃蝗虫的速度太快了,一眨眼,一大片蝗虫都没了。”

  黄庄村的村长,这个时候终于从呆滞中回过神来。

  老实巴交的老农痛哭流涕下跪,给陈庚年磕头道谢,随后激动的冲上田埂,带着哭腔大声嚷嚷道:“黄庄村的,都赶紧来帮忙赶鸭子!谁都别起坏心思,哪个敢偷鸭子,老子敲死他!!这些鸭子,是皇帝陛下给咱救命用的啊,吃完了蝗虫才能保住粮食!”

  听闻村长的喊声,村民们都兴奋的赶来。

  大家一边激动抹眼泪,一边赶着鸭子往田地里送。

  黄家人也兴奋的加入进来。

  连年纪最小的七妹、八弟,都踉跄着来帮忙赶鸭子。

  漫山遍野的田地里,以前都是蝗虫,现在则全都是鸭子。

  嘎嘎嘎嘎嘎。

  鸭子叫声不断,本来应该是个很吵的画面。

  但无数百姓们站在田埂上,看着他们深痛欲绝、却无可奈何的蝗虫被鸭子们吃掉,既解气,又振奋。

  鸭子大军吃蝗虫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短短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几百亩地、数不清的蝗虫都被吞食干净。

  本来哀声遍地的黄庄村,到处都是百姓们的欢呼声。

  而这个好消息,也从黄庄村迅速传递到整个辛县,随后又朝着其余县区,甚至整个洛州风一般蔓延开来——

  “陛下带领着十万只鸭子来给咱们老百姓治理蝗虫啦!那鸭子厉害的很,一上午吃了几百亩地的蝗虫!洛州蝗灾有救了!”

  田地里正面对蝗灾抹眼泪的农民们闻言,眼睛里都浮现出振奋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