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159(1 / 1)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临西洲 682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59章 159

  ◎蒸汽拖拉机开往全国各地,陈庚年号令天下!◎

  陈庚年入驻京师后, 先裁掉一半的士兵,放十五万青壮劳动力归家。

  再加上他曾经是‘江县的县太爷’,所以短时间内, 皇帝陛下便在百姓群体当中有了十分高的威望。

  但,十五万士兵归家,百姓们经过短暂的亲人团聚喜悦后,又开始发愁。

  因为家里粮食不够,钱不够, 如今的京师被战争磋磨消耗,早就不如以前繁华,想要找个糊口的营生,实在太难了。

  家在京师城外,沛县小河村的贾庆一家, 最近就在发愁。

  破落的农家小院里, 用泥瓦垒的土砖墙斑驳陈旧。

  贾庆的爹娘,正在院子里搓麻线, 而刚刚退伍回来的贾庆, 则是默不作声的在帮忙浸泡苎麻。

  这是他们家现在唯一的额外经济收入来源。

  去年冬天雪大,按道理来说地里的小麦应该长势不错,可他们这边土地不够肥,收成一直不太理想。

  当时祁王不仅强行征兵, 还多次征收税粮, 贾家的粮库基本被掏空了。

  老两口本来还能凑活过,日子勉强能撑到夏收。

  但, 儿子回来了。

  这肯定是好事, 因为一家人可以团聚, 更不用担心儿子随时会死在战场上。

  可家里突然多了一张嘴, 还是个大小伙子,这日子实在难熬啊。

  “陛下是个好人啊,把你们这些当兵的都放回家,我跟你娘好歹不用再担心你哪天就死在战场上了。”

  老爹年纪大了,眯着眼睛搓麻,一双手上满是被岁月侵蚀的痕迹。

  他看向默不作声的儿子,宽慰道:“你也别太难受,下午再出去转转,年纪轻轻的大小伙子,一身力气,到哪儿吃不上一口饭。”

  贾庆‘哎’了一声。

  他没告诉老爹的是,十五万士兵归家,导致京师最近劳动力暴增。像是他这种‘有力气的大小伙子’,遍地都是,但凡哪里要人,几十个劳动力一拥而上去抢活儿干。

  这便导致老板们把工钱压得极低。

  一天累死累活干下来,可能也就勉强够吃顿饭,就这都还得靠抢,才能找到活儿。

  日子好像越来越难了。

  贾庆忙活着浸泡苎麻,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渍,抬头看天。

  天上的太阳很大,明明才三月份,不知道为何已经开始带着热劲儿了。

  不仅日子在变难,天气也越来越古怪。

  初春的时候,都这么热,今年该不会又要大旱吧。

  贾庆眼睛里浮现出一抹浓重的焦虑,若是大旱,他家地里粮食欠收,那这日子就真活不下去了。

  他不知道,小冰河时期已经到来,这个夏天非但不会大旱,反而会变得很寒冷。再过几年,甚至会出现夏天也能冻死人的可怕情况。

  现在变热,是因为天灾到来之前的各种气候不正常紊乱导致的。

  “贾叔,婶子,小庆,赶紧来村口!”

  正当贾家三口人都沉默着,各自对未来忧虑的时候,一个同村的男人激动的在外面嚷嚷道:“陛下来了,陛下来咱们小河村了!说是推广一种新型的耕地机器,还有新的农作物种子可以种植!”

  陛下来小河村了?

  听到这话,贾家三口人都很震惊,又觉得难以置信。

  可村子里的人陆续得到消息,大家都激动的往村口跑。

  “爹,娘,咱们赶紧也去看看。”

  贾庆搀扶着爹娘往外走,神情振奋。作为曾经祁国的士兵,他当时可是亲眼见证了江国的阅兵大典。

  那场阅兵,给贾庆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因此他对于江国的陛下,十分尊崇。

  贾家二老腿脚不好,贾庆搀扶着爹娘来到村口的时候,小河村的村民已经挤满了这里。

  不仅小河村,还有周围隔壁村子里的百姓来看热闹。

  陈庚年也刚到没多久。

  徐亨、富春作陪,还有百官浩浩荡荡跟随,他们这群人,阵仗不小。

  但哪怕百姓们对陛下再如何好奇,此刻有一个‘大家伙’,比陛下都抢风头。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的瞥向那个大家伙,眼睛里满是震撼。

  拖拉机。

  这玩意儿在陈庚年那个时代的农村很常见,但在这个年代,对于百姓们来说绝对是‘跨时代’的东西。

  什么蒸汽机,内燃机,都不如一台高四米多,长将近十米,有两个宽大纯钢铁打造的后轮,和两个相对小一些的前轮组成的,钢铁拖拉机来的震撼。

  至于为什么把拖拉机做这么大?

  当然是因为蒸汽拖拉机,要带着一个燃煤箱,和一个蒸汽锅炉,不然哪里来的动力呢?

  这台堪称‘炫酷’的拖拉机,别说百姓们瞧了震撼,就连富春第一眼瞧见的时候,都被吓了一跳。

  他去年冬天一直待在凉州,还不知道皇帝陛下在金州发明了蒸汽机,机器已经能自己炼钢、耕田了。

  “陛下!”

  “参见陛下,参见陛下!”

  小河村,以及其余村子的百姓们,先是被拖拉机震撼,随后等回过神来,纷纷下跪给陈庚年行礼。

  “乡亲们,大家快起来。”

  陈庚年示意众人起身,随后指向村口一处田地旁边的荒地,问小河村的村长:“村长,这处田地是谁家的?”

  年迈的村长生平头一次见到皇帝,激动的脸色发红。

  听见皇帝问话,眯着眼打量一番,随后道:“启禀陛下,是贾三家的地,贾三呢,贾三来了没!”

  贾三,便是贾庆的爹。

  “来了,来了!”

  贾三在人群里回应,众人赶紧给他让出位置,然后贾家三口人神情忐忑的来到陛下身前,慌忙下跪行礼。

  “老丈莫慌,朕不是来找你麻烦的。村长说,这处是你家的田地。朕看你家田地旁边,是一处长满杂草的荒地。这荒地,可以开垦出来,种植其余的新型农作物,比如玉米。”

  见贾三神情忐忑,陈庚年亲手将他搀扶起来,温声笑道:“朕和朝堂的官员们推行了新的政策,若是老丈家里愿意多种植五亩地的玉米,来年夏收,便可以减免一亩地的小麦粮税。这玉米,属于新型农作物,产量很高,而且和小麦一样,可以当做粮食来吃。”

  开垦荒地种植新型农作物,玉米。

  多种植五亩地,便可以减免一亩地的粮税。

  玉米和小麦一样能当做粮食来吃!

  贾三闻言也顾不得害怕了,表情带着不可置信。

  这世间,还有能代替小麦、大米的新型粮食?

  其余百姓们闻言也都各自在心里嘀咕。

  但,多种五亩地的玉米,就能减免一亩地粮税!

  听起来似乎挺划算啊。

  有人心动,有人还在迟疑。

  贾三壮着胆子问道:“敢问陛下,玉米,是何物?”

  陈庚年身后,侍卫抬着一个大缸上前,打开盖子以后,里面是煮好的,一大缸热乎玉米。

  其中有几个完整玉米棒子。

  剩余的,都是煮熟的玉米粒。

  这些是待会儿要分给百姓们吃的,想要大家放心的种植新型农作物,总得让人家先尝一尝。

  只是此时玉米珍贵,作为种子,每一粒都能种出许多粮食来。

  陈庚年也没有拿太多来分享,因为这些种子,接下来是要发往各个州城的。

  “此物便是玉米,它的味道不比小麦差,而且产量比小麦高非常多。老丈牙口可还爽利?朕给你掰一些玉米粒来吃吧。”

  陈庚年掰了一小截玉米,递给贾三,笑道:“老丈先尝尝。”

  又对侍卫们说道:“你们把这些玉米,分给周围的百姓,每人两粒,尽力让在场的大家都能尝到。”

  在众人好奇的注视下,贾三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那玉米,迟疑着在嘴里咀嚼。

  然后,这个将近六旬的老汉眼睛倏然瞪大,忙不迭的激动道:“好吃,太香了,越嚼越香!”

  连朝堂六部的官员们,吃了玉米以后都赞不绝口。

  更遑论穷苦村子里,常年吃不饱饭的老汉。

  瞧见贾三对‘玉米’赞不绝口,周围百姓们都按捺不住,从侍卫那里争抢要玉米粒。

  这东西,颜色发黄,形状也很奇怪,大家都没见过,往嘴里塞的时候其实都挺迟疑。但咀嚼下去以后,都纷纷惊喜的瞪圆了眼睛。

  “好吃!”

  “香得很,果然跟贾家老汉说的一样,越嚼越香。”

  “这玉米,我愿意种!”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啊!”

  吃过那玉米以后,百姓们的表情,从刚开始的狐疑,到惊喜。

  陛下果然没有骗他们!

  “陛下,草民家愿意种植玉米。请问陛下,这些种子该如何购买?”

  贾三指着自己的儿子贾庆,跟陈庚年说道:“陛下,这是我家儿子,刚刚从军队里回来,有一身的好力气,种田绝对不在话下。”

  听到这话,陈庚年便笑了。

  他看了一眼神情拘谨的贾庆,说道:“老汉放心,玉米种子不要钱。但是后续等种植收割以后,要额外多给朝廷缴纳一成粮税,等到明年,这一成额外粮税就不用缴纳了,按照正常和小麦一样的粮税上缴就行。”

  玉米种子不要钱!

  包括贾三在内,百姓们都欣喜若狂,甚至有百姓激动给陈庚年下跪,高呼‘陛下万岁’。

  家里粮食紧缺。

  等种下玉米以后,便多了许多收成,这样就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但今天,皇帝陛下给百姓们带来的惊喜,可远远不止于此。

  “老汉,你家确定是要种植玉米对吧,那朕就派人先给你们种植下去。最近三月份,种植玉米刚好合适。因为你家算是试验田,这块地,你就只出个玉米种子的税收吧,肥料、耕地钱,都不用出了。”

  陈庚年继续说道:“当然,若是你家还想再多种植,那就得额外去出钱购买了。邵安,你派个人出来,帮忙给老汉家种植玉米。”

  啊?

  听闻皇帝这话,贾老汉,以及贾庆,还有周围百姓都愣住了。

  现场直接种植吗?

  但这里可是荒地啊,就算今天能开垦出来,也不能直接种地吧?

  难不成——陛下不懂种田!!

  百姓们神情都很尴尬,贾三一家看着陛下,欲言又止。

  “陛下,臣亲自来示范吧。正好,老师还没有见过蒸汽机呢。”

  在众人的注视下,邵安爬上那高大的蒸汽拖拉机,冲旁边的富春咧开嘴笑道:“老师,待会儿你可别太吃惊啊。”

  富春闻言摊了摊手,笑骂道:“老夫活了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

  旁边的首辅徐亨,以及其余百官闻言神情微妙。

  要知道,在金州的时候,他们第一此看到蒸汽机冶钢、蒸汽拖拉机种田,可是震惊瞠目了许久。

  “陛下,臣开始了,你们站远一些。”

  邵安上了拖拉机以后,一边提醒众人远离,同时打开蒸汽阀门,启动了拖拉机。

  腾腾腾腾腾!

  拖拉机当即发出巨大的声响,周围百姓们吓得齐齐变色,甚至有人抱头蹲下。

  而在拖拉机的最前方,排气管里则是冒出黑色的浓烟。

  再然后,让富春以及周围百姓们震撼的一幕来了——

  邵安紧握方向盘,拖拉机竟然开始自己往前跑了!

  “哎呦我的娘!”

  “动了,竟然会自己动!”

  “老天爷啊,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且不说周围震惊到瞠目的百姓。

  连富春都嘴巴张得老大,随后缓缓看向陈庚年,语气震惊:“陛下,这,这——”

  他活了这么多年,什么东西没见过。

  但这东西,是真没见过!!

  方才为了不浪费煤,再加上拖拉机是有轮子的,所以是用马拉着来的。

  这了好半天,没等富春说出个所以然,他再次被震惊的怔愣住。

  因为在拖拉机的后方,安装着一排耕犁。

  当拖拉机来到田地里以后,耕犁缓缓下放,戳进荒地里。

  随后,拖拉机开始轰然加速。

  伴随着‘腾腾腾’的巨响,和黑烟,坚硬的荒地被拖拉机轻松犁碎翻开。

  短短不到半刻钟的时间,方才还坚硬、长满杂草,上面满是乱石的荒地,被全部耕好。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

  耕完地以后。

  侍卫们帮忙,把卡在拖拉机后面的耕犁换下,换上了‘耙’。

  这种耙,是用来碎土块的,后面还有一排用麻绳编制的网。

  耕完地以后,大的土块、土堆都被耙轻松给搅碎,而一些坚硬的石块、杂物,则是被网兜起来,清理出去。

  基本上拖拉机在地里走两遍,刚才的荒地,就变成了满是细碎土粒的耕田。

  再然后,把‘耙’换下去,换成‘下肥耧车’。

  这种肥料,是陈庚年在原本氮肥、磷肥、钾肥的基础上,升级制作的‘复合肥’。

  有复合肥在,哪怕是刚刚开垦出来的荒地,也能种植玉米。

  包括土豆、红薯这种顽强、高产的农作物,都可以种植。

  等复合肥施完了以后。

  在把‘下肥耧车’换成‘播种耧车’。

  一亩地大概种植五斤种子就属于很多了,省着点,四斤也够用。

  而在拖拉机运行的这段时间,周围一片安静。

  所有百姓们都看着那‘腾腾腾’在田地里自己劳作的机器,震惊到失去了言语。

  当邵安开着拖拉机,把玉米种子都种植下去以后,回来跟陈庚年复命:“启禀陛下,都种植完了。”

  陈庚年点点头,对旁边早已经处于呆滞状态的贾三解释道:“老汉放心,刚才下种子之前,往田地里洒的是复合化肥。这种化肥,会给土地提供营养,让土地变得更加肥沃。至于玉米的种子,经过耧车播种,发芽率会更高,产量也会更高,只要你们将来农药打的及时,亩产量1400到2000斤玉米是没问题的。”

  多少?

  亩产量1400斤到2000斤?!

  这年头,小麦能产两百斤,都是绝对的高收成了!

  而陛下说这玉米,亩产量最少1400斤!

  贾三刚把震撼的目光从那拖拉机上收回来,又被陛下这番言论震惊到瞠目。

  亩产量最少一千四百斤啊!

  那意味着,以后他们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谢谢陛下,谢谢陛下,草民回去就给您立长生牌位。”

  贾三只觉得一颗心都在激动的颤抖,常年被风霜岁月侵蚀的脸,因为激动而泛着红润,苍老的眼睛里更是布满浑浊的泪水。

  此刻,这位老汉因为过于激动而失态,双手紧紧握住皇帝陛下的胳膊,颤声下跪:“陛下,多谢您啊,多谢您啊!”

  “老汉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

  陈庚年赶紧把人搀扶起来。

  可哪怕被搀扶了起来,贾老汉仍旧在哽咽。

  周围的百姓们瞧见贾三哭了,也忍不住开始抹眼泪。

  他们高兴,也莫名委屈啊!

  在这田地里,干了一辈子的农活,面朝黄土背朝天,吃尽了苦头。

  到头来,还是一贫如洗。

  可现在,亲眼看着那拖拉机在地里工作,从犁地、到耙地、施肥、播种,简简单单不一会儿就搞定了农活儿。

  这对于百姓们来说,堪称无与伦比冲击力的震撼!!

  蒸汽机带来的是大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但这些宏观的、时代性的东西,距离最底层的老百姓,总是太遥远。

  可当蒸汽拖拉机这种‘小机器’真的落实下来,在田地里耕田的时候,反而能让百姓们震撼欢呼,激动到落泪。

  因为,时代浪潮的水花,飞溅入了万千百姓家里啊!

  “感谢陛下,感谢陛下啊!”

  “这,这拖拉机,以后咱们都能用?真的都能用吗?太好了,太好了,陛下万岁!”

  “江国万岁!”

  “能亩产量一千多斤的玉米,咱们要种,一定要种!相信陛下一定不会让咱们饿肚子的!”

  “陛下,您是真的大好人啊,草民回去也要给您立长生牌位!”

  下河村外。

  无数百姓激动痛哭流泪下跪,神情中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喊着‘陛下万岁’,声音真挚,眼神感激。

  百官们看着站立在百姓当中年轻的皇帝陛下,神情动容,感慨万千。

  如此得民心的皇帝,这世间,怕是也就他们江国的陛下独一份了吧。

  “除了种植玉米之外,还有红薯、土豆可以种植,这两样也一样是高产的农作物。最近会有户部的官员,带领相关人员来田地里指导大家种植。”

  “京师城内,工部已经开始组建冶钢厂,以及农具厂,和单独分出来的拖拉机厂。到时候,大家以村子、或者县区的名义,集体购买拖拉机。拖拉机的耕地种田速度很快,一个县区买上十几辆,就足以够用。等将来小麦成熟,拖拉机还可以用来机械化收割小麦。从种植,到收割,都不用人力再劳累。”

  看着跪下痛哭谢恩的百姓,陈庚年温声笑道:“以后,种地不再会成为大家的负累,你们也不用一辈子都守在田地里,靠老天吃饭。朕会在州城里铺路、搭桥、兴建水利,开办各种日化工厂,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岗位。大家可以去务工,赚钱,改善生活。我江国的百姓,以后不仅仅要吃饱饭,不仅仅要活着,还要吃的好,穿的暖,都可以幸福的活着。”

  幸福的活着!!

  听闻陛下这话,无数百姓动容叩首。

  他们江国,有这样的陛下,实在是百姓之幸啊!

  ‘江国万岁、陛下万岁’的口号声,响彻这方天地。

  无数收到消息的京师百姓,从州城里出来,就为了亲眼瞧一瞧那‘自己会耕地的机器’、和‘新兴农作物’。

  后来,前来围观的百姓实在太多了。

  陛下不得不提前离开。

  但关于神奇的拖拉机,关于玉米种子的消息,仍旧如风一般在百姓群体当中流传。

  凡是听说的百姓,都激动又欣喜。

  拖拉机,迅速成为京师百姓们最喜爱的机器。

  当拖拉机厂宣布招工以后,铺天盖地的百姓前去报名。

  除了拖拉机。

  玉米、土豆、红薯三样农作物,都成为了百姓们近期热聊的新话题。

  “你家准备种植多少玉米?我家准备开垦二十亩!”

  “吓!这么多?我家开垦十亩地吧,五亩地种植玉米,五亩地种植土豆。”

  “我家想种植红薯,听说这个是甜的,更好吃。”

  “我家都觉得玉米更好吃——哎呀,不和你说啦,拖拉机轮到我家田地里,我得提前过去蹲守着!!”

  百姓们一改往日的颓废,一个个都喜气洋洋。

  偶尔还有聊天聊到一半,听说拖拉机到自家地里了,于是赶紧在周围的哄笑声中往地里跑,生怕错过。

  金州的农具厂已经运转娴熟。

  此次,陈庚年从那边一口气调配了一百辆拖拉机。

  这些拖拉机,会运送着玉米、红薯、土豆、甜菜、大豆、棉花的种子,送往江国的其余州城,让那里的百姓种植。

  除此之外,京师的拖拉机厂,因为有成熟的炼钢技术,和现成的模具,所以也在源源不断的高效生产拖拉机。

  这些拖拉机,只有一个小缺点——轮子是钢铁制造的,为了防止陷进耕田里,所以轮子做的很宽很宽。

  想要制造轮胎解决这个麻烦,得用到橡胶。

  北方没有橡胶树,制造橡胶,得靠合成。好在,京师附近发现了大型油田,等石油开采出来以后,就可以合成橡胶,制造轮胎了。

  等轮胎制造出来,不仅可以给拖拉机安装橡胶轮胎,自行车也能安排上日程了!

  有了足够多的石油,还要给整个京师、金州、凉州、定州等州城,全部改头换面,铺上沥青水泥路面。

  这样,百姓们日常在城区里上下班,出门,就可以骑自行车了。

  还有黄包车。

  力气大的男人,能靠拉黄包车赚钱,虽说辛苦些,但也是个赚钱的营生。

  等内燃机做出来,甚至还能发明小汽车,以及城市公交车!

  想到自己未来能把江国发展成越来越接近种花家的模样,陈庚年还是很期待的。

  但期待的同时,他也越来越担忧。

  因为天气开始变得越发不正常,才三月,京师已经出了大太阳,开始变得很热。热了没几天,突然又开始转冷。

  如此反复的天气,实在让人揪心。

  等再过些天,天气越来越冷,今年的小麦收成一定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西北、东北地区大概率会颗粒无收。

  所以陈庚年单独给这两个寒冷的地区,多送去了‘棉花’、‘土豆’、‘甜菜’三样作物。

  没有棉花保暖,没有土豆填饱肚子,西北和东北到了冬天,一定会死很多很多的人。

  还有煤!

  等稳住京师以后,陈庚年得快速赶往洛州,解决那边的干旱、蝗灾,同时把洛州的煤矿,大量开采出来,往西北运输。

  至于东北,那里的煤矿、石油储备都非常丰富。

  陈庚年要命工部的人赶过去那边开采,保证百姓们冬天可以用煤炭过冬。

  而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温和、寒冷的气候,更适合甜菜生长。

  甜菜,是可以用来制作白糖的。

  到时候,可以把这个地区规划为江国的‘产糖区’,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全国。

  小冰河时期,温度最低的时候,估计能达到恐怖的零下三四十度。

  没有煤炭,百姓们怎么活命?

  但,这些政策推进速度还是太慢了。

  因为北方还有大半区域没有收复,小吉图那拨蛮子,仍旧还在中原作乱。

  陈庚年经过思索,召集群臣商议,最后决定——号令天下!

  泰安二年,三月末。

  一封封江国皇帝的号令书,从京师发出,送往北方十八座州城。

  这封号令书的内容很简洁,但也相当霸气。

  “天灾将至,气候乱象频出,蛮子仍旧在我中原北方作乱,祸害无数百姓。我,江国皇帝陈庚年,特发出此号令,若尔等愿意臣服,纳入江国领土,朕可保证尔等治下百姓活命,自愿归顺者,封官进爵。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号令发出后的三天。

  原江国十万大军,和原祁国十五万大军全部整合完毕,随时准备出征。

  各方探子惊惧胆寒。

  无数先前妄图独立的州城,一时间风声鹤唳,都在小心观望着局势的发展。

  拿下祁王和三十万祁国大军,一举轰破京师城墙的陈庚年,如今当然有号令天下的底气和实力!

  不归顺,那便死!

  湖州。

  这座州城现如今的主人,是原湖州守城将军齐天河。

  自从收到陈庚年的号令书以后,齐天河便战战兢兢,一边不甘心把湖州交出去,一边又害怕陈庚年把自己给轰杀了。

  这天,听说江国有一队士兵要路过湖州,整个湖州戒严,全副武装。

  齐天河穿着厚厚的盔甲,确定自己全身都包裹的非常严实,这才小心翼翼的上了城门。

  可当齐天河,以及湖州的士兵们瞧见外面路过的江国士兵队伍以后,都震撼的瞪大眼。

  “老天爷,那是什么?”

  “新型武器,一定是新型武器,陈庚年的大军要攻过来了!”

  “太可怕了,还冒着黑黢黢的烟雾。”

  “声音如此洪亮,该不会就是用这玩意儿轰塌的京师城门吧?”

  湖州的士兵们脸色惨白。

  就连齐天河都吓得直哆嗦,眼看那‘冒着黑烟的钢铁怪物’距离湖州城越来越近,最后他到底是没忍住,惊恐道:“快快,举白旗,所有人,都把准备好的白旗举起来!还有‘陈’字大旗,也举起来,老子可不想死!听说祁王死的可惨了,被千刀万剐,陈庚年此人,恐怖的很!”

  湖州城上方举起大量的白旗。

  还有一面惹眼的‘陈’字大旗迎风招展。

  湖州城外。

  一个江国户部的官员,正带领十辆拖拉机赶往定州,准备支援那边的农业耕种。结果却瞧见前方湖州举起了‘陈’字大旗。

  他茫然道:“什么情况?没听说湖州也是咱江国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