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146(1 / 1)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临西洲 695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46章 146

  ◎新君临朝议政,陛下太仁善了怎么办!◎

  登基之后, 系统竟然把所有权限全部解锁了!

  陈庚年愣住,随后打开系统面板,饶是心性稳定如他, 都没忍住心头一片火热。

  先是世界疆域图,从整个中原,到北方的沙漠、草原,再到南方的海域,整个世界山川河流尽收眼底。

  除了中原……放眼更远更辽阔的地区, 甚至还有其余几个大洲的板块图!

  至于奖励的物品,更是五花八门类别,应有尽有。

  农业种子分类:土豆、玉米、红薯、甜菜、改良水稻等等。

  农业农具类:蒸汽打谷机、蒸汽收割机、蒸汽拖拉机等等。

  技术类:升级版水泥烧制技术、新型制糖技术、制造玻璃技术、机械纺织纺纱技术,钢铁桥梁搭建技术等等。

  战争分类:小到望远镜,大到步/枪、胡斯战车、野战炮, 臼炮、岸炮、蒸汽战舰等等。

  交通分类:蒸汽火车, 蒸汽船、蒸汽汽车等等。

  医药分类:大蒜素等等。

  科技类:地动仪、平炉炼钢法、内燃机、发电机等等。

  系统面板上密密麻麻的奖励,随便拿出来一个, 都能轻松推进某个行业的变革。

  还是划时代级别的变革!

  要是这些奖励全部都拿出来——

  陈庚年的目光看向那副世界疆域图, 从金州看向北方的大草原,再看向南方海域,最后越过汪洋大海,看向更远的几个辽阔大洲, 只觉得心神激荡不已。

  在一个如此落后、贫瘠、悲惨的时代, 他拿到的牌,全部都是‘王炸’!

  这……怕是要统一全球的节奏啊。

  先前一直按照系统颁布的任务走流程, 然后一点点获得奖励, 建设江县。

  当时没觉得有什么。

  可如今系统把权限全部打开, 一股脑把所有好东西都‘砸’出来, 陈庚年甚至有种穷人乍富的不真实感。

  被‘财富’砸到晕乎了。

  某个瞬间他甚至快要忘记,自己目前还只是在金州登基,政权没有彻底稳住。外面敌人环伺,内部百姓生活疾苦。

  翻过年,不仅仅有战争,还会有更加可怕的小冰河时期自然天灾在等着他去解决。

  他甚至短暂的、把征服的目光,看向了‘全球’。

  但很快,年轻的新帝便从恍惚中回过神来。

  开疆拓土征战全球什么的,还太过遥远。对于目前的江国来说,率先要做的,是在这段难得的修生养息期间,大肆发展军工实力。

  这样等来年,才能震慑住小吉图、祁王,甚至南方的倭人、顾金。

  然后一边收复国土,一边带领百姓抵抗小冰河时期的各种自然天灾,同时推动社会技术变革,大肆搞发展啊!

  而要发展军工实力,就要抓紧时间把蒸汽机制造出来,并率先推进钢铁工业革新——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的三大基础板块,蒸汽机、机械炼钢、机械纺织纺纱!

  系统既然已经把全部权限打开。

  那么就如它所说的,接下来,陈庚年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尽情铸造属于自己的大江帝国。

  -

  登基大典在百官的山呼万岁声中结束。

  陈庚年在脑子里梳理着下一步的治国规划,同时步履坚定的走进行宫大殿,坐在了金銮殿的龙椅之上。

  金州行宫一切建筑,都是仿照京师皇宫修建的,虽说比不上京师皇宫巍峨,但也绝对富丽堂皇,庄严大气。

  不久前,坐在这里的,还是曾经的疯帝。

  如今却换了新的主人。

  宫殿外的老太监眼睛里浮现出些许恍惚。

  他垂眸低首,余光看着年轻的新君坐上龙椅,随后深吸一口气,高声宣道:“陛下临朝,百官觐见!”

  登基大典一切从简,仪式结束后,时间还很充裕。

  新帝第一次临朝议政,便在今天提上了日程。

  首辅徐亨,带领着一帮阁臣走在最前列,稍后是六部尚书等着红袍的高官,再往后,群臣按照等级,鱼贯而入。

  值得注意的是,官员们当中,有一群人无品无级,穿着普通的常服。

  但没有人敢小觑他们。

  裴宝来、李泉、邵安、胡铭、孙成这五个人,看模样,年轻的令人侧目。

  除了他们五人之外,还有一身戎装的连贺,模样明显属于蛮族的大公苏图,以及神机营的吴恒。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别看这些人现在还无品级,但百官心里都清楚,这次临朝议政后,这些人,说不定可以直接着‘红袍’。

  因为这些都是跟着新帝一起打天下的人啊!

  临朝之前,百官们私底下都绷紧了神经,并且做好和皇帝‘打持久战’的准备。

  若是皇帝罢免内阁、六部高官,把自己的部下全部都安排上去,百官绝对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

  六位尚书,最多只能让出去三个。

  至于内阁……说实话,陛下带来的这批人,实在太年轻了,他们先不说能力,就单说年纪,似乎也无法入阁啊!

  还有大赦天下、赈灾中原、安治民生、维/稳永州、定州、凉州,增兵扩军、明年征战——

  等等一系列头疼繁琐的政务,他们这群臣子们已经给自己打满了鸡血,势必要跟新帝‘抗争’到底!

  唯有一方面,百官毫无异议。

  那便是对武将的任命。

  上一任疯帝无能到惨绝人寰,朝廷大军接连吃败仗,鲜少有赢的时候。

  新帝起兵之前,战斗力堪称生猛,起兵之后,更是在整个乱世都打响了‘杀神’的名头,屡战屡胜。

  而新帝麾下有一员最猛的年轻大将,裴宝来,此人的名头,百官都有所耳闻。

  说是‘常胜将军’也不为过。

  所以对于新帝整合大军,任命武将等一系列政务方面,百官都明智选择不予过问。

  但在治国方面,是在场所有官员的专长啊!

  身穿官服的百官们,跟随着队伍,神情肃穆的依次走进大殿,看似脸色恭敬,其实浑身都在无声叫嚣着要和新帝‘开战’!

  年轻的小县令,骤然坐上皇位,指不定得多手忙脚乱呢。

  要是再不懂装懂,胡乱颁布政令,那百姓该多苦啊!

  为了这天下黎民,他们这些百官,也必须要站出来!

  “跪!”

  “叩见陛下!”

  在太监的高呼声中,百官临朝,再次行礼。

  “诸位爱卿平身。”

  皇位上,陈庚年摆摆手,示意百官起身,随后看向最前列的徐亨,笑道:“首辅,开始议政吧。”

  百官互相对视,神情俱是一凛。

  重头戏来了!

  而站在百官当中的裴宝来、胡铭、邵安等人,则是笑眯眯的看着,一言不发。

  或许因为自庚年哥从江县起兵以后,杀的太凶猛,现在整个乱世提起陈庚年,都说他杀性大,麾下士兵勇猛无敌,是天生的‘雄主’。

  但唯有他们江县人心里清楚,县太爷其实更擅长治理民生啊!

  那些年的江县,怎么从一个贫瘠小县,一步步走向繁华,甚至成为整个乱世百姓投诚的幸福桃花源,兄弟们可都是跟着庚年哥一起共同打拼的。

  在小小的江县里,陈庚年都能创造出那么多的奇迹。

  如今来到金州称帝,那还不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兄弟们互相对视,都看懂了彼此眼睛里的期待和激动。

  这一次,庚年哥创造奇迹,可不仅仅只有江县人见证了,金州、凉州、永州、定州,甚至于整个中原,都会共同见证!

  在江县‘藏’了这么久,陈庚年真正的实力,终于可以彻底施展,被全世界看见了!

  大江国的皇帝,可不仅仅只会打仗。

  他注定会成为一位继往开来的贤君明主,结束战乱,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就如大江的年号‘泰安’那般,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裴宝来等人站在朝堂之上,看着坐在皇位上的陈庚年,眼睛里尽是骄傲和与有荣焉。

  要不还得是自家兄弟呢。

  陈庚年期待着自己的小兄弟们,登上朝堂,展现实力,惊艳百官和无数百姓。

  而他的兄弟们,也在期待着他能大刀阔斧,带领着这个崭新的大江国,创造奇迹,走向辉煌!

  -

  “启禀陛下,今日江国初建,您已登基,是否按照惯例,大赦天下?”

  百官最前排,首辅徐亨微微躬身,询问道:“内阁已拟定出一部分羁押在天牢里的囚犯名单,择罪名轻微者释放。”

  这项政务属于‘前菜’,先让皇帝出面做好人,享受一把发号施令的瘾。

  再然后,便是百官开始‘亮刀子’的时候了。

  可令大家没想到的是,这一项政务,新帝便没有直接答应。

  “如今世道不稳固,百姓生活疾苦,大量释放囚犯,反而会给社会增加负面影响,甚至波及到百姓日常生活。”

  陈庚年略作思索,说道:“可以特赦出狱,但这些人,还是要先戴罪立功,择合适的岗位就业半年,按照普通百姓一半的月钱发放,半年后,恢复自由身,月钱正常发放。”

  徐亨闻言神情一怔。

  大殿上的百官则是神情黯然。

  金州原本有着超过百万的人口,属于整个中原人口最多、也是最繁华的第一雄城。

  但随着上一任疯帝高强度征兵,大量年轻青壮力强行被拉上战场,最后死于非命。

  再加上饥荒,高税收,战争波及,流亡逃荒等等……这座原本繁华的州城,短时间内人口锐减,约莫损失了足足十分之一!

  如今的金州城,百姓惊慌人人自危。

  先前太后为了帮助祁王,闹出的垄断盐、强征税粮等事件的影响还在,盐市价格高昂,米粮稀缺。

  这直接、间接影响到了各行各业百姓的日常生活。

  中层富户家产紧缩,商铺经济不景气,导致许多百姓失业,丢掉赚钱的营生。

  大量百姓都在待业。

  朝廷还怎么给特赦出狱的囚犯安置岗位呢?

  新皇刚刚登基,对金州城的情况不了解也属正常,但至少,他确实是在为百姓考虑。

  百官难得没有当场把此事点明,准备私下再递折子。

  唯有徐亨心里在嘀咕,以皇帝当初治理江县的本事,怎么可能不了解金州现状?

  听说,当时江县最繁华的时候,可是家家户户都有人上工赚钱的!若是金州也能如江县一般……想到这里,徐亨哑然。

  怎么可能。

  金州城里可是足足有将近九十万的人口啊!

  “陛下仁善。”

  待新帝说完以后,徐亨应下,随后进入第二项政务商议:“冬日已至,洛州夏日遭遇大旱,如今又逢大雪,百姓缺粮活命。洛州知府张开冀上书,恳请陛下赈灾五万石米粮。”

  恳请陛下赈灾,另一个意思其实也很明显,这位洛州知府是来投诚的。

  但投诚的条件,是想为洛州百姓求个活路。

  百官各自站立在朝堂,神情紧绷,进入‘备战’状态。

  五万石米粮,其实要的不算多,毕竟那是洛州整整一个大州城呢!

  但,陛下会给多少呢?反正肯定不会给五万,或许一万?甚至有可能一点不给!

  进了国库,都默认是皇帝的东西,谁会愿意吐出来。

  五万石粮食,都能养一支大军了!

  然而,让百官震惊到呆滞的一幕来了。

  坐在皇位上的新帝沉思片刻,竟然说道:“中原洛州人口众多,只拨五万石粮应该不够,这样,给他八万石吧。灾粮发放一事必须落实清楚,每一石粮都要用在实处,一定要彻底杜绝贪污克扣,这件事,我……朕会亲自过问,首辅和内阁总揽,户部负责把控,一旦查出贪墨,绝不姑息。对了,冬天来了,金州城内可缺粮?”

  徐亨从怔愣中回神,说道:“启禀陛下,近期金州市面确实出现了粮价过高,盐价持续上走的状况。”

  哦对,还有盐。

  这事儿应该是前朝太后和祁王一起闹出的幺蛾子,不知道多少百姓因此遭罪。

  但后来疯帝醒了以后,对此事竟然置之不理。

  任由盐价虚高,朝廷借此大肆囤盐,敛财——金州短时间内能征那么多兵,用于作战,就是从这里搜刮的民脂民膏。

  “打开国库,分拨两万石米粮救市,缓和城内粮食危机,把粮价把控在原来的正常范围内。至于盐,解除控盐令,把国库里的一万石盐,三千发放金州,其余平分至凉州、永州、洛州、定州。再给永州、定州各送去一万石粮,用于稳定粮价。凉州暂时不用赈济。”

  陈庚年思索着说道:“待来年春天,朕会整合大军,北伐京师,震慑祁王和小吉图。稳住局面后,朕会从金州出发,先去洛州解决旱灾、蝗灾,再启程去东南寻找盐湖,研究新型晒盐技术,争取在明年,将盐价彻底控制住,让天下百姓不再为吃盐忧虑。”

  至于为什么凉州不用赈灾救济粮。

  当然是因为江县百姓搬迁的时候,还把大量的粮食、牲禽都带去了凉州啊!

  这些粮食,都会充公由娄献支配。

  但也不会让江县百姓白白付出,全部都会兑换成钱财,返还给百姓。

  而陈庚年这番话,则是让整个朝堂瞠目结舌。

  皇帝不仅没有拒绝洛州知府的求援,给了他足足八万石粮食,又一鼓作气拿出四万石粮食稳定几个州城的粮价,又从国库里拿出一万石盐,还解除了控盐令!

  百官们本来都做好跟皇帝‘舌战’的准备了。

  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个走向!

  皇帝非但没有‘藏私’,还慷慨解囊,一股脑把好东西全给出去了!

  可足足十二万石粮拿出来,国库里余粮还有多少?或许还有十万石。

  看似还有很多,可朝廷还养了十五万的大军呢!

  皇帝明年还要北伐。

  粮食都赈济出去了,如何征兵北伐,仅仅有十五万大军怎么够!

  “陛下——”

  徐亨这次也是有点慌了,他刚才确实在夸赞‘陛下仁善’,但也不用这么‘仁善’吧!

  老首辅焦急道:“万万不可啊,粮食都赈济出去,来年如何征兵北伐?”

  虽然官员们都心系百姓。

  但大家心里更清楚,打不赢这场战争,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啊。

  “征兵?首辅误会了,朕暂时没有征兵的计划。明年,朕会率领这十五万大军北伐。十五万人马确实不多,但必须要全部配备好军需装备。”

  “朕新研究出一种炒钢冶炼技术,可以用于快速提升冶钢速度。朕这里还研发了火/枪,野战炮,臼炮,战车等等,配备这些热武器,即使十五万大军,对上祁王和小吉图也不用担心。”

  “接下来,朕准备在金州原有的四个大型兵工厂的基础上,再增设四个兵工厂,用于制造武器。并开设六个大型冶钢厂,两个农具厂,用于冶炼钢铁,一是为兵工厂提供钢材,二来用于制造新型农具,来年推动农业生产。”

  “八个大型兵工厂,六个大型冶钢厂,两个农具厂,共计投入十万两白银,为金州百姓提供一万五千到一万八千余工作岗位。还有,冶炼钢铁需要大量的煤,朕记得洛州有一处大型煤矿,传旨洛州知府张开冀,朕给他赈灾救济,洛州百姓吃饱饭以后,要开始干活,给金州送来两万吨煤炭。”

  陈庚年摇摇头,说道:“等明年,朕稳定住政权以后,必定会第一时间赶去洛州,永久解决中原粮荒的难题。还有永州,天祝山的铁矿,也尽力送来金州吧。”

  至于怎么永久解决中原粮荒——

  当然是靠玉米、土豆、红薯啊!

  除此之外,还有甜菜,这可是能让百姓们人人都吃得起糖的好东西!

  西北、东北地区都能大量种植!

  目前是冬天,不在农耕期。

  陈庚年决定先把钢铁厂都建立起来,用于制造军需装备,同时制造各种蒸汽农具。

  这样来年春天,就可以升级农具,高效率、迅速实现农业生产了!

  不仅要打造农具。

  还得打造大型纺织纺纱机器,从此以后,纺织纺纱行业就会迎来一个新的变革!

  农具一旦推广,到时候大量的农民会空闲下来,进入城市打工。

  而城市里,会有无数空缺的岗位在等待着他们。

  钢铁厂的另一个巨大的用途就产生了——修铁路,修火车,搭建桥梁,生产轮船。

  从‘机械炼钢’开始,拉开属于大江王朝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引爆这个时代的科技进程!

  而这次皇帝的一番恢弘计划,不仅让百官震惊到失声,连首辅徐亨都忘记了言语。

  国库赈济出十二万石粮,不用百姓偿还,只用挖矿‘抵债’?

  新型炒钢冶炼技术,短时间内给十五万大军全部配上军需装备?

  十万两白银用于开设兵工厂,冶钢厂,农具厂?

  不再强行征兵?

  升级火/枪、火炮,战车,同时面对祁王和蛮子都不怕?

  给将近两万金州百姓提供就业岗位?

  永久解决中原粮荒难题?

  以上哪怕一项能完成,都能称得上是‘丰功伟绩’了!

  皇帝竟然要全部办到!

  天呐,这是真实的吗?

  百官简直幸福的快要昏厥了。

  在上一任皇帝的阴影下战战兢兢许久,导致大家对皇帝有着天然的不信任。

  他们来上朝的时候,每个人都绷紧神经。

  可现在百官只想放声大笑。

  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仁善的皇帝!像是做梦一样!

  等今日朝堂议政的政策颁布下去,整个金州城估计都会陷入欢呼。

  再等一些天,洛州、定州、永州、凉州的百姓,估计也都会异常兴奋。

  因为以上皇帝议的每一项政策,都是利国利民——

  不对!

  也不是完全利国。

  至少,皇帝说的那些要真实现了才是好政策。

  可是新型炒钢技术是什么?如何建造冶钢厂?工部尚书一脸迷惑。

  短时间内为十五万大军全部配上军需装备?兵部尚书很绝望。

  十二万石粮赈济出去,还得保证各个州城粮价稳定,开设两个农具厂,同时为两万百姓提供岗位——户部尚书觉得自己随时要晕过去。

  吏部尚书更愁——这些看似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将来怎么给各部评定功绩?这不是把人给彻底得罪死了嘛!

  百官们回过味儿来,难道这是皇帝的阴谋?俗称‘画饼’?

  先把他们哄开心了,然后再提一些更加过分的要求,比如重建行宫大殿?

  见群臣百官呐呐无言,陈庚年嘴角浮现出一抹无声笑意。

  随后他看向徐亨:“首辅大人可还有其余政务需要议?”

  徐亨回过神来,苦笑道:“启禀陛下,臣这里,暂时没有要议的了。”

  本以为会是一场‘唇枪舌战’,结果新帝不仅没参与这场战争,还主动把一切政务都提高到了一个遥不可及的解决高度去!

  陈庚年点点头,看向百官:“其余诸位爱卿呢?”

  百官互相对视,都没人吭声。

  显然,都被陛下给整不会了,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空落。

  “好,既然你们无事了,那朕说一说自己的事儿。你们也看到了,今日朝堂之上,出现了一些新面孔,这些都是陪朕打天下的部下,如今朕已经登基,自然也不能寒了部下的心。”

  陈庚年看向裴宝来等人,笑道:“所以朕准备提拔一下部下,首辅和百官并无异议吧。”

  徐亨谨慎的没有第一时间接话。

  百官猛然挺直脊梁。

  来了,总算是来了!

  他们就说嘛,陛下怎么可能会这么仁善,一定有‘刀子’在等待着他们!

  该不会今日过后,内阁六部全都要换人吧?

  不行,绝对不行!

  哪怕先前陛下说的那些规划,让群臣嘴角都咧到耳后根,那也不能真把六部内阁全都大换血啊!

  在群臣神情紧绷的注视下,老太监出来宣旨:“奉天承运……封裴宝来为大将军,统领三军,官居正一品……封连贺为骠骑将军……封吴恒为金州禁卫军统领……封苏图为安夷将军……”

  武将的册封在群臣意料之中。

  开国皇帝用兵马打天下,部下武将自然要高封。

  其中大家颇有微词的是苏图,此人是蛮族。

  但封的是正三品的‘安夷将军’,单从名字来看,显然大有深意。

  让百官惊讶的,是文官册封。

  “封胡铭为吏部侍郎……封李泉为兵部侍郎……封孙成为户部侍郎……封赵强为礼部侍郎……”

  且不说没有到场的赵强。

  其余三位,竟然只封了从二品的侍郎吗?

  百官这次又愣住了。

  要是直接入阁或者封尚书,百官或许还能劝谏,可人家开国皇帝,只给自己的兄弟部下封了从二品的侍郎,完全挑不出任何毛病啊!

  这下,百官是真幸福到快要昏厥了。

  皇帝太仁善了怎么办啊啊啊!

  唯独可以挑剔的是,这几位文官,都过于年轻了些。

  在朝堂百官的见证下。

  陈庚年的这群江县小兄弟,终于在登基大典、新皇议政的第一天,彻底登上了大江帝国的舞台,开始尽情发光发热。

  他们齐齐走上大殿前排,跪谢新君。

  每个年轻人都脊梁挺拔,目光坚毅,浑身带着自信的神采。

  没有直接封尚书,是他们自己的意思。

  兄弟们也是有傲骨在身上的好不好!

  与其封尚书,被百官挑剔,不如先展现自己的本领,然后凭借实力升上去,堵住所有人的嘴!

  在陈庚年欣慰的注视下,邵安最先出列,郑重道:“启禀陛下,臣,工部侍郎邵安,请愿为陛下分忧,造蒸汽机,升级冶炼炒钢技术,建冶钢厂。”

  百官闻言一片哗然。

  可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裴宝来出列:“启禀陛下,臣,裴宝来,请愿率领五千骑兵赶往永州,整合永州军,平复永州骚乱。”

  永州虽然投诚,但毕竟是祁王的大本营,听说最近还发生了百姓兵变,朝廷自然要去稳定局面。

  李泉紧随其后:“启禀陛下,臣,兵部侍郎李泉,请愿为陛下开设、管理兵工厂,研发新型火药武器,为十五万大军配备军需装备,助力陛下北伐。”

  随后是孙成:“启禀陛下,臣,户部侍郎孙成,请愿负责洛州赈灾,开设农具厂,为一万五千余金州百姓提供就业岗位。”

  他们是真年轻啊。

  不仅年轻,且意气风发,姿态张扬。

  自从科举停掉以后,朝堂之上,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年轻的官员了。

  他们在大殿上一字排开,说话铿锵有力,半点没有畏惧。

  主动揽下在百官、甚至六部尚书看来都无法完成的繁琐艰难政务。

  且不论真的是否能完成。

  单是这个胆量魄力,就足以让百官侧目感慨——

  年轻,真好啊。

  这个时候大家才突然惊觉,不仅新帝带来的部下,连皇位上的新帝,都年轻的让人惊叹。

  大概这就是年轻带来的生机,和力量感?

  这群年轻的官员站出来请愿的时候,整个朝堂似乎都被注入了活力。

  陈庚年坐在皇位上,看着自己这群优秀的兄弟,笑的十分畅快,也莫名有些感慨。

  五年前,那群人人嫌弃的混小子、二世祖,如今竟然也成长到这般成熟模样了。

  真好啊。

  随后,他竟半点也不含糊,一拂袖袍:“准。”

  新君第一次登基议政,就此结束。

  散朝后,百官脚步虚浮的退场,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真实。

  陛下太仁善了怎么办!

  他们似乎,真的,有幸迎来了一位明君!

  就算陛下说的那些政务,最后没办法完成,百官日后也不会苛责。

  因为真的太艰难、太艰难了!

  但,陈庚年说出的每一项政务,都是奔着实现去的啊!

  要不然为什么说出来?

  泰安元年冬天,一项堪称人类历史上最恢弘、伟大的发明【蒸汽机】被陈庚年研究出来。

  这个冬天,也被称为奇迹之冬。

  蒸汽动力带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烧起一束烈烈火焰,随后这把科技之火,开始朝着整个世界肆意蔓延。

  它将烧毁苦难与战争,然后在废墟之上,重建一个盛世太平新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