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102(1 / 1)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临西洲 7346 汉字|8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02章 102

  ◎五千百姓搬迁江县,在二五仔的路上越走越远。◎

  由于最近在‘试炮’, 为了不引起恐慌,县衙早就发出公告:一些类似于炸雷的声响,都是正常的, 不要惊慌。

  百姓们又不傻,最近县衙搞这么大的动作,显然是在备战。那这炸雷,多半是县太爷研究出了什么厉害武器。

  哎呦,这哪会慌呢!

  县区里的百姓, 如今都各有各的活儿在忙碌,干活儿的时候听见这动静,反而心里踏实。

  这‘大家伙’动静越大,说明越厉害,以后才能保护好咱江县人呐!

  田地里。

  妇人、老人们抹了把脸上的汗, 一边说笑, 一边继续种植大豆、棉花。

  今年三四月份,整个江县新开垦的两万亩田地, 终于可以开始种植了。

  大部分家里青壮力都去军营里训练, 这些活儿只能交给家里其余人来做。

  累是确实挺累的。

  可想要日子过得顺畅,就得有所付出嘛!

  别的不说,就说这大豆棉花,等秋天收割了以后, 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豆油、穿棉衣、盖棉被了!

  想想这越过越红火的好日子, 在看看如今紧急备战的县衙,两厢一对比, 才知道和平的珍贵。

  为了以后不被欺负, 当兵入伍搞训练, 才是明智的选择嘛。

  可当兵训练, 确实挺苦的,有男人训练了一天,累的不行,回去抱怨。

  结果却被自家婆娘、爹娘、甚至小孩教训。

  这就累啦?

  将来如果有敌人来犯,抢咱钱财的时候,有你哭的!

  男人们闻言一个激灵,也不抱怨了,训练也更加卖力。

  别说江县的大人,现在连一些小孩都在努力,县城的学堂开了。那位从流放村来投奔,曾经考取过举人功名的王川,王夫子,在负责给孩子们开蒙。

  小孩们学习都很认真。

  回来以后,跟小大人儿似的,神情郑重跟家长说,要努力读书识字,长大了,建设江县,保护江县!

  这么懂事的孩子,哪个家长心里不欢喜呢?

  咱县太爷是真厉害啊,不仅带着整个县区过上好日子,如今都开始帮大家培育下一代了!

  县城外面,百姓们在忙活着种田。

  县城里面,商贸输送,城建铺路工程,也都在热火朝天忙碌,最近工房在推进度,县城城门已经初步修缮起来了,那高高的气派城门头,引来无数百姓看热闹。

  乖乖,真气派呐!

  等再过段时间,整个县城都修缮好了,说不定咱江县县城,能跟凉州城比一比呢!

  “我觉得,比凉州更气派。凉州城我去过,看着确实恢弘,但我总觉得,没有人情味儿。不如咱江县好,我现在就盼着,咱爹能赶紧过来。”

  人才公寓楼里,裴蕊听见妹妹回来,笑着闲聊道:“怎么样,出去听见什么动静了吗?县衙不都提前通知了,听见炸雷不用管,你偏要去凑个热闹。”

  可话说完以后,裴蕊奇怪的发现,往常性格活泼的妹妹一言不发,表情很奇怪。

  她顿时担忧道:“出去一趟回来就这样子,怎么了这是,有敌人打过来了?”

  裴莲摇摇头。

  裴蕊快要急死了:“那你究竟是怎么了!”

  裴莲瞥了姐姐一眼,低声道:“刚才出门碰见富先生了,他问我,有没有绣过龙袍,什么颜色的龙袍好看。”

  裴蕊闻言脸色巨变:“这可是谋逆欺君的大罪——”

  裴莲迅速说道:“给县太爷穿的。”

  裴蕊嘴里的话硬生生卡了壳。

  从流放村来到江县,见识了这里的富饶,又在那晚的篝火旁,再次‘认识’了县太爷,获得对方的赏识。

  姐妹二人心里是感激的,也打心眼里尊敬县太爷,喜欢江县这个地方。

  来这里也就短短一年时间,如今她们早就融进了这里,经常开口就是‘咱们江县’,这并非刻意,而是已经刻在骨子里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体现在——

  别人准备绣龙袍,欺君谋逆!

  什么?龙袍是给县太爷穿的?那没事了,而且这颜色啊、样式啊都得好好琢磨!

  姐妹俩互相对视,随后裴蕊迅速起身,把衣柜里这些年积攒的各种衣服样式、花色等等样本都翻出来,一边翻一边说道:“都怪我,这些年怠慢了,手上活儿越来越不精细。这些样式也都老了,不行,得重新设计。对了,你怎么回的富先生?”

  裴莲纠结说道:“我哪知道怎么回!紫色显白,黄色威武,黑色尊贵,县太爷生的修长俊俏白皙,哪个颜色都衬他!说起来,我以前怎么就没往这方面想呢,现在一想,真是觉得这龙袍,就该穿在县太爷身上!”

  这么一想,还真是!

  裴蕊想了想县太爷穿上龙袍的模样,莫名有点激动,欢喜道:“既然颜色挑不出来,那就每样都绣一件,指不定县太爷喜欢哪件呢!轮换着穿也是好的!”

  裴蕊闻言眼睛也跟着亮起来:“行,那就先做三件,不够的话,后面再做!”

  绣娘嘛,对于做衣服总是很有热情的。

  要是绣的是龙袍,这龙袍还有机会穿在她们尊敬的县太爷身上,那这不得使出十二分力气来!

  裴莲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但是江县目前没有染坊,而且绣龙袍,肯定要用到丝绸,这个江县也没有。”

  裴蕊思索片刻:“丝绸的事情,富先生会帮忙解决。至于染坊,我们可以跟裴仲老爷建议,现在江县和凉州的贸易已经打通,很快咱们厂子里的棉布,就能大量送去凉州售卖。但只有白色的棉布,销量肯定要打折扣,我们去凉州的染坊,花钱学习技术,回来自己也可以开染坊。至于学习染坊技术,娄小姐肯定能帮上忙。”

  如此一来,颜色的事情也搞定了!

  姐妹俩互相对视,都看懂了彼此眼睛里的振奋。

  一个绣娘,能有机会绣龙袍。

  这绝对是混到行业的最顶端了啊!

  -

  陈庚年并不知道,在富春的撺掇下,裴莲裴蕊姐妹俩已经开始准备给他绣龙袍了。

  没良心炮实验非常成功,这让他心里安定不少。

  实验结束后,陈庚年带着衙门一众高层返回。

  如今江县的城门楼已经初步搭建起来,虽然还没有完工,但七八米高的城门,已经依稀有了气势恢宏的雏形。

  也难怪江县百姓会争相来看热闹。

  如今陈庚年回城,远远瞧见那城门,也颇为侧目。

  城门楼是邵安负责修缮的,他刚看完没良心炮发射,心里还在震撼呢。一个侧身,瞧见县太爷正在打量城门楼,于是笑道:“县太爷,要不要上去看看?”

  那肯定得去瞧瞧!

  “县太爷。”

  “县太爷来啦,大家干活儿的小心点。”

  “楼梯上有水泥,县太爷您看仔细了。”

  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干活,瞧见陈庚年,都笑着打招呼。

  陈庚年停下来,跟大家唠几句家常,这才带人上了城楼。

  等上去以后,裴宝来、胡铭等人都惊叹出声。

  “这么高!”

  “站在城门上,能看好远。”

  “也难怪百姓们说,咱这城门楼,能跟凉州比一比。”

  站在城门底下,和登上去,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四月份春风拂面,阳光和煦。站在城门楼上向外看,是绿油油的大片、大片麦田。坎儿井在田地里蜿蜒流淌,在阳光的辉映下,漂亮的仿佛玉带。

  有风吹过,麦浪摇摆,空气中都隐约带着麦穗的清甜。

  在更远的地方,是大量的江县百姓,在田地里种植棉花、大豆。

  再远一些,村落砖瓦房屋鳞次栉比,树木山林郁郁葱葱,漂亮的仿佛山水画。

  而往城门里看。

  则是县城崭新整齐的砖瓦房,干净平坦的水泥路,最瞩目的,是位于县城中心的县衙,以及人才公寓楼。

  县衙后面,隐约还能瞧见宽敞的商铺街上,车来人往的熙攘繁华。

  陈庚年的目光一寸、一寸的从这些场景扫过,眼底带着笑意和惊叹。

  裴宝来站在旁边,替县太爷说出了他未说出口的话:“真好看呐。”

  确实好看,好看的让人挪不开眼。

  裴宝来、李泉、邵安、胡铭、孙成五人,分别站在县太爷左右,一群年轻人并排打量着如今焕然一新的江县,表情里带着欢喜,带着赞叹,还有几分压不住的自得。

  三年,短短三年时间。

  江县完成了如此惊人的蜕变。

  而这近乎日新月异的发展与改变,是他们一群兄弟组建成的县衙,带着江县的百姓们共同完成实现的。

  这怎么不值得骄傲自得呢!

  现在入目之处的每一片砖瓦、每一块良田、每一条井渠、每一条道路,共同描绘组建出一个最漂亮的江县。

  而江县的每一处,都不容被侵犯践踏!

  陈庚年站在最中心位置。

  城门上的风稍微有些大,吹得他衣袍翻飞,眼睛也微微眯起来。

  “庚年哥。”

  孙成偏过头,迟疑问道:“祁王的人真的有可能会打过来吗?那我们到时候,能不能守住江县?”

  一时间,其余人也都看向县太爷。

  陈庚年并不确定,这场灾祸的源头一定会是祁王,或者也有可能是别的危险。

  所以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前半句,而是回复了后半句。

  他笃定道:“没良心炮已经造了出来,接下来,咱们的步兵、骑兵、火/枪军也都会组建。这个县区,不仅仅是我们兄弟,还有两万多江县人一起建设的。所以,不管是谁来搞破坏,都要先尝一尝江县人的炮火和怒火!”

  就这么简单一番话,听得兄弟们热血沸腾。

  县太爷真的一直都有股劲儿在身上,他给人的感觉不尖锐不霸气外露,但关键时候,你永远都可以选择相信他!

  “说得好!谁敢来就轰谁!我刚才隔着老远距离,都听见那炮铳的爆/炸声。”

  这时候,一道笑呵呵的声音在众人背后传来。

  是富春。

  陈庚年回过头,瞧见富老爷子,眼睛顿时亮起来:“先生,此行可还顺利?”

  富春得意笑道:“幸不辱命,老夫带回来两百二十匹骏马,还有八车的铁矿。”

  这么多!

  听到这话,陈庚年大喜过望。

  李泉、裴宝来二人更是激动的来抱住富春。

  “老师,真有二百二十头骏马?在哪里呢,快让我去看看!这下骑兵营能组建起来了!”

  “八车铁矿,兵工厂也能开始运转了!铠甲咱们没那个实力全部配金属甲,但长矛、弓弩、长刀、以及火/枪,都能制造了!”

  富春笑道:“我让吴恒他们带着,送去你们以前训练的小新兵营了,那边以后改为养马场。等民兵们招募完毕以后,筛选出合适的,开始培养骑兵。”

  李泉、裴宝来二人等不及,当即决定去看看。

  临走的时候,李泉还特地说道:“县太爷,铁矿石已经到位,兵工厂后天开工,到时候您得来瞧瞧。”

  裴宝来闻言忙不迭跟着道:“最近民兵们的训练也初步进入正轨,马上要挑选组建骑兵营和神机营,大家也都盼着县太爷去视察一下训练成果呢。”

  最近太忙,很多事情,陈庚年都吩咐下面人去做了。

  不过既然场子已经搭建好,作为县太爷,他肯定得出面去主持大局。

  这等备战时候,作为县区的一把手,陈庚年起到的,是安抚民心、传递信念的作用。

  大战当前,需凝聚士气!

  “我觉得你们俩还是稍微等等,我这边事情更紧要。”

  哪知道,听见李泉、裴宝来的话,胡铭在旁边笑道:“县太爷得先来我这边,去学堂一趟。最近居民区的学堂已经修建好了,王夫子招收了四十多个孩子,而且陆陆续续还在招募。听王夫子说,孩子们学习劲头热情高涨,但大家都盼着见县太爷呢,每天上课都要央求夫子去县衙找县太爷。前几天您忙着做没良心炮,现在既然实验很成功,也该去哄一哄咱们江县未来的小英雄们了,不然他们是可真要哭闹的。”

  众人闻言都吭哧笑了。

  裴宝来摆摆手:“得,那这个确实惹不起,县太爷您还是先去学堂吧。”

  陈庚年也在笑。

  他想着,等明天或者后天上午,把公务推掉,去学堂一趟。

  可就在这个时候,远处传来干活儿工人们的惊呼声。

  众人疑惑的齐齐向外看去,结果眼睛都瞪大了一圈。

  就见城墙外面,很远的地方,几十架板车上,坐着的全都是人。除此之外,板车周围还密密麻麻跟着好多走路的人。

  这些人组建成庞大的队伍,朝着江县缓缓赶来。

  什么情况?

  祁王要来攻打江县了吗?但显然不是,因为这些人都没有配备武器装备啊。

  约莫一刻钟后。

  那群队伍来到江县城门外,为首的领队,正是老熟人,百夫长周旭。

  周旭看着江县崭新、巍峨的城门楼,和属下们互相对视,一个个惊的目瞪口呆。

  娘嘞,这才过去多久,江县连城门楼都修建起来了!

  而在周旭这群人身后。

  数千曾经的凉州百姓,目露震撼的看着这一幕,神情既欢喜,又忐忑。

  这便是江县!

  传说中美丽、富饶、幸福的江县!

  大概半个月前。

  有官兵私底下悄悄来一些穷苦村落,声称只要他们愿意征兵入伍,就可以带着全家搬迁去新的地方,种田、治病。

  很多百姓都是愿意的。

  因为活都活不下去了,哪里还在乎别的?搬家就搬家吧!

  但是对于要搬到哪里,士兵们都讳莫如深,一句不提。

  等这群百姓离开凉州,在赶来江县的路上,周旭才差人告诉他们,要去的地方是江县。

八 零 电 子 书 w w w . t x t 8 0. c c

  “竟然是江县?太好了!”

  百姓们当中,是有人听说过江县的。得益于当初凉州士兵们的口口相传,私底下,一个叫做江县的富饶地方,在人们当中流传。

  这一路上,知情人把听说的关于江县的信息,给大家科普。

  江县的恐怖粮食收成,江县人们顿顿吃白馒头,咸鸭蛋,他们的猪能长到两百斤!还有耕犁、耧车等等神奇的工具,都来自江县。

  每一个听到这些内容的凉州穷苦百姓,脸上都露出神往的表情。

  他们已经尽可能把这个地方往好处想,可来了以后看到的一幕幕,让大家都振奋惊艳到感觉不真实。

  别的不说,那地里饱满到吓人的麦穗,他们凉州那边就从来没见过!

  还有井渠,到处都是,渠水汩汩流淌,青草野花漫山遍野,漂亮的跟画儿似的!这一路走来,猪牛壮硕、鸡鸭成群,村子都是漂亮砖瓦房。

  传闻半点没有虚假!

  不,这个叫做江县的地方,比传闻中更加富裕、幸福!

  坐着牛车赶来的凉州百姓,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或者身上带着伤病。

  而跟在牛车旁边走来的,是准备要来江县征兵入伍的年轻男性,和他们的妻子、家眷。

  数千百姓当中。

  一个病恹恹的老妇人,在板车上侧卧着,她浑浊的目光,打量着这座巍峨的县城,眼神中带着期盼。

  “娘,娘你再坚持一下,我们到江县了!周旭哥没有骗我们,这个江县,果真如传说中一般富饶,是个好地方!”

  板车旁边,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抹了把眼泪,跟自己的老娘说道:“等我进了军营,你就能在这里治病了。”

  这个少年叫做周禾,是百夫长周旭的同村弟弟,虽说并不是直系血缘亲属,但也算是同姓一家人。

  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趁着江县这次招人,周旭把这穷苦的弟弟一家送了过来。

  周禾的老娘眼泪汪汪,颤声道:“好,好啊。”

  而在另一边,周禾的爹,以及他的媳妇吴小霞,都在偷偷抹眼泪。

  他们心里难受啊。

  家里有个生病的人,当真是一家子都被彻底拖垮,可又能怎么办呢,只能咬牙治病。

  为了给周禾老娘治病,一家人好几年来过的是什么心酸日子,唯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这世道,对老百姓是真半点不留情。

  有个小病小灾,都能把全家拖下水,一起备受煎熬。

  周禾一家并非异类。

  此刻,城门下面数千凉州百姓组成的家庭,一小家、一小家互相搀扶着,他们打量着这个陌生又无比富饶的县城,激动,又忐忑。

  因为他们来的人太多了。

  这里的官员,会接收他们吗?

  而城门之上,陈庚年表情也有些呆滞。

  他看着登上城门的百夫长周旭,指着下面数千的百姓,难以置信问道:“你们知府大人把凉州的百姓送到江县了?这一共是多少人?”

  这——

  真的没问题吗?!

  “回禀县太爷,是的!一共五千余人!知府大人说,凉州附近的流民,不足矣满足县太爷的征兵数量需求。而且流民们不安稳因素太大,贸然让他们来江县从军,将来谁都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事情,尤其是忠诚度也无法保证。”

  周旭回复道:“此次送来江县的凉州百姓,虽说出身穷苦,但都是本分百姓。他们拖家带口而来,年轻男子从军,其余家眷,县太爷可以让他们自行开垦荒地、搭建房屋在这里生活,按需缴纳税收。如此一来,也能缓解江县养兵过剩的危机,劳动力问题也能迅速得到缓解。至于忠诚度,就更不用提了,只要家里人生活的好,当兵的自然忠诚。他们这群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吃不饱饭,还有许多人受伤病困扰,还望县太爷怜惜百姓疾苦,及时给他们医治。”

  就,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

  但凉州的百姓来江县从军,这跟谋反有什么区别!

  别说这道理陈庚年懂。

  在他身后,裴宝来、胡铭、孙成等人,也都神情古怪。

  可没等衙门这边商量出个章程呢。

  城门口——

  呼啦啦一群江县人从县城里冲了出来。

  陈庚年站在城门上,不费任何力气,就在那群冲出来的人当中,瞧见了他老爹的身影。

  除此之外,胡老爷、裴老爷等人也都在。

  这群老爷现在可不说自己年纪大了,提着大包小包的白馒头,还神情激动,健步如飞。

  “听说又有人来了?”

  “这次可算让我赶了一趟早,都别抢都别抢啊,我先来挑,我家得要十个人!”

  “一路走来很辛苦吧,吃没吃饭呢——我的亲娘嘞!”

  “这次怎么来了这么多人,一眼望不到边!”

  “分不完,跟本分不完!”

  “外面日子已经这么惨了?拖家带口出来当流民啊?”

  “哎呦,太惨了真的,太惨了啊!”

  “怎么还有浑身带伤的啊,这,老大哥,你没事吧?看着像是腿伤,林大夫肯定能治,他治这种伤病不在话下。”

  “啧啧,小丫头,这么瘦,一看就是饿的,来来赶紧先吃个馒头垫一垫肚子。”

  外面这次来的‘流民’真的太多了。

  以陈申、裴仲、胡志峰为首的江县人,看的目瞪口呆。

  可等震惊呆滞过后,大家兴奋的简直要跳起来!

  现在谁不知道,他们江县缺人,疯狂缺人!一千二百位劳动力去参军,整个县区的压力瞬间绷紧,很多活儿都干的十分辛苦。

  虽然说为了保护家园,大家都理解。

  可理解归理解,有这么多人来投奔,那就是解了江县的燃眉之急啊!

  他们这一群人,穿的都很体面,浑身上下干干净净不说,瞧着还精神劲儿十足。各自提着大白馒头,在一群‘流民’们当中穿梭。

  什么叫做社牛,这就是社牛了!

  人家凉州来的百姓,畏畏缩缩满脸忐忑,生怕江县这边不接收他们。

  可这群江县人呢?

  走在‘流民’当中,越看越兴奋,越看越满意!因为人太多,吃的根本不够分,最后基本上都把馒头分给了小朋友或者老人。

  天啊,那可是香喷喷的大白馒头!

  收到馒头的小孩,以及老人眼睛都直了,表情晕晕乎的像是在做梦。

  而准备来这里入伍的年轻男子,看着这一幕,心里震惊之余,也倍觉兴奋踏实。

  他们果然没有来错地方!

  这里的人,可真是又大方、又热情,如果在这个地方参军,那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县城里的人最先收到消息,出来‘抢人’。

  那各个村子里的江县人,自然也不会落后啊!

  他们最近又是忙着搞城建,又是忙着种大豆、棉花,接下来还得全县城铺路,活儿真的太多了!

  因此一瞧见有人过来,各村各户都往家跑。

  至于为啥不来县区先抢人。

  哎呦,都是苦难人,人家连肚子都填不饱,又担惊受怕来到咱江县。肯定得先带着吃的,给人家填饱肚子嘛!咱又不缺这口吃的,大方一些,再者说,流民们吃饱了,干活儿也有劲呐!

  一时间,各个村子互通消息,整个县区都激动了。

  因为,来的人太多了啊这次,估计每个村都能分到不少人呢!村子里男人都去训练了,于是女人们负责带着粥饭、馒头,和老人,孩子们一起抬着,成群结队赶来县城。

  地里的活儿先停了,不差这一天,多抢点人才是要紧的啊!

  等瞧见县城外面乌央乌央一群人以后,江县人眼睛都直了。

  娘嘞,这次咋这么多人啊?

  不管了,反正现在人来的越多越好!

  他们提着粥桶,拿着馒头,呼啦啦挤进人群,见人就分。

  “妹子,来来吃馒头,你带碗来了吗?带了?太好了,来,我给你盛饭!记住啊,我们是县前村的。”

  “我们是大江村的,来吃我们的馒头——”

  “吃饱没,不够吃再来一碗!我跟你说大哥,吃饱了,就跟县太爷说,你想来我们顾家村,我们村人可好啦。”

  凉州的百姓们惊呆了。

  他们看着热情的江县人给自己递馒头,粥饭,神情非常恍惚。可恍惚过后,又觉得无比熨帖,一路过来的那颗担惊受怕的心,都被这香喷喷的馒头、热乎乎的粥饭给熨平了。

  和这群凉州百姓相比。

  江县人真的太热情,太自信,浑身都带着某种说不上来的蓬勃朝气。或许江县人自己察觉不出来,可如今看在凉州百姓眼中,每个人都能看出这里的人,和外面人是不一样的。

  他们活的很肆意舒坦。

  看着可真让人艳羡啊。

  凉州的百姓们心里羡慕,同时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白面馒头,那个香喷喷的滋味,让很多人眼泪都流出来了。

  人群当中。

  周禾的老娘也有幸分到一个白面馒头,一家四口人小心翼翼又珍惜的分食。

  周禾拿着那小块白馒头,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随后兴奋道:“媳妇儿,爹,娘,你们快吃,香的,好香!这还是我这辈子,头一次吃白面馒头呢!我喜欢江县这个好地方,我们一定要努力留在这里!”

  这话,让周禾的爹娘眼泪怎么都止不住。

  许多凉州来的百姓,都是第一次吃白面馒头。

  后来他们加入江县,日子越过越好,吃过太多太多次馒头,可都没有今天这顿香。

  大概这就是某种——幸福传递?

  当时江县第一次大丰收缴纳粮税的时候,县太爷请江县人吃了一顿白馒头,让很多人过了这么多年都念念不忘。

  如今的江县人,也能把幸福传递给别人了。

  城门上方。

  陈庚年看着下面发生的一幕幕,只觉得眼前发黑。

  你们知不知道这是哪里来的人啊,先打听清楚再去抢行吗!那是凉州来的正经百姓,不是流民!

  这要是接收进来,妥妥就是在当二五仔啊!

  可现在已经没人管什么二五仔不二五仔了。

  江县发展到这一步,大量招人,就是大势所趋,谁也拦不住。

  城门下面。

  陈申的馒头已经发完了,但不知道为何,以前每次都对流民们特别热情的县衙,这次反应速度竟然这么慢。

  于是陈老爷急了啊!

  怎么回事这群小子!

  人家流民来了,官府这个时候第一时间就要来刷好印象啊!好印象给出来了,民心迅速安抚好,过两天就能开始干活了!

  “陈——咳,县太爷!”

  陈老爷一个回头,就瞧见城门楼上的自家儿子,张嘴就要喊名字。喊道一半才意识到不对,立刻改口:“这么多可怜的人来到了咱江县,赶快让县衙行动起来,安排他们住下啊!您不是一向爱民如子,为百姓排忧解难吗,大家都等着你发话呢。”

  要不还得是陈老爷。

  由于担心人太多,接下来县衙不好管理,先当众给自己儿子刷一波好感值。

  果然。

  随着陈老爷话音落下,底下的凉州百姓,都期待的看向上方的县太爷。

  “……”

  迎着这么多人的目光,陈庚年深吸一口气,回头看向徐焕,问道:“我原本跟你说的,没良心炮在城门上架多少门来着?”

  徐焕神情古怪道:“三十门。”

  陈庚年:“再加十门!还有,骑兵营、神机营加快速度组建,我会亲自督促练兵。兵工厂扩张一倍,再招一拨人,加班加点造兵器。”

  这下,富春,杜勤神情也开始变得古怪起来。

  若非县太爷还在,他们怕不是都要直接笑出声。

  等把军事工作安排妥帖以后,陈庚年才觉得心里安稳了一些。

  他深吸一口气:“接下来,全力把这五千人迅速安置,别——别走漏了风声。”

  说这话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现在干的事情越来越不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