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7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云无奈的道,“你一下子给我透漏了这么多的秘密,我还能拒绝吗?”

她想不到李和居然还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产业。

李和高兴的伸出手,“那么欢迎你的加入,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郭冬云也紧紧的握住了李和的手,“等我一个月,我离职前需要把所有的手续交接完毕。”

李和笑着道,“没事,不过时不我待,我现在麻烦你先展开工作。”

郭冬云道,“那行,我这也算提前领工资了,你说呗。”

“在国际市场和苏联银行帮我大规模的借入卢布,我用旗下的美元债券和股票做抵押。”李和对阿三的运气一直念念不忘,所以想效仿一下。

苏联时期,阿三哥一口气找苏联贷款买了100多亿卢布的武器,还款也还卢布。当时的汇率比是100亿卢比相当于110亿美元。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债务,可惜卢布不值钱了。阿三哥运气爆棚,只用了300多万美金就从市场上买下了100多亿的卢布,偿还了债务。

虽然有段子的成分,可倒是实打实的珍视,因为不管阿三哥受益了,后面欠苏联债务的社会主义兄弟们都受到了好处,包括中国,等于之前购进的武器就是白菜价。

所有这一次李和不但自己要捞一笔,还鼓动刘保用等人拼老命的买武器,能赊账就赊账。

郭冬云立马就领会了李和的意图,“没问题。”

郭冬云走后,李和喊潘友林过来,告知他开始向郭冬云交接手里的手续。

实际上没用一个月,郭冬云就已经正式加入李和的团队。

第一件事就是招募人手,为此她亲自去了伦敦,这样不但可以招人,还可以在伦敦金融市场大规模的借入卢布。

于此同时,历史的车轮滚动向前,那些没有抓住车轮的人事物,就那样跌落在尘土,留在原地,慢慢的死去,腐朽,被人遗忘。

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宣布独立。

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

8月25日,白俄罗斯宣布独立。

8月27日,摩尔多瓦宣布独立。

8月30日阿塞拜疆宣布独立。

在8月3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同时宣布独立的这一天。

李和站在酒店的楼梯口大声的向所有在场的人宣布:向莫斯科挺近!

他只能寄希望于美国人能留口汤给他!

胜利的果实是别人打下的,他能捡几个果子,已经是造化了!

ps:大家能不能用票把老帽砸个生活不能自理!

------------

430、马儿跑

造成苏联崩溃的导火线,是1991年8月的政变,这起事件始终是这个国家重要的转折点。

事件的发动者是一群纯粹的共产主义者,他们不甘心红色政权的垮塌,想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但是却没想到自己的举动却成了苏联的催命符。

事件的结果是改革激进派的叶利钦悄悄的掌握苏联所有的中央机构,逐渐开始掌握了最高权力,戈地图形同虚设,苏联议会在9月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历程和全部的活动。

苏联经济的病情在众多“美国专家”的“悉心关照”之下,情况可想而知。

国际金融家开动的超级通货膨胀这部“财富绞肉机”正在朝着苏联碾过,大批苏联社会主流人士的毕生积蓄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大学教授、医生、军官、工程师纷纷走上严寒的街头,去兜售各种价格低廉的小商品,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得不乞讨。

这时候李老二都很贴心的给他们送上一张去中国的机票。

这些苏联专家去了中国之后,在带动吸引其他苏联专家去中国又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的作用。

他们在中国享受到上帝般的待遇后,自然要想办法通知在国内的亲戚、同学、好友,因此依次一拨一拨的苏联人在没有机会去欧美的条件下,自觉去中国大使馆领了机票,拖家带口的去了中国。

由于许多人有着将来回归的心思,他们都很强烈的要求把家安在中国的东北边境,一时间绥芬河、黑河都是非常的热闹。

截止到9月中旬,到达中国的苏联人已经有5800多人!

虽然有很多是家属,可是专家人数依然有2800多人,这些到达中国的,无疑不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中国政府的财政很大的压力,地主家都没余粮,何况是杨白劳!

外国专家局的人每天都是愁眉苦脸,为了给这些苏联专家找口粮也是费尽了心思。

他们能做的是赶紧把这些人的人事档案材料分类建立起来,具体起来有很多,比如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

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这都决定着这些人的去处。

目前安排人员最多的地方,无疑是李和的合资企业,因为这里有李土豪发工资、供着开销,肯定不会差钱。

只有一部分顶尖的苏联专家,给分配到了中科院和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政府咬咬牙从有限的经费里挤出来了一点,把这些专家都妥善安置了。

在中国科学家的集体一致的要求下,给苏联专家的待遇必须在他们之上。

要想马儿跑,得给马儿草。

再说,二十多年前,这些人是他们的老师,今天他们依然有资格做老师。

金融不设防的莫斯科,在毫无准备和监管的情况下开始金融自由化。

美国金融家通过独资和合资,在前苏联境内设立了大量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包括索罗斯在内,通过各种灰色手段,以相对高一点的利息吸收卢布储蓄和向前苏联国有银行取得卢布贷款,正在为大肆的做空卢布做准备。

这是一次“世纪大拍卖”。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迅速、最疯狂的私有化。

西方人没有浪费机会,苏联内部的当权者也没有闲着,他们乘私有化改革之机,损公肥私,化公为私,把苏联几代人艰苦奋斗积累的成果,瞬间化为自己口袋里的财富。

李和也在做着这个准备,只是他没有西方人这么明目张胆,这么的贪婪,他是带着真诚的友谊和大把的现金来的。

铁木耳亲自带着一箱子的美钞找到了他的格鲁吉亚老乡——戴维.切克瓦.伊泽,戈地图的办公室助手。

摇曳的昏黄灯光,让两个人的轮廓在黑暗与光明之间时隐时现,整个房间安静的出奇。

铁木耳率先打破了沉默,把箱子往戴维跟前推了一下,“戴维,你是个聪明人,给自己留条退路吧,我可不希望让我引以自豪的年轻外交官会最后灰溜溜的回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