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8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波深有感触的道,“就是膨胀的过度了!

人也好,企业也好,不能过度膨胀啊,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都必须是筹划资金、驾驭债务资金的能手,企业扩张要适度,不能搞举债扩张。

否则举债过头,资金周转难以为继,下场和八佰伴肯定是一样的。”

“别光嘴上说说,还有,你那个破超市别以为我没去过,要是真不知道怎么管理,就出去看看,学习一下人家是怎么做的。”提起卢波的超市,李和就有点来气,他一次路过,想去看看李阔,就因为穿的是拖鞋和大裤衩子,另外顶着一个光头,就被超市的营业员当贼一样防着!

“一定改进!”卢波讪笑。

卢波刚坐下,小威就腾的站起来了,“你的教诲是我们是前行路上的‘加油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开拓进取,对工作的态度不能松...松,然后...然后...”

磕磕绊绊,一时间接不下去了,紧张的拉拉领带。

看着他这紧张的样子,大家忍不住笑起来了。

“行了,坐下来吧。”杨富贵无奈的拉拉他的衣角,明明上不了什么大台面,还是喜欢乱插嘴。

“不是,我说的都是真心实意的,本来脑子里都想好的,谁能想到突然打结了。”江威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觉悟。

李和朝他挥挥手,“少在这里扯犊子吧,吃你的,喝你的。”

他被小威这样子逗笑了。

他在地大集团的办公室,好久没来了,再次过来,还是那么的干净,一尘不染。

他笑着对郭冬云道,“这个办公室给其他人用吧,留在这里好像是真的浪费了。”

加上这次,他统共只来过三次。

郭冬云笑着道,“我们现在都是统一集中办公,单独放个办公室在这里,互相间有什么事情肯定不方便,还是留着吧,说不准以后你来呢。”

李和不再纠缠这个问题,只是突然问,“泰国的情况怎么样?”

郭冬云道,“泰铢的汇率在逐渐企稳,只是国际炒家都是奔着钱来的,没有可能这么容易被吓跑的,在贪婪面前,会忍不住手痒,一定想去搏一把,甚至重仓搏一把。”

“不跑,那就更好了。”李和笑着道,“给了他们止损平仓的机会,被殃及就怪不得我了。”

“有什么最新消息,我会立即通知你。”郭冬云接着道,“其实,我后悔把地大地产剥离出去了。”

地大地产现在归于平松,至今,她的心里还是不怎么舒服。

“你也想做地产?”李和问。

郭冬云侃侃而谈,“谁也不会否认,地产行业才处于发展期,新业务的催生也会注入更多的活力。

从世界各国的房价基本规律看,在一个国家城市的人口净增加,一个国家的人口转折点没有到来,以及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尚未超越中等收入水平的情况下,资产价格长期的趋势仍然是向上的,无一例外。

今天看到的资产价格的高点,明天很可能只是半山腰而已。

从欧美等国的房地产市场看,在经历一个完整的周期后,又会开启下一个周期,下一个周期会在以前周期的基础上站上新的价格高点,看看香港、新加坡、日苯、韩国房地产市场过去几十年年,基本都是如此。

回顾改革开放后到现在的中国房价,站在当时的时空下,每年都觉得房价很高,但回过头看,那些以前认为高不可攀的价格,现在看起来是不是很便宜?”

“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李和苦笑,从行业整体分布来看,房地产仍然是最造富的行业之一,但是他真的不想再继续增加他旗下地产产业的分量!

他旗下的地产公司已经够多了!

抛开他直接控股的地产公司,就是间接参股的地产公司,也是多大20几家,他之前投资的近千家企业,旗下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地产!

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地王了!

“谁会嫌弃钱多呢?”郭冬云耸耸肩。

------------

1063、返乡记事

其实,她没有说的那么直白,这是替你李老二挣钱!

“我怕到时候挨骂啊,以后房价窜的快了,老百姓一旦买不起房子,咱们这些人肯定会被骂的狗血淋头,说不定还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想到后世互联网上对地产商祖宗八代的问候,李和心有余悸。

“李先生,这倒是不至于吧?”郭冬云不以为意的道,“房地产的波动主要是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的进入是有利用增加供给,稳定房价的,如果大家都不搞房地产,面临一房难求的状况,房价会涨的更快。”

她理解不了李和的想法。

李和问,“你是重新组建新的地产公司?”倒是没有再反对的意思,反正他中国地王的名头已经坐实了,多做或者少做,还是一个结果。

“平松还能再还给我?”郭冬云笑着道,“我们原本就有房产部门,业务扩张起来会很快。”

“我不干涉。”李和起身,伸个懒腰道,“但是我有要求,地大集团的主营业务还是要放在机械、资本投资、信息技术、医药等领域,不能舍本逐末。”

郭冬云道,“这个你放心吧,我们各项业务都是在稳步推进,目前已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63”计划专题研究25项,重大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等项目15项,不少技术已纳入纳入了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攻关”开发项目。”

“挺好。”李和赞赏的点点头,他旗下的前苏联专家,这些年虽然流失了不少,可是依然留存有六成以上,即使这些人在研究领域毫无建树,可是光凭着翻译出来的一摞摞资料,就够消化十来年。

他在深圳待了一阶段,正准备往浦江跑一趟,就接到李福成生病的消息,他本是不以为意,因为他记忆中,爷爷是在2000年以后才过世的,但是他不敢赌,他带来的变数太多了,现在有些时候,有些状况,已经说不准了,比如,记忆中,压根就没生病这回事。

他带着李兆坤,连夜回了老家。

李福成躺在县里的医院里,吊着点滴,脸色蜡黄,看到爷俩进来,嘟囔道,“还没死呢,这么着急干嘛。”

“没事吧?”李和关心的问。

“咋了这是?电话里说的不清不楚的?”一夜没睡好,李兆坤不停的打着哈欠。

奶奶道,“他啊瞎逞强,当自己小伙呢,盖猪圈搭棚,从上面掉下来的,腰伤了,看以后还折腾不折腾。”

“爷,你这挺牛的啊。”李福成虽然面色不好,但是精神头还是挺中,李和这下子放心了,开起玩笑道,“这么摔都没怎么的,真经摔,回去多喝点骨头汤补补。”

李福成叹口气道,“医生说要躺一个月,这真要老命了。”

奶奶道,“伤筋动骨一百天,让你躺一个月已经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