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新云州初雪(1 / 1)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一树山楂 580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39章 新云州初雪

  食铺那边, 第一层基本已经建好了。

  本来方念真还觉得是不是下雪了就得停工了,结果只是安北州下了雪,新云州那日一点雪花都没见。

  施工队昼夜两班的抢着工期。

  五家麻辣烫加盟店的加盟费和买底料的钱也都收入口袋, 方念真就开始倒腾着, 准备往京中运牛羊肉。

  最简单的方法自然是运冻好的大块的牛羊肉过去,然后在京中进行刨成肉卷的过程。

  但是这样, 只怕不出一个月,京城中的锅子店就都会做出来肉卷。

  方念真想尽可能地把这个半透明的“秘方”保存的久一些。

  现在店里的肉卷, 都是用了石友大哥研究出来的“刨卷器”制成的。

  “刨卷器”已经是第三个版本了,比一开始做出来的要更加好用,刨出来的肉卷又薄,卷出来的形状也愈加好看。

  最后还是得选择运输刨好的肉卷,这是这样多少有些吃亏了——肉卷占的空间大呀。

  人家商队运货也不止是按斤两来的,也得看装了几车。

  就好像方念真在现代时候寄东西一样, 她要往外地寄大件, 问了知名的几家快递公司, 都是这样的一个规则——体积占比更大,就按体积收费;重量更重,就按重量收费。

  反正就是哪个贵就按哪个来。

  方念真那时候才大学毕业转行干自媒体没多久, 也没什么存款,为了节省那几十块钱,把满地的货重新规整,尽可能把每个箱子的角落都塞满,来回拿拿放放的,倒腾了一身汗才满意。

  最后因为太饿了, 又热得想喝冷饮, 多点了二十块钱的外卖。

  仔细想想, 其实也不是很划得来了。

  现在她有了帮手了,知晓是最会规整、盘算这些的。

  先把肉卷刨出来冻好,再把切好的金钱肚、牛百叶也冻起来。

  方念真定制了很多箱子,把牛羊肉卷先用大张的油纸按份包裹起来,这样到了京城,也好分装。箱子四周都订上一层棉被,再一层冰一层肉卷的装进箱子里。

  这样层层包裹的,在现在的温度下,只要不把货箱子运进屋里烤火,冰和肉应该是不会化的。

  不知道这个法子能不能成,第一批就没运多少,总共就装了五车,三车是肉制品,其他两车是杂七杂八的。

  依旧是交给“致远镖局”押运。

  也就是这一日,方念真从知晓口中知道了曾月怡要回来的消息。

  先前说好要来“锅里捞”吃饭的乌又菡最终也没能成行,她留下了一封字字句句写满了遗憾的信,说是家里有急事,即刻就得动身回京了,等下次有机会她再来。

  她还留了个地址,让方念真去京城的时候就给她递个口信,她必然也要做东一回。

  除了这小丫头的信,还有乌又安夹带在里面的字条,是一句简单的答谢之语,并未多言。

  上面的字迹龙飞凤舞,颇有气势,倒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般严谨规矩。

  字如其人,方念真那日听出来了,这位乌家大小姐以后只怕是要进后宫做娘娘的。

  “啧,那不也就是陆恒的嫂子之一了吗?”

  方念真不知道自己怎么突然想到了陆恒,从安北州回来之后。她明明没有再见到过他了。

  也不知道他忙什么呢。

  方念真突然锤了下自己的头:“哎呀,瞎想什么呢!”

  -

  反正有现成的肉卷,方念真就拿来做了肥牛土豆砂锅饭。

  一个个热腾腾的小砂锅,里面是铺了满满的炒肥牛和软糯的新土豆,再淋上一勺调制的料汁。

  从一旁的大锅中铲出来煎蛋,每个小砂锅里放上一个。

  因为不是无菌蛋,方念真不敢做成流心的,但是也没有完全煎熟,是刚刚凝固好的溏心蛋。

  一会儿吃的时候用勺子一拌,可香啦!

  “吃饭啦!”

  她到院子里中气十足地大喊一句,就从不知道哪个角落涌出来在干活的侍女。

  还别说,家里多了四个侍女之后,变得热闹又养眼了许多。

  从前她常去店里干活,偶尔偷懒在家也就是和黄莺大眼瞪小眼,现在家里的姑娘多了,氛围都不一样了。

  因为不在王府中,就也不用穿一样的侍女服饰,平时压箱底的各式衣服终于有了见天日的机会。

  其中以年纪最小的白露最臭美,要不然她能花那么多钱买一个珠串嘛,说是什么玛瑙的,回了新云州就裂开了。

  根本就是不值钱的石头,气得白露非说要骑马去安北州讨个公道回来。

  她的几个姐妹都哭笑不得的。

  她们现在也习惯了,在院子里人少的时候与方念真同桌而食,木槿她们四个人一开始也是怎么都不肯的,可方念真说自己吃饭就喜欢热热闹闹的,在店里时也是员工们一起吃的。

  现在过了这么久,她们也逐渐适应了和方念真一起,甚至私底下还偷偷讨论,说在这里的日子比王府要好。

  这不,方念真因为还要去处理新鲜的牛羊肉,匆匆就吃完了饭,黄莺也是如此。

  对于厨艺上的事她们帮不上忙,就留下来慢慢吃。

  也不知道是谁先把话题带歪的,反正就是讨论到了“怎样一直留在方姑娘身边”这件事。

  芒种和白露差不多性子,也是个快言快语的。

  “肯定不能一直留在方家的,就算王爷不让咱们回去,时间长了方姑娘也会不好意思用咱们了,到时候还是得回府,日日和那些男侍卫一起练武,累得要死。”

  提起这个,白露就叹了口气,她的武艺是最差的,总是挨罚,想起来都感觉嘴里的肥牛不香了。

  “要是能把方姑娘带回王府就好了。”

  佩兰很淡定:“这也不是不行……咱们王府里可缺一位重要人物呢。”

  “佩兰姐姐,你是说——王妃?!”

  木槿和佩兰相视一笑,这可不是自己僭越,想替王爷做主。

  就凭王爷带着方姑娘在灵虎谷的那一通表现。

  虽然她们从前在王府不是日日跟在王爷身边的贴身侍女,但是也知道,王爷从来没有这样在意过哪个女子,还做得如此细心。

  白露傻兮兮地搓搓手,“那我要是把方姑娘拐回府里了,王爷是不是还得大大奖赏我一番,比如说升个官,超过木槿姐姐,让我当几位姐姐的上级什么的哈哈哈。”

  “你想得倒美!”

  …… ……

  方念真不知道,在自己不知道的角落里,已经有四个妙龄美少女惦记上了她。

  她正和知晓讨论着如何迎接曾月怡。

  知晓能知道她要提前回来了,是因为曾月怡给她写了封加急的信,说是徐家出了些事。

  徐家大姑娘,也就是知晓血缘上的嫡女长姐,在与其他贵女一同游船的时候不小心落了水。

  那时候已经是九月末的晚上了,水已凉了。

  听说是染了咳疾,遭了不少罪。

  但曾月怡传信来却不是主要说这件事的,而是说徐家长女落水那日,被萧家的萧明知给看上了。

  可把徐家主母给急坏了,正满京城偷偷联系适婚的人家呢。

  曾月怡就是打探到这个消息,才急不可耐地传了信回来,顺便送上了自己会在二十天后回来的消息,让她们做好“接风准备”。

  方念真不解,“萧家不是说是大家族吗?做官的多,经商的也厉害,被萧家看上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吗?”

  知晓对于萧家了解的不是那么透彻,但是对于萧明知这个人还是知道不少的。

  “他是得宠的德妃的亲哥哥,年纪比咱们要大上个十岁左右,但是,已经娶过三回亲了,这三位娘子都去世了,就上一个,据说进门没有一个月就没了。”

  “啊?他克妻啊?”

  知晓托着下巴:“里面的隐情我是不知道,让我膈应的是他这头办完丧礼,那头就能马上迎人进门,还专找小姑娘。没想到,这回被我那长姐给摊上了,她可是和她娘卯足了劲儿要嫁高门呢。”

  方念真调侃道:“这也是高门,就看你长姐愿不愿意了。”

  聊完徐家的八卦,方念真就正经讨论起怎么迎接曾月怡这件事。

  要知道,自己可是拜托了曾月怡去京城的分店悄悄查探呢。

  最后,方念真和知晓大致定下来一个仪式——除了寻常的酒菜准备,再给曾月怡重新定制一根马鞭。

  曾月怡的马鞭和寻常人用的不一样,她那根不仅是马鞭,更是一样兵器,比市面上的马鞭还要长上一截子。

  方念真攒的牛皮也可以稍稍派上些用场了。

  “她那根鞭子都旧了,还舍不得扔,我看哪天稍不注意就得断了。”

  “这个主意好,肯定比送什么衣裳首饰的要好多了。”

  …… ……

  方念真忙上忙下的把果酱罐子往冷藏库里搬,只留了一罐在外面,准备近期吃。

  这次她没能赶上去桃竹村的那片小黑果子,好在还有靳翰小男孩儿卖她的红莓野果子。

  回来的当天,休息了半日的小秋就把这果子默默做成了果酱,这么简单的事情她也不必请示师父,加糖缓缓熬制就是了。

  买下来后在安北州待了两日,又颠簸了三日才回来,这果子已经蔫吧了,倒是还没烂,熬果酱也不怕果子蔫了。

  去年熬的果酱其实冬日里都没有吃完,方念真还心心念念要烤面包配着吃,最后发现自己实在是没有做面包这方面的天赋,在夏天来临之前都放到店里消耗了。

  或是拌酸奶,或是偶尔和炼乳拼个盘,作为炸小馒头的蘸料。

  在家里的则是配着胡家的大馒头吃了。

  现在胡家的馒头花样越来越多了,要不是胡阿婆不肯扩大经营,做个包子早点铺定然也是不错的。

  说起胡家,胡家老二上上个月又成亲了。

  过了这么久,他终于相到了满意的媳妇。

  方念真也随了一份礼,正好赶上她受伤的时候,她也没去观礼。

  听石大嫂说,那媳妇也是个嫁过人的,因为夫君喜欢上了外头的女人,逼着她和离了,若是不和离,便要想法子休妻。

  那小媳妇长得还挺秀气,只是年龄大了些,比胡二还要大上一岁。

  “我瞧着这个应该能靠谱,看着是个过日子的,不像之前的王氏,一天净是埋怨的话,不是看不上这个就是看不上那个的。”

  石大嫂还贴在方念真耳边说了一些悄悄话,“我跟你说,成婚前一日,那胡二还去府衙大牢给王氏送东西了呢。”

  方念真抬了抬眉毛:“啊?他不会还惦记着王氏吧?”

  “这就不知道了,希望胡二别再犯糊涂了,对那么个人长情有啥用啊。”

  方念真却感觉到一阵恶寒,这算哪门子“长情”。

  他要是还惦记着王氏,真有担当,就该等着她出来,再同她过日子。

  现在又当又立的,谁也不是绑着他成的亲。

  这样对他现在的妻子一点儿都不公平。

  要不是碍于胡阿婆的情面,她可真是不想随这个礼。

  方念真就转移了话题,和石大嫂聊起来胡家的婚宴。

  胡家在新云州没多少熟识的人,又是个“二婚”,就也没有大办,只在家里的院子摆了几桌。

  “不过酒席倒是不错,听说也是请了周边村子一家专门办宴席的大厨来做的菜。”

  方念真细致地打听了一番都有什么菜。

  石大嫂说道:“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个了?”

  方念真嘿嘿一笑,也没对石大嫂说自己以后打算干婚庆酒楼的事儿。

  主要是八字还没一撇呢,说那么多,到时候有了变动就难收场了。

  越长大,她越懂得“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 ……

  曾月怡回来那日,是新云州恰好初雪的日子,也赶巧,今日正好是立冬。

  这场雪来得又急又大。

  方念真披着斗篷在院中和几个姑娘堆雪人。

  “今年的雪也来得太晚了点。”

  一到下雪天,两家锅子店的外送生意都会好上许多。

  似乎新云州的富贵人家,已经不知不觉养成了“初雪天吃锅子”的仪式感,再加上今日是“立冬”。

  方念真去年为了推广锅子店,编造的“立冬吃锅子中状元”的事,被新云州的百姓记了个牢牢的。

  今日两家店里都是爆满,不过,因为下雪了,工地那边得停工,所以原本食铺的员工也就都被派到两家锅子店去帮忙。

  方念真这是刚巡完店回来,店里人太多了,实在没有她能呆着的地方。

  就连她平日在店里坐着休息的房间,都被临时支上了两张桌子用来招待客人。

  方念真之后回了家里,准备着晚上做点什么奖励店里辛苦的员工们。

  院子里的雪人堆好了,方念真非要挪到大门口摆着。

  这也是她一直以来的“习惯”。

  好在这雪人“用料扎实”,是仔仔细细把雪都拍严实了的,挪动的时候没有碎掉。

  她撅着屁股在那给雪人做鼻子的时候,身后就传来了“踢踏踢踏”的马蹄声。

  “小妞,爷回来了!”

  方念真惊喜地回头看了一眼,还真是曾月怡。

  她顶着满头的雪,并没有下马。

  “我得先回镖局一趟,你今日忙不忙?忙也得给我接风洗尘,我这里可有你京城分店的大消息。”

  方念真被她说得心痒痒:“什么呀?”

  “走了,晚上来你这儿,驾!”

  方念真被曾月怡马蹄子刨过来的雪扑了一脸。

  “呸呸呸,这什么破马啊,跟她主子一个样,土匪似的。”

  晚上,方念真在曾月怡来之前,特意熬了一大锅雪梨银耳羹,这锅梨汤主要是给店里的员工晚上下工回来喝的。

  她本来想做牛奶炖蛋的,但是那个蒸熟了,焖着保温的时间久了就该不嫩了。

  雪梨银耳羹不怕。

  梨子是她秋日里买了存在菜窖里的,其实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雪梨。

  反正耐放得很,现在一点儿都没蔫儿。

  仔细清洗了,方念真就带着几个侍女开始削梨皮。

  这几个练武的姑娘做饭不行,但是用刀还可以。

  梨皮都削得很好,不会浪费梨肉,几个人还别有趣味地比拼起来,看谁削得梨皮更长。

  最后获胜的是方念真,一整个梨子削完,梨皮一点儿都没断。

  梨肉切块,这削下来的梨皮也别扔,一会儿有大用。

  银耳在新云州是个金贵的东西,但是今日特殊,方念真也不是那等吝啬的东家,泡发了一小盆。

  先用微微的火苗咕嘟着,慢慢熬煮银耳,之后再加入梨块、梨皮和糖。

  之后就一直用小火煨着,她添的水足够多,想必等店员们下工了,这锅梨汤也能煮出银耳的胶质感了。

  做完这个,方念真就开始筹备晚饭。

  曾月怡爱吃肉,今日天气又这么冷,方念真就做了好几道肉菜,又做了个暖锅,直到吃完也不会凉。

  去店里把知晓叫了回来,今日就她们三人一起吃。

  曾月怡不知道方念真被人袭击受伤的事,但是院子里多了好几个侍女她是看出来了。

  “怎么,方大掌柜终于想开了,要开始过享受的日子了?新买了这么多侍女。”

  “不是,是雇来的,都是会武的。”

  曾月怡收敛了脸上的笑意,“怎么回事?我不在的日子你出事了?”

  方念真受伤这事处理的比较隐秘,知道实情的人没多少,受伤后她又鲜少出门,所以“致远镖局”的人也不知道。

  方念真结结巴巴把事情说了,曾月怡果然大怒,险些把桌上的暖锅给震洒了。

  曾月怡一人在新云州独掌大局,镖局里又没有别的女孩子。

  她意外结识了方念真和知晓,早就把这两个人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了。

  自己的人受了这么大的欺负,她真是想找回场子!

  方念真赶紧把她按下,“你安静些,我这不是没事儿吗?再说,瑞王府那边也一直调查着呢。”

  曾月怡夹起泡椒藕带“咔咔咔”的嚼着解气,咽下去后,她大咧咧说了一句:“那瑞王为啥帮你啊?侍女也是他送来的吧?”

  知晓在安北州就注意到这个事情了,但是何正嘱咐她,不让她说出来。

  现在知晓就憋笑地吃菜看戏。

  曾月怡果然一点儿都藏不住心里的话。

  “我说,那王爷别是看上你了吧?”

  方念真脸蛋一红,“别乱说,被人家王府的侍女听见要笑话死了。”

  曾月怡的生活习惯虽然像个男人似的,但也不是那等不细心的人,看见方念真闪躲的眼神,她就明白点什么。

  “谁敢笑话你啊?你长得也行,自己还有钱,人又善良,又能下厨房,又能上厅堂,你……”,还不待曾月怡说完,方念真就夹了一大块牛肉塞到她嘴里。

  “吃你的吧,去趟京城回来怎么变得如此轻浮。喏,这是我和知晓给你准备的接风礼,我出的牛皮,她找的工匠,你看看可合心意?”

  曾月怡见了方念真手里的鞭子,把没说完的话也咽了下去。

  “我俩瞧着你的鞭子都旧了,这个是用了好牛皮制成的,你打架肯定好用。”

  曾月怡拿着鞭子凑到油灯前仔细看着,摸了又摸,还打开门奔到院子里挥了几鞭子。

  方念真喊她:“你快回来,冷死啦!”

  曾月怡哈哈大笑着进来,“多谢两位,我也从京城给你们带了礼物,只是掺杂在一堆货物里,明日给你们带过来。”

  曾月怡拿起面前的酒盅,敬了一下方念真和知晓,就干脆利落地一口把杯中酒给干了。

  “我这鞭子,还是我爹爹给我做的,小的时候我根本舞不动,没少挨训,直到他得了急症,他走之前,我才能耍完一段完整的鞭法。”

  说着,曾月怡的眼中都闪烁着泪花。

  这还是方念真第一次知道她讲家里的事情,之前是听说曾月怡父母双亡,独自撑起这么大一个镖局来着。

  曾月怡却没有悲痛太久,翻了翻眼睛把泪意逼回去就又笑了起来。

  “没想到我的第二条鞭子是你们送我的,多谢!”

  “那你现在能给我讲讲京城里的事了不?你再不说我都想亲自去看看了,我跟你说,我现在可是会骑马了。”

  “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你都会骑马了。”

  “对啊,我们还去了趟安北州呢,那边开了和靳翰的互市了,你知道吧?”

  “知道,京城里都传遍了。我给你说说你的店啊,你上次送去的肉卷,火啦!现在那分店的三五张桌子根本不够用,听说正准备搬大店面呢。”

  …… ……

  雪天难行,曾月怡又喝了酒,方念真还是把她留下来住了。

  她好心地提起,“要不然咱仨睡一个床,抵足而眠,还暖和,我那床大,咱们三个能睡下。”

  曾月怡却好像视此事为什么禁忌一样,手摆得频率都快成招财猫了。

  “不不不不不,我一个人睡就行。”

  说完她就“咣当”一下关上了自己那间客房的门。

  知晓表示不理解,“姐妹同床聊聊天多好啊,我还想听她讲徐家的惨状呢。”

  方念真倒是沉吟了一下,“进来吧,她有自己的想法。”

  这场雪下得真不小,都赶上去年方念真被困在桃竹村的那场雪了。

  早上,店员们自发地分成两拨,一拨扫宅子,一拨扫方家通向店铺的道路。

  虽说应该是“各扫门前雪”,但是这雪不清出来,实在是影响他们去店里。

  店里是没多少客人,但是要求外送的都找到方念真的宅子来了,不开门也是不行啊,有钱不赚王八蛋。

  积雪堆了几日,方念真的店就热闹了几日。

  方念真数着自己这几日飞速增长的小金库,“果然是瑞雪兆丰年啊!嘿嘿嘿!”

  京城那边,因为新云州下大雪,第二批牛羊肉卷没能按时运过来,小严娘子都要急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