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1 / 1)

我命清风赊酒来 我自听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出些手段。

而苏澈不惮以此心来揣度对方,实在因为钱帮在江湖上的名声够差。钱帮钱帮,自是只认钱不认道义的。

……

念头只是瞬息闪过,而是在呼吸之间,那缕气机似乎便到了身周,而哪怕此时苏澈就站在进院不远的青石小径上,四下也根本无人。

陡然,一股危险感临近,可来处竟是那只有清风摇曳,却实际无人的竹林之中!

苏澈双眼眯了下,再睁开时,入耳俱是尖锐的撕裂风声,如玉碎,如金珠迸溅,如凄厉裂帛。

数不尽的竹叶如同飞刀快剑,骤然来袭!

苏澈抵在剑镡的拇指轻弹,垂落在腿侧右手微动,快若残影之间,长剑已然出鞘。

一抹清泓如水,青锋无华,反显暗沉。

长剑名为「沉影」,当代铸剑大师公输火药熔炼奇金神铁,历时四年零十一个月而成,铸剑成时光芒夺目,见水染尘后反倒沉寂无光。

公输火药曾说,「当此剑剑身尘寰尽去,剑锋雪亮重现之时,自成神兵。」

苏澈不懂剑,当苏定远将此剑交给他之后,他只记得周子衿所说过的那句话。

「兵器是手足的延伸,握剑即为我见,斩之即可。」

叮叮叮

剑出如无影,只有白衫长袖舞动,剑斩落竹叶之时,竟满是金铁碰撞之声。

苏澈一手出剑,一手握剑鞘而微张向后,若剑是攻,则鞘为守,这点他未学周子衿那般只出剑便要一往无前,而是有了自己的体悟。

因为他半是武夫半通玄,他的力量很强,不需要双手来持,而他总是一心一意,所以只学剑,不会空出手来施其它武学。

苏澈长剑朝前一递,漫天竹叶尽消,而身后却传来不一样的风声。

若是常人,只会当是竹叶坠落时的自然,可他不一样,他天生玲珑心,剑意洞察,所以在一递未全时便回剑,剑在掌心如风车,瞬息朝后刺出!

铿!

那是剑与剑的碰撞,苏澈仍面朝前,此时余光微微后视。

刹那之间,他以反手剑施展连段剑斩,脚下如踩定盘,只腰身来调和而动,同时他身上的气势也愈来愈强,剑出之动作更为迅捷狠辣,如雷霆雪崩般不歇。

“咄!”

背后陡然传来一声轻叱,苏澈只觉腕上一股大力而来,竟让他险些握不住剑。

但他早非吴下阿蒙,即便是认出身后之人是谁,他也不会留手,而对方显然也是如此想的。

他以手指拨动剑柄,剑落浑圆,借此力终于返身,与身后那人正面相迎!

苏澈所看到的,是一双宛若秋水的眸子,可是如此的平淡安静,就仿佛这头顶青冥永远不会坠落一样。

“胡思乱想些什么!”周子衿冷冷出声,身子朝前一步,手中长剑贴过他的剑身往上,这是一如当年那个黄昏的落剑术。

苏澈却轻笑。

锵!

他以剑身轻弹,在将眼前人的长剑反震之后,左手送上,便以剑鞘收了对方手中剑,破了对方屡试不爽的这一招。

周子衿一愣,随即眼中转上薄怒,脸上更有羞愤闪过。

“无耻!”

苏澈还未开口,便觉身上一痛,整个人踉跄后退几步--竟是周子衿直接舍剑,以手肘瞬击于他。

这,与多年前的另一个黄昏,何其相似。

3.相约黄昏后

黄昏下的小院,竹林外的回廊旁,两人坐着。

周子衿神情平静,看向沙沙作响的竹林,不见方才的失态。

一旁的苏澈揉着肩膀,更多的还是忐忑,目光躲闪似的看着别处,就连呼吸都是微乱。

他在想对方为何会出现在这,是武举就在明日,所以来给自己助威宽慰的,还是纯粹几个月没有交手了想要来考校自己的功夫?

苏澈没有问,他还是不好意思。

“你怎么发现我的?”周子衿先开口了,语气平静如常,又如她如今气质般清冷。

这让苏澈想起了当年所见的叶梓筠,似乎她的气质也是如此,只不过她像是天生如此,而如今的周子衿像是一种漠然的冷。

直觉里,在对方身上好像发生了什么,而苏澈无从知晓。

他说道:“是风。”

“气味?”周子衿蹙眉。

“不是,就是一种,嗯,一种陌生的气息会出现在风里。”苏澈斟酌着回想方才的那种感觉,他仍是没有与她相视。

“原来不是我自身的原因。”周子衿好像松了口气,她问道:“开始的时候,你以为是谁?”

苏澈便将此前怀疑说了出来,道:“我很少出府,少历练,想杀我的,我只能想到有利益相争的对手。”

“很好。”周子衿点头,“当能从利益开始思量人心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成长。”

苏澈默默点头,这种成长,说不上好坏。

“什么时候发现是我的?”周子衿问道。

“你出现的时候。”苏澈说道:“从你在我身后出现,我就知道是你了。”

因为两人太过熟悉,他没有把话说出来,这种熟悉足以抵消所有的伪装,只要对方出现在自己的身旁。

周子衿抿了抿唇,看过去,看到的是已经少了少年人的柔和,多了些成长后的冷淡的侧脸。

苏澈感觉到她的注视,眼神微乱,强忍着没有看过去。

“明天就是武举,外试第一场是比骑、射,你有多少把握?”周子衿轻声道。

武举,是为了给军中选拔良才骁将,自然并非是只看个人武功高低,所以这也限制了绝大多数的江湖人。

骑、射两门,不是那么容易练的,也少有江湖中人会去习练。这是在战场上才会爆发出最强的能力,而非一般的交手对敌。

苏澈这些年练过骑术,已经像模像样,而凭借体魄与内炁,射定靶也十拿九稳,只是动靶和骑射相合的技巧他还不行。

而想来,能在这一门拿分的也没几个,他此前也是对参加武举的一些人有过了解的,勋贵之后里不乏有善骑射者,可自身修行一般,寻常出身里也有善射者,同样各种短板。

没有钱财各种资源支持,练武是很少能出头的。

苏澈想了想,道:“中上应该不难。”

周子衿自是了然,开口道:“宣威将军牛敬忠之子牛贲便善骑射,另外还有几个有出身的也将赌注压在了这一场上,这一关尽力即可,不必太强求。”

苏澈点头。

……

武举分内、外试,内试考韬略,但并不要求像科举考试那样繁复,只是给你出一题目,让你破题,文章不需多华美,字有太多,只简短意赅便好。

外试第一场是骑射,第二场便是打擂。抽签选取对手上擂台,这是考校个人武功修行,自然也是最重要的一科。

而内外试得分高者录为武举人,胜者‘为武解元’。

只等半月后入皇宫,由陛下亲自出考题,然后在宫中摆擂,过其一者便为武进士,第一名点为‘武状元’。

能入大梁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