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7 章(1 / 1)

捡宝生涯 吃仙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猛龙!”

胖子到也是能屈能伸,狠狠地瞪了旁边的朱田华一眼,就笑眯眯地对孟子涛说:“孟掌柜,你这手下下手未免也太重了吧,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大家可都要不了好!”

胖子这句话之中,也包含了试探之意,如果孟子涛对此事并不在意,他就退避三舍,不然的话,那他也不是好欺负的。

不过,孟子涛却并没如他的意,直接朝着大军点了点头,让大军来处理。

大军微微一笑,就随便在保镖身上拍看似随意地拍打了几下,保镖就幽幽地醒了过来。

过了片刻,保镖捧着肚子从地上爬了出来,摇了摇脑袋,看到旁边的大军时,吓得后退了几步,显然,刚才的遭遇对他的打击非常大。

“丢人现眼!”

胖子对着保镖冷哼一声,对方就灰溜溜的走了回去。

“孟掌柜,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包小山欠了我的钱,欠债还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无论如何,你手上的东西是不能这么拿走的。”

包小山开口道:“关老大,我欠你钱我承认,但借你五万,你少给一万不说,又拿了一万当利息,只给了我三万。这才几个月啊,你居然要我还二十万,哪有这样的道理?”

关老大皮笑肉不笑地说:“不说别的,我就问你一句,当初借钱的时候,你知不知道我这边借钱的规矩?有没有让你写欠条?如果都没有,我关某人二话不说,立马就走!”

孟子涛觉得关老大这话也不错,虽然他讨厌关老大这样放贷的,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包小山不是烂赌鬼,关老大也不会追上门来讨债,说到底,还是自作孽不可活。

“反正二十万肯定是不行的!”包小山强硬地说道。

关老大挥了挥手,说:“这事你有钱就可以谈,关键你有钱吗?”

说到这,他看了看孟子涛手中的东西,拍了拍额头道:“差点忘了,你现在有钱了,那咱们谈谈吧!”

“我没钱!”包小山立马说道。

“没钱?难道是孟掌柜还没给你钱?”说到这,关老大又看向了孟子涛。

这个时候,孟子涛笑了起来,说:“既然关老大话要打开天窗说亮话,那就说吧。”

关老大呵呵一笑道:“看来孟掌柜也是爽快人,那咱们立个章程?”

孟子涛饶有兴致地问道:“你想立什么章程?”

关老大笑道:“这就要看,你想要钱还是要物了。”

孟子涛说:“那也得让我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吧。”

关老大对此当然无异议,随即,孟子涛就走到桌边,把手里的书盒放到了桌上。

包小山有些忿忿地说:“喂,你们是不是要问一下作为主人我的意见啊!”

关老大脸上泛起了玩味的笑意,说:“老熊,你去问问他是什么意见。”

看到老熊狞笑地向自己走了过来,包小山好汉不吃眼前亏,连忙摆了摆手,说:“你们想看就看,我没什么意见!”

关老大冷哼一声:“真是贱骨头!”

孟子涛微微一笑,就把目光放到了桌上,他打开书盒,只见里面放着五册册子,只见上面写着《戏鱼堂帖第一》六个字,而下面分别是二至五册。

《戏鱼堂帖》指的是宋元佑七年,刘次庄以吕和卿旧藏《淳化阁帖》重摹于临江,共十卷,名曰《临江戏鱼堂帖》又名《清江帖》。此帖除去卷尾淳化篆题,增刻释文,刻工精致,且帖石石质坚硬,当时可谓乱真。

正文 第两百章 《戏鱼堂帖》

孟子涛看到原本有十册的《戏鱼堂帖》,现在只有五册,就回过头询问包小山道:“还有五册到哪去了?”

包小山摇了摇头:“这个我就不知道,我从记事起,家里就只有这么五册。”

此时,关老大也从朱田华嘴里,搞清楚了《戏鱼堂帖》的含义,使用威胁的语气说道:“包小山,你可别搞什么幺蛾子,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包小山一脸无辜地说:“我又不傻,再怎么样,也知道十册一起的价钱比五册要高的多,如果有十册的话,我怎么可能不拿出来。”

包小山的话听着好像是那么回事,不过,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如果包小山手里的这个《戏鱼堂帖》版本珍贵的话,剩下那五册他完全可以待价而沽,很有可能可以卖出更多的钱。

当然,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风险,但如果操作得当,赚的钱还是可能比一起出手来的多的。

关老大冷冷地说:“如果以后被我听到什么风声,我就让人打烂你的嘴!”

包小山连忙又信誓旦旦的表示他的话千真万确。

孟子涛知道包小山这种人,就算有如果不想拿出来,也肯定不会拿了,所以也懒得多说,拿起《戏鱼堂帖第一》看了起来。

这《戏鱼堂帖》当然不是刘次庄的原本,而是基于碑文的拓本,也叫碑帖。

所谓碑帖,是指碑和帖的合称。

我国将歌功颂德、立传、纪事的文字,先按字的点画墨道两侧,钩摹在石上,成“空心字”,或是直接用红色颜料写在石上,即书丹上石,然后再经镌刻而立于某纪念处的称“碑”,因此碑石就有多重性的艺术内容。

而“帖”指的是将古人著名的墨迹,刻在木板上可石上汇集而成。

把碑上的文字拓下来,经过裱装成轴或册页,这样就成了碑帖。因此,碑贴和先前的拓片,以严格的意义来说,还是有所不同的。

孟子涛打开碑帖,顿时一惊,因为如果他没看错的话,以纸张和墨色等特点来看,这本碑贴应该是宋拓本。

碑帖拓本当然是年代越早越有价值,越精越宝贵,残处越少越为藏家所重,而宋拓本一般来说,就占了前两项,在市场上,宋拓本也是价值的代名词。

更何况,《戏鱼堂帖》的宋拓本据说已经散失了很长时间,现在突然冒出来,如何让孟子涛不感到震惊?

旁边的朱田华更是惊呼了一声:“宋……”

让孟子涛觉得有些好奇的是,朱田华刚开口,可能意识到有他在场,把后面的字又咽了回去。

孟子涛回头看了朱田华一眼,心道:“至于这么小心吗?”

暗笑朱田华小家子气,孟子涛就接着鉴别碑帖的真伪。

一般来说,鉴定碑贴,第一步是参考前人的著录与鉴定,不过,孟子涛对碑帖的鉴定并不擅长,只是从书本以及郑安志给的资料上了解了一些,因此,这一步就先跳过了。

第二步是看碑帖的装潢,现存的碑帖大多装潢成册,善本更是如此,这一方面便于保存,同时也便于学习碑帖者临摹。

碑刻拓本的装帧与线装书有些类似,有在背部托纸折叠的,称折叠装;从头至尾可以拉开摊平的称经折装;不可拉开而将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将各页中缝对齐,粘于另一包背纸上的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