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9 章(1 / 1)

手术直播间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4个月前

转了一圈病房,郑仁详细的和孔主任讲了急诊病房留观群体。

都是老大夫,说的太多也没必要。孔主任只是点头,示意自己记下了。

刚走出急诊留观室,急诊外科的医生就在走廊另外一面喊道“郑总,来一下。”

郑仁瞥了一眼孔主任,心中苦笑。

倒不是埋怨孔主任,非要瞎说话。郑仁仿佛已经看到悲惨的一天正在向自己走来,而且一个心包填塞,只是刚开始。

两人过去,急诊外科医生道“郑总,正好有了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你直接带上去吧。”

郑仁看了一眼患者,四十多岁的女患,有些偏胖。

带着去查体,又看了一眼急诊化验,和视野右上方的系统面板诊断符合。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因为患者疼痛剧烈,需要手术治疗。

郑仁便带着患者和孔主任一起上楼,办理住院手术。途中询问患者家属,禁食水时间足够,可以现在就急诊手术。

本来,也没那么着急。

但是郑仁生怕还会有其他事情,所以就告诉值班的常悦,抓紧时间办,抓紧时间手术。

折腾了一下午,已经将近下班的时间了。

那面准备手术,孔主任在急诊病房随便走走看看。

和鲁道夫·瓦格纳教授交流一下前列腺栓塞患者的康复经验,倒也不是无事可做。

这面刚要上手术,郑仁接到孙主任的电话,说是有个疑难病例让他会诊看看。

郑仁特别无语,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有心拒绝吧,孙主任的口气很急,完全没有从前那种虚伪客套的劲儿。

从说话的语气里,郑仁就能听出来这事儿特别急。

只好让患者等一下,稍后再说。

苏云那厮,中午非要陪着孔主任喝两杯。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四个小时,而且他酒量特别大,但是郑仁依旧不敢冒险让他单独主刀手术。

早二十年,喝多酒上台切阑尾从左侧开刀的事儿也不是没有发生过。郑仁对这种狗屁倒灶的事儿,是从内心深处拒绝的。

很快,孙主任抱着一个哭唧唧的孩子匆忙赶了过来。

“郑总,郑总,你帮我看……看看。”孙主任都快哭了,六神无主的样子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郑仁一愣,待患如亲也没这么个待法,肯定是孙主任的什么人。

“什么人?”郑仁先问到。

“我孙子,十一个月,肠套叠,我去给空气灌肠,可是灌不开。”孙主任的手不由自主的抖着,说着说着,老泪纵横。

“赶紧,这面。”郑仁把孙主任让进办公室,开始询问病史。

一大家子人站在走廊里,气氛有些压抑。

化验单很有限,只有一个血常规和一个空气灌肠最后失败前的x光点片。孙主任说,凝血的血样送去检验科了,还没回报。

一发病,孙主任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就确定是肠套叠。于是带来医院,查了一个血常规后,就带去放射科做空气灌肠。

可是……

孙主任一辈子做了上千例空气灌肠,解决了无数幼儿肠套叠。当他给自己孙子做空气灌肠的时候,却发现回盲部的肠套叠怎么都灌不开。

能治人,不能自治……这是一种好无奈的事情。

手下的大夫?孙主任不相信。他毫不犹豫的抱着小孙子直接赶到急诊病房。

要说海城市一院,甚至整个省里,有谁能相信,那只有郑仁了。

孩子的肚子鼓的跟气球一样,哭闹都没了力气。郑仁视野右上方系统面板给出的诊断却极为奇怪——肠套叠,急性阑尾炎,肠道寄生虫病。

这……

有类似的病例么?郑仁恍惚了一下,开始在脑海里回忆。

看郑仁一脸慎重,孙主任心里几乎绝望。

“郑……郑总,怎么……怎么样?”孙主任说话都连不成句了。

“要开刀。”郑仁直接给出了答案。

具体是什么,开刀再说吧。

本身肠套叠这种病,空气灌肠无法通开,就有了手术的指征。

海城市一院没有儿外,孙主任自己倒是能试一试,毕竟临床工作那么多年了。

但郑仁行么?这可是孩子……

544 好复杂的肠套叠

郑仁和前一个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患者家属沟通了一下,他们见是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生病,也都大度的把手术让给孩子。

随后,郑仁又让孙主任找麻醉科的大主任来给孩子麻醉。

毕竟楚嫣然、楚嫣之经验不够丰富,孩子的麻醉,尤其是三岁以下幼儿的麻醉与成人麻醉截然不同。

准备好一切,郑仁带着孙主任去了手术室。

孔主任早都听到走廊里乱糟糟的,还有孩子奶声奶气哭的声音。

他很好奇,一般儿外的大夫少,只有省城这样的地儿才会有儿外专业。

海城?根本不可能有。

没想到,郑仁连做儿外手术……这也行啊。

孙主任换了衣服,抱着孩子直接去了术间。见孙主任走了,孔主任才问道“郑老板,涉猎很广啊,儿外也能做?”

“不是儿外的事儿。”郑仁皱眉,也有些犯难。

“嗯?”孔主任楞了一下。

“患者空气灌肠失败,考虑是肠道蛲虫病导致的。”郑仁道。

“……”

虽然不是普外专业,但孔主任知道,肠道寄生虫可不好诊断。郑仁这面连个ct都没有,怎么诊断的脑虫病?

而肠套叠是小儿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病毒感染常来自上呼吸道)导致肠道淋巴组织膨大,产生一个始动点导致远端肠管的近侧部分产生“伸缩”,从而引起肠套叠。

空气灌肠灌不开,就只能开刀,进行手法复位。

这病压根就和寄生虫没有任何关系。

看孔主任欲言又止的表情,郑仁拿出孙主任留下的那章x光点片。

此时天已经黑了,没办法对着窗户看。郑仁只能仰着脖子,对着灯看片,道“这里,回盲部,可以看到丝丝络络的影像。我们可以考虑这是透视情况下出现的伪影或是重叠影,但是不能排除肠道寄生虫的影像可能。”

看到片子,孔主任恢复了几分自信。

毕竟他一辈子都在和影像打交道,没了影像片子,孔主任有一种全身武功被废的感觉。

此刻看到片子,孔主任的眼睛眯了起来。

郑仁说的位置,他看到了。的确值得怀疑,可是如果不是郑仁提醒,以孔主任的临床经验来说,大概率不会判断是寄生虫病。

正推很难,逆推就简单了很多。

先认定郑仁说的是对的,孔主任反向思维,马上找到理论依据。

“这里,影像上的密度不对。”孔主任随即便说到“我觉得你说的对。”

“不光是这里,还有这儿。”郑仁指了另外一个位置,说到“估计患者是感染了蛲虫,其摄入的虫卵在小肠里孵化,成虫生活在阑尾区域……”

“郑总,郑总,换完衣服了么?”正说着,孙主任火烧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