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诺奖这个牌坊把临床术式排除在外已经几十年了,竟然能忍!难不成真要等到百年之后才爆发么?”
“然后呢?”
“连脏器移植这种手术都被排挤出诺奖,还说什么公正。前几年更离谱,连led灯都拿了诺奖,当成是游乐园么?”苏云不屑的说到,“我那时候就猜,早晚有一天有一个术式会成为导火索。没想到,在海城遇到了你。”
郑仁缓缓的走在苏云身后,习惯性的听着他啰嗦。
“本来以为提名就是终点,我估计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但自从在阿尔卑斯山看到很多蝙蝠死了,我从那时候就意识到还真别说,咱能拿的可能性很大。”
“说这么多没有意义,富贵儿走了,老高还得几天能到,你上来顶几台?”郑仁道。
“那倒是无所谓的。”苏云笑呵呵的说到:“几台手术而已,还是tips,眨眼就做完,毫无难度。”
一边聊着,两人一边去看梅哈尔博士。
博士的手术已经做完,取下来的冠脉支架被梅哈尔博士的助手收走。
郑仁估计是药厂或是某个实验室要根据血栓的特性来研究新的溶栓药物。毕竟根据梅哈尔博士冠脉血栓进展情况判断,肯定服用了某种还没问世的新药。
博士在睡,鲁道夫·瓦格纳坐在床边看护着。见郑仁和苏云进来,教授咧嘴笑了笑,指了指心电监护,示意一切都好。
郑仁看了一眼梅哈尔博士的系统面板,还是有红色,但颜色比术前轻多了。并且没有其他并发症的诊断,可以说手术做的相当完美。
毕竟是巅峰级别的介入手术技巧完成的手术,这种“常规”术式对郑仁来讲几乎没有挑战。
看了几眼,郑仁便和教授示意,随后离开病房。
回到介入科的医生办公室,郑仁没有坐到熟悉的位置上,而是来到电脑前,打开系统,调阅出来名字叫做杨立新的头部ct影像。
诊断脑梗毫无疑问,而且属于新鲜的脑梗,介入溶栓治疗效果应该不错。912神经内科介入水平不错,郑仁没有要去看一眼的想法。
“老板,我总觉得你有什么事儿呢,鬼鬼祟祟的。”苏云坐在后面问道。
林渊探头看屏幕,见是头颅ct的片子,她有些疑惑。
“患者太年轻,出现脑梗的可能性不大。”郑仁道,“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切!”苏云鄙夷的说到:“粥样硬化虽然没有,那就是血栓导致的,这还用问?异常物体引发的栓塞可能性太小,不作为临床的主要考虑。”
郑仁略有些苦恼,总不能和苏云说自己用系统面板看到了诱发因素不是。
“还有一种脑梗,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不过这个片子看着不像,虽然坏死灶并没有那么多,还是考虑血栓来的。”林渊在后面说到。
听到林渊的声音,郑仁忽然心中一动,他右手握着鼠标,眼睛盯着屏幕,淡淡说到:“林渊,还记得前一段时间王总有一个维生素b12缺乏症的患者么?”
“记得。”林渊嘴里说着,却怔了一下。
怎么扯到那面去了。
“苏云说让你回去背诊断书,你背了么?”郑仁顺手把锅扔到苏云的身上。
“郑老板,我背了。”林渊说这话的时候心是有点虚的。自己说的背了,和郑老板理解的背了,有可能是两件事儿。
“好。作为对你的考验,你去神经内科看看患者,并且和患者家属简单沟通一下。”郑仁道,“最后我要听你的判断,血栓是从哪来的。”
“……”林渊有些懵。
2301 问病史,好难呦
领命而去,林渊心里忐忑。
血管里的小血栓到底从哪来的,有可能的位置很多,最常见的是颈动脉斑块脱落。
可是问题就出现在这里,患者那么年轻,到哪来的动脉斑块。
概率是有,可是太小,暂时不予以考虑。
林渊回忆起海城那个叫做钟敏的住院医生写的病历,又想了很多常悦悦姐写的病历,一边走一边盘算着郑老板的真实意图。
这是一次对自己的考验!真正的考验。
最后林渊还是一头露水,只能把一切都归咎于郑老板在考验自己。
瑞典的梅哈尔博士做手术,鲁道夫·瓦格纳教授要陪他一起回欧洲去,开始漫漫的诺奖之前的工作。
走了一个手术医生,郑老板这是要通过一次考验,然后让自己主刀么?
想到这里,林渊略有点小激动。
可是随即她就直接推翻了自己的想法——那不可能!
手术做的好不好和病历书写一点关系都没有,悦姐病历写得好,从来都不上手术的。
满腹狐疑的林渊来到神经内科,好多个病区,找了很久才找到杨立新所在的病区。
但他已经送去手术了,林渊有些犯愁。
要是这么回去,完不成郑老板交代的任务,那可怎么办。
来到医疗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林渊已经对郑老板有了些许的畏惧心理。
这是技术层面碾压所导致的,和其他的事情无关。以至于林渊心情忐忑,在琢磨着跟郑老板喵喵叫两声能不能躲过去。
但郑老板可不是自家老爷子,估计可能性不大,林渊还是很清醒的做出了判断。
她站在病区门口想了很久,最后拿定主意,先找患者家属问问情况再说。
摸到神经科介入手术室,这面她很陌生,还需要问路。林渊觉得自己太宅了,竟然连912各科室基本位置都不知道。
不过生性闯荡,林渊却也没什么畏难的情绪,直接摸到介入手术室门口。
怎么和患者家属询问,她已经有了打算。
“杨立新家属!”林渊穿着白服,底气十足的在等待手术的患者家属面前喊了一声。
“医生,您找我什么事儿?”一个24、5岁的女孩儿怯生生的站起来,看样子有点害怕。
患者做手术的时候最怕医生喊,但凡是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医生喊家属,肯定是手术不顺利,遇到了麻烦。
林渊笑了笑,说到,“被害怕,我是急诊科的医生,来了解一下病史,回去好写病历。”
听林渊这么说,女孩儿情绪平稳了一点。
她和两个杨立新的同事跟林渊来到一个相对僻静的位置,林渊直接问道:“说说这次的病情。”
女孩儿看了一眼杨立新的同事,没有马上说话。
“医生,是这样。今天我上卫生间,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砰的一声,进去看就看见小杨摔在地上。”杨立新的同事说到:“他说话说不清楚,把我给吓坏了,马上打120急救送到医院。医生说,再晚送一会,人可能就要留残疾。”
这是什么呀,林渊对此表示不满,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什么时候犯病的、怎么送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