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1 / 1)

手术直播间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24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块石头落了地。

汤秀坐在地上,双手抱膝,头深深的埋在膝盖里,肩膀一抖一抖的。

“你是家属?”郑仁站在汤秀身前问道。

汤秀好像没听到,依旧坐在地上抽噎着。

郑仁又问了几句,见汤秀像是傻了一样,依旧没有反应,只好拿出电话,“忙吗?”

“来手术室大厅。”

“对,有个患者家属伤心过度,没办法沟通。”

“嗯,对,你上来,我去整理一下影像资料。手术很成功,放心。”

说到这里,郑仁挂断电话,对老潘主任说到:“让常悦来沟通吧。”

老潘主任了解常悦的沟通能力,知道郑仁的话没错,也不介意他自己先安排再汇报的事儿,笑呵呵的问道:“手术怎么做的?”

郑仁拍了一下楚嫣然的肩膀,示意她先进去,自己要和老潘主任等常悦,随后从容说到:“肝脏血管瘤外伤性破裂,找到供血动脉,先打进去一个弹簧圈。”

“这么简单?”

“这个比较复杂。”郑仁道:“供血动脉比较粗,弹簧圈没办法完全堵死,所以又用了四个凝胶海绵。”

听郑仁说起手术经过,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点,但是老潘主任却能想象到抢救时刻分秒必争的那种紧张、谨慎。

“患者现在怎么样?”老潘主任问道。

“到icu后,血压已经回升到80毫米汞柱,低压也出现了。心率有所下降,失血性休克应该已经得到控制。”郑仁汇报:“我不放心,让苏云去照看一眼。要是顺利的话,明天一早就能拔管,转出icu。”

“那就好。”老潘主任心满意足,一脸慈祥的看着郑仁,满满的得意。

两人又聊了几句,常悦便赶了上来。

把这里交给常悦,郑仁和老潘主任进入手术室。

来到操作间,郑仁一边剪切手术的影像资料,一边给老潘主任讲解手术的经过。

对于老潘主任的好学,郑仁也表示惊讶。

他已经快七十了,虽然身体硬朗,眼不花,耳不聋,走路如风,但绝对上不了介入手术台。

这辈子,都不会做一次介入手术。

那他学习介入手术还有什么意义吗?郑仁不知道,也懒得去想。或许是老人家好学,或许是他为了多掌握一种临床手段,处理起急诊患者的时候也得心应手。

不过不管老潘主任是怎么想的,他的要求郑仁肯定会满足,只是讲讲手术这种小事情。

看过了手术的经过,尤其是那片触目惊心的“烟花”从盛开到衰落、消散,老潘主任确信手术成功了。

虽然没有实际做过手术,但老潘主任也看了介入手术学,知道基础原理与操作难度。

听郑仁说的轻松,看手术简单,但老潘主任却知道其中难处在郑仁高水准下,一一被破解。

要是换个人,说不定没找到出血动脉,患者就因为出血过多死在台上了。

静静看着郑仁剪接影像资料,老潘主任忽然心里一动。

“找时间我和裴教授联系一下,你应该去帝都看看。”

“嗯?”郑仁侧头,不明白老潘主任为什么忽然这么说。

“你应该在更广阔的蓝天上翱翔,留在海城,可惜了。”

0139 死里逃生的“幸运”

把影像资料做好,郑仁和老潘主任从手术室出来。

常悦已经和汤秀离开了手术室门口,应该回急诊病房了吧。郑仁习惯性的感慨了一下常悦的沟通能力,真儿真儿的彪悍。

她能在短短十几分钟里让情绪失控的患者家属情绪平复下来,这种能力,郑仁是很佩服的。

和老潘主任告别,郑仁回到急诊病房。

走进办公室,见常悦坐在办公室里,正在尽力宽慰着汤秀。

汤秀一张脸早都哭花了,手里拿着常悦递过来的湿巾在擦着。

“郑总,你回来了。”常悦见郑仁回来,马上说道。

“嗯,你是患者家属,贵姓?”郑仁问。

“……”汤秀楞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郑医生,您好,我姓汤,叫汤秀,是您刚刚抢救的患者的女儿。”

汤秀站起来,恭恭敬敬的伸出手。

双手轻轻一点,郑仁感觉一片湿冷。

“坐吧,我给你讲讲患者病情,然后一起去icu。不过你进不去,今天见不到你父亲,情况好的话要等明天。”郑仁一边说,一边打开电脑,调出自己做好的图像。

从起病原因,到发病时候患者的情况,又到抢救、手术,郑仁说的简明扼要,却又让人听得懂。

本来情绪刚刚缓和一点的汤秀再次紧张,身子忍不住的颤抖。

按照郑仁的说法,父亲的肝脏血管瘤破裂,几毫米粗的血管出血,要是稍晚一点点,就天人永隔了。

郑仁用图像加讲解,说的很清楚,汤秀能看明白。

那一大片烟花就意味着生命的消散,而手术最后图像,要命的烟花终于消失,整个过程很简单。但是看在亲人眼中,就变的说不出的惊心动魄。

怔了十几秒钟,汤秀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是那么的剧烈,

下一秒,

就会从胸腔跳出去。

缓和了一下情绪,汤秀站起来,郑重其事的对郑仁深深鞠躬。

“谢谢您,郑医生。”汤秀很认真的说到。

“不客气。”郑仁摆手,“还不算抢救成功,什么时候出院什么时候再感谢也来得及。”

“要不是您当机立断,怕是永远也没机会了。”汤秀的心情有些复杂。

她又一次想起来不久之前自己看到韦锋写的那篇报道。

这是她不愿意回忆的,却又无法不回忆。

人,总有直面自己内心的那一刻。

要不是上面下令加上医闹给记者的照片实锤,她一定会很开心的把那篇报道放到头版头条。

有些事情,只有亲身经历后才能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

假如再来一次的话,有了亲身经历的汤秀肯定会把那篇稿子狠狠摔在韦锋的脸上。

想起当时看到稿件时候的兴奋,和今天的绝望、死里逃生般的幸运,汤秀心里百感陈杂。

“走吧,咱们去icu。”郑仁自顾自的走出办公室。

汤秀在后面紧跑了几步,追上郑仁,问道:“郑医生,我父亲抢救成功的几率大么?”

“大。”郑仁肯定说到:“但因为出血太多了,要输入大量的红细胞、血浆。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出现dic等并发症。你在外面等等,我进去看看。”

郑仁按门铃,大门打开,走进去。

icu是给全院擦屁股的地方,各种疑难杂症、急危重症都在这里。

还是一如既往的忙碌,在走廊里郑仁就能听到icu里传出来的连成片的监护仪、呼吸机的响声。

一听到这种声音,郑仁的脚步不由自主的心率加快,进入到抢救状态中。

“患者怎么样?”郑仁进入icu后,径直来到术后患者旁边,问道。

“状态平稳,麻醉已经清醒,我告诉患者,需要再呼吸机辅助呼吸一晚上。”苏云坐在椅子上,手里面拿着笔和纸,笔尖在纸面上点啊点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