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在大牛级物理学家的认知中,和量子物理是一个等级的概念。而且从说话的语序上,湍流甚至要比量子物理还要难以理解、攻克。
或许,湍流是连接量子物理与经典物理之间的桥梁也说不定。
医用物理学么,无论是郑仁还是苏云对此都有研究,却并不深刻。
好好的医生,就别冒充物理学家了。
那一拨天才人物,已经把物理学研究了个底儿掉,就差这么一个和医疗有关系的湍流没有研究明白。
由此可见,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酒不醉人人自醉。
柳泽伟一下子就喝多了。
鲁道夫·瓦格纳教授若有所思,连放在眼前的啤酒都没了兴趣,眼神空洞,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不断揉搓着。
今天郑仁和苏云有意无意说的事情,正是教授朦胧中有感觉,却又没有明确认知、甚至连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的事情。
一经提起,那层窗户纸被捅破,教授豁然开朗。
可也只是理论上豁然开朗,真要落到实践中,连苏云都做不到的事情,鲁道夫·瓦格纳教授自然根本做不到。
一顿饭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进行着。
柳泽伟有感触,却又和鲁道夫·瓦格纳教授不一样。
他连触摸都触摸不到,只能不断的询问郑仁和苏云一些感悟性的东西。
或许一分钟后、或许要几十年后忽然有一天,在阳光明媚的下午,走在熟悉的路上,猛然间就想懂了也说不定。
无论是烤肉还是夺命大乌苏,都没有技术的提升更让柳泽伟兴奋。
苏云讲的深入浅出,郑仁则偶尔补充两句,让苏云额前黑发无风而动。
至于教授则一直处于那种模拟手术的状态,最后却遗憾的没有任何成果。
这顿饭,苏云的收获是最大的。不光喝了一大半的乌苏,郑仁三言两语让他有了更深的体悟。
只是郑仁也不知道苏云这货是怎么练的,竟然碰触到了那层天花板。
真是在蓬溪乡和穆涛抢风头么?有可能。爱出风头的这位完美无瑕的助手,还真是干出这种事儿的人。
谢伊人倒是吃的很开心,五六盘带骨牛排、雪花精选牛肉,几乎都让她和常悦吃掉了。
酒足饭饱,鲁道夫·瓦格纳教授和柳泽伟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
他们真希望这种交流能一直说到明天一早。
可惜,明天要给梅哈尔博士做手术,今儿郑老板前所未有的禁止苏云喝酒。这个时间,要是缠着他讲更多的技术上的事情,可就太不开眼了。
要真是那样,有可能会被止血钳子敲到脑出血,最后含恨而挂的。
回到家,郑仁和谢伊人带着黑子在楼下转悠了一个多小时才回来。
郑仁忽然发现黑子的好处所在。
所谓二人世界,多了一个黑子也无所谓。带着黑子遛弯,小伊人就没那么害羞了。
回去后郑仁发现苏云早早的关灯,却没有睡觉,坐在床上在想什么事情。
他没有打扰苏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秘密。郑仁洗漱后,就直接躺下了。
先和小伊人问候晚安,习惯性的拿起手机,点开小男孩的头像,看着他的新说说。
一夜无梦,等郑仁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然大亮。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遛了黑子,来到医院。
刚进到病区,郑仁就听到像是咆哮一般的声音传来。
“你特么的怎么干的活!”声音带着愤怒,郑仁一下子就听出来是今儿要手术的老太太的傻儿子。
这是骂护士呢么?
郑仁眉毛皱了起来,快步走进病房。
1266 太糙了
大夜护士正在扫床,也听到吵闹声,急匆匆的从一间病房跑出来,探头探脑的看着。
不是和护士吵架就好,郑仁先放了一半的心。
一般情况下,患者家属即便有意见,面对医生的时候也会客气少许。毕竟老话讲,求医问病,一个求字现在不讲了,可是总归有道理。
加上昨天常悦和那两个傻儿子聊的还不错,郑仁有信心他们不会闹出太大的风浪。
“这是怎么了?”常悦在郑仁身后,探头看到。
“估计是闹起来了,你没事儿就去换衣服,别这么爱凑热闹。”苏云把常悦拽回去,语气尖酸刻薄,惹来常悦白眼。
“肯定是患者家属吵架呢。”常悦道。
“嗯?”郑仁楞了一下。
“老太太的两个儿子干活都不利索,相互嫌弃,真是没办法。”常悦道:“昨天给老太太鼻饲粥喝,差点没呛死……”
“我去!”苏云惊讶,“是故意的吧。”
“我看不像,就是粗手粗脚的,比较笨。”常悦道:“两人相互埋怨,又抢着干活,可能是天生就比较笨拙的那种也说不定。”
虽然无法相信,但是郑仁依旧觉得常悦这么一个老大夫的判断是对的。
那两个傻憨傻憨的汉子么?郑仁想着,嘴角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有些无奈,却又有些欣慰。
虽然现在的社会一切都是唯结局论,但这种傻憨傻憨的人,却依旧能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
想着,他大步走进科室,没有去换衣服,而是直接奔着病房走过去。
两个铁塔般的黑壮汉子在吵着,病房里其他患者家属脸上带着不悦的神情。
不光是不高兴,更多的则是厌恶与烦躁。
一个便盆落在地上,黄色的尿液洒的到处都是。郑仁离了很远就能闻到那股子味道,他比较理解其他患者家属的感受。
谁都不愿意和这么两个活宝在一起。
郑仁仔细听了几句,就明白两个汉子在吵什么。
原来是一个人负责给老太太用便盆接尿,另外一个却不知怎么出现在身后,一回身就把便盆给撞飞了。
郑仁从医虽然不到十年,但加上实习的时间,见过的患者、家属也有几千、上万了。这两个极品,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按照正常的逻辑推断,两人对照顾老太太都有极强的厌倦心理,这种患者早就应该放弃治疗,躺在家里的床上。
有口饭吃,保证饿不死就算是万幸了。
然后等坠积性肺炎出现,患者熬不住就死了。
要是患者生命力比较顽强,熬过了坠积性肺炎,后面还有褥疮、肌肉萎缩等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总之,患者肯定在县市级医院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绝对熬不到帝都。
而眼前的老太太,虽然脏兮兮的,但却没有肺炎、没有褥疮。长期卧床的人避免这两样并发症,肯定是家属照顾的相当精心。
这俩人,还真是奇葩啊。
粗手笨脚的人郑仁也见过,可是却没见过这么笨的。
“郑教授,有件事儿麻烦您一下。”一个中年人看到郑仁出现在门口,知道他是医疗组的上级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