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0 章(1 / 1)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2000 汉字|15 英文 字 2个月前

冲措施前,他老人家还有的“斟酌”哩。

反正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李林也不在意首相磨磨蹭蹭,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他处理。

“海军部在早上7点派人询问公司,希望我们研究一下千吨级巡洋舰,千吨以下的护卫舰能最大限度武装到什么程度。”

尼德霍格阖上记事本,将腋下厚厚一叠资料放在桌上。在海军谈判正式开始之前,李林就已经下达指示,调集造船设计部门的专家对吨位限制的舰艇如何强化性能展开预研,这些图纸便是研究成果。

李林早已预见,不,是预测到了这种状况。另一个世界各种甩节操、秀下限的历史早就无数次证明了条约这种东西是多么空洞和可笑。

从来没人会将人为制定的规则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准则,国家之间签署的条约更是一个冷笑话,签署条约的唯一目的就是在未来某个时候撕毁它。只要有必要,政客和军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抛弃条约和准则,而在没必要那么蛮干的时候,大家则喜欢钻空子。

典型的案例是《海牙公约》,当达姆弹之类的扩张性弹头被禁止之后,人们就着手研究新子弹,先是铅-铝复合弹芯,再是小口径步枪弹,最后是钢芯弹。这些子弹碰撞目标后产生的翻滚和空腔效应带来巨大的杀伤力,足以把最初的达姆弹甩出几条大街,而且并未违反《海牙公约》。于是政客很高兴,军队也很高兴。

类似的事情在其它有关军备限制的条约上也可以找到例证,地球的历史曾经这么干过,查理曼和阿尔比昂同样会这么干。

“只有结果是最重要的,过程和手段无足轻重。”

李林很透彻的理解这一点,然后为他的客户们早早准备好了钻空子需要的东西。

查理曼王家海军的第一、第二方案都太强势,只要阿尔比昂没发生什么异常状况,一般不会接受那种苛刻的要求。最有可能成为条约内容的还是方案三,即查理曼接受10:6的舰队吨位比例,在巡洋舰问题上也不再纠缠不清,同意阿尔比昂关于限定巡洋舰吨位、性能、数量的要求,最终达成海军条约。

这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结局,不过台面下的猫腻可就多了去了,就算做出种种限制,要从技术层面钻空子并不是什么难事。二战爆发前的条约巡洋舰,还有脚盆的最上级,米帝的布鲁克林级都算是这方面的范例,打造风帆版“惊人违约舰”对v.e公司不算难题,预研工作也相当顺利。和两国海军关于技术转让的接洽已经开始,等到条约签字生效,两国一定会出个好价钱购买相关技术和图纸。

唯一的问题是,技术发展极少有一蹴而就的,当中少不了挫折、困难,有时还要搭上性命。旧日本海军也是交了“美保关事件”、“友鹤事件”、“第四舰队事件”这些血淋淋的学费后,头脑才稍许灵清一点,能相对较客观理性的看待造舰竞赛。

所以,为了吉尔曼尼亚的未来,为了科学的循序渐进发展,阿尔比昂和查理曼该交的学费一个字儿都不能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ps:还有一更因为剧情修改,明早放出,见谅!

12.会议,舞会(三)

古朴的办公室里充满焚香的香味,三重金冠摆在一旁的天鹅绒软垫上,带着红色小帽的教皇格里高利五世猊下反复阅读从吕德斯发来的密信,抬头看看摊在办公桌上的地图,老脸皱成一团。

历任教皇皆为出色的神学家、辩论家、宗教家,鲜为人知的是,他们还是老于世故的外交家、政治家。

每当与罗斯联合公国的“圣战”结束,教会的权威出现动摇的征兆时。教皇们便会选择利用几组相互牵制的联盟关系来巩固伊密尔的地位。通常的流程是:首先安抚拉普兰,为其提供经济援助和国家安全的保证,换取拉普兰继续承担防范罗斯联合公国南下的“肉盾”角色。其次,利用信仰和查理曼的扩张野心为要挟,迫使塞雷斯和伊密尔保持特殊关系;作为交换,伊密尔尽己所能的保障塞雷斯的独立自主,为有朝一日可能出现的扩张主义查理曼背后埋下一颗钉子。在与阿尔比昂方面,部分放弃干涉阿尔比昂国内宗教、政治事务,调停卡斯蒂利亚和阿尔比昂之间间歇性的教义分歧冲突,确保这个联盟从海陆两个方向牵制查理曼,但又保证三个国家不会爆发全面战争。

以上几组关系中,任意一国需要伊密尔的程度都大于伊密尔需要他们的程度,如此一来,伊密尔就总能扮演人类阵营领导者和仲裁者的角色。等到各国抚平战争创伤,教皇就会宣布发动新一轮“圣战”。能赢过罗斯联合公国自然最好,万一又以不胜不败告终,就重启上述流程,从原点开始再次循环。

这是一套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战略体系,千年来确保了伊密尔崇高超然的地位。无独有偶,李林为亚尔夫海姆制定的外交战略也是相似的路数,都是权力政治的产物。唯一不同的是,李林的手段和理念更加现代化和进步,同时也更为节制。在遇到新问题时,亚尔夫海姆方面总能迅速调整策略。而教会这架老旧的权力机器则有些难以适应。

如何调解由于海军军备竞赛。诸国之间火药味十足的关系,重新将这些贵金属中毒的家伙给领回原来的循环轨迹上?一想到这个问题,格里高利五世的胃疼就发作起来,强忍着胃袋被小刀刮来刮去的痛楚。从抽屉里取出胃药服下。

该死的查理曼。该死的黎塞留。该死的军备竞赛,该死的殖民地,还有……该死的v.e公司。都是李林的错!

还没等药效完全发挥,教皇猊下一边在心里咒骂,一边忿忿的看着办公室一角摆放的v.e公司总裁半身像,画框里的李林端着盛有红酒的高脚酒杯,姿势优雅得体。

自从v.e公司崛起,教会的安稳日子就越来越少。

刚开始那会儿,还只是一家小商社的v.e公司和教会之间的关系可谓如胶似漆。除正常缴纳的税款、孝敬外,v.e公司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向教会捐款,地区枢机主教、异端裁判所的神职人员在生日和节假日总能收到各种奢侈品礼物。对这种知情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