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结束这一切。”
无法改变过去,亦不存在未来,永远陷于冻结时间中的亡灵们唯一允许被期望,唯一可以称之为愿望的,是“生者的幸福”。
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他们都没有可追寻的明天,也没有可以期望的幸福。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忍不住想要期望。
期望还活着的人还能有所期望,能为了自己的愿望而活下去。
“如果能实现的话——”
记忆管理者像是在祈愿,又像是在乞讨。
“如果你能实现愿望的话——不论得到或失去了什么。愿你务必守住此时此刻心中的矜持和骄傲,守住不能放弃之物,不要抛弃自己身为知性生命的本质。最后,愿你幸福。”
随着歌咏一般的声音落下,记忆管理者背后亮起一道光芒。还来不及提问,罗兰的意识就被吸了过去。
被吸走的意识,隐约瞥见记忆管理者正朝自己露出微笑。
一直到最后,罗兰还是无从知晓他生前是怎样的人。
但总觉得……自己能理解那笑容想要表达的事情。
请务必——
不要失去——
那是亡者们唯一的愿望,竭尽全力想要向生者传递的信息。
身处光芒构筑出的通道,无数呐喊和回忆渗入意识之中。
被殴打,被鞭笞,被烙印,被侵犯,被肢解,被注射药剂,被取下组织,被植入机器,被切开头盖骨,被取出芯片;
各式各样的回忆如海啸般涌来,每一个都无比凄惨,每一个都堪称炼狱,这些回忆仿佛是亡灵对人世的控诉,又像是最终审判日记录衡量人类罪行的天秤,要将此世一切罪恶和丑陋一次性全部展现出来。
意志再坚强的人经历十人份的回忆也会崩溃,而在这个通道里密密麻麻塞满了十几万份回忆,让人不禁认为这根本是一种防御系统,通过精神污染的方式击溃造访者,确保核心秘密的安全。
承受这一切的罗兰很清楚,这绝不是什么防御系统,也不是攻击,甚至不是亡灵们有意释放出来的。
这里是意识空间,生者和残留思念之间能进行直接接触,读取对方情报的场所。不管双方是否愿意,只要发生接触,各种回忆和思绪就会相互重叠,记忆情报会相互交换。
只要置身这个空间,这种现象就不可避免。
他只能咬牙撑过这条试炼之路,要是撑不过去,那就前功尽弃了。
不知过了多久,不知看了多少份回忆,意识几乎要被血河撕成碎片前一刻,喧嚣消失了,满是血腥的回忆也不见了。
一名穿着病号服的男孩站在眼前,默默注视着大口喘息的罗兰。
“真亏你能来到这里,罗兰.达尔克。”
稚嫩童音和熟悉的声调完美重叠在了一起,染血宝石般的双眸炯炯有神。
18.黄金的终焉(四十一)
“先声明,这个形态是你的认知。在这个空间里,形态没有意义。”
通过接触的情报结合想象,为不定型的意识赋予形象。
之前的记忆管理者也是如此,有了“书架”、“图书”、“李林的意识领域”等等先入为主的印象,自然而然构建出了形象。如今穿着病号服的孩童也出自同样原理,是被赋予了形象的意识。
只是和之前不同的是,站在罗兰面前的是主人格,拥有近乎绝对的支配权,他要消灭罗兰,没有任何人可以阻碍。
是否要消灭——在决定这个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
“什么是救赎?”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
罗兰最终的目标是世界与众生的救赎,严格意义上来讲,李林并并没有必须竭尽全力阻止他的动机。
可反过来,他也没有帮助罗兰达成愿望的理由和必要。
消灭还是助力,让世界就此毁灭还是延续下去,一切取决于罗兰的回答。
对罗兰而言,什么是救赎?他想要救赎的对象是谁?他要如何救赎?对他来讲怎样才算是实现救赎?
得到答案之后,选择才会产生。
罗兰很清楚这一点,同时他也很清楚“爱和包容”、“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之类的理想论非但无法打动眼前这一位,还会促使他认定世界根本没有救赎的必要。
没有人比他更现实,也没有人他更清楚世界的残酷与人类的卑劣。光靠动听的话语和美好的理想,是说服不了他的。
“这个世界,还有值得去爱的事物吗?”
平静的话语实在过于空虚,罗兰迟了一拍才反应过来那句话语里包含的意味。
李林并非不了解何谓高洁,何谓温柔,亦非从未见识过高洁或温柔的人。
但,在他看来,这些人是稀有的极少数,他们并不会改变世界和人类的本质。即使有所改变也只是一时的,随着时间推移,固态萌发,一切照旧。
这种见解无疑很悲观,同时也无比的现实和正确。
最后一定会变成这样——那张没有表情的稚嫩脸庞无声的诉说着,那份笃定和现实的压力差点让罗兰后退。
正常环境下,罗兰会用大人式的狡猾来避开这个问题。可如今……如果说服不了李林,这个世界也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沉默了一息,让思维和情绪的波动趋于平缓后,罗兰回答到:
“我觉得,所谓救赎,是让人们将视线从过去的尸骸上挪开,获得开拓新道路的勇气和力量。”
“哦?”
没有表情的脸孔无法判断感想,形式上的疑问语气也无从判断真实想法。罗兰让心中的忐忑平息下去,继续说到:
“人们不能忘记过去,因为忘记就意味着背叛。可反过来一味盯着过去,人们也没办法真正走出阴影,开辟全新道路。”
博爱、关怀、平等——直到此刻罗兰也没有改变他的理想。
同时他也清楚,理想不是救赎。
救赎或许是为了向理想迈进,可救赎之路的终点未必是理想。
这一点,盖亚和地球人类已经很充分的展现了。
盖亚和人类在遭遇生存危机后选择的道路很大程度上是旧时代阴影下的产物,因为没有实力,没有力量,经历危机的过程中都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在面对极端残酷暴力的生存环境时,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消除弱点,强化自我。
其具体的做法就是近乎病态的技术崇拜和武力扩张。
“这是合理的选择,但绝不正确,更非源自理性。”
地球人类对于技术的崇拜源于自然环境恶化导致种族濒临灭亡的阴影,通过科学技术立足于宇宙建立新天地解决危机后,技术近乎魔幻的巨大物质力量和现实的成就坚定了“把人类的存亡交托给自然只会导致灭亡”这一论断。为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