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8 章(1 / 1)

他们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种本能反应,就像条件反射。仅仅只是环境和气氛的突变还不至于让他们全身僵硬、冷汗直流。

这些整天和死神共舞的人一个个僵在原地动弹不得,身体不住颤抖,牙齿上下撞击的声音清晰可辨。

一两个人出现这种状况还能解释为偶然,所有人同一时间出现同一状况,那就只能解释为某种凌驾于集体幻觉之上的恐怖状况即将发生,暴风雨降临前的宁静敲打着所有人的神经,每一根神经,每一束肌肉,每一个细胞都在声嘶力竭地尖叫,催促人们赶快远离危险和“即将降临的什么东西”。

也许当时有人会觉得这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事后回想起来,真要拔腿逃走也绝不丢人。

海啸扑来时逃向高地,地震时冲出屋子,火灾时跳窗而出——这些都不是丢人可耻之事。远离天灾和危险本来就是生物的本能反应,没什么可笑的。

试图远离“那个”也是如此。

没有一个人会觉得头顶上那个东西属于“正常”,看了“那个”之后还能保持正常都可以划入强人的范围之内。

比夜晚更黑暗——完全不见明月与繁星的深黑色球体,正以高空中的一点为中心延展开来。

这与之前延展出金色龙首的是相近的东西,数量只有一具,规格却要大上许多。

然后。

黑色球体不停旋转,然後球体泛着金光的边沿开始延伸出无数的黑色触手。

与其要说那是触手,倒不如说是带状的烟雾还比较贴切。

那没有实体应有的存在感。

越是接近地面,黑色触手的形态也越是明确。由平面化为立体,轮廓渐渐清晰。

那是——

“龙?”

没有手脚,也感受不到质量和存在感,仿佛用高浓度的黑色烟雾形成的龙,一个个都在蠢蠢欲动,向地面不断延伸。

与此同时某个声音响彻天空大地。

低沉又单调的音堆序列不断在所有人头顶盘旋。

那跟魔法师施展术式唱诵的咒文很像……却又不太一样。

那更像某种——类似数字串列的东西,正被无数龙首以抑扬顿挫的韵律持续吟咏下去。

“歌……?”

罗兰突然想到了这个字眼。

没错。

那的确是歌声。

只不过那并非寻常的歌声,而是越过鼓膜直接晃动脑髓的异样歌声。

高低音交杂的数列不断延展,给人一种不祥的感觉。

这首“歌”到底是从哪里传来的?

这首“歌”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所有人都抱持着这样的疑问,没有谁知道答案,就连看上去靠谱的假说都不存在。

只有一位例外。

“这是……程序语言?不对,这个内容是……诅咒?!”

维多利亚一直没有表情的脸龟裂开来,讶异、愤怒、恐惧自几万年的冰封中醒来,一口气涌上她的脸庞。

“那家伙放弃战斗了吗?他到底想把世界变成什么样?”

“放弃……?”

罗兰皱眉问到:

“他的赢面明明比较大,为什么要——”

这完全不合理。

不要说最终形态,就算是通常形态的李林也拥有足以碾压现场的战力。如今他局面大好却放弃战斗?这未免也太过儿戏,根本说不通。

“这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家伙真正的目标不是重启世界,起码不是按照母神的意愿重启世界。所以,他彻底解放自己一直隐藏的力量,试图用诅咒覆盖整个世界。”

“……!!”

习惯了惊人之语的罗兰也不禁当场呆住。

诅咒整个世界?

李林?

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两者联系到一起?

永不犯错,永远正确,绝不感情用事的皇帝,要怎么才能和诅咒世界这一极为情绪化的行为产生交集?

说的直白一点,他根本没理由去诅咒世界。

既不抱持有强烈情感,也从未想过自暴自弃,更不可能从毁灭世界中获得什么好处。

维多利亚的推论根本无法成立。

“哪里有矛盾了?”

洞悉了罗兰的疑问,维多利亚露出妖艳的笑容。

“将自己与诅咒一体化,然后吞噬整个世界,与世界一体化。全世界成为高度自律的诅咒,这样就可以永续循环存在下去了。世界成为他理想中的形态永远存在,这不就是他一直试图达成的目标吗?尽管形式有所不同,但如今正是他彻底实现被赋予的任务的时刻。”

欲改变世界,首先要毁灭世界。

听上去很疯狂,却也有着合理的一面。

真的,非常合理。

18.黄金的终焉(二十五)

罗兰从未想过,在如何改变世界这个问题上,李林不但和他有共识,做法也比他激进的多。

比起改造旧世界,毁灭旧世界在废墟上重建新世界更容易也更可行。这道理放在任何时代都通用,一次次暴力革命用血和现实验证着这一真理的正确。

也许有人觉得身为帝国皇帝的李林去实践这一真理会让人觉得他在玩反讽,可能还会有一种“陛下何故谋反”的迷惑。

李林很擅长讽刺,但他更擅长辩证客观的审时度势,有效率的处理问题。

他是如此成功,以至于很多人都忘了,他的行为实际上是对旧世界的颠覆,他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一种革命,深入到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了世界。

如今他仅仅只是调整了手段,将原本的温水煮青蛙模式变成了简单粗暴的模式,根本目的没有任何变化。

建立一个绝对的世界。

绝对的和平;

绝对的秩序;

绝对的支配;

绝对的平等;

“这才是最大的讽刺。”

法芙娜咬紧嘴唇,吐出微妙的感悟。

“为一个极为理想化的目标采用激进的手段,然后将之合理化——这其实是理想主义知识份子的恶习。由他这个现实主义者代表展现这种恶习,根本让人笑不出来、”

愤世嫉俗是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他们对世界抱有期待和不满,期望用自己的方法将世界改造成理想中的模样。就目的本身来说不存在问题,很多时候还会对社会整体进步产生正面推动作用。只是现实和理想总是存在差距,革命之后,大众和革命组织总是会迅速被官僚主义腐化吞噬,对此感到失望的知识分子变得愤世嫉俗,甚至不惜用激进手段来“纠正错误”,丝毫不在乎有多少人被卷进去,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到这时,原本的革命者在大众眼中已经变得面目可憎,几乎可以与腐化堕落的官僚相提并论。

李林是不是革命者可以商榷,他的行为和激进理想主义革命者倒是有颇多相似之处。

特别是行为合理化这一点。

为了达成神圣的目的,不管做什么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