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84 章(1 / 1)

循环等方面,帝国的表现都可以称之为表率。

然而能享受到这种看似太平盛世下幸福生活的,绝不包括那些被视为“注定的牺牲品”、“推动国家机器齿轮运转的润滑油”的人们。

藏匿民族文化的学者,试图保留古老传统的老人,上街散发传单的年轻人,精神病人,残疾人,革命者的家属,收留游击队员的村民……光“自由军团”经过各种渠道查证确认的牺牲者就有四十万之众。这些人被牺牲的理由不是他们反对帝国,也不是因为他们反对新秩序或支持反对新秩序的人。而是在名为“新秩序”的社会系统运作程序之下,为维持国家繁荣和社会秩序,这些人必须牺牲掉。

或许和帝国治下的人口总数相比,这些人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和过去因为战乱、饥荒、瘟疫死去的人相比,更是显得“仁慈”许多。可这种连怨恨、反抗都加以管理和利用,让人心彻底郁结的做法——所谓“天才的完美解决方案”——罗兰怎么也没办法认同。

民众或许还未能看清这一点,抑或清楚却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但罗兰不会对此默不作声,更不会认为这种情形会永远持续下去。

坚冰之下依然会有生命,在新秩序之下,依然有反抗者和认识到世界不能就此沉沦封闭下去的人。罗兰不惜拼上性命也要争取的,是时间。让这些反抗的种子能够得以保存,并且存活下来的时间,期待着这些微小的种子能够生根发芽,有朝一日将这个扭曲的秩序和体系彻底打碎。

所以,面对皇帝的诘难,他绝不会后退一步。

“诸位,如果把支配国家的贵族、王族比作身体中的内脏和大脑,那么民众就是肢体和躯壳,在身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即是知识和金钱。头脑和内脏确实很重要,但血液一直淤积在这些位置,不能传递到肢体末端,实现健康循环的话,先是肢体会逐渐坏死,接下来身体也难逃一死。”

罗兰的声音再次响起,承受着疑问和责难的视线,毫无畏惧的说到:

“开放知识和金钱,短期看起来会有流失,但最终这一切依然会反馈回流到内脏(王族、贵族)身上。对增强国家国力,实现公平的国际竞争是必不可少的。”

贵族主义最荒谬之处在于并不将民众视为与贵族一样的人类,在贵族眼里,庶民不过是拥有一定程度智能的两脚牲口,他们愚昧无知,鲜廉寡耻,懒惰粗俗。教化这些牲口,让他们沐浴在文明的光芒之下,守护这种上下关系,正是贵族当仁不让的义务。这正是贵族总是居于民众之上的缘由,也是贵族主义的基本核心理念。

想出这个调调的家伙要么是活得无比幸福,与辛劳一词绝无交集,要么就是梅毒或酒精填满了头盖骨下面的空洞,以至于能讲出这么一番冠冕堂皇的疯言疯语。话说回来,长久以来,“贵族”一词总是和“梅毒”、“弱智”、“脑残”、“废物”、“放荡”等等词语挂钩,这个群体就算说出个把奇葩言论,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不过贵族主义并不是想当然的产物,其即是陈旧思想的延续,同时也是保守势力在思想层面的反扑。

从旧查理曼王国进入军国时代开始,传统的权贵执政就开始动摇。

政府部门和军队对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使得原本对庶民阶层封闭的领域打开了一条窄缝,此后的战争和技术进步使得人才缺口持续扩大,迫使诸国不得不进一步放开各种领域对民众的限制。如今各国军队基层已经充斥大量庶民阶层出身的低级军官,中高层依旧被贵族所把持,政府部门的情况也大致类似。从长远看,平民出身的人进入军政高层,甚至掌握要害部门,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对那些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将单方面压榨视为理所当然的贵族,这种事情岂止不有趣,简直天理不容。

过去见到贵族时一个个要低头弯腰,甚至跪下把脑门放在地上磨蹭的牲口、人兽,居然和贵族平起平坐?甚至要居于贵族之上?!光辉四射的殿堂居然要让那些人兽的脏脚踏足,那些美丽艺术品被脏兮兮的爪子玷污……至于将权力、财富分润给庶民什么的,足以让绝大多数贵族变得疯狂残暴。

贵族主义正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产物。其本质与其说是贵族的自说自话,不如说是危机感之下诞生的反动产物。强调贵族的特权,强调贵族治世的天然合理与优越性,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阻止社会结构变革,断绝平民阶层上升通道的继续扩大。

因为危机感产生抗拒甚至反感,和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傲慢、特权相互结合,抗拒任何变革,最终连合理性都予以抹杀的怪物——这就是贵族主义的真面目。

罗兰要打破眼前的僵局,要打破李林将诸国上层团结在身边的架构,首先要破解贵族主义信奉者们拒绝一切改变的迷思。只有让他们接受“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不变革就只有坐以待毙”之类的想法,他才能打开局面。

问题是,有这么容易吗?

贵族之中也有开明人士,若全部都是抱残守缺之辈,此前不会想到也不可能实现军制和政治改革。尽管只是模仿查理曼,但能在模仿的基础之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变,从而实现最优化,应该说他们对新事物的敏感程度、接受能力都是非常强的。

可开明人士只是贵族中的少数,即便在场的诸国外交代表都倾向于开明和变革,能够理性的接受罗兰的论点和分析,并且认同其中的理念。可是他们能够扭转各自国内保守势力的看法,促成诸国接受他的方案?与帝国划清界线?让那群整天把“宁可亡于帝国,不可亡于贱民”挂在嘴上的精神病转变思想?

这种比天地倒转更困难的事情——

——根本无所谓。

满是刚毅的清音在罗兰胸膛中回荡。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将希望寄托在贵族身上。

在他的心理,民众——犹如大地般毫不起眼,却又坚实的支撑起整个社会的民众才是未来所在。

或许民众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或许和李林相比,他们显得非常渺小。说到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更是望尘莫及。可是和无边无际的天空比起来,能让人立足其上的大地才能真正让人感到安